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篇:江北水城聊城游(一)

水上古城

早上七点十八分,我们乘坐大巴车出发了。今天我们一行50人要去聊城游玩。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是山东省的西大门,毗邻河南、河北,处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是中国蔬菜第一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中国十大休闲城市。黄河与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因而城区独具“江北水城”特色,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威尼斯”。明清时期借助大运河漕运之利,成为沿岸九大商都之一,繁荣昌盛达400年之久,被誉为“江北一都会”。

大巴从兴隆路上了长深高速,向北行驶了一会,从青州转向了济青高速。当车行驶到济南绕城高速大北环段时,前面出现了一座大桥,高高的索塔矗立着,这是济南黄河三桥。这座桥采用倒Y形索塔、独塔双索面斜拉式设计,桥面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双向八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车行驶到桥面上,从窗子向外望去,只见黄河水虽然流势平缓,但水依然浑浊泛黄,可见带下来的泥沙之多。现在是春季,若是到了夏季,河水会更加浑浊汹涌的。

十一点二十分,我们到达了聊城。吃过午饭后,我们便去游览古城。从车上下来,是一条石板铺砌的道路,左侧园中榆叶梅正开得旺盛,满树繁花。不远处有一座重檐凉亭,红柱,青瓦覆顶,施以彩绘。左前方有一座二层小楼,应该叫“荷风阁”。

沿着道路向东走,路两侧竖立着56根路灯杆,导游说是代表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可以看到每根路灯杆上有九盏灯,顶上一盏,周围有八盏,感到很漂亮。前行不远,便是一座拱桥,两侧有汉白玉石护栏。仔细看,发现每块栏板上都有雕刻,下面还有刻字,原来是《水浒传》里面的故事,如“火烧东溪村”“醉卧灵官殿”等,共有二百多幅。聊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还有《金瓶梅》《老残游记》中的许多故事取材于这个地区,有着独特的人文景观。

站在桥上,可以欣赏一幅美景。两侧是宽阔的水域,今天风较大,碧绿的湖水泛着波澜,这就是东昌湖。右侧西岸边有一座白色的像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样的建筑,亮亮的,这是聊城剧院。湖中有一座三层楼阁。向东南望去,有一个巨大的摩天轮,导游问我们转还是不转,有的说转,有的说不转。导游说在远处看着不转,到近处看,它是在转动的,大约半个小时转一圈,这个摩天轮架在一座大楼的中间,被称作“水城之眼”,为全球十大摩天轮之一,位列第七位。

走上桥的最高端,看到前面有一座城门楼。正对着桥的一段城墙呈半圆形,上面挂着一串串红彤彤的灯笼,非常显眼。那便是聊城水上古城了,也被称作东昌古城。古城坐落在东昌湖中间,四面环水,城呈正方形,边长1公里,总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四四方方的。城墙始建于宋熙宁三年(1070),距今已有950年的时间了,可谓名副其实的古城了。初为土城,明洪武五年(1372),东昌平山卫指挥佥事陈镛改筑为砖城。时城墙周长3.5千米,高11.7米,顶宽6.7米,基厚11.7米。内墙用三合土夯筑,外墙用砖石砌垒。城设四座城门,东名“春熙”,西曰“清远”,南为“正德”,北是“宣武”。古城的布局似一只凤凰,故又名“凤凰城”。至明万历七年(1579),城墙上又建垛口2700余个,敌楼27座,各个城门均有水门、吊桥。据说,从2001年开始,聊城古城借保护的名义大搞房产开发,有着950岁高龄的古城曾经一度成为一片废墟。国家住建部和文物局曾联合发布通报,对包括聊城在内的五座城市提出批评,原因就是“历史文化遗存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

走到桥头,向右拐,走一小段路,再左转前行,穿过城门洞,便来到了古城里面,一条道路向东延伸,名为“楼西大街”。站在大街西端观看城门,正中是一个最大的门洞,两侧各有一个小点的门洞,左为入口,右为出口。正中门洞上方嵌一黑色石板,上刻“清远”二字。门洞顶上建有门楼,为重檐歇山式,门洞两侧有台阶可以登上去。从中间门洞进去,便是瓮城。

