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追踪夏朝.夏朝的文明本色9: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夏朝的“都”与“居”(帝启起夏都始终在安邑)

追踪夏朝  第三篇  夏朝的文明本色

第九章  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夏朝的“都”“居”(帝启起夏都始终在安邑)

作者 黄饮冰

内容提示

一、尧舜禹时期,天子之国在“冀”,即尧舜禹时期的中国是古冀州(晋西南)

二、广义大夏与狭义大夏

三、夏禹自都阳城,被封夏国之夏伯都阳翟,登帝位都平阳、先居安邑后居晋阳

、夏天子迁居之变化

五、夏朝首都始在平阳,夏启重设安邑后夏朝首都始终在安邑(东下冯遗址)

六、再谈夏后氏留于中原、放之南巢和避居北野

中心词  冀都  大夏  都  居  安邑 

今天就来谈一谈夏代“都”与“居”。

对大禹之都与居和夏朝之都与居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否则就会把夏朝看作一个流都之朝代,进而得出夏朝是行国的结论。所谓行国,就是游牧部落,这个认识与夏朝的本来面目是悖逆的。“都”与“居”模糊不得。

大禹是承袭尧舜的,尧舜时期的中国是“天子之国”;大禹自己也经历了自立为王、帝封为王、承接帝位的历史阶段,所以大禹之都(居)与夏朝之都(居)也不能完全等同;夏启自己也经历了从封国之君到承接帝位的历史,所以夏启的都(居)也不一定被夏朝后代帝君所固守。但是夏朝始终有一个政治中心,夏朝失政是因为这个政治中心丢失;夏朝复政也是夺回了这个地方。典籍记载夏朝帝君多次迁都,这个所谓的迁都实际不是迁都,而是“迁居”。

从帝尧开始,历史就明确记载了“都”与“居”。“都”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居”是帝王别居。帝王别居,就是帝王不在政治首都长居,古籍的解释是“以示不专也”,即帝王拥有天下的统治权,但把治权授予摄政,自己不专权。

这个“都”与“居”的区别,尧舜禹夏是统一;到商代,“都”“居”统一。

一、尧舜禹时期,天子之国在“冀”,即尧舜禹时期的中国是古冀州(晋西南)

尧都平阳

《古本竹书纪年.帝禹夏后氏》说:母曰修己,出行,见流星贯昴,梦接意感,既而吞神珠。修己背剖,而生禹于石纽。虎鼻大口,两耳参镂,首戴钩铃,胸有玉斗,足文履已,故名文命。长有圣德。长九尺九寸。梦自洗于河,取水饮之。又有白狐九尾之瑞。当尧之世,舜举之。禹观于河,有长人白面鱼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治水。言讫,授禹《河图》,言治水之事,乃退入于渊。禹治水既毕,天锡玄圭,以告成功。夏道将兴,草木畅茂,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受舜禅,即天子之位。洛出龟书,是为《洪范》。三年丧毕,都于阳城。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颁夏时于邦国。

这段文字有意思的地方是,“三年丧毕,都于阳城”,说明在帝舜三年丧期结束后,大家还是拥戴大禹登上帝位,大禹登帝位的地点是在阳城。“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颁夏时于邦国”,即在大禹元年(壬子年),大禹正式即天子位,到冀地居住。

为什么不在阳城即天子位而后去冀呢?这就让人想起《史记.五帝本纪》说帝舜即天子位时的一句话“之中国而践天子位”。帝舜崛起于民间,在登天子之位前被帝尧启用,成为有虞氏国之君。舜是平民之子,是没有封国和子民的,但是中国上古实行的是氏族统治和封建统治,像有虞氏这样的氏族国家,尽管其自己的氏族和氏国历史有长达数千年的时间,但是有虞氏国被纳入到帝尧的统治系统之内,就必须接受陶唐氏族的领导,帝尧是陶唐氏族国家的君主,也是当时的天子。对于有虞氏国来讲,陶唐氏国是上国,对有虞氏国有统治权,就可以用封建的办法派人去当有虞氏国的君主,领导有虞氏,虞舜原本是有虞氏的平民,被帝尧提拔为有虞氏之君。有虞氏国的君主舜成为天子后,到“中国”去即天子位的,这个“中国”是“天子之国”。

根据这个传统,大禹即天子位,就也要去“中国”,所以帝禹在阳城即天子位,要去“中国”。

《古本竹书纪年》在说黄帝即位是元年,帝即位,居有熊。”;说颛顼时是“元年,帝即位,居濮。”;说帝喾时是“元年,帝即位,居亳。”;说帝尧陶唐氏时是“元年丙子,帝即位,居冀。”;说帝舜有虞氏时是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大禹一样是“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

