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小荣: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一)

地名背后的文化历史遗迹

                   /王小荣

在南溪农村乡下,现在还有许多诸如“张家坡”、“刘家坡”、“李家田”、“苏家坳、“唐家坡”、“龙家坡”及马家乡的“苏家桥”、石鼓乡金山的“丁家山”、大观的“吴家坡”、仙临红岩景区的“梁家坡”和“赵家岩”、南溪镇石马的“陈家河”等反映当时这些田、地、坡等旧时所有权归属的地名。这些地名中,还有一些既是当地地名,是人们自然集居地,也是当地村委会所在地。

             南溪刘家镇 王小荣摄

上世纪90年代,有一次被县教育局抽去参加春期县上小学统考的巡考工作,就到留宾的一个小学校,因当时交通不便,有客车但经常晚点误时,巡考人员要自己把所到学校的考卷带去。为不耽误第二天按时开考试,会议结束后就于当天下午从教育局领了试卷同该校校长一起去了,在那个学校住了一晚上。那个学校的老师本来每天都要回城(或回家),不在学校住的,但那天校长就把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几个年轻小伙子留了下来。那天晚上太热,那位校长就把席子拿到那个叫“张家坡”的坡上,铺在花生地里乘凉,看月亮,摆龙门阵。 

南溪城郊原红桥村   王小荣摄

原李端那个叫“三村坝”的地方,解放后划归长宁,属长宁东山乡。清咸丰十一年的四月,“三村坝”农民张懋江和田二举起反清大旗,分兵两路攻打三村坝,起义军诈败,诱当地李姓财主率武装家丁追到一个叫牛落沱的地方,田二率义军从后面攻破李姓财主的营盘,张懋江率义军杀了过回马枪,击败李姓财主的武装,并把李姓财主全家老小杀个干净,将李姓财主的家产全部分给了当地的穷人。这李姓财主本想当个曾国藩式的领军人物,结果落得个家破人亡,家财没了,家也没了,更重要的就是他这一条线的人种也就此灭绝了。

           溪大观牟家庵   王小荣摄

“唐家坡”是南溪到大观公路上最高的山坡。其最高处地名称为夹夹坳,1955年修南溪到大观公路时这里是最为危险的地段。唐家坡有大大小小的煤厂,1961年6月29日,唐家坡水井湾煤井就发生透水事故,让正在井下工作的11名矿工失去生命。“龙家坡”因为有一个龙家坡煤厂而知名度较高。黄沙乡有个叫“余家嘴”的地方,在1984年时由当时的宜宾机床厂、高县汉王山茶场和兴文硫磺厂合资创办的“宜宾地区司法技校”就建在这里。

南溪的唐家坡,虽然是小地名,但名气很大。除了因“南观路”的地势险要外,还有1958年全国“大炼钢铁”运动这一因素。

1958911日,南溪县委在大观区成立“钢铁指挥部”,下设有“后勤部”、4个“指挥所”、2个“炼建指挥部”,县委第一书记和县长分任正副指挥长,随即在大观就召开“大炼钢铁”的誓师大会,会上还提出了“遍地开花,全面动手,苦战两昼夜,建成试点炉。苦战10天,建成80%。苦战半个月,全部建成”的口号,揭开了南溪全民炼钢、大炼钢铁的序幕。当时称为的唐家坡铁厂,投资50多万元,短时间里就建有容积12立方的炼铁高炉“广高炉”1座,当年11月投产,生产铁78.5吨,12月就停产。由于无矿石资源,19591月就并入同期在唐家坡建的“唐家坡国营县水泥厂”,这个水泥厂利用丰富的老百姓叫做“油光石”的来生产水泥。原料有了,但又受到水源、设备等限制大,成本很高,在试生产中也就停办了。后在县城东的龙腾山重建县水泥厂,唐家坡的那个水泥厂也就自然停了。

           细雨中徒步留宾   王小荣摄

1958年的“大战钢铁”中,南溪一中也修建了“高炉2个、炼钢炉10个、烧结铁炉30个、小高炉4个、杠炭窑3个,采了铁矿200万斤,炼铁1600斤、炼钢330斤”。运动中还利用所学的知识,自制滑轮运送矿石上高炉,砍伐树木烧杠炭,还创造了“24小时烧出一窑杠炭”的纪录,打破了要3天才出一窑杠炭的记录。在这场“大战钢铁”运动中,获得了县上的红旗,评出师生模范30多人。

上世纪70年代中,我在长兴六中读书时,化学老师专门带我们学生到县水泥厂参加,听老师付讲生产流程。参加工作后,有一年上劳动技术课,我也带学生前去参观,请工人师付给学生介绍水泥生产流程。