我们一边听导游讲解一边欣赏。在楼西大街西端右侧立着一块高大的奇石,为太湖石。导游为我们讲了太湖石的五个特点:皱、透、漏、瘦、秀,还提到了我国的四大名石为灵壁石、太湖石、中英石和黄蜡石(不过四大名石的说法不一)。在太湖石的东、西和南面是二层木质结构的小楼,青瓦覆顶,飞檐翘角,很漂亮。

向对面看去,先是一道影壁,坐落在石砌基座上,为青砖砌成,上面带顶,正脊两端为龙头装饰。影壁正中嵌有圆形松鹤图案,寓意为延年益寿。北侧为“七贤祠”,门前两侧红柱上悬挂一副对联:名贤为故乡增辉来人莫作凡夫想,古祠与光岳并寿到此方知学者尊。里面供奉着王道、穆孔晖、孟秋、王汝训、逯中立、张后觉、赵维新等七位贤良。他们都是聊城籍人,共同的特点是为官清正,为正义公道屡遭贬斥,安贫乐道,深究学术,提携后进;最重要的是在学术思想上,他们都尊崇王阳明的“心学”。

向东走,路两侧树上放着一个个人工做的鸟窝,可能是用来观赏的吧。路上方悬挂着一排排圆形的灯笼,颜色多样,很好看。看左侧房前路边有一座雕塑,为“仙人承露”,看上去是一位女性,仙人脚踏祥云莲花座,双手承托着盘子在承接着天上的甘露。这仙人承露来源于汉武帝,他想尽各种方法以求得长生不老,建铸铜仙人承露盘,承接天上的露,和玉屑饮服,以求得仙道长生。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后,又建造了柏梁台、铜柱、承露仙人掌之类。

前面出现一座跨街牌坊,名为“进士坊”,为三间四柱五楼形制。高11米,宽14.4米,正门宽4.5米,高4.8米,四根立柱两侧各有一根戗杆用以辅助支撑,均漆成红色;牌坊上面施彩绘,有双龙戏珠等吉祥图案。据康熙二年《聊城县志》记载:“在楼西,正统为张勉建。”此牌坊有鞭策当地学子崇文尚武,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国家的寓意。“进士坊下走一走,功名利禄全都有”,那我们就从下面走一走吧,也讨个吉利。

跨过进士坊,前行不远,便来到了“县衙”。县衙前也有一座牌楼,名为“兴礼坊”,三间四柱三楼木石结构,四根红柱立于方石基座之上,整座牌楼高约6米;中间正上方嵌“尧天舜日”四个金字,意为“太平昌盛”;牌楼施以双龙戏珠等彩绘,青瓦覆顶,脊端有龙头、仙人及吻兽等装饰,给人以庄严之感。

县衙坐北朝南,大门两侧有被称为“撇山影壁”的照壁,称为八字衙门,高4.5米,宽约8米,中间嵌有出水的莲叶和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寓意纯洁清净,象征着衙门崇尚清正廉洁的风气。门口正上方悬挂匾额,上面题“聊城县署”四个金字,“县署”是县级行政单位的正式称号,而“县衙”则是老百姓的习惯称呼。 县衙门口两侧柱上悬挂着两副对联,外联是: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分官不值一文钱;内联是: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外联意思是要求官员要对老百姓宽厚,多为老百姓做一些好事,不要贪脏枉法,坏了自己的名声;内联意思是说,千里有缘来相会,要以身作则,克勤克俭,不要愧对于老百姓。

“东山一日升高堂,四海齐平汇中央。”聊城县署最初是由明朝县丞蒋子昭主持修建的,后经多次修复。现在的县署是2010年复建的,按照明清时期传统官式建筑风格,成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193.38米,东西宽95米,总占地26亩。县衙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中轴线上共有五进院落。整个建筑群无论是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十分健全。