很明显,尧舜禹都是“居冀”,说明尧舜禹时期,天子之居固定在“冀”。“居冀”是什么意思呢?“居”是“天子之居”,“冀”是天子之居的范围,就是古冀州。天子之居就是天子之国,天子之国就是“中国”。有人把“冀”解释成“北方共有之田”,实际也是蛮有道理的,天子之国是天下的中心,是共同的地方。

尧舜禹具体居在冀州的什么地方呢也就是说冀之都在哪里呢?实际就是平阳,平阳在哪里呢?在现在陶寺遗址就是。帝尧实际是逐步从东部迁移到山西临汾尧都区的,临退休又回到东部的陶城居住。所以从帝尧晚期开始,实行的就是“都”“居”制。帝尧初期是迁居到冀都平阳。在冀都平阳,帝尧任命虞舜为摄政,冀都平阳就成了摄政中心;为了有利于虞舜摄政,帝尧又回迁到东方设立陶城(定陶),作为天子之居。这就是天下的所有权和治理权分离的制度。天下的所有权即为“统”(国体),天下的治理权即为“政”(政体)。

帝尧时期,古冀州局限于晋南,临汾盆地。因为大洪水和海浸的原因,大夏地区(现在的中北高原)的高原区域水草丰盛,盆地平原区域适宜于农耕,大夏地区成为游牧与农耕族群竞争地区,晋北被游牧族群占据,华夏控制晋西南,所以这个时候的冀州,在晋西南。

二、广义大夏与狭义大夏

    对于古夏人,我早就论述过古夏人分三个族群,即生活于上古中国中北高原的大夏族群,生活于上古中国西部高原的西夏族群,生活于上古中国中东部的华夏族群。古夏人三个族群原始分布地域,就形成了最早的古夏人地理观:大夏、西夏和华夏。中北高原,大体相当于黄土高原或秦晋高原的地理区域,就是上古大夏地区。

三夏地域分布示意图

    《史记》说;“禹凿龙门,通大夏。也就是说,在大禹凿龙门前,上古大夏区域是一个整体。    《史记.秦始皇本纪》:【维二十八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正义】:解见夏纪。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索隐】:协韵音户。下无不臣者音渚。泽及牛马音姥。【正义】:杜预云:大夏,太原晋阳县。按:在今并州,迁实沈於大夏,主参,即此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功盖五帝,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秦始皇所谓的“北过大夏”,是以关中地区为中心区域的,所以秦始皇的“北过大夏”的大夏,指的是关中地区以北的广大地区。这是广义的“大夏”。   

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有疾,郑伯使公孙侨如晋聘,且问疾,叔向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史莫之知,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已,余命而子曰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蕃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曰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由是观之,则实沈,参神也,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这是夏以的大夏。东汉 服虔有大夏在汾、浍之间”这也是狭义的大夏。

狭义的大夏,指帝尧建立陶唐国的汾川,北抵太原,南达运城。狭义的大夏,因为有唐国持续存在于夏商时期,也被称作“唐”。周成王灭唐国,把自己的弟弟姬叔虞分封到唐国,依然承袭唐国称号,叔虞之子燮即位后改唐为晋。

狭义的大夏地名,与夏朝也有关。夏朝都城安邑,是“夏邑”或“夏墟”,现在称“夏县”;晋阳是帝禹之居,所以晋阳也是夏墟;由于帝尧子丹朱被封在晋阳为唐国,所以太原也称唐。李渊太原起兵,用的国号就是唐。

三、夏禹自都阳城,被封夏国之夏伯都阳翟,登帝位都平阳、先居安邑后居晋阳

夏禹在帝颛顼时期已经登上历史舞台,帝尧时期承夏鲧治水,帝舜时期总摄政务,承接帝舜登天子位,成为帝禹。所以我把禹看作夏后氏的子氏族禹部的首领的称号。鲧为夏后氏父氏族鲧部的首领称号。禹的活动时间是很长的,从夏禹、禹王、大禹到帝禹,活动的区域很广。所以夏朝的疆域,是以“禹迹”为准,禹迹所在,均为夏朝疆域。

夏禹在北中原活动的轨迹,历史记载很多。不认真梳理,就是一本乱账。

先看历史记载。

《孟子·万章上》载禹避舜之子于阳城,《世本·居篇》载夏禹都阳城,避商均也,又都平阳,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史记·夏本记》则说禹辞避舜之子商均于阳城这些历史记叙都说明大禹与阳城与平阳关系密切大禹居阳城目的是回避商均,那么就可以说明,大禹在成为帝禹之前,就拥有阳城,否则他怎么能避居阳城?

