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辽宁篇:大连(十)参观自然博物馆

参观大连自然博物馆

从红凌南路乘坐509路公交车,经过半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黑石礁景区。穿过广场,我们走到了海边。只见跨海大桥在不远处从海中穿过,不见头尾,伸向茫茫大海。海边沙滩上尽是小的砾石,里面掺杂着许多破碎的贝壳。海水轻吻着沙滩,发出哗哗的声响。侄儿捡起海边的石头往海里扔着打水漂,但大都是鹅卵石,很难打成一串。

往左边走,有一堆大的乱石,上面长满绿的苔癣。我一下子没踩好,脚下打滑,刚想伸手去扶一块石头,还没来得及,就歪倒了,正好把旁边的侄儿也碰倒了,把他的胳膊磕破了,我自己的胳膊和腿上也都磕破了。我们发现石头缝里有小螃蟹,就掀起石头找,找到一个很高兴,把它装进带来的矿泉水瓶里。有时找到了一只,伸手去抓,却跑了;有的钻进很小的石头缝里,伸不进手去,干着急,只好再寻找另一只。一会儿,我们就捉了十多只,侄儿拿着乐滋滋的。

在海边玩了半个小时,我们就去自然博物馆参观。大连自然博物馆是一座集地质、古生物、动物、植物标本收集、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其前身始建于1907年,已经有一百多年了,1959年正式定名“大连自然博物馆”,1998年新馆建成并对外开放,新馆三面环海,礁石环绕。建筑面积15000㎡,展览面积10000㎡,为现代欧式建筑,蓝色的屋顶与碧海、蓝天、白云相互辉映,景色秀美。馆内收藏着各种动植物、古生物及岩矿标本近20万件,珍贵标本6千余件,馆藏特色是海洋生物标本和“热河生物群”化石标本,其中海兽标本20余种,其种类和数量在国内自然史博物馆中是最多的,是国内唯一拥有27万平方米海域的博物馆,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它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科普教育基地、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现在参观自然博物馆不用买门票,凭有效证件即可进入参观。一进门,迎面是一头大象,大大的耳朵,长长的鼻子向下耷拉着,弯弯的两颗大牙呈弧形向上挑着。这是一头南非的雄性大象,年龄大约在50—60岁,肩高3米,体长有5.1米,尾长1.5米,体重6000公斤,是2003年由肯尼斯·贝蒂先生捐赠的。大象后面是一幅长22为,高3米的大型浮雕,将大连自然博物馆“自然与人”的主题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气势宏大而壮观。

我们向右先走进了一楼的“地球展厅”。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人类的家园。地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奉献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而人类在创造高度文明的同时,却污染了环境,破坏了地球,并给自己的生存带来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的命运与地球息息相关。因此,了解、认识和保护地球家园已成为当今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走进展厅,只见墙壁上满是带有照片和文字的科普知识版面,主要内容有矿物知识,还有地球的沧桑变化、太阳系以及宇宙的有关情况;大厅里陈列着大大小小的玻璃展柜,里面大多是矿物,向人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地质矿产资源。地球的美,奇在地表,妙在地下,地下深处的岩浆、热液和岩层的挤压、升降,伴随着亿万年的地质孕育,造就了鬼斧神工的矿物晶体。其美是独一无二,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不仅具有地域性、稀有性、奇特性、艺术性、科学性等特点,还有学术、观赏、收藏和科学研究的价值。在这里,可以看到多种矿物晶体,比如黄铁矿、蓝铜矿、孔雀石、方解石等。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它们的集合体可以是一簇簇的晶体,也可以是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等。敲击方解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石。眼前的这块方解石晶体非常漂亮,晶体呈菱面体和偏三角面体,聚成一大簇,像钉头状,又像犬牙状。特别是拍出来的照片异常精美,红色,半透明状,有几处闪着亮光,金灿灿的,像熊熊燃烧的火焰。另外还有能源矿产、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矿产、燃料化学工业矿产、药用矿产等。药用矿产中如雄黄、丹砂、滑石、龙骨等,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利用矿产资源作为药用已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顺着楼梯向上走,楼梯间的橱窗里展示着精美的玉雕,有动物,也有植物,如蛙、蘑菇、荷花、出水芙蓉等,玲珑剔透,令人喜爱。