县衙的对面立着一道很大的影壁,石基座,青砖青瓦砌成。正中间是一只麒麟,它是我国传说中的吉祥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麒麟主太平、长寿。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我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保佑的用意。据说麒麟都是在非常特别的时候出现,孔子就与麒麟密切相关,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书”,书上写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获麟”,对此孔子为此落泪,并表示“吾道穷矣”。孔子曾写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不久孔子去世。在麒麟的周围是代表人间荣华富贵的一些东西,比如铜钱、灵芝、元宝、如意等,还有一些兵器也刻在上面;在左上方是冉冉升起的太阳,放射着光芒。这道影壁叫“贪壁”,什么意思呢?麒麟生性贪婪,这么多好东西它还不满足,又把目光锁向太阳,想把太阳也据为己有,贪心不足,最后落得个悲惨的下场,掉到海里,被活活淹死了。这里立上这道影壁是为了起到一个警示作用,就是让那些官员以此为鉴,不要贪脏枉法,不然是没有好下场的。

我们走进一家商店去看,里面是以葫芦艺术为主,大大小小的葫芦,大的有半米多高,小的跟花生差不多大,上面烙着各式各样的图案,有人物,有动物,还有福字、寿字等,非常美观,游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安好选购。两侧很多这样的商店,经营着各种艺术品和食品等,有一家卖梨膏糖的正用喇叭在吆喝着:我们的梨膏糖是根据祖传秘方纯手工熬制的,有经常抽烟的,上火的,晕车的,嗓子不舒服的,你过来免费尝一块我们正宗祖传的梨膏糖,含上一块就管用,买不买都可以尝一尝……

往前走,看到左边在两座房子的夹道处有一座关公的雕像,是铁铸的。原来这里有座关帝庙,后来拆除了,关公像就在露天了。在道路右边的一棵树上挂着一个木做的小关帝庙,里面供着关公像。这是有人想出来的弥补办法。

再向前走,左边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有一组人物铜雕塑,一位老者坐着,旁边有一人站立着正在给其倒水;他们前面有一人,左手握扇,右手拿着鸳鸳鸯板,正在表演山东快书呢。这使人想起了“当利个当,当利个当”那两片半圆形铜板所发出的清脆的响声。山东快书以说唱为主,语言节奏性强,不受场地限制,可随时演出,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曲目有《景阳岗》《东岳庙》等。

正前方赫然出现一座楼阁,那便是“光岳楼”,这应该是聊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了,在《中国名楼》站台票纪念册中,光岳楼与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太白楼、滕王阁、蓬莱阁、镇江楼、甲秀楼、大观楼成为中国十大名楼。光岳楼由楼基和主楼两部分组成,总高为33米。楼基是砖石砌成的方形高台,边长34.5米,向上渐收,垂直高度为9米,由交叉相通的四个半圆形拱门和直通主楼的50多级台阶组成。主楼为木质结构,有四层,为歇山十字脊顶,四面飞檐翘角,且有回廊相通。西面二层正中悬“就日瞻云”牌匾,四层悬篆字“光岳楼”牌匾。整座楼共有112级台阶,192根金柱,楼内匾、联、题、刻琳琅满目,块块题咏刻石精工镶嵌,其中尤以清康熙帝御笔“神光钟瑛”碑,乾隆帝诗刻,清状元傅以渐、邓钟岳手迹,郭沫若、丰子恺匾额、楹联至为珍贵。

光岳楼主体结构修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明弘治九年(1496),考功员外郎李赞到聊城,见此楼高大雄伟,天下所无,但及今百年,尚落寞无名,便与当时东昌府太守金天锡商量,命名为“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之意。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虽黄鹤、岳阳亦当望拜”之誉。

光岳楼位于古城正中,以此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延伸出四条大街,与四周城墙形成一个“田”字形,其他支干道则如“井”字套在“田”字上,所有街道都是正方向,纵横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东昌古城原建有高大而坚固的城墙、城楼,城墙外护城河非常宽阔,地形非常险要。历史上,农民起义军多次攻打东昌府未果,这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可得到旁证。四条大街中,西街以传统文化为主,北街以饮食文化为主,东街展示的是商业文化,南街展示的是民宿文化,形成“东商南驿北食西文”的商业业态,以此打造旅游品牌。

绕着光岳楼转转看看吧。我们向右按逆时针走,看到每个路口边角上都有假山流水,水流进路边小河里,顺着小河流淌。在东北侧路边,摆着一个卖葫芦的地摊,主要是小葫芦,一串串的,红红的穗子,挂在铁架子上,地上也摆放着一堆堆的小葫芦。同我一起的老陈挑选了几个烙有生肖的小葫芦,带回去给他的孙子玩。

