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义乌之狼:假如你同时进500个微信社群,该怎么管理?

义乌之狼(私人号):

首先要搞清楚现阶段的微信生态机制的情况是什么,也就是你以前一天可以进100多个群,没有任何的限制,但现在你一天单个账号进三四十个群就会告诉你账号异常了,你操作频繁了,让你明天再操作,但是这个群两三天之后可能会失效,这就会造成一个现象,你可以进,但是你又不能进。

而且现在大伙也知道,以前是满100人之后是要拉人进来的,现在是200人以内都是可以邀请你之后你就可以进去了。

一种模式是不需要群主同意,有人拉你,你就能够直接进去,另外一种是有人拉你之后群主要同意才能进去。

义乌之狼(私人号):

那如果说你这个个人账号有500个微信群,我们就不管什么类型的群,是项目群,付费群,免费群,学习群,交流群还是干货群,我们先不聊了,我们就把它定义成一个大杂烩。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管理或如何进行有效的链接呢?

义乌之狼(私人号):

还是那句话,先搞清楚最基本的运行逻辑,如果你的手机或电脑不高级不高配,内存不够大,事实上你进到500个各种社群,平均每个群是满人状态的话,你的手机或微信状态消息是非常卡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佬他们用苹果的原因,并不是确实非常喜欢苹果,但确实苹果的生态比较好。

像是我以前做服装库存的时候,那个时候手机上也有600多个群,但每天就非常的卡,当然我那个时候的手机也是很垃圾的,甚至2017年的时候,我那一部手机还是小米4,后面换了一个iPhone6。

而且现阶段的生态模式是,你进的太多的群了,群消息接收太多,腾讯也会告诉你,说你的群消息太频繁了,要让你强制性的退出一些群来维持这一个消息接收频率。

义乌之狼(私人号):

所以我个人认为一个微信账号基本现阶段突破了好友数量5000的上限,甚至有些可以加到1万多个人。

但相对微信群的管控是越来越严格的,所以我认为个人账号微信群控制在300个到400个左右,相对正常500个到600个良好,600个以上相对而言就很频繁了。而且一个普通人拥有600个以上各种群其实是不好的。

甚至我发现大多数人的群其实控制在200个到300个左右,基本上就没有新增了,家人群,同事群,聊天群,各种娱乐群其实没多少,兴趣爱好群也最多几十个。

义乌之狼(私人号):

而且我刚才说过了,如果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的那些广告群,你不是做类似相关业务的,这类群消息,你接收一年也是没有任何作用的,而且会占用你的内存,甚至损害你的手机,其实没有必要进这种群,直接退出就行了。

而且我以前也说过了,你如果有2~3个微信号的话,你其中一个账号就是和你家人沟通的。一个手机账号进这个群就行了,另外一个微信是你的业务账号,和你的那个群是没任何关系的,也不进入什么家人群,亲友群的。

也就是拥有最少两个微信账号,分而治之,互不干扰,互相平衡。

义乌之狼(私人号):

但如果你进入都是一些付费群,会员群,收费群,你是交了钱进的,那么如何利用这些群消息来带给你能力阅历经验上的提高呢?

义乌之狼(私人号):

很多人习惯性的从上往下一起刷,其实现阶段群功能非常的完善了,直接点开群列表,然后找到微信群的文件图片各种链接的分类框,那如果说别人分享很多链接,你直接只看链接就行了,把其他的文本和图片过滤掉。

包括我以前一直用的动作就是,100条以内的微信群群文字文本,是可以直接合并转发的,然后再收藏到你的微信收藏夹,再去微信收藏夹,点击编辑,它就可以成为一个可编辑导出的文本了。

换一句话说,如果说某个群里面有个大佬在发言,他的很多干货内容是有价值的,你就可以把他的聊天单独选出,然后再单独合并再导出到word文档以后备份。

义乌之狼(私人号):

还有就是大家一直习惯用了长截图的方式,我基本上用过相关的模式,也就是长截图的比例,最好控制在5秒左右,控制篇幅页面展示在4个截图到5个截图区间,基本上是还好的,也就是总输出的容量在1~4MB左右。

如果你一直用按着长截图的方式,把整个长页面截图下来,那么你可能不断的保存下载或者转存,又复制在移动硬盘或百度网盘,过个一两年就会比较模糊了,甚至根本都搞不清楚上面的字是什么。

所以我一般截图的整个篇幅,概率就是在4个截图累积之下的这种长截图,然后再保存,接着截下一段。但长截图也无法让我保存一些有用的信息,因为他可能会把无用的信息也保存在上面,浪费我们的时间精力。