走上二楼,有好几个展厅,我们先来到了海洋哺乳动物展厅。这里面可是些大家伙,是“海洋巨兽”。中间有三头巨鲸外形标本及两具骨骼标本。北太平洋黑露脊鲸体长17.1米,体重66.7吨,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黑露脊鲸外形标本。抹香鲸重达52吨。长须鲸体长18.4米,体重 34.7吨,是中国目前唯一的长须鲸外形标本。旁边及周围是一些小一点的,比如瘤齿喙鲸、虎鲸、小须鲸等,还有一头北太平洋露脊鲸胎儿。这头灰鲸标本是1996年在大连庄河沿海近岸搁浅死亡的,曾有渔民在海上发现此鲸在该海域逗留数日。体长11.9米。

巨鲸是地球上现生的最大动物。几个世纪以来,由于世界各地沿海国家的大规模捕杀活动,使巨鲸的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其种群数量正在锐减,有的鲸类数量已到了难以恢复的境地,甚至面临灭绝的危险。体型硕大的巨鲸令人惊奇,人们一生中是很难有机会亲眼见到这些庞然大物的。

接着,我们又走进了陆生贝类展馆。贝类又叫软体动物,海洋、淡水和陆地上都有它们的踪迹。所谓陆生贝类(广义上的蜗牛)就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软体动物。平时我们所说的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的分类名称,它是指一类动物的统称。在人们的印象中,可能觉得陆地贝类屈指可数,而实际陆地上也一样有着许许多多色彩艳丽不为人知的奇特贝类,让我们去看看吧。

在这里,可以看到在一面墙壁的展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许多层的蜗牛标本,玻璃箱里还有活着的蜗牛,通过介绍版面,还可以进一步了解蜗牛的一些知识。对于蜗牛,我们平时也能经常见到,一般不大喜欢,更不知道它们的作用。实际上它们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一类重要的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物质转换,改变土壤成分和结构,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还是多种昆虫、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食物,能给捕食者在食物短缺的时候提供维系生命的能量。蜗牛与人类还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不仅可以食用,是人们的美味,还可以作为药用。近年来,蜗牛开始走进美容业,有研究表明,蜗牛的粘液中混杂着大量的蛋白质、抗氧化剂等,可使皮肤保持湿润、舒缓炎症、去除死皮,有助于面部肌肤细胞的再生,可以修复遭受紫外线损伤的肌肤,因此,蜗牛粘液被融入到各类面膜、乳液等化妆品中。

蜗牛背着那沉重的外壳,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虽然慢腾腾的,但它那顽强不屈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人们赞扬。

看完了蜗牛,我们又来到了海洋无脊椎动物展厅。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辽阔的海洋孕育了种类繁多,形态万千,绚丽多彩的海洋生物。这个展厅里主要是海藻、海贝、虾蟹、棘皮动物等,它们和人类的衣食住行紧密相关。

先看看这个介绍海参趣事的吧。海参可以再生:把海参切成两段放入海中,过一段时间每段可以长成一个新的海参。环境恶化时,它自己可断成数段,等环境好时,可长成数个新的个体。海参可以共生:潜鱼以海参的泄殖腔和呼吸树为“防空洞”,进出自如;潜鱼也给海参众多好处。海参还能自溶:夏天温度高,采到的海参如不及时加工,它就能自行化掉,由完整形态变成粥状物,失去食用价值。海参还能预知天气变化:当狂风暴雨将要来临时,它能早早躲进岩缝中。海参有意思吧。

这是介绍海藻的。海藻被称作是海底森林,约有16000多种。海藻在我国养殖,主要有海带、裙带菜、紫菜、江篱和麒麟菜等,其中海带年产量达30万吨以上,养殖技术在世界占领先地位。大连的海带、裙带菜等产量名列前茅。这里重点介绍了大连沿海底栖红藻、褐藻和绿藻等种类及相关知识。还介绍了我国著名的藻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呈奎,他是我国著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海藻学研究奠基人,在海藻研究方面功绩显赫。

