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捉 蝉

        每当到了夏天,听见树上响起了蝉声,我们的行动便开始了——捉蝉,准确一点,应该是抓“结留龟儿”。在我们老家,把蝉的幼虫也就是还没蜕皮的蝉叫做“结留龟儿”,蜕皮后的蝉就叫“结留”,也不知道这名字是怎么来的,反正祖祖辈辈就这么传下来了,大家都这么叫。这样叫倒是更好区分,实际上大家抓的蝉是它的幼虫,也就是“结留龟儿”,因为“结留龟儿”行动缓慢,容易捉;再一个就是可以饱口福,品尝它的美味。它的肉质鲜嫩,是很香的。大家捉它就是为了吃的。而蜕了皮之后,一夜之间就变“老了”,身上没有肉了,就不中吃了。我们小孩子有时去捉蜕了皮的蝉,那是为了玩的。

小时候,捉“结留龟儿”的人还不是很多,主要就是小孩子去捉,因此蝉特别多。我记得在我们村东面有一条河,河水不深,一般情况下也就是大半米深。每到夏天,好多孩子在那里下河,两边树上的蝉“吱吱”地叫个不停,有的被吵烦了,就上到岸上去晃树,结果从树上黑压压地飞起来一大群,估摸着有一二百只吧,那时候,蝉真是太多太多了。

每当夕阳落山以后,我们就到村子的各个柴禾园里去抠“结留龟儿”。在园子里低着头满地上搜寻,看到一个圆形小孔就用手去抠一下,如果一抠孔变大了,说明那里面就有。然后慢慢地把孔抠到最大,就看到里面的“结留龟儿”了,小心地把它拿出来,放在一个袋子里面,然后再找。找完一个园子就再转到另一个园子里去找。当天完全黑了下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就在园子的围栏边蹲下来,通过听声音来判断哪里有。那时,各家的柴禾园大都是用玉米秆圈起来的,到这个时候,“结留龟儿”已经开始往高处爬去找地方准备蜕皮了。如果听到细微的“咔哧咔哧”的响声,那是“结留龟儿”在往玉米秆上爬,顺着声音仔细地找一找,就能找到它的。

要是下过一场大雨,那就是极好的捉“结留龟儿”的机会了。“结留龟儿”洞上的透气孔都被大雨冲得很大了,很容易发现。每当这个时候,小孩子们都要到村子的各个园子里去找,我当然也不例外,每一次都能抓到好多好多。

吃过晚饭,再到树林子里去摸。一棵树一棵树挨着用两只手捋着从上往下摸,感觉手臂碰到了什么稍软的东西,心里会一阵兴奋,用手把“结留龟儿”拿下来装进袋里。有时会把 “结留龟儿” 碰到地上,只好再在地上摸索一阵,把“结留龟儿”找到;有时会把树上的一个小疙瘩当成“结留龟儿”,空喜欢一阵。这种方法收获比较小,最好是用手电筒照。可是,家里连个手电筒也没有。我们就买来两节电池和小灯泡,找一根电线,把电线和电池用书纸用力地卷起来,然后用线把它缠牢固。电线的一端用胶布粘在电池的底上,另一端拴上小灯泡,用时把小灯泡跟电池上面正中间凸起的地方(电池的正极柱)接触,小灯泡就亮了。不过,这样做来,光照不远,只能看见低的地方,高处就看不到了。

后来家里有了手电筒了,夏天晚上就可以用手电筒去照“结留龟儿”了。想起村东河边那个地方很多,一天晚上,我就跟我的两个弟弟一块去照。我们来到弥河滩边,大坝往东到河水之间有一片树林,大坝往西到我们下河的那条河流之间是一片玉米地,大坝两侧也长着许多树。我们先在大坝两侧的树上照,用手电筒顺着树干从下往上扫,“看,那里有一只。”我叫了起来,这只爬得还不高,弟弟伸出手把它拿了下来,放在带来的水桶里。我又继续照,很快又发现了一只,这只已经爬得很高了,弟弟用带来的竹竿把它弄下来,也装在桶里。接二连三地,我们不断地发现树上的一只只“结留龟儿”,有的一棵树上竟有三四只之多,我们高兴得大叫。很快,我们就照了很多了,它们在水桶里爬来爬去,但却始终爬不上来。照了一阵,我们又走下大坝,来到下面的玉米地里去照。我蹲下身子,用手电筒往前照玉米叶的底面,发现一片玉米叶上有一只“结留龟儿”,我过去把它拿了下来。再往前照,灯光一射出去,我就兴奋地大叫起来:“快看呢,那里有好几只,刚刚蜕出皮来!”两个弟弟赶紧过来拿。只见在几棵玉米叶的底面上,五只刚蜕出皮来的蝉往下坠着,嫩嫩的,黄黄的,薄薄的蝉翼亮亮的,它们正在凉翅呢,看上去非常柔嫩。到这个时候,“结留龟儿”大都已经开始蜕皮了。

