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篇:香山游记

香山游记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观赏红叶,并有赞美红叶的诗篇,象唐朝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每当金秋时节,来到那姹紫嫣红、灼灼夺目的红叶林,看到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美丽景象,真有“春色能娇物,秋色更媚人”的感受,你才能感觉到什么是秋韵。现在北京正举行香山红叶节,香山红叶是北京非常有名的景观,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香山都是人山人海的。我们考虑到要是周六周日去,那肯定人很多,极为拥挤的,听说周六那天香山进了十万游人。我们没事,就不要在这个时候去了,避开这个高峰期,哪一天都可以的。今天是周三,天气不错,天晴气爽,没有风,很适宜出游,我们俩就去观赏香山红叶。

香山位于北京海淀区西郊,距市区25公里,顶峰香炉峰海拔575米,是北京著名的森林公园。1186年,金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大永安寺,又称甘露寺。寺旁建行宫,经历代扩建,到乾隆十年(1745)定名为静宜园。1860年和1900年惨遭抢劫和焚毁,1949年后陆续修复了大部分名胜。2012年10月12日,在第24届北京香山红叶文化节开幕式上,香山被授予“世界名山”称号。香山列入了美国雷尼尔雪山、韩国雪岳山、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山等世界24座名山之中,也是中国继泰山、黄山、庐山、峨眉山之后的第5座入选世界名山的中国名山。

香山的来历据说有三种说法:一是来自佛教经典。据《佛教文化便览》记载: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佛经中称父城),附近有山名香山,释迦牟尼在世时其弟子有入香山修道者,其后仍有很多佛教徒在香山修道。二是得名自最高峰的钟乳石,其形似香炉,称为香炉山,简称香山;三是得名古时香山的杏花,花开时其香味使得此山成为名副其实的“香山”。

我们起了个大早,吃了早饭,先步行了一小段路来到了芦花路准备乘公交车。一看,一长串车停在那里动弹不得,堵车了。北京的交通确实拥挤,北京的人,北京的车的确太多了。下面地铁四通八达,地面公路纵横交错,地上高架桥随处可见,可是依然不够用,还是经常堵车,逼着政府不知采取了多少办法,又是限号,又是摇号的,可是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也别怪,的确是个难题,北京是国家的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各地的人都往北京闯,是有点容纳不了了。看这架势要等很长时间,上班族们是等不及的,纷纷步行去大葆台乘坐地铁。其实并不远,只有两站。我们也随着步行,只见前面长长的队伍,大概有一二百人吧,都急急地往前赶。到了小葆台站,公交车也上来了,人们大都又上了车,我们一直走到大葆台地铁口。乘地铁来到国家图书馆站,然后到白石桥东站乘坐360路公交车一直到了香山东门口,还挺远的。

下了车,我俩随着人流往前走,来香山游玩的人真是多呀,像赶集似的,络绎不绝。转过一个弯就开始看到路边有小商店卖东西,往前走了一段又转过一个弯,路两边全是店铺了,音响起劲地响着,店主人大声地叫卖着,有的还站在凳子上拿着东西使劲地敲打着,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各种小吃店汇聚了各地的小吃,有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天津狗不理包子、杭州小笼蒸包、山东煎饼、老北京爆肚、长沙臭豆腐、成都小吃、各种烤串等等,你想吃什么任你挑。还有卖水果、干果、纪念品的,数不胜数。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你就会觉得这个地方的历史应该非常悠久了,路边有许多粗大的国槐,有的得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不知是哪个朝代栽种的,应该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了吧。据资料记载,香山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在靠近入口的旁边有一个园子,里面这样粗大的国槐就更多了,成为香山历史的积淀。

来到近前,只见左侧装点得非常漂亮,一个大型的像彩虹样的棕色拱圈,上面还点缀着一个绿球,旁边几片大大的“红叶”,在周围的绿树青松、远方的群山的映衬下格外鲜艳夺目。游人纷纷争着拍照留念。

我们买了门票,每张十五元,还挺便宜的,检票进了园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勤政殿。看了旁边的介绍,始知勤政殿始建于1745年,有正殿、配殿、朝房、假山、月牙河等组成。正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是园内单体建筑最大、等级最高的皇家殿宇,是清代皇帝在香山静宜园驻跸期间处理政务和接见臣工的场所。

我们先看了看游览路线,左边一条是可以游览红叶区的,还有双清别墅。我们就从左边开始顺着山路往上走,看到路旁一条小溪,水哗哗地流淌着;又往上走了一会,看到顺着路边有一条人工修建的石槽,清澈的水从上面顺着石槽流下来,真是不错。山上有水就叫人感到山有了灵气。一会儿,我们来到了静翠湖。里面的水不是很多,因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下雨了。这里绿树掩映,中间一汪绿水,显得清幽。

沿静翠湖东岸拾级而上,就看到一棵极粗大的银杏树,周围又生长出了许多银杏树,几乎把原来的全包围起来了,像她的一群孩子似的,紧紧拥抱着母亲,情深意浓,有的已经长得比较粗了。这棵树也得几百年才能长这么粗吧。