现在据相关资料记载,在大办钢铁运动中,全县建成土高炉793座、溜铁炉585座、炼钢炉209座,烧结铁窑子1917个,砍掉大量树木烧木炭850万公斤,烧焦煤3519吨,产烧结铁1050吨。我老家仙临合众村七组背后的那个叫“漏风丫”的山梁上,至今还留有不少当年大炼钢铁时留下的一点用处都没有的“烧结铁”。 大炼钢铁运动,费了人力和物力,砍伐了大量的林木。据乡下老人讲我老家那个小地名叫土地嘴的坟山以前有不少很大的柏树也全被砍来支持炼钢了

仙临合众老家   王小荣摄

     原南溪牟亭铺有一个小地名叫谢家湾的地方。1917年南溪发生了一场大旱灾,在当年的二、三月青黄不接时,为了活命,农民吃野菜根,树皮,把树皮都给吃光了。当时大观镇团总是林佐卿,他是汪家的一个大地主。他在大坪有一份田地,每年要收数十担的租谷,时常用牛驼马载的将收来的租谷拉到富顺黄葛浩河边,转运到外地高价出售。也该这年出事。那年的三月间一个早晨,林佐卿的运粮队经过牟亭铺附近的谢家湾时,就被100多名当地生活无着的农民拦了下来。这些农民纷纷用衣襟或其它工具兜米(实际上是黄谷),每人兜了黄谷几升至一斗。这就是当时发生的兜米事件。

       江南登高二郎山庙会   王小荣摄

事后林佐卿勾结牟亭的乡保人员,大力追查兜米事件的带头者。乡保人员追查的最后结果,说是当地的那个萧海滨带的头,就把萧海滨抓了起来,押到牟亭铺关了几天。大观区来人要求把他押到区上交区上处理,但押送不到一里路,这些人就把萧海滨打杀了,并以萧海滨在路上要逃跑才开枪打死的为由上报大观区。

  原外东乡(现在的阜鸣乡外东乡和外北乡合并为阜鸣乡)有一个唐家坝的地方,1928年南溪农民暴动打响川南农民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时,这里是外东乡三个农协小组之一另两个小组分别是地名叫“湾子头”和“马道子”的农民组成的农协。1928年2月28日晚外东乡农协会员在望虹庵庙子(阜鸣乡望虹,现在庙子早已不存)集合,有关回忆材料中说约有200多人。这些农民拿着的武器,除了大刀、长茅、梭标等外,还有新式步枪、单针、九子枪、毛瑟、汉阳夹板枪等七、八十支,分为三个小队,武装攻打仙临场,要夺取国民党仙临团务处的武器。

      南溪县集邮协会1988年发行的南溪农暴60年纪念品  王小荣藏品

      当夜农协队伍从小地名叫“乌龟背石”的地方分三路出发,一路走兴隆寺,一路走千石沟,一路走石菩萨奔赴仙临。到了仙临包围了团练办事处,抓住了团总顾贡山,但要他交出武器时就吱吱唔唔的,被农协一个会员一枪给崩了,同时还把办事处的师爷顾保之也给毙了。这时后队已到兴隆寺、仙临桥头边。他们听到街上枪响了,于是一齐呼喊着冲进去,很快就拿下了仙临场。

这时天已经大亮了,大队人马又跑步奔向刘家场去攻打刘家场。先头农民军到了刘家场口,后续的大队人马从清香寺一带下山包围了刘家场。刘家场团练办融处(与现在称的办事处相当)得知农民军来打,早就跑得一干二净,农民军只收得几支破旧的汉阳造、四杆土台炮。

       南溪县集邮协会1988年发行的南溪农暴60年纪念品  王小荣藏品

从刘家场出来,农民军又分三路上岩,一路走西侧太公岩,一路走磨子岩,一路走幞头寺到候家庙,分别从羊耳岩下坡经石龙埂走拱背桥,聚集长江边,等过河攻打李庄。到了初更时,才一船一船将人从杨柳箐渡过河到达菜子地,再集中在炮房头驻扎下来。在攻打李庄时,由于守敌顽强抵抗,敌人援军快速赶来,致使农暴失败。

宋家乡有一个叫菜园头的地方。当年农暴,农民军在攻打宋家乡国民党邵营长部时,菜园头农民军100多人“砸了”当地土豪劣绅高质三、高俊清、高俊文的家后,赶到宋家乡街上与其它农民军汇合,由李安廷带到洞贞观一带集中,归张云龙统一指挥。这100多农民军受命赶到柏木溪至石笋一带堵截从南溪沿长江到石笋支援宋家乡邵营长部的国民党甘罗汉甘营长部。

