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之路的灯塔——给兰强老师的一封信

画家  慧一


兰强  号  慧一     

1978年生于陕西长安  

初师石禪先生、李玉田老师, 现师从徐义生先生

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西安中国画院画家   

曾在西安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执教十年    

省级老领导山水班客座教授 

天然汇艺术馆专职画家

雷珍民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兰老师:您好!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就是十二年。

201012月,李院长请您给我们代课。当时毕业创作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我们感到茫然,每天都很煎熬……

您的到来,就是我们的救星。您的话不多,潇洒的“散锋开花笔,让我们大开眼界。您平易近人,即使画板和宣纸不太平整,您画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您给景同学改画时,画树干起手的“老三笔”用笔,到现在还历历在目:用笔沉稳,第三笔是逆锋,如刀刻,一点一点给笔端送劲。真是力透纸背。同学们对您都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时,您才三十出头。

兰强老师作品  《观音禅寺》

临近毕业,有同学问李院长毕业后怎么画画?

李院长说:“没有老师指导,容易养成一身的习气。”

同学又问:“那怎么办呢?”

李院长说:“最好能跟一位传统功夫扎实的老师继续学习。”

于是我决定再学习一年。

兰强老师国画教学画稿“老三笔”(一)

兰强老师国画教学画稿“老三笔”(二)

兰强老师国画教学画稿“老三笔”(三)

幸运的是那一年(2011年)的专业课程,主要是您带。从基本知识教起,从执笔的方法,到“老三笔”的反复练习。画树,从一棵树画起,反复画,一遍要比一遍深入。一棵树要画二十遍。画五遍后,是对耐心的考验,第八遍是第一个极限。第十二遍是第二次耐心的考验,第十六遍是第二个极限……当时我画的柳树,闭上眼睛,就浮现在眼前。

兰强老师示范的《芥子园画传》

山石的练习,选《芥子园画传》山石谱中自己喜欢的一幅,画二十遍。我画到第十二遍,总感到画不厚实,您把我不变的秩序打乱后,变得厚重了。我知道您教的绘画技法,我从中看到自己性格的局限:不灵活,缺乏应变。

您教我们学习宋画小品。先选一幅喜欢的画作为临本。您先把画分解示范:不同树的画法;近处石头的用线的示范;山的皴法的示范;画水的示范:人物的示范等,然后让我们反复练习画到位。一周后才开始在绢上临习。通过这样的学习我才知道临习古画的方法。临再大的画,也是如此,庖丁解牛,分解成一块块学习消化。

兰强老师写生系列

兰强老师写生系列

2012年初,您要招收山水班学生,让我试听。您说:“你先听听,上不上没关系。”我是打定主意要上美院高研班。没想到,您的三个小时的课程,我用一周的时间也消化不完。于是我做了最明智的决定:跟您学习。

先是梅兰竹菊的单独练习,这对后面的绘画帮助很大。然后进行第二次深入临习宋画小品。

您强调说:“山水画涉及面广,树、石是基础中的基础。一定要把基础打扎实。还有云水、舟楫、桥梁、点景人物等,要狠下心来坐十年冷板凳,学习古人。”这是提高技法和静心的好方法。

您还要求我们每人选一种古人的书帖,要长期临习。两年后,我们敢给画上落款了。

兰强老师写生系列

2013年夏天的上午,我临《虎溪三笑》,画眼的三个人物不敢画,想拖到一年后,等我画人物的水平提高后再继续画。

您说:“碰到问题,当下解决。”

在画室,您给我在 A4纸上教我“用心”。您先仔细观察,然后认真地画了起来。用笔很慢。笔的起、运、收,都看地清清楚楚,您强调:“不要看我画的形状,我画的形不一定很准确,感受我的用心。”我当时就感受到了!感受到了您的全神贯注。我顺着您指向月亮的手指,看见了皎洁的明月!