转到北边,有一座带有连廊的凉亭,穿过凉亭,有一个小门楼,门楣处挂一黑底金字牌匾,上书“范筑先烈士纪念馆”,是1987年由梁漱溟先生题写的。门两侧有对联:上联是“战事方酣忍看多士丧亡显其忠勇”,下联是“吾侪尚在誓必长期抵抗还我河山”,是朱德为其写的挽联。1938年11月,日军由济南、德州、禹城分三路进攻鲁西北,其主力进攻目标为聊城。驻济南日军114师团一部于14日下午包围了聊城,范筑先将军指挥守城部队奋起抗击。15日,日军出动飞机、坦克攻破城池。范筑先率部浴血拼杀,毙敌百余人。在战斗中,范将军左臂负伤、腿骨被打断,仍与敌人血战。但终因众寡悬殊,聊城失守。范筑先率余部与日军展开巷战,战斗异常激烈,范筑先身受重伤。他为不被俘虏,举枪自戕,壮烈殉国,终年56岁。此次,国军敌后最大游击区鲁西北根据地彻底陷落。范筑先原大部加入八路军,少部分突围参加国军;另有余部继续留在鲁西北开展游击战,但很快失败。

范筑先捐躯后,国民政府在重庆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蒋介石送挽联:“碧血为山河,百里危城留与社会树模范;浩气存天地,千秋青史合为民族表英雄”。国民政府“特令褒扬”,“通令全国下半旗三天”,并追晋为陆军中将。11月20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也为他举行了追悼大会,朱德、吴玉章、董必武等人亲笔题写了挽联。

这座纪念馆就是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50周年,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于1988年修建的,为仿古式庭院建筑,面积2040平方米。庭院中心立有黑色大理石雕成的石碑,下面镌刻着邓小平亲笔题写的“民族英雄范筑先殉国处”,背面刻有范筑先将军传略。2009年5月,范筑先被列入“百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名单;2014年9月,范筑先被列入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从古城里出来,我们来到东昌湖边,准备乘坐游船游览东昌湖。东昌湖又名胭脂湖,与杭州西湖、南京玄武湖并称“全国三大市内名湖”,素有“南有西湖,北有东昌”之 称,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齐鲁大地上。东昌湖始建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当时因修筑城墙以及护城堤挖土而成,后经历代开挖,如今面积已达6.3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相当,是济南大明湖的4-5倍。东昌湖由8个湖区和20余块水面组成,湖岸线长达16千米,为聊城这座城市增加了灵气,是聊城的最靓点。

站在湖边,看跨湖大桥,共有21孔,因此,这座桥叫“二十一孔桥”,又叫“二十一世纪桥”。导游问我们东昌湖水哪里来的,有人回答说是黄河水。导游进一步说,是来自黄河水和大运河水。东昌湖还是国家钓鱼基地,常举办国家级钓鱼比赛。导游对我们说:“有人曾钓到一条最大的青鱼,这么长,猜猜有多重?”她用两手比划着,我说三十斤,有人说五十斤,导游说是八十斤重,现在已经做成了标本保存在运河博物馆里。

游船在碧波上航行着,我们欣赏着美丽的风光。这时看古城就像是漂浮在碧波之上,城墙角上坐落着角楼。右前方出现一个小岛,称作“湖心岛”。虽称为“岛”,其实它是平的,下面全是立柱支撑着。白墙青瓦的房屋顶上有“花园一号”四个大字,右边有一座重檐凉亭。据导游讲,此岛始建于一九八四年,是东昌湖一处别具风格的旅游景点,里面环境幽雅别致,建筑精巧宏丽,主要建筑有望岳亭(也叫胭脂亭)、观景台、沁园、垂钓台、登岛码头等,展观出各自不同的风彩。

游船行到湖的北侧,然后往西航行。眼前出现了一座双拱桥,看上去很像眼镜,所以又叫眼镜桥。游船折向南行,左侧边又出现小岛,这座小岛是真正的小岛,而且还是两个小岛相连着。岛上垂柳依依,房屋为卷棚顶,一座六角重檐楼阁矗立着。