义乌之狼(私人号):

如果有记得我以前讲过的另外一个案例,那就是关于用两个微信,你a微信只关注订阅网状类的公众号,b微信只订阅房地产的公众号。当然我这里举的例子是,如果你是一个房地产从业者的话,你就可以用两个账号分别定义不同板块的内容,而不是用一个账号订阅八九十类各种公众号内容,它就会产生信息的杂乱。

那么你的a账号每次打开的时候,里面关注内容都是网状类的信息,而b账号全部是你的行业相关的资讯。

义乌之狼(私人号):

微信群消息,我基本的建议就是每周进行一次整理或每个月进行2~3次的整理,千万不要两三个月之后再去整理信息,这样信息的时效性和延迟太高了。

而且我认为做自媒体互联网,最基本的一定要有一台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你一定要有这种东西,它对提高你的学习工作效率是非常有帮助的,当然在你怎么学习了。

对于平板电脑的学习我们以前也讲过了,包括用平板电脑阅读文字,一个整体页面可以最多显示1000~1500个字的,他和手机的阅读比例是完全不同的,一旦你适应了用平板电脑去阅读文章,你就会发现你的阅读效率成本的提高,甚至1500个字,那些重点的字符也就那五六行,你只看那五六行就行了。剩下1000个字其实都是无用的,但你还是得看,但是在你的大脑你可以用几秒钟直接跳过。

其实是平板电脑显示的比例帮助你跳过了,不是你脑袋里面的思考帮你跳过的。

义乌之狼(私人号):

大家比如说你加入了10个付费微信社群,你就把10个付费微信社群,每个群的名字建立成一个文件夹,然后每周把里面的资讯保存在你那个文件夹里面你。你试试保存一年,你就发现你这个文件库是非常的庞大。

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你会发现你关注某个社群一年了,里面各种大佬每天在讨论各种信息,但如果一旦你手机恢复出厂设置或重置的或清除聊天记录的或各种不可抗因素,导致你找不到相关的文件或者资料了,你就会到处去求人问人了。

所以我的建议很简单,那就是如果你加入了10个付费社群,每个付费社群的名字就是你的文件夹的标题,然后里面的文章图片链接各种截图全部扔到这个文件夹板块就行了。

因为我以前讲过了,有一些知识概念是瞬间记忆,也就是你当时感觉有用,当时感觉学到了,然后你过个五六天会忘记,过个十几天根本就不记得,过个半个月,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我看过了什么信息,对于我又有什么作用,他就会归零。

义乌之狼(私人号):

而且我以前也聊过了,为什么大佬都有数据库,也不是他聪明,也不是他想做这个数据库,而是他知道只有把这些零碎的琐碎的东西变成自己的知识载体,它才能够不断的学习和接收,但如何去学习和接收呢?它就要需要一种媒介,包括很多大佬搞的个人博客网站或者是一些导航网站。原因都在于此。

所以他做的一个个人博客或知识导航网站,也没有很多人知道,他也不搞什么收费模式,但为什么依旧要去做这些导航网站。最核心点就是让他的知识产生结构化。

以前我们也聊过了一些导航网站,比如说考拉新媒体导航网站,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

义乌之狼(私人号):

而且我们也聊过了,很多群,你加的越多,其实你所学的越少,因为这些东西都无法形成一个体系,你也没有办法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学习体系,所以你学到的基本都是东一点儿,西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是极度的细分人群,比如说他是一个跑步爱好者,他加了200多个群,基本上全部都是跑步相关的群,群里面永远旨在讨论一件事情,那就是如何跑步和跑步相关的一些话题。而跑步相关无关的一些话题都不在讨论当中。

但如果你加了宝妈群,育儿群,读书群,聊天群,徒步群,户外群,唱歌群,闲聊群,90后群,各种鸟群,你每天在群里面这个群聊一句,那个地方发个表情包,你又发现你两三个小时就浪费掉了,你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义乌之狼(私人号):

真正的社群高手,是不断的进这些群,然后去发广告,推销自己的业务,让这些群里面的人向自己购买某些商品或某些课程,产生自己的现金流。

傻逼就是每天不断的加这些屌毛群,每天不断的闲聊,每天不断的发表情包发黄图,然后每天两三个小时就白白的浪费光了,手机流量也浪费光了,然后啥也没学到,甚至还会购买别人的课程。

义乌之狼(私人号):