这是大家喜欢的贝类,有阿文绶贝、虎斑宝贝、环纹货贝等,还有腹足贝类,单壳,腹足发达,大多能自由活动,多生活于岩礁,如法螺、唐冠螺、澳大利亚香螺、水字螺、大马蹄螺等。你知道最早的货币是什么吗?这里就有介绍。货币的始祖就是千姿百态的贝壳。古代人类没有货币,交换是以物易物,局限性很大,极不方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就开始用贝壳作为交换的货币,它们小巧玲珑,色彩斑斓。以后又出现了铜币、银币、纸币。在汉字中,很多与商贸、贫富、钱财、善恶有关的字,比如贸、贷、贱、贵、贫、贾、赠、贤、贼等,都带有“贝”字旁,在汉语字典中,能找到几百个。我们把喜欢的或者是珍贵的东西叫“宝贝”,是不是也与此有关呢?

中国是海洋大国,蓝色的国土是我们美好的家园。21世纪是海洋世纪,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保护、开发、改造海洋,使更多的海洋生物为人类造福。

我们又走进了软骨鱼类展厅。这里展出的是鲨、鳐和银鲛,它们属于软骨鱼,是海中霸王。大家都知道,鲨鱼是极为凶猛的,是人类最害怕的海洋杀手,它们经常攻击人类,好多人就葬身鲨鱼腹中。鲨氏兄弟好多都是威猛无比、效率极高的杀手,它们的视觉、嗅觉以及鼻子附近专门用来侦测电场的器官都非常灵敏,一旦察觉到猎物的踪迹,便立刻以惊人的速度冲上去,用足以咬碎骨头的力量咬住猎物。让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厉害的鲨鱼。这是八种袭击人类的鲨鱼,鳍人鲨、灰鲭鲨、路氏双髻鲨、长鳍真鲨、居氏鼬鲨、短吻柠檬鲨、低鳍真鲨、短尾真鲨。另外,还有姥鲨,鲸鲨等,光是看看它们的标本,那血盆大口就够吓人的了。看看这个趣味故事:在19世纪30年代,贪婪的鲨鱼曾帮助澳大利亚人破获过一起疑案。一位有名的拳击师被人谋杀,凶手将他的胳膊砍断后扔进了大海,恰好被一头鲨吞食。不久,这条鲨鱼被人抓到送到了水族馆。几天后,这条鲨鱼突然将这只胳膊吐了出来,经过鉴定,这条胳膊是用刀子砍断的。后来警察顺藤摸瓜抓到了凶手。

在一些圆形玻璃器皿中,溶液中还泡着一些小型鲨鱼,如亮乌鲨、梅花鲨、皱唇鲨等。

鳐的标本也泡在圆形器皿中,它们有着奇特的脸。鳐由于经常卧伏在海底,背部随着周围环境的颜色不同而发生变化,呈白色,它们的鼻子和嘴组合起来就像人的一张笑脸。别看鳐与鲨体形相差甚远,但它们还是近亲。鳐外形既优雅又奇特。由于常常贴伏于海底,容易被泥沙堵塞而呼吸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它们在眼睛的后方演化一对圆形的喷水孔,可让水流进入腮孔,完成呼吸的全过程。它们有时还会跃出水面,作短距离的滑翔。

有些鳐有奇特的本领,比如丁氏双鳍鳐会放电,目前世界上具有放电能力的鳐有38种,我国沿海约有8种。它们的发电器是由鳃部肌肉变异而来的。在头部的后部和肩部胸鳍内测,左右各有一个卵圆形的蜂窝状的大发电器。每个发电器官最基本结构是一块块小板——电板(纤维组织),约40个电板上下重叠起来,形成一个个六角形的柱状管,每侧有600个管状物,称为电函管。其内充填有胶质物,用肉眼观察为半透明的乳白色,与周围粉红色肌肉不同。每块电板具有神经末梢的一面为负极,另一面为正极,放电量70~80伏特,有时能达到100伏特,每秒放电150次,电鳐有“海底电击手”之称。

还有一种鳐非常毒辣,为了防御敌害,以守为攻,有些鳐类的身上具有特别的装置,如魟类的尾部都有毒棘,毒棘两侧具有锯齿,基部带有毒腺会分泌出毒液。人们一旦被毒棘刺到,不容易拔出,毒腺破裂,毒液进入人体,可对人造成严重伤害。曾经有记载被大型魟类毒棘刺到而致死的案例。