导游说,我们乘船游览的地方仅占东昌湖的八分之一,也就是东昌湖的西北片。东昌湖被城市道路分割成八个大小不一的湖面,为强化地域可视性,借鉴杭州西湖湖区命名经验,结合聊城历史文化、人文典故、湖区自然风貌对八个湖面分别进行命名,统称为东昌湖。其中八处湖面分别为:丁家坑,位于古城东侧,东关街以南,据记载,聊城历史名人丁志方故居位于该区北侧,明朝时期,建文帝被朱棣推翻后,丁志方坚持“一臣不保二主”之遗训被杀,朱棣感其忠良封赐一个大坑,取名“丁家坑”;演武湖,位于古城东南,因户区内的演武厅遗址而得名;明珠湖,位于古城西南,是湖区内最大的一块水面,阳光照射下,开阔的湖面似明珠一般闪闪发光,取名明珠湖,寓意光明、纯净之意;望岳湖,位于古城西侧,寓意仰望光岳、泰岱之意;荷香湖,位于东昌路南、湖滨路东侧,因湖区内遍植荷花取名为荷香湖;琴湖,位于凤凰台东南、镜明路北侧,该湖区小巧玲珑,形似古琴,因而得名;镜明湖,位于古城东北,该湖面被城市建筑包围,少有风浪,湖面宛如一面明镜,故名;铃铛湖,位于古城东、东关街以北,该湖区被岛屿分割成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多个湖面,从高处俯瞰,恰如镶嵌在古运河畔的一串铃铛,故取名为“铃铛湖”。

从游船上下来,我们来到了乘车的地方。我一看,不远处就是“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孔凡繁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人物,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的家乡就是聊城。他曾两次到西藏任职,第二次期满后,因工作需要,他继续留了下来担任条件极为艰苦的阿里地区的地委书记。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途中,因车祸殉职,年仅50岁。

纪念馆是1995年7月4日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开始建馆的,9月10日正式开馆。现在看到的广场和展馆是2013年2月重新修建,2014年2月投入使用的。全馆规划面积1.9万平方米,主体建筑8000平方米。在靠近公路边的绿化丛中,卧着一块来自泰山之上的红色巨石,象征着孔繁森同志爱国爱民的炽热情怀,和一位共产党员坚定的信仰,顽强的意志。上面“为民 务实 清廉”六个大字概括了孔凡繁精神的丰富内涵,也为我们提出了应该时刻铭记的人生追求。泰山石后面栽植着三棵泰山松,呈品字形排列,巧合三木成森的字意,又好像好客的主人站立在门口,欢迎大家的到来。松石组合寓意孔繁森同志品德如松,意志如石的崇高精神。

往前是一条铜板路,叫“生命标尺”,上面标有年份的刻度,纪录了孔繁森从五里墩出生到新疆因公殉职的人生履历,从鲁西平原到世界屋脊的生命历程。铜板路尽头是一座红色雕塑,名为“人字丰碑”,寓意为红色丰碑,大写的人。从正面看,是一座红色的丰碑,从侧面看 是一个大写的人字。这个人字是由三个人字重叠而成的,象征着在孔繁森精神的激励下,千万个孔繁森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好公民不断涌现,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昂首阔步,奋勇前行。

从人字丰碑两旁向外延伸,各有一座银色的不锈钢雕塑,左边的是“水城清荷”,象征着孔繁森精神在家乡聊城含苞待放;右边是“阿里雪莲”,象征着孔繁森精神在阿里高原傲雪盛开。中间一条蜿蜒曲折的路像一条情深意厚的纽带,把聊城和阿里,山东和西藏,内陆和边疆,汉族和藏族同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这50个金色足迹,是根据孔繁森脚掌的实际尺寸,用孔繁森在阿里常穿的旅游鞋专门制作的。象征着孔繁森同志开拓进取,知难而进,不畏艰险,为民务实的50岁的辉煌人生。

聊城是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湖一体,交相辉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散文||【人杰地灵东昌湖】◆宋擎柱
祖国风光(242)山东聊城
难忘东昌湖
东昌府古城撷景【旅行京冀鲁苏】
《美丽的东昌湖》
聊城东昌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