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当我们谈签合同、拟合同、审合同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从签合同到审合同

合同起草、审查是一种特别的写作,本期邀请了合同专家施志广先生来谈谈合同。

Q: 很开心邀请到施志广先生参加本次访谈。

当我们听到合同一词时,会浮现出不同的感觉,法律意义上的合同,生活意义上的合同,和商务意义上的合同,不知你是否有同感?或者你听到合同二字,首先想到什么?

A:由于职业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大众对合同的理解是不同的。

一般来讲,直觉理解的合同是要签署的书面合同,但其实合同的外延要远远超出狭义合同的概念,在现代社会,我们习以为常的吃穿住行,以及各行各业,无形之中,都在合同法律关系的统领之下,只不过并不是每个合同关系都要求有书面签署的仪式感。

我听到合同时,首先想到的是交易。合同最终目的往往是为了促成交易,保障交易安全。在交易过程中,律师的作用是提示合同履行不能或违约的风险,如果出现这些风险,是否能得到合适的救济手段。

商业交易本就有风险,甚至有些风险是交易一方不得不承担的,风险的判断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要结合当事人的客观环境和交易地位,不能舍本逐末,企图起草或审查一份完美的合同,如果不能促成交易,再完美的合同也是一张废纸。

Q:刚才你提到“并不是每个合同关系都要求有书面签署的仪式感”,我就想到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儿,比如有的法律专家讲合同法时非常细致,而自己生活中可能对合同的签署也很随意,甚至不太有意识,似乎只是在业务人员推动下,走个形式。那是不是每份合同都应该认真对待?

A:在商业社会,每个人在签署合同(可扩大到任何书面内容)前,都要关心自己可能的权利和义务,因为法律会假定你是一个谨慎和理性的人,不会因为你的放任马虎无所谓而格外照顾。

身边有几位朋友,为了讲义气或蝇头小利,稀里糊涂签了担保合同或挂名做法人代表的协议,最后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Q: 合同法上,关于合同的框架,一般是邀约承诺订立履行解除等等,在处理具体合同问题时,这种合同法律思维,有哪些优势,仅有这些思维,又有哪些不足?

A:在合同法上,邀约承诺订立履行解除这些专业的法律术语,是法律人理解各类合同的基石,任何一个简单或复杂的合同关系都需要用这些基础的概念去解构,这些概念构成了法律人之间研究合同问题、解决合同纠纷的对话基础。

例如,当合同出现纠纷需要在法庭上得到解决时,当事人需要陈述合同订立的目的以及相关履行的事实,法官和律师就要根据这些事实结合基本合同概念、当事人的约定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去判断合同是否成立、合同何时成立、合同是否有效、合同的履行状况、合同可否解除等问题。这些基本的合同术语和合同思维,使法律人能高效便捷的在同一个频道处理问题。

但作为一个专业的法律人,往往只了解抽象的合同及合同思维是不够的。正如前面我们所说,合同的涵盖人类生活、商业交易的方方面面,法律人仅了解普通的、一般意义上合同知识没有办法解决争议的。

例如,当你面前出现一份《剧本委托合同》时,作为律师,如果想要审查好这份合同,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合同思维,还要对娱乐行业中编剧的作业模式、行业惯例等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这类合同往往会涉及到版权登记、作品署名等知识产权相关的专业知识。

因此,对法律人来说,合同思维只是一个基础,在起草或审查某解决某一特定合同或解决合同纠纷时,往往是需要辅助劳动法、知识产权等特定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行业知识。

Q: 起草合同需要考虑的要素有哪些?审合同时,重点需要做什么?(比如事前,事中,事后)

A:这个话题很宏大,也很具体,各种各样的合同各具个性,但是,抽象出规律来说,合同的起草审查,大体上可以参考法天使的三观四步法。它的优点在于,用一个简洁的框架涵盖成千上万个合同审查的知识点,且兼具方法之实用性和知识层面的可扩展性。

三观四步法的“三观”,是指宏观、中观和微观。“四步”是合同工作应该遵循的四个步骤。

“三观”当中,宏观解决是“什么交易”的问题,用来理解当事人要达成的交易是什么;中观解决的是“什么文本”的问题,用来解决这个交易应该采用一份怎样的合同文本;微观解决的是“什么条款”的问题,用来完成合同的细节工作。

“四步”当中,每个步骤都有确定要完成的任务,需要达成的阶段结果,进而实现以更高效率产出品质更有保障的工作成果。

Q:起草和审查合同时,如何看待模板?如何高效使用模板?