再来认识一下银鲛鱼是什么样子的。银鲛类可能是由原始的鲨类演化而来的。其躯干部侧扁,尾部向后逐渐变细,尾呈鞭状。头后部有4对鳃,但有鳃盖状的皮瓣覆盖着,仅在后部有一鳃孔。现在深海中的银鲛类共36种,我国海域有6种。这里展出的有太平洋长吻银鲛、黑线银鲛等。

走上三楼,我们进入了古兽传奇——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特展室。在经历了6500万年前的那次大灭绝后,地球进入了新生代。新生代是地球历史的最新阶段,分为四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第四纪是新生代的最后一纪,从第四纪开始,全球气候出现了明显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第四纪生物界的面貌已接近于现代,哺乳动物的进化在这个阶段最为明显,人类的出现与进化更是第四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大连是我国第四纪研究的重要地区,第四纪古生物化石是大连自然博物馆馆藏的重要特色之一,以此为主,向观众介绍了晚新生代的哺乳动物。让我们走进古兽的世界去看一看吧。

这是啮齿目,是哺乳动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一般来说,个体都比较小,以植物为食或杂食,原始的松鼠类、进步的松鼠类、鼠形类、豪猪类就是它的四个亚目。

这是一具真猛犸象的骨骼,很高大,很完整。真猛犸象是冰河世纪的主角,又叫长毛猛犸象,在距今80万年前起源于西伯利亚东北部的草原猛犸象,随着草原气候的逐渐变冷扩散至欧亚大陆和北美的冻土地带,直到3700年前才最后灭绝于西伯利亚的弗兰格尔岛。我国的真猛犸象化石主要发现于东北地区,最南端到山东半岛,冰期时代的猛犸象与恐龙一样,是最受嘱目的自然界生灵。真猛犸象能复活吗?这是很多人关注的谜题。虽然目前已经发现了真猛犸象的完整标本,甚至是血液冰冻样本等,但对于克隆来说还存在很大的困难,或许将来某个时期这种史前的巨兽能够重返地球吧。

顺着看,还有梅氏犀、长鼻三趾马、大连马、东北马鹿、短角丽牛、原始牛、恰克图转角羚羊等。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湿地展厅。先是墙壁上几块版面分别介绍了世界湿地、中国湿地和大连湿地。大连是国内湿地类型最全的地区之一,不仅有绵长的浅海湿地,还有众多的河流入海口湿地,占辽宁省湿地面积的33.5%。往里,是模拟的各种湿地自然生态环境的景观,有“独特的红树林湿地”“青藏高原湿地”“鹤乡——扎龙湿地”“红色海岸——双台河口湿地”“鸟类迁徙的通道——老铁山”。介绍了红树林沼泽、苔草沼泽、芦苇沼泽、老铁山景观等。红树林沼泽中,生活的鸟类有白鹮、白琵鹭、黑脸琵鹭、黄嘴白鹭、大白鹭、中白鹭等。苔草沼泽中,主要有白额雁、斑嘴鸭、斑头雁、东方白鹳、蓑羽鹤、黑鹳、苍鹭等。芦苇沼泽中,主要有丹顶鹤、灰鹤、大天鹅、白鹤、白枕鹤、草鹭、紫背苇鳽、黑鳽、大麻鳽等。老铁山主要有金雕、凤头蜂鹰、蛇雕、白尾海雕、苍鹰、雕、虎头海雕等。再看到的是各种禽类的标本,有水中健将游禽、仪态万方的涉禽、攀援能手攀禽、歌喉婉转的鸣禽、凶猛强悍的猛禽、地上行者陆禽等。继续往里走,还有地球曾经的主宰者爬行动物,各色蝴蝶,昆虫社会、草木之美、木本世界等,其中有一处是用蝴蝶拼成的,字母I,然后是一个“心”形,后面是DL,意思是“我爱大连”。在草木之美中,介绍了各种香料植物、药用植物、用材植物等,还有被子、裸子、蕨类、苔藓等植物。