我们来到了一个四角亭子里,这个亭子叫“看云起”。修建于清朝乾隆十年(1745),与勤政殿建于同一个时间。位于驯鹿坡东侧山顶上。其名称源于唐朝大诗人王维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在这里,凭栏远眺,只见远处山上一片红,一片绿,红绿相间,分外美观,你也体会着古人赏秋的妙趣。近看,一些黄栌树的叶子红红的,给人以浓烈的感觉。

又走了一会,看到在路边一块大石上刻着“双清别墅”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为何叫“双清”?清乾隆十年,在这里建“松坞云庄”,院内有两股清泉,水质甘澄,乾隆题“双清”二字,刻于石壁之上。1860、1900年,“松坞云庄”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1917年,熊希龄将此地辟为私人别墅,更名为“双清别墅”。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往北平,就住在这里。毛泽东在这里指挥了渡江战役,并筹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在迁往北平的路上,毛泽东说:“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这里是中国革命从农村转向城市的第一站。

我们进了园门,在园门右侧,有一棵古老的松树,上面都长出了一个个的大疙瘩,显得更加苍老。中间一个水潭,里面有许多的红鱼,游来游去,在争抢着游人给它们的食物,非常可爱。在对面,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非常茂盛,树冠很大,叶子全变成金黄色了,黄灿灿的,非常好看。走过去,可以看到在两边各长出了一棵银杏树,一棵稍粗一点,这是她的两个孩子,母子紧紧相依。我们进屋参观。先看了毛泽东的办公室,里面一张写字台,上面放着一部老电话机。墙上挂着两张地图,一张是解放区现势图,一张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形势图。对面是毛泽东睡觉的房间。然后我们又来到了陈列室,这里展示的是毛泽东在香山工作生活的情景。

在对面和两边的墙上展示着许多照片,分 “从西柏坡到北平”“领袖生活在香山”“中共中央在香山”“向全国进军”“筹建新中国”“开国大典”等几部分,展示了毛泽东及党中央如何指挥全国最后的解放战争及新中国的建立情况。下面的展柜里还展示着毛泽东亲自写的几份电报稿的复印件,上面有许多修改的地方,可以想见当年毛泽东工作的情况。在陈列室中间有一块大版面,上面镶着大红的仿毛泽东亲笔手书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那气势真是笔走龙蛇,龙飞凤舞,潇洒飘逸。据说这首诗写好后,毛泽东感到不满意,就随手扔进了字纸篓里,被细心的秘书田家英发现后就悄悄保存了起来。不然的话,我们就读不到这首诗了。在门口左侧,有一台显示器,播放着毛泽东在香山活动的真实录像,只是一个小片断。

从“双清别墅”出来后继续往上走,我看到在一面岩壁上生长着一棵松树,外面露着它的一部分根;在另一个地方,我还看到了一棵长在岩石顶上的松树,它们吸收哪里的水份呀?松树的生命力可真是强呀!

再往上走,就全是红叶林区了,遍山的黄栌树,有的已经很苍老了,大部分已经变成红的了;有的刚栽上,还很小。山路也越来越陡了,走一段就气喘吁吁的,需要坐下休息一会。这段路还真是够长的,看着快要到山顶了,可是转过弯去一看,前面还有一段;再走,又转过一个弯,还没到山顶。突然传来了嘹亮的歌声,我们顺声望去,看到前面有一对老年夫妻。待走到近前,我们注意地看了一下,这对老夫妻差不多都有七十多岁了。老太太穿着鲜红的秋衣,正一根腿搭在旁边的栏杆上,一只手拿着随身听,跟着大声地唱着,唱得很有力,很起劲。我听着感觉唱得还比较标准,老太太这样乐观,年轻时一定是一个活跃分子。老头在旁边给她照相。走了这么长的路,我们都累得不行,两位老人却一点也看不出累的样子,还这样精神,身体好棒呀,真叫人佩服!

终于到达山顶了,我们赶忙坐下来休息,大口地喘气。这个山顶并不是最高的香炉峰,望过去,香炉峰离得还远远的呢,还要走大半天的工夫。站在山顶上,整个西山包括北京的景色尽收眼底。只见群山连绵起伏,红叶一片一片的,有的地方还是绿色的,要是能万山红遍那该有多美呀。

在山顶上欣赏了一阵,我俩就开始往下走。路上看到了两三棵高大的枫树,不过叶子没有变成红的,而是有的绿,有的黄,有的稍带点红,也挺好看的。走了一段,又顺着十八盘往下走。这段路上,最有特色的是松树,一棵棵古老高大的松树,遒劲挺拔,生长得枝繁叶茂,显出无限的生命力。

下得山来,又看了一下香山游览路线,我们只是走了很小的一段,却累得快要走不动了。香山共有二十八景,我们也就只看了五六处吧,好多地方还没有看呢。香山真的是太大了,一时间是看不完的,只好留待以后再找机会来欣赏了。

出了东门,我们去乘坐公交车。游客真是多呀,排着长长的队伍在等待,那么多辆公交车仍然拉不过来。四点十分,我看到太阳只露半个脸了,一会儿就被高高的香山遮没了。

                                       2013年10月30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山红叶为什么这么多?这么红?
相聚在北京香山2
第四届【散文精选入围作品】香山是个好地方II王新生(北京市)
看香山红叶三条路线攻略实景照片指引
香山记事
香山观红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