A:模板用的好,起草合同不用起太早。

优质的模板可以帮助律师更加高效的起草合同,几乎没有律师在起草合同时,是一字一句写出来的,大多要借用模板。写合同不像写小说,无需具有创造性,只要模板或其中的条款足够清晰明确,甚至可以一字不改,直接套用。

使用模板要注意的问题。

1. 关注模板质量。用好的模板事半功倍,不好的模板适得其反。优先选择使用类似法天使-中国合同库这类专业合同库,里面的模板和条款经过筛选打磨。

2. 合理分配精力。要根据客户需求,使用模板时,把重点精力放到交易结构设计和关键条款设置上。

Q:如何敏锐地发现合同中的风险?如何提高敏锐度?

A:年轻律师在审查合同往往存在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是,“看山是山”,看到的合同条款就是合同条款,无法看到每个条款背后可能存在的血淋淋的教训和风险;

另一个极端是,“看山不是山”,只看到了风险,对风险的等级没有合理的判断,对当事人危言耸听,无形中成为了交易杀手。因此,律师要想审好合同,就要对合同中的风险有敏锐而准确的判断力,做到“看山还是山”。

律师审查合同,就像猎人在危机四伏的从林中狩猎,老猎手往往能预判危机,且收获颇丰。老猎手的“敏锐”源于他无数次的狩猎经历。通常来讲,检验一个合同好坏的战场是诉讼。某类合同中有哪些风险?在诸多风险中,哪类风险是高频风险?忽视风险会带来什么样的法律后果?如果要想成为合同审查的老猎手,敏锐地发现合同中的风险,需要有足够多的合同诉讼经验,从而能反推合同文本中风险。

一般来讲,律师合同经验的获得往往依靠执业年限的自然增长以及诉讼经验的自然积累。

但是,这种自然成长会存在如下问题:

1. 成长速度太慢。每个律师每年经手的案件数量是有限的,依靠个人经手的案件来积累经验,时间成本太高。

2. 不能形成体系。除非长年处理同一类型合同,否则没有相同的案件来暴露不同合同风险。

3.经验能力错位。现实中,真正在审合同的好多是律师助理或年轻律师。而有经验的律师,好多时候已经不需要自己审合同了。

在起草审查合同时,如何提高敏锐度?

1. 强化间接经验整理。针对某类合同,有针对性的搜集整理同类合同纠纷裁判文书,追根溯源,挖掘合同真正的风险点。

2. 建立合同审查清单。将不确定的合同标准、工作标准以清单的形式固定下来,避免工作的随意性,同时解决律师之间能力差异的问题。

Q: 人工智能对起草和审查合同能发挥多大作用?

A:我认为,就现有的与合同有关的技术而言,暂时还没有出现革命性、颠覆性的产品。

以最火热的ChatGPT为例,现有的AI可以协助起草简单的合同,或给出一些零星建议。它需要使用人给出明确清晰的的问题,对问题的描述的精准性要求较高,使用有门槛。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文字信息类的工具中,ChatGPT可以说属于划时代的产品。以ChatGPT的进化速度,像合同起草和审查,这类纯文字处理的工作,未来将不可避免会被AI代替。善于学习的律师并不需要过度担心,因为工具越趁手,能力就越强大。

嘉宾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份真正好用的合同,应该具备什么特点?
高云:如何修订合同?(上)
建议收藏:12类合同形式的要点与应用汇总
康达原创|常年法律服务中合同审查的实务要点总结
青年律师如何利用合同模板,提升合同审查能力?
企业并购中的法律尽职调查实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