湿地孕育了缤纷的动植物、微生物世界:水面上细小的浮萍,水中的水草,水底的微生物,岸边生长的芦苇与成行的树木……许多世纪以来,人类不断地从湿地获取大量食物、水、木材等,同时也不断地在湿地上进行围垦、污染、酷捕、滥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严重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湿地同其地任何大自然的恩赐一样,都不是人类所应独享的和取之不尽的资源,人类的生存和其它生物息息相关,应该成为同舟共济的伙伴,只有人和植物、动物共存互利,湿地才会永远不断地承载着水草、树木、鱼虾、鸟儿和兽类,才会不断地发挥其功能。

走进这个展厅,看到好多高大的树木,让人感到就好像进入了森林一般,光线暗淡,黑魆魆的,原来这是中国东北森林动物展厅。东北是我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可以看到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阔叶林等。在这片茂密的森林里生活着无数美丽可爱的野生动物,它们有着各不相同的外貌和习性。瞧,那里藏着一只森林之王东北虎,威风凛凛;那是黑熊,人们习惯把它叫黑瞎子,外表憨厚,甚至有些愚笨,实际上它身手不凡;那几匹狼正张着大口,露出凶恶的样子,但狼却极富母爱。另外还有棕熊、驯鹿等,每种动物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东北森林这片土地上顽强地生存着。

最后,我们来到了地下一层的肯尼斯·贝林展厅,它是一个非洲动物展厅,里面的动物都是由肯尼斯·贝林先生捐赠的。非洲,广袤而神秘,今天,人类已经占据了地球上绝大多数适合生命生存的空间,而非洲还有许多未经人类侵扰的森林、湿地、草原…… 在这里,可以了解到非洲热带雨林、非洲热带稀树草原、非洲沙漠、非洲动物大迁徙的有关情况,还可以走进肯尼斯·贝林先生的世界,了解他的生平简历。肯尼斯·贝林展厅将非洲最真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呈现在了眼前。

参观大连自然博物馆,见识了各种动物、植物、矿物的标本、化石,增长了不少的知识,感到收获满满的。

从博物馆里出来,我们又来到了旁边的海滩上,这里就是所说的黑石礁景区。这里的海岸线曲折多变,约十几亿年前形成的岩溶景观——黑色礁石,遍布于岬湾之中。现在正是退了潮的时候,各种黑色礁石兀立于海滩上,蔚为壮观。这些黑色礁石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层层叠叠,向上倾斜,好像争先恐后地向岸上跑似的,又好似凝固了的海浪。有的上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贝壳,都变成白色的了。海水轻轻地冲刷着礁石,似在玩耍。好多人在此游玩,有的在海水中游泳,有的正在用叉子挖掘着什么东西,有的在捡贝壳,有的登上了高处,正在眺望远方。那两个小姑娘手拉着手,正在浅水里戏耍着。我们也踏着高低不平的礁石,小心地往里走,来到了海水边,把脚放进去,轻轻地拍打着,好舒服啊!我们从这块礁石爬到另一块礁石上,越爬越高,放眼观赏远处的景色。

说到黑石礁的形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远古的时候,黑石礁一带是乌鱼的家园。有一天,乌鱼和企图霸占这里的凶猛的鲨鱼搏斗,最后乌鱼使出绝招,放出墨汁把这一片海域的礁石都染成了黑色,所以得名“黑石礁”。这就是“乌鲨大战”的美丽传说。

其实,这里的礁石之所以是黑色,是因为这片海岸的藻类资源丰富,如红藻、褐藻、石纯、马尾藻等,这些贝类、藻类及其他一些海洋生物死亡后,尸体便会附着在礁石上面,久而久之一层一层地累积,就成为现在的黑色礁石了。其实黑石礁地区的岩石主要成分是石灰岩,原本的颜色是深灰色而不是黑色的。如果把礁石敲碎,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表里不一”“面黑心灰”的。黑石礁属于喀斯特地貌,与闻名天下的桂林石林是一样的,在北方地区很少有像大连这么大规模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时间已近中午,我们便乘车回家了。

                                                                                                        2019年7月27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值得一瞧之处:大连自然博物馆
148. 大连自然博物馆
大连自然博物馆
2017东北行(8)满洲里:扎赉诺尔博物馆
大连黑石礁——辽宁游记(10)
大连景点丨大连自然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