          南溪农村景色 王小荣摄

据亲历者回忆,当年闹农协搞农暴时,鼓动农民起来闹革命的宣传口号有“你拿扁担我拿刀,没有刀子也要拿撬撬”、“你拿枪我拿炮,没有枪炮拿大刀”、“打土豪,杀贪官,办农协,把身翻”等。当年暴动的还有牟坪等地,这是在中共地下党南溪特支委统一领导下的暴动。

暴动失败后,参加暴动的农协成员遭到国民政府的清算,被抄家没收财产,人被通缉。当年农暴领者之一、外东乡夏家就被当时外东乡团总谢某汉丰、大队长郑某金武带团丁抄了家,还没收了夏家在芦稿冲的一处田产。一些地方豪强趁机勾结官府,借口清查“农暴分子”、“扰乱社会治安”为由,到处行凶害人,诬陷良善,或者无故把人逮起来先关着再要钱,趁机收去人家财物。南溪农暴动领导人之一的张质夫,农暴失败后,他在阜鸣乡莲花村老糖房的老家被抄,家人只好迁入县城皇都门的陈家祠堂内居住,他本人远走重庆,因被人出卖,1930年6月被刘湘部逮捕,杀害于重庆通远门。

          南溪农村景色   王小荣摄

1988年4月,为纪念南溪农民暴动60周年,当时的南溪县集邮协会还搞了邮展,制作了发行了由协会常务理事南山厂的陈生高设计的纪念封和“星火燎原”的纪念日戳。

大观镇有个余家洞,1955年四川省农业厅第二勘测队到南溪进行水库建设规划,这里有幸被选中。当年11月动工修建,1966年建成余家洞水库,并被列为当时宜宾地区和南溪县的示范水库。

仙临镇有一个潘家寺水库,这是1958年开始修建,1959年建成。后来陆续加固时,每个大队都抽劳动力去做。记得有一天,我还跟着大人去干,挑着两个小撮箕,每个撮箕中一点土,干得风吼。记得当时是把附近那匹山的土挖得只余下石头,山上的坟全部被挖了,棺材都被打烂了,据传还有人挖得了什么什么宝贝的,死人骨头到处都丢起。

                 南溪农村景色   王小荣摄

马家乡和平村是回族在宜宾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和平村鹰嘴山的“苏家桥”,有座回民的清真寺,历史上许多川南回民的先祖都安葬于苏家桥清真寺旁边的山坡上。该清真寺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由礼拜大殿、厢房、书房、沐浴房几个部分组成,寺院中有一个青石制作的“回”字形水池。大院周围还有10多株高大的桢楠。这些大楠树能生长到这么粗大,皆得益于当地苏姓回民的保护。据《苏家桥清真寺碑》记载,在嘉庆四年苏姓众教徒出谷五担交由苏心汉执掌经营,十年连本带利买了当地一位尹姓田地修建了这座清真寺。该清真寺处在马家到宋家的公路旁边,公路另一边则是一所学校,交通方便。解放后被禁,直到1981年4月,县境内马家乡和毗卢的两所清真寺才被开放,恢复伊斯兰教活动。

           南溪农村景色  王小荣摄

上世纪90年代初,南溪县创建“全国普及实验教学县时,我随同当时教育局副局长王新民、县教仪站站长高云亮一起到那所学校检查工作时到清真寺去看过。2014年秋参加全区小学科学实验考试抽考工作,也去看过,没有多少变化。

人们比较集中的居住地地名中,多含有“院”、“坝”、“塆(湾)”等字意,如罗龙镇惠民的“周家塆和“李家塆”、仙临合众的“熊家院”和分水的“陈家湾”、刘家镇的“刘家场”、南溪镇东堂的“周家坝”和“阚家桥”、马家乡的“马家场”、李庄的帅家沟、牟坪的梁家湾、仙临的潘家寺,还有古永的蒋家沟、大观镇的余家洞、张家沟反映当时这些姓氏家族聚居地或商贸集中地地名,这些都是因为约定成俗的结果。

汪家的奇丰村平坝山“邓家大院”、 林丰乡的“赵家大院”都具有川南民俗特色,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长兴镇新庙的“刘家大院”被称为“五叶朝天”。罗龙镇机耕村那个叫“大柏树”、也叫“贞溪坝”的地方,还有一个“陈家大院”。南溪镇古永村的村委会所在地是“宋家院子”。

