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给清河挥中的8个建议

给清河挥中的8个建议

(2012-06-22 11:26:55)

我结合今天听课和刚才大家交流的焦点问题谈谈我的看法和建议。

1、关于展示。展示要完成从“成果展示”到“问题展示”的跨越,对的东西不要过多展示,错误的才要集中展示。

2、谁来主持课堂?如何主持?这些问题要形成“问题”抛给孩子们,要让孩子自己去研究,让他们去发现、认识、领悟和分析这个问题,最终达到理解的目的。

其实,展示也是如此,发现了问题是好事,自己需要研究,更要敢于、善于到学生中去问计问策。这样做是体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教育教学思想,即从学习者的体验、感知、需要出发,让学生自己去体味、去解决、去自主,不要一味地替孩子设计,要把完整的学习过程交付学生,还要把一切基于学习的,如课堂评价、考试、导学案编制等等彻底交给学生。你要始终把握好,我们是在做教育,不是在做教学,这样我们的孩子未来毕业之后就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未来我们的孩子能可以做老师,就不得了了,意义非凡。

我为什么说意义非凡?说远一点,现在有些学校一提改革,家长就质疑。其实家长都曾是昨天的学生,在学校学习十几年,为什么不懂教育?是学校根本没有教给他什么是教育,他上了十几年学,其实没受过一天的“教育”,问题在于有些学校原本就没做过教育,他们做的是考试,是“升学特种兵训练营”,所以我们的学校一定要给学生完整的教育。既学到知识,又有了能力和生命的成长。他即使没有考上大学,不至于不会生活,反之,考上大学却不会生活,又有什么价值!

3、关于学生问题。我必须强调,有些问题是老师认为的问题,学生并没有把它当问题,甚至有可能孩子正在享受这个问题。这是不同的视角所导致的分歧。教师不“认识”儿童才是根本的问题所在!更何况,即便是真有问题,也属正常,学生因为幼稚才因此可爱,才有了提升和成长的可能。如果每个学生都没了问题,就变成了一个个未老先衰的“小大人”了,他们的生命就固化了,还有什么意义!所以,成人要以儿童的眼光看儿童,要懂得儿童的天性、特点、规律。因此,我建议我们学校必须搞一门“学生学”,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课程,而且是教师毕生必须研究的课程。我们开学生课的目的就是要真正地认识学生,不认识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

4、我们还能为孩子做点什么?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往前走,方向是什么?还是要回到学生中去,利用学生。尤其是“利用”学生,这将决定着我们最终的成败。我们学校的老师始终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今天我们还能为学生做什么?我们要追问自己:我们对学生的利用是否到位?还有哪些事不能交给学生?我们学校的建设是否能达到最高层,一切解决的方案都在学生身上。我们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不相信学生,还存在着没有真正把学生调动起来,没有把学生当成最珍贵的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作为教育者,始终不要忘记,我们一切的付出和服务都是为了孩子,让他们更优秀、阳光、快乐。

5、教师的权限。这个问题纠结着很多人的思想,其实,我认为很简单。如果你明确了我们还有哪些事不能交给学生,剩下的不就是教师的权限了吗?教师要有“角色”观念,要始终清楚自己的任务和义务,知道自己的职责和具体要求,明确“他是谁”比单纯的“让他做好”更重要。

教师的观念转变要持续地做,不做就会成为制约发展的“囚笼”,教师要不断突破自己的囚笼,不要成为经验主义者。教师的观念要始终做下去。

6、学校改革的具体步骤。改革很难,为什么在我们的实验学校做起来却相对轻松?那是因为我们找到了通往成功的途径,我们敢说,只要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做一般学校只要四个月就能初见成效。这四个月是如何分配的?第一月就是“观念月”,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观念。第二个月是“文化月”,规定教师规则,构建教师文化,让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角色有一种更清醒的、更准确的认识。构建教师文化,最重要的是教师行为的文化,让每一个教师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让每一个教师形成自己的规则。我说课堂的背后有三大支撑:第一支撑是教师的教育思想的支撑,课堂是教师思想行为的表达;第二个支撑是教师对生命成长方式的认识;第三个支撑是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及其教学能力。所以文化的问题很重要,是文化在控制和作用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第三个月是“技术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技术,对技术的研究主要是“学和学习”的问题。一个人的学习来自于对生命成长的认知,学习者都有自己的学习个性。50个学习者就有50种认知,如果我们对其实施控制和规范则个性认识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我们主张无边界的放大自学,把整个学习过程完整的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学习。第四个月是“展示反馈月”,每个教师都要集中展示,用小组的理念把老师结成对子,进行小展示、大展示。要始终牢固树立高效课堂理念,一切的管理、一切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切的学校活动,都要用高效课堂的理念。

我们学校其实有两支“学生队伍”,一支是学生学习者队伍,一支教师学习者队伍。把教师视为学习者,而不是控制者,这是我们高效课堂的一大发现。

7、不要纪律,要规则。一切的方法都来自于观念和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行为和准则,就没有内在的规则、没有素养。你要让水流向何方,你就要把它引领过去,教师一定要建立教育的规则意识,而不是制定刚性的纪律。从现在开始,要剔除我们校园里的所有“不准”,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映照和影响。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自我修复”的过程,而不是靠“外在”的规定而暂时压制。

8、课堂必须去除教师主导化。第一代改革是洋思,它的理念是教师主体;第二个是杜郎口,它的改革才真正符合了学生主体;第三个改革是去教师主导。以前有人提“三主”: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三个“主”,到底谁为主,这是很难界定的。所以我们要誓死捍卫学生主体,去教师主导化,去掉所有的成人的痕迹,将课堂的一切还给学生。我们要把牵羊的绳子也丢在绿草地上,教育就是把孩子领到绿草地上,孩子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很多事情其实是他们本能的好奇心。

当然,去主导化不是“去教师”,也不是“去引领”,不能绝对化。比如说语文,写乞丐的眼,你把他领到一个乞丐的面前,让他观察,他马上就可以说出来。春天来了,一定要把孩子拉到外面。我们搞种植园,就是让孩子们看的。如果高考考春天,我们就可以说:我如何听见小草爆发的声音,然后看见小草一点一点从泥土中出来,撑起了一把小绿伞。秋天来了,我们同样可以写。责任、生命、季节都可以用这种方式把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训练出来。我们一切都是为了未来做准备。

­    好的教育,最终都必须还回到生命中来,还原到自然中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新课堂的十大特征
高效课堂教育学(21)课堂文化
(5)[转载]践行生本教育理念 创建“四环节”高效课堂
只有让真实的学习发生在课堂,课堂才会成为培养学生思维的主阵地
职校生不爱学习
方华:学校应成为师生心中最深处的美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