回到家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把它们倒在一个盆子里,然后我们就开始数,一共有四百多只,望着这大大的收获,心里真是高兴呀!这回可以好好品尝一下了。

有时,我们会把一两只没有蜕皮的雄“结留龟儿”放在蚊帐里,让它在里面蜕皮,第二天就可以拿着玩了。“结留龟儿”的性别很容易辨认,只要翻过来一看最末端,就能看出哪是雄的,哪是雌的。我们把雌的叫“哑巴”,因它不会叫,是没有玩头的。

最有意思的还是去粘树上的蝉,可以显示你的技巧,更有趣味。在《庄子·达生》中记载着一个“老人粘蝉”的故事:盛夏时节,孔子带着他的学生们来到楚国,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歇凉。林中蝉声一片,有一位弯腰驼背的老汉站在树下,用顶端涂着树脂的竹竿在粘蝉。只见他一粘一只,就像随手拾取一样容易。大家在一旁都看得入了迷。孔子问老汉:“您捉蝉这般巧妙,其中可有技巧吗?”老汉说:“当然有。蝉这种小虫很精灵,一有风吹草动,它就逃了,因此首先要练得手拿竹竿不晃动,等到放两颗弹丸在竹竿顶端不会掉,粘蝉就有了一定把握,放三颗不会掉,粘十只也就逃走一只;放五颗不掉,那粘蝉就像随手拾取一样。可是光这样还不够,还要善于隐蔽自己,我站在树下,就像半截树桩,伸出手臂,就像枯木朽枝。最后,老汉缓口气继续说:“还要用心专一。我捉蝉时,不管天地之大,万物之多,我只看见蝉的翅膀;不管周围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分散我的注意力。能够做到这步,还怕蝉捉不到吗?”孔子听罢,回头告诫学生们说:“听见没有,只有锲而不舍,专心一致,才能出神入化,这就是驼背老翁说的意思!”这个故事给人以很大的教益。

粘蝉所用的工具是自己制作的,很简单。所用的粘剂是蜘蛛丝。找一根长竹竿和一段稍硬点的铁丝,把铁丝弯成一个圆圈,绑在竹竿顶上,工具就算做好了。然后就拿着它满村子里到处去找蜘蛛网,一旦发现,就伸出竹竿把蜘蛛网缠在铁圈上,直到铁圈上的蜘蛛网缠得比较厚了,用手试试很粘才行。这样就可以拿着去粘蝉了。

来到树林里,听到哪棵树上有蝉叫,就悄无声息地走过去,然后慢慢地把竹竿顺着树干往上移动。待快要接近蝉的时候,突然将带有蜘蛛丝的铁圈往上一摁,便将蝉粘住了,只听蝉在上面“吱吱”叫着,已经不是刚才那种自由自在叫的样子了。然后放下竹竿来,把蝉从上面拿下来,把它的翅膀剪去,装进口袋里。每当粘住一只蝉,心里感到特别喜悦,有一种成就感。

粘蝉不是件很容易的事。一开始往往粘不住,让蝉飞了,那是因为动作还太慢,不够协调,还没有做到眼疾手快。经过多次尝试之后,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粘住了。最难粘的是知了(比蝉小一点,也比蝉出现得晚一些,叫声是连续的“知了知了”),它比蝉更机警,一有动静它就会飞走的,所以要想粘住知了,需要更强的技巧。

现在,抓“结留龟儿”的人特别多了,法子也更绝了,不光是有了高亮度的手电筒,有的人还在树的一米高处缠上一圈胶带,由于胶带很光滑, “结留龟儿” 爬到上面就掉下去,再爬到这里还掉下去,人只等着在树底下拣就可以了。“结留龟儿”成了人们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因而这几年蝉明显少了许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捕蝉记
捕蝉人
伏后捕蝉-郑州日报数字报
海德 | 捕蝉记
捕蝉人(红豆)(晓秋)
又闻蝉鸣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