            徒步途中  王小荣摄

在这些“大院”中,马家乡水鸭池的“八封民居”最为有名气了。水鸭池原来叫“野鸭池”,因为在此修了房子,主人嫌这个“野”字不好,就把此地改为“水鸭池”,后几经周转、扩建,逐步形成今天的规模。该民居最后被一个游姓地主买下,解放后实行土改,水鸭池大院被政府分给了多户农民居住,游氏兄弟及其家人被迁出水鸭池大院。

黄沙乡方山村九组的邓家沟,1952年在这里发现了恐龙化石一具,是与马门溪龙同一种属,当时由省文化事业管理局组织人员发掘,并搬运到省上展出。仙临分水的“陈家湾”、五星的“殷家滩”,罗龙镇的“李家湾”,林丰乡的“上郭家沟”和“下郭家沟”,大观镇的“谢家湾” 及大塘的“烂田湾”、罗龙镇的“谢家坝”、裴石乡的“姜家湾”及“朱家湾” 和 “漆家沟”、石鼓宜南的“杜家坝”等等都是当地的自然村落,多数地方也是村委会所在地。

          南溪仙临合众村   王小荣摄

李庄的帅家沟和牟坪的梁家湾还是南溪农民暴动的策源地。民国17年3月31日,南溪农协在帅家沟召开了农民暴动第一次行动委员会,审核农民暴动方案,决定当年4月7日为全县统一暴动时间。4月5日农协又在牟坪的梁家湾召开南溪农暴第二次行动委员会,成立了川南工农革命军总指挥部,统一领导南溪农民暴动。民国37年11月,余文涵在南溪、长宁、绥庆的蒋宝塔、蒋家沟等地发展了老少陈子清(同名同姓的二个人,只是年龄不同,以老、少区别)、刘德文、陈定清等为地下党员,建立起地下党组织,成立了中共庆南边区工委,余文涵任书记,并成立了庆南边区工委第一个中心支部,就是蒋家沟支委,陈子清(少)任中心支部书记。民国38年又成立袁家坝中心支部。当年6月,由于刘德文口风不紧漏了消息,陈子清(少)、刘德文被捕做了叛徒,出卖了党的地下组织和余文涵,同年6月27日,余文涵被国民政府杀于牟坪场的场口,蒋家沟中心支部停止活动。

传说中,“刘家场”就是因为当地一个刘姓大财主,娶了一位夫人,因这位夫人很喜欢热闹,他很爱这位夫人,就在当地修建了一个商铺,专供这位夫人做买卖,让附近的人到这里赶场买东卖西。后来这里就逐渐形成了一个小集市。但人们还是习惯性的称这里是刘家的场地,就是刘家场了。解放前马家乡的宗教特色浓厚,寺、庙、观、宫、祠堂就有好几十处。原来马家场赶场的地方是在马村。

后来,因现在这个马家场修得有禹王宫等,每到庙会,一些小商人就在此摆摊设点,买点香烛钱纸、小吃食小商品,时间一长,人们赶场就自然而然集中到了现在的马家场所在地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地方已经是有名无实了。“张家坡”、“李家田”、“刘家坡”等等这些所有地在土地改革时全都被分了;“刘家场”、“熊家院”、“马家坳”改了姓。虽然“刘家场”在场镇前有仍然保留了“刘”字,但现在已经不是刘家的专用集市了。汪家场一个林姓大地主修的小洋楼,解放后被用作汪家乡政府办公地,已改了所有者。我老家仙临合众的“熊家院”,大院子的几户人家,有姓蒋的,有姓税的,有姓徐的,但就是没有一个是姓熊的了。

土地改革中没有被分的那几间大厢房、堂屋成了大队办的小学校,我的小学就是在那里读的。“蒋家湾”里姓蒋的人并不多了,但由于约定成俗的原因,这些地方作为当地的小地名也保留到了今天。

我老家仙临合众村马家坳有一处被称为“范寅田(音)”的田,小时听院子里一位我们喊祖祖的80多岁的老人说,那块田在他还是小娃儿时一个姓范的人的田,这是很早以前的事了,现在我们整个队都没有姓范的人家了。

作者近照及简介:

王小荣,四川宜宾南溪区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今西南大学)物理系,中学高级教师。爱好读书、游山玩水、集邮,收集地名邮戳、各类文史材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溆浦舒溶溪乡农民武装暴动!
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将帅(117)——苏焕清少将
红旗卷起农奴戟
包定与亭旁起义的故事②
李春祥《湖南农民暴动》
“先天道”10万农民抗日大暴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