商均是谁呢是帝舜的儿子帝舜确定大禹为自己的继承人但是大禹为了讲客气表明自己愿意让商均继承帝舜的帝位所以避居阳城向天下人表明态度

夏后氏禹部从自立禹王到帝禹在北中原活动轨迹图

平阳是大禹为天子时期的都城,故说“又都平阳”。

“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即也有人认为大禹天子的都城可能在安邑,也可能在晋阳。

据《史记》引帝王纪云: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所以我倾向于大禹封国之都在阳翟,夏禹都阳城可能是自立之都,大禹天子之都在平阳,其他是大禹之居。大禹自己封国的统治地域在颖水流域。

结论:夏禹进入北中原,在颖水上游的登封地区建立氏国,自己立氏国之都于阳城(登封王城岗遗址);大禹受帝尧赐封为夏伯,建夏国,立都于阳翟(禹州瓦店遗址);大禹摄政期间在平阳;大禹避之子于阳城;大禹在阳城登帝位,第二年入居平阳,以示天子归位;帝禹也要设立摄政分理政务,故设立天子之居于安邑(夏县东下冯遗址)。因天“金雨于安邑”,又设天子之居于晋阳(太原晋源区),这也说明帝禹时期华夏控制了太原地区。

、夏天子迁居之变化

夏后(夏天子)迁居点示意图

同样是《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大飨诸侯于璇台。帝太康元年癸未,帝即位,居斟寻。畋于洛表。羿入居斟寻四年,陟。帝仲康元年己丑,帝即位,居斟寻。世子相出居商丘,依邳侯(一作依同姓诸侯斟灌、斟寻)。帝相元年戊戌,帝即位,居。九年,相居于斟灌。少康自归于夏邑(乙巳年)十八年,迁于。帝杼元年己巳,帝即位,居。五年,自迁于老丘。帝廑一名胤甲。元年己未,帝即位,居西河。帝癸一名桀。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抃。三年,筑倾宫。三十一年,商自夏邑,克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始壬子,终壬戌)。

总结以上,夏代之都就有“夏邑”、“斟寻”、“ 商丘”、“ ”、“ 西河”、“ 斟抃”等。如果把以上各地均视作夏都的华,夏代之都城就是变化的,这个变化的原因,一是上古农耕会导致地力枯竭,形成了上古人的“游耕”习惯。二是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促成上古人迁移。三是族群之间的争斗。所以夏代有多个都城,如同商代有多个都城一样。我们现在发现的安阳殷墟,是商代后275年的都城。这样理解,似乎很正确,但是与夏代的实际是悖逆的。

“夏邑”、“斟寻”、“ 商丘”、“ ”、“ 西河”、“ 斟抃”等,实际是“夏后之居”。作为夏朝国家象征的政治中心,其实始终没有迁移,一直威立于晋西南。从帝尧到帝禹,上古华夏的政治中心就在晋西南,这就是历史所称的“冀都”。

对于“夏邑”,我认为“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之“夏邑”是“阳翟”。而“少康自纶归于夏邑”与“商自陑征夏邑”中的“夏邑”应该指夏都安邑(晋西南夏县)。

五、夏朝首都始在平阳,夏启重设安邑后夏朝首都始终在安邑(东下冯遗址)

历史记载的夏墟,从来指的是晋西南,具体就是安邑(夏县)。而河洛伊地区,是“有夏之居”。古籍记载的区别,来源于古人没有被磨灭或者故意搅浑的历史记忆。

东下冯遗址,就是夏都安邑,即夏邑。夏邑是“帝禹之居”,因“夏邑金雨”而弃。夏启放弃冀都平阳,恢复夏邑,并以夏邑为夏朝的政治首都,以示夏统承袭自帝禹而非尧舜。

从夏启开始,安邑一直就是夏朝政治首都。

安邑与夏邑的名称,可能在帝禹设立安邑的时候,就把它叫做“安邑”,所以“安邑”可能在大禹服务于尧舜的时候就奉命建立。“安邑”的命名也许就是向尧舜表“忠”,向天下诸侯表“安”;帝禹因“金雨”而废弃安邑,在晋阳设立帝禹之居,这个期间就会有“夏邑”的名称出现,表明“安邑”曾经是帝禹之居。夏启重新建立安邑,就会恢复“安邑”的名称。夏朝灭亡,安邑又会称为“夏邑”,现在就变成“夏县”了。

夏启运用武力夺取了帝位,一生四处征战,晚年也发生了五观之乱。历史有夏启“黄台之居”的记载。从考古看,黄台之居就是新砦古城遗址。从新砦古城遗址看,夏启也没有守住新砦(黄台)。但是安邑始终安全,所以没有“夏启失国”的说法。夏启死后,葬到安邑。