兰强老师作品  《牛头禅寺月夜》

您曾多次强调说:“画画唯一要追求的是用心。心用到位了,什么都不是问题。”这次我才领悟到您教学的“心法”,终于会用心了。当我回家在绢上画时,立刻得心应手。第一次正式画的人物比练习时画的好。

您虽性格平和,对我们的要求却很高。记得临《江山秋色》的局部时,您一次次分解给我示范,直到我画好了才能进行下一个。半年后,我画完了不同的局部,以为《江山秋色》就过关了,没想到的是您让我通临一遍。

2014年春节过后,通临前,您不断提醒我说:“画画很消耗精神。不要着急,画累了就放一放,到外面散散心。”我的心就稳住了。一年左右,居然完成了!我自己对画的效果很满意。我知道:这主要是您的指导有法!后来您给其他同学说,是我信任您,如果请好几位老师指导,画面的气息就乱了。

兰强老师作品《秦巴揽胜》之《梓潼柏老》局部

记得20161 30日我们一起吃饭时,我给您说:“我目前要不通临《千里江山》,以后可能没有机会了。”

您补充说:“以后一定没有机会了。”

我接着问到:“您当时买日本二玄社复制的《千里江山》时,一定是想通临的。”我看见您眼睛含着泪花说:“是的,是想要通临的,也还想临《江山秋色》。”

过了片刻,您把话题一转说到:“我学的太杂,山水、花鸟、人物都画。山水又学了很长一段时间崔振宽先生、张仃先生的画法。学的太杂,没有好的老师教我临习古画,艺术水准有限,沉淀下来只是一点点了。学习古法,没有五年的时间是不行的。”

我知道这是您的自谦。自己多年私淑古人,钻研古画,揣摩石涛、龚贤的技法,临习了不少宋画。

兰强老师作品《荆蹊白石出》

记得您曾经说起开始学画的艰辛,在校学习的两个阶段,能坚持下来的同学寥寥无几。之所以能坚持,就是因为喜欢。您说过当时条件很差,经常独自一人多次在山里写生,没有公交车,只能步行或者骑自行车。有一次在回来的途中,遇到大雨。自行车在泥泞的路上越骑越困难,后来就骑不动了。您掏了前后轮的泥巴后,再继续前行。当时让您纳闷的是:本来路上没有人经过,怎么多了自行车的印迹?骑了好大一段路后,您才恍然大悟:原来掏泥吧时,把自行车掉了个头。雨天辨别不了方向,就顺便骑上自行车就走。看,一不小心就把方向搞错了。走了一大段弯路。

您说过,现在的社会饿不死人,在您不少同学下海经商、改行的情况下,您独自坚持下来。您研习绘画十九年后,苦尽甘来。2013年您个人画展获得空前的成功。

兰强老师作品《绝顶有悬泉》

您也带我们一起学习画论,学了《芥舟学画类编》。后来学习《石涛画语录》的《去俗》章时,您看到一些同学的心不静,向往世俗,把绘画作的消遣或者爱好。对绘画的定位是雅俗共赏。雅俗共赏只会把格调慢慢的降到俗的方向

您希望同学们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画的品位。不要迎合市场。如果定位错了,迷失了。一晃就是很多年。一步走错了,永远就回不来了。

您说过:“从事艺术要'惨淡经营’,'不媚俗,不外慕纷华,不驰逐声利’。现在生活上要达到不受饿,可以不需要很多钱。关键就要选择对的方向。”

兰强老师作品《气爽诸峰秀》

从事艺术,就像夸父追日,不断地向前再向前,永远没有尽头。每个人只有不满足于小的成就,不被名、利、色的诱惑,轻装上阵,尽可能的向前再向前,完成自己今生的使命。许多有天赋的画家,没有达到他能达到的艺术高度。

感谢您,老师!在学习绘画的初期遇到您是我的荣幸。十多年来您的话语经常在我耳边萦绕,提醒我,激励我。您的教诲是艺术道路上的灯塔,一直指引着我不断前行。

  此致

吉祥安康

您的学生:尚洁珺

201622日 2022111日修改

兰强老师在创作中

END


尚 谷(原名 尚洁珺) 陕西 武功人 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师从李玉田老师、兰强老师。1993年7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2007年9月至2011年12月 在西安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学习中国画。

人生座右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花絮 】刘海粟美术馆“静远雅集”第三十七回第二场
【远方·夜听】广东《画一幅秋色给你》 作者:李浩 朗诵:冰雪梅馨
关于美术班的几点反思
为画兰大师杨根柱呐喊!
这三种流行的儿童画,会扼杀你孩子的潜能!
老师孙其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