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找老呼市——乌素图的老榆树

   在呼和浩特市城西,大青山脚下的回民区东乌素图村三道营路东有一株近600年的古榆。该榆属榆科,属名白榆。高15米胸径3米,至今枝繁叶茂。

   古榆树原来并不位于路边,而是低调的长在郭家院子里,本是郭氏家族的一棵“家树”。郭姓农民明朝时从山西忻州迁徙至呼和浩特东乌素图村,已历七代。五十多岁的村民郭金元,是古榆王第七代传人。他爷爷郭伟平、父亲郭高换,都在郭家大院内陪伴古榆王度过了一生。

  这株古榆是村中郭氏家族早年从山西迁往东乌素图建屋筑墙时就有。据郭氏家族在村中的后人介绍,他家从山西忻州迁徙到这里现在算起来已有8代人了,这株古榆迁徙来时就生长在我们家的院子中,2012年4月,房子拆迁后古榆留在了原址,后来又被保护了起来,如今成景点了,参观拍照的人很多。

   郭家虽是庄户人,但因勤劳、重文化而家道殷实(郭高换曾担任村内生产队会计)。郭家尤其有生态环保意识,喜陶潜“榆柳荫后檐”意境,对院中这棵风华初绽的榆树爱护备至,并制定了几条祖训:不折枝砍杈(树枝碰头低头过),不采摘榆钱,不攀爬摇晃,让枝叶自行凋落,院内不随便动土。每到年节,全家都要到树下上香、供养。郭家祖孙敬树如神、爱树如子,把它当家庭成员对待。祖训就这样代代相传,几百年下来,榆树苗终于参天。

  古榆树高出郭家平屋四五米,树荫如盖,令屋内夏季凉爽,不用开电扇。一家人常坐树下喝茶、吃饭、乘凉,其乐融融。村里的乡亲对老树也都十分敬慕,奉它为“树神”。这老树果然也有几分通灵,据说树上凋零的枯枝从不在白天掉,只在夜里掉,声音很轻。即便是粗重的树杈掉下来,也只落到院子里,从不砸屋,也从不伤人。

  2012年4月,随着东乌素图村的环境改造,郭家院子被拆迁,这棵老树也一下子由“宅树”变成“街树”,广受关注并升级成“绿色文物”。虽然老树已被纳入国家保护范围,但在郭金元眼里,古榆王仍是郭家难以割舍的精神遗产。

  古榆树依靠民间力量的自觉保护得以长生,越过500多年而天然无损,属经典环保案例。它的故事提醒我们,唤醒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与审美情趣是何等重要。正如古榆保护牌所叙:“从荒无人烟到繁衍生息,古榆树见证了这沧海桑田的时代变迁。如今,它依然生机勃勃,潇潇伫立在这片丰沃的土地,目睹着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跟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如今,呼和浩特回民区政府重点把古榆树打造成了公园景点,对百年古榆树进行了特殊保护措施及美化。500多年来,时光飞逝,岁月峥嵘,古榆默默地注视着、倾听着这光阴的故事。

  好树源于好水土。东乌素图村位于大青山南麓,成村于明代,水草丰盛,历为蒙古族放牧之地(“乌素图”系蒙古语,意为“有水的地方”)。明清之间,陆续有山西农民逃荒到此定居,形成新的村落,仍沿用“乌素图”旧称(为区别先后形成的两个同名村落,遂冠以东西辨之)。

  东乌素图村地下水充沛,水质甘洌发甜、无沉淀物。古榆王能长成如此气候,与这方好水土关系甚大,它发达的根系深植于地下水脉。在其南面30米左右有一眼大口井,井内至今仍有旺水。

  衡量一座城市的历史悠久与否,除了看古建,就是看古树。一座没有古树的城市一定缺乏底蕴。据统计,目前呼和浩特古树已发现132棵。这些古树是呼和浩特的“资深居民”,见证了环境变迁,真正属于“活化石”,已被列为重点保护树木并登记在册。

   这些古树大部分都伴随古建筑、古庙、古村落而生,如将军衙署里的古丁香树、公主府里的4颗古榆树、赛罕区朱亥村的榆树王。古树群主要分布在深山人迹罕至之处,如老爷庙古树群、回民区东乌素图村老园子古杏树群、喇嘛洞召古树群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老 树
【同题创作】▏郭苏新:仰望大树
行走丨爬榆树记
陈社英丨树老成精
【康平老故事】丁家大榆树 作者:王甸葆
陆水听潮||杜爱英:村庄的老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