我一直有一个观念,就是互联网信息是有同一体的,比如说我现在很少去看公众号文章了,但是我去看b站的一些博主的视频啊,这些b站的博主大多数其实也是有公众号的,大多数他们的视频文化也就是他们自己公众号的写的那些文案,比如说36氪。

那么我没有去公众号看他们的文章,但我去b站看了他们的视频啊,所以我的吸收他们的这些概念知识和每日资讯还是同步的。

所以我一直有一个观念就是信息是多元化的多样化的,你可以从社群里面获取,也可以不从社群里面获取,包括赚钱也是我以前也讲过了大马路上100个开档口门面的老板,你去问他有没有看过稻盛和夫的书,有没有看过胡雪岩的书?基本上都没有看过,甚至连胡雪岩是谁,他们也不知道,但并不妨碍他们赚钱。

义乌之狼(私人号):

所以你加入了很多社群,如何从这些社群里面输进,再输出全文体知识载体,又如何把自己的知识体系输出,让别人从你这个载体当中掏钱买单购买你的服务。

边干边学,边学边干,这8个字是我最近三年不断唠叨的话题。

包括以前我也讲到了,我可能每天不看书,但我每天刷小红书啊,我每天刷知乎啊,那么我每年的阅读量也有500万字。

这些平台,其实就是数据库,信息库,就是信息来源,不断涉猎获取自然就在学习。

听别人讲是在学习,看别人写是在学习,甚至把别人的视频转变成音频也是在学习,把别人的音频倍数播放,同样也是在学习。复述东西也是在学习,拿根笔做笔记也是在学习。

这就是老祖宗所讲到的,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其实本质规律都没有在变。

义乌之狼(私人号):

我以前也讲过的概念。就是很多人把小红书当成朋友圈,每天发发发,他有了几十万粉丝,但很多人刻意的去做小红书,每天讲文案构图排版,讲标题标签,反而很多人干了半年也没有流量粉丝,因为他没有理解生态属性到底是什么?

义乌之狼(私人号):

其实就是互联网有一群人在讨论的事情,有一群人在做一件事情,有一群人的关注某些东西,有一群人又需要什么东西而已。

大多数的公众号的载体其实也就是这样的,你喜欢汽车,你关注汽车,别人就是车评人,就做汽车媒体,就做汽车博主,就赚汽车爱好者的钱罢了。

比如说很多人不喜欢读书的,他从来都不学习的,他肯定不会去关注那些读书会,关注那一些十点读书,上官文露读书会,樊登读书会相关的公众账号,这就是人群的精准筛选。

义乌之狼(私人号):

所以你要把你现在眼睛所看到这些互联网的媒介信息啊,你把它理解成两个字就是【载体】,这个载体它是形式可以变化的,你不要把它理解成一些样板,不要理解成一些固定的渠道平台。

让载体把这个概念理解清楚了,你就会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直接利用的,你没有必要循规蹈矩,也没有必要按照别人的方法去操纵某些项目。

义乌之狼(私人号):

如果你还是无法理解我在讲什么,比如说很多人加进一些你的癌症群,药物群,中医群,他们每天就在里面分享中医知识,分享自己的理解,然后很多人就加他微信了,他就只靠这一招,每年就有两三千个人加他微信,他没有抖音账号啊,没有把知乎做起来呀,公众号也不写文章啊,但是为什么有这么多的用户付费给他购买商品,因为他只学一招。

义乌之狼(私人号):

包括很多情感导师,甚至在两三年前很多人也是加入各种90后群,单身群,聊天群,同城群,专门给群里面的老兄解答问题,然后其他小白看到这个大佬解答的很有价值,纷纷就加他了,这就是自主性的营销,这是大招。

但这一招确实不太建议使用,因为很费时间和精力,你还不如在抖音快手开个账号,突然有一个视频上热门了,瞬间后台就是几千条私信,那么比这种方法有用的多了,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很多人已经不走文字营销游戏了。

所以你就发现以前很多人要精心编排几个小时搞配图搞文案,又要修改字体,又要去找错别字,还要有校对。弄个三四千字的文章,但是如今这招行不通了,还不如短平快,小集合,小案例的视频内容。

义乌之狼(私人号):

稀里糊涂。不知所言,今天还是老规律,我先凑字数的,有3000个字了,先发公众号,下次再聊,看完打个8,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成年人社交的3条潜规则,越早知道越好
入股协议书范本(通用6篇)
这100个顶级思维,让你快速和同龄人拉开差距
学校不会,知道的人也不会告诉你的八条人性潜规则
为人处事的关门过节(1)
为人处事的关门过节(3)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