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找呼市老街巷——将军衙署街巷系列之关帝庙街

      昨天讲完了落凤街的故事,今天来到了关帝庙街,关帝庙街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两所著名的小学,“关帝庙小学”和“满族小学”,这两所是呼市人为孩子上学炙手可热的小学,在开学期间,每天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熙熙攘攘,蔚为壮观。而这附近的学区房越涨越高,成了很多家庭的可望不可及。

       关帝庙街。顾名思义,因为清朝时巷子里有一座关帝庙,所以这条街道就叫关帝庙街。据《呼市地名志》中记载,清朝乾隆二年,此街道东口坐北朝南建有一座关帝庙,故称关帝庙街。里面介绍关帝庙街的建成时间和绥远城的建成时间一致。也就说明,这条街道的年龄和城市的年龄是一样的,有200多年的历史。书中还记录着,民国20年街道被更名为关岳庙街,1935年复称关帝庙街,1975年更名为文化街,1982年恢复原名。

     现在的关帝庙街就在奈伦商厦附近,街道东西走向,与水源街隔着曾经的新城南街(也就是现在的昭乌达路)隔街相望。关帝庙街是一条非常长的大巷子,宽七八米,周围高楼林立,从巷子的东面向西望,一眼望不到头。

    从巷子的东面进去,路的南边首先是呼市新城区满族小学,继续往前走是关帝庙街小学,关帝庙街小学旁边就是新城区教育局。南北走向的日盛茂街、聚隆昌街、艺术厅南街横穿关帝庙街。

    呼和浩特市满族小学创立于1957年,是呼和浩特市重点小学。它是建国后中国最早建立的公办满族小学,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所满族小学。校名由爱新觉罗溥杰题写。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所满族小学,同时也是全国仅有的两所满族小学之一。呼市满族小学是自治区级示范学校,自治区级实验学校,并荣获自治区级先进学校、自治区级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等光荣称号;还被命名为全国德育实验基地,全国科技实验基地。

      满族小学再往东走就是关帝庙街小学,关帝庙街小学的建校历史要追溯到清末1905年由绥远将军贻谷所办蒙养学堂为何要命名学堂为“蒙养”?这二字见于《易经·蒙》:“蒙以养正,圣功也”,后世遂将“蒙养”二字用于教育蒙童或启蒙教育之意。后改称为绥远初等小学堂,1912年定名为西南区初等小学校,1915年改为第四国民学校,后来经历了多次改名,直到1954年才正式更名为呼和浩特市关帝庙街小学。关帝庙小学迄今116年,是真正意义上的百年名校。

   既然是关帝庙街,就得说说这条街道上的关帝庙。关帝庙,新城人俗称老爷庙,位于关帝庙街东口,紧邻新城南街,与水源街上的城隍庙相对称,占地面积和建筑模式大体上相当,关帝庙南面临街庙门三间,中间一间为通道,两侧两间用山墙封堵起来,门两侧东西院有东西角门两座。“门前面路两边有两只黑色的铸铁大狮子,狮子比将军衙署门前的大狮子小,狮子蹲在方形铁座子上,这个方形铁座子也是有形状的,中间细,有弧度,四面都有花鸟图案。”曾经在这条街上住着的齐老先生说。

    关帝庙门前不仅有铁狮子,铁狮子旁边还有铁旗杆,旗杆很粗,大概有七八米高。“这里的旗杆上面有壶形加粗段。进正门往里走是三间过殿,中间一间过殿可通行,这里可通行的过殿就像现在大召的过殿一样,两侧有可供居住的房子。以过殿为中心是前院子,有庙门、东西厢房,这些房子组成一个完整的四合院。再往里走是三间正殿,正殿后面有后院子,后院紧靠二眼井巷,后院的正房有八九间,东西还有厢房。”齐老先生说这些建筑物的时候,记者就在脑中构想当时的院子、房子的形式,不由感叹古人真是太有智慧了,这个院落如果放在现在,一定是清朝建筑的典范,将会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游览。

    关帝庙庙门对面隔街是关帝庙戏台,东西与关帝庙庙院同宽。有趣的是,水源街上的城隍庙对面是城隍庙戏台,这两个庙和两个戏台隔着新城南街遥遥相对。戏台深约50米左右,戏台坐南朝北,戏台前面有台柱子,后台有专供戏子化妆的耳房,清朝时期戏台最北端有牌楼式三孔门,中门门楣上面雕刻着“昭明日月”四个楷书大字。

    关帝庙戏台在一个有门的院子里,日伪时期,这里曾经设立日本宪兵纠察处,不少抗日爱国志士在此遭受迫害。日本人投降后,国民党军队的蒲剧团曾在此卖门票唱过戏。后来这里改为了露天影院,木头架子搭成篷子,刮风下雨,人们就挤在这个篷子里看电影,里面放着长条木头凳子,木头凳子由高到低排列着,当时新城没有电影院,这就是新城最大最高档的电影院,每晚卖票放电影,直到解放后。

      在明清时期,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统治者对于忠义的代表关羽,表现出无尽推崇的态度。在清朝中期,这种推崇终于达到了巅峰。根据《文史参考》的统计资料,在清朝时期,总共有十六位皇帝为关羽颁旨加封。直到清朝中叶,国内的关帝庙超过了30多万座。而这显然不仅仅是清朝官方的努力,这么多的关帝庙,很多都是民间自发修建的。由此,关羽神的形象日益牢固,在民间获得了极高的认同

     关羽之所以成为武圣和神,忠义自然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封建王朝所推崇的品质。但是,除了忠义之外,平安也是人们推崇关羽的重要因素。在明朝和清朝期间,不管是平民,还是士兵、商人乃至士大夫,其在祭拜关羽上,更多的是为了求得一份平安。进一步来说,越是在古代历史上生活不太稳定的人群,比如明清时期的商人和士兵,越需要通过供奉关羽,从而求得心灵上的庇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年前的老宁波·柳汀街关帝殿
呼和浩特竟然有4所百年老校,看看有你的母校吗
浙北第一关帝庙
乾隆故意刁难纪晓岚,让他写一个根本无法下笔的对联,最后绝了!
涉县北岗村掠影:东券关帝庙新安街文举人老宅古戏台
太原有二十多座关帝庙,为什么只有这里香火最鼎盛?来一起探秘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