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家拳要用好自身的“中轴线”和“圆柱体”
userphoto

2023.02.10 北京

关注

中轴线是我们在练拳过程中经常提到的概念,但大部分人对它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它就是从鼻尖到肚脐这条线,实际上它是躯干这个“圆柱体” 的中心线。

诚然,人体的重要器官都经过这条中轴线,但是如果我们以圆柱体理论来看的话,假如我们圆柱体的中心线(即人体中轴线)是黄色直线,来自外界的力为红色箭头,则从任何角度而来的指向圆柱体中心线的力量都会让圆柱体不稳。

因为就圆柱体来说,从俯视角度,有360 个方向能够指向圆柱体中心线,威胁圆柱体的重心。这还只是考虑二维俯视的效果, 如果考虑到三维空间,则会有更多的角度可以威胁圆柱体重心。

因此,内家拳的守中用中,并不是守住鼻尖到肚脐这条中线。推手的时候,哪怕我们用笨力气硬顶,对手都很难通过向我们鼻尖方向发力而威胁我们的重心,因为正常人都会拨开对手的手臂。而如果对手越过我们的手臂,从其他角度向我们的圆柱体中心线发力,却很少有人感知得到。

当对手的力量指向我们圆柱体的中心线时,如果我们没有转动圆柱体的基本功,对手继续施加力量,就会让我们站立不稳。

大家可以用圆柱体的水杯做实验,用手指从各个方向轻轻推它, 模仿躯干圆柱体受力后的不稳定状态,只要来力指向中心线,水杯很容易就会倒。

如何具备中轴线这个意识呢?

首先通过正确的定步基本功,如我们教学体系中的钻拳、活肩胯,做到中轴线固定不动,然后转动身体,从意识上修行转动中轴线化解力量的能力。

如果没有中轴线意识,上来就进行动步的训练,便掌握不住这个本领, 更不会意识到这个东西的存在。

而如果省略了定步这个过程,就相当于一年级的学生,跳过了二年级直接学习三年级的课程,能学习好才怪了。

一旦对手向我们的中轴线发力,我们的躯干圆柱体立刻旋转变化,把对手的力量引向外侧。如此一来,对手不仅威胁不到我们,而且中门大开,我们迈步上前就可以把他撞击出去。

这种通过自身旋转把对手力量引偏,进而撞击对手的方法,就是太极拳中所谓的“引进落空”、形意拳中所谓的“守中用中”。

这个“中”,就是中轴线。

汉字“中”的字形,非常明显地说明了“中”的意义。一个方框,中间一条线。尚云祥一脉的传人徐浩峰先生在其著作中说,找“中”叫从头做人。在找这个“中”的过程中,大部分人的中轴线不会动,一动中轴线就歪斜, 姿势很容易变形。

聊到这里,很多朋友会反驳:我平时注意腰胯的旋转了,但是一样做不到你所说的中轴线稳定,一搭手就被动。

相信我,这只是你以为你的腰胯旋转了。旋转的法度不对,一样守不住自己的中轴线。

在练习过程中,假如你有以下两种情况, 就很难守住自己的中轴线。

1.   转腰角度太小

大部分人以为的转腰,是肩的运动大于胯的转动,图19。虽然你感觉自己转腰了, 但实际上肩膀转动的角度大于胯动的角度, 腰转动的角度并不大。长期这样练习就会养成上快下慢、上重下轻的习惯,劲永远沉不到脚底,一辈子没根,不能受力。

2. 转腰角度过大

转腰角度过大,容易丢劲。对手给我们的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我们转腰角度过大,会在其他角度产生漏洞,容易被对手抓住。

大部分人转腰了却依然解不开对手的劲力,一般都是这两种原因。很多朋友可能发现不了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式,跟小伙伴配合操作以理解这个原理。

我们先以形意拳为例。你正常练习劈拳或者其他五行拳的套路,让小伙伴一个手掌顶住你的中轴线,不要离开你的身体且持续用力。当你按照平时练习五行拳的动作行拳时,你会发现,只要你一运动,小伙伴一个手掌的力量就很容易让你站立不稳,导致后续的动作根本无法进行。

近代的形意拳练习者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口口声声说形意拳实战效果好,然而一实战就不行,这是因为很多人按照外家拳的练法,推胳膊震脚地练习梢节,没有练身法的折叠往复,所以根节一受力就站立不稳。

虽说形意拳功夫提高得快,但是大家这样练习,出功夫还没有太极拳快。哪怕部分太极拳练习者练得不太得法,上身转动快于下身,但至少人家转动了,腰部得到了训练。而大部分这样练习形意拳的人,腰胯转动得很少,练不出发力。

其实震脚、推手是最基础的练法,震脚有利于我们感受体重在两脚之间的变化。震脚的过程实际就是体重速坠的过程,通过蹬地、转腰、顺肩,把体重的力量输送到前方。

注意我用的词是“顺肩”,而不是推手。震脚的时候体重的力量是自上而下的,顺肩能够让力量流通到手,而推手是梢节用力,只会使力量停顿,让体重的力量消耗在肩膀上。

经常震脚发力,就相当于一直上一年级。不震脚依然能够发力,才相当于上了二年级,水平得到了提高。

这个实验带给大家的启示是,检验有没有功夫其实不需要搭手。当小伙伴摁住我们的中轴线,稍微施加一点没有变化的力量,都会让我们站立不稳时,有没有功夫就一目了然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形意拳之钻拳
形意拳300问5:站桩到底为了什么?武术精髓原来都在这里
连载9:翻背拳
形意拳十二形拳之鼍形,浮游之巧,翻江倒海
散打勾拳基本拳法一
搏击中为什么要主动进攻及进攻的一些常识:唯快不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