我说多次,新砦(黄台)是夏启东方防线的总指挥部。夏启登帝位,也许封自己的儿子太康为斟鄩国的国君,斟鄩国与斟灌国是夏朝初期的主力国,原本设立在山东潍坊一带。古制有诸侯国王不常在封国而常在天子身边服务天子的制度,那么在天子长居的周边就会有诸侯国君的据点,根据这个制度,太康建立了鄩城。太康在巩县设立鄩城阻挡了东部反叛势力的进攻,这个功绩足以让太康接替夏启的帝位。所以历史就有“太康居斟鄩”的记载,不过此“斟鄩”是斟鄩城,非斟鄩国。

鄩城与黄台(新砦)位置图

太康失国形势图

为什么会有“太康失国”的记载?《夏书.五子之歌》记载: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这个史料的关键是“距于河”。

为什么会有“太康失国”的记载?《夏书.五子之歌》记载: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这个史料的关键是“距于河”。看上图。

“太康失国”,导致“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而且太康依然“畋于有洛之表”,无非是“不能过河”(有穷氏后羿距于河),太康没有被消灭。为什么认定“太康失国”呢?因为太康不能回到安邑,安邑是夏朝的首都,是夏朝存在的标志,所以说“太康失国”。所谓的“太康失国”,实际是太康丢失了“安邑城”。

再看《古本竹书纪年》“少康复国”:后缗生少康。既长,为仍牧正,惎浇,能戒之。浇使椒求之,将至仍,少康逃奔有虞,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于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夏之遗臣伯靡,自有鬲氏收二斟之烬以伐浞。浞恃浇皆康娱,日忘其恶而不为备。少康使汝艾谍浇。初,浞娶纯狐氏,有子早死,其妇曰女歧,寡居。浇强圉,往至其户,阳有所求。女歧为之缝裳,共舍而宿。汝艾夜使人袭断其首,乃女歧也。浇既多力,又善走,艾乃畋猎,放犬逐兽,因嗾浇颠陨,乃斩浇以归于少康。于是,夏众灭浞,奉少康归于夏邑诸侯始闻之,立为天子,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少康复国”,是“夏众灭浞,奉少康归于夏邑”。少康夺回了夏邑,诸侯才拥立少康为天子。所谓“少康复国”,实际是少康收复了夏邑(安邑)。

再看夏桀回归夏邑:“(夏桀)元年壬辰,帝即位,居斟抃”;“(夏桀)十三年,迁于河南。”;“(夏桀)十四年,弃其元妃于”,夏桀从河南城(洛城)回到夏邑,而弃其元妃于洛,曰妹喜,”,这里的“洛”即“河南城”。

由于夏桀回到了夏邑,所以“(夏桀)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克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夏桀从夏邑向东逃跑到“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成汤灭夏桀,经历了安邑战役和三朡战役。

斟抃就是鄩城。夏桀登帝位,居斟抃12年。夏桀13年迁河南,河南城就是二里头遗址,也是洛城遗址。夏桀14年,夏桀把妹喜丢在河南(洛)城,回到了安邑(夏邑)。夏桀在二里头仅仅1年。之后在安邑18年(夏桀14年—夏桀31年)。

根据以上,可以说在夏桀时期,夏桀已经结束了“都”“居”分离制度。

如果我们把二里头遗址当作夏朝都城,就不能解释“(夏桀)二十年,伊尹归于商,及汝鸠、汝方会于北门。”。我们知道,商汤谋夺夏朝,是以西亳(偃师商城)为基地(夏桀十五年,商侯履迁于亳(成汤元年))。二里头(河南城)在西亳的西部6公里处,如果伊尹从二里头回到商,就是回到西亳,伊尹应该从西门进入西亳,就不会有与“汝鸠、汝方会于北门”的历史记载。之所以有“(夏桀)二十年,伊尹归于商,及汝鸠、汝方会于北门。”的历史记载,是因为夏桀已经没有别居河南城(二里头),而是回到了夏朝首都安邑城(夏邑)。伊尹从夏都安邑回到汤都西亳,自然是从北门进入西亳。

历史记载是真实的,考古发现的二里头遗址遗址也是夏朝真实的城市,而且夏桀也在这里住居1年,这里也的确是夏朝中晚期最发达的地区,以至于二里头文化的影响盖过了夏朝本身。其实,夏朝流行二里头文化,跟二里头是不是夏朝首都没有关系,这个道理太简单了。比如民国的上海,共和国的广东、上海,还有共和国刮起的韩流,是一样的道理。

二里头这个地方,从五子徯于洛之汭”、太康“畋于有洛之表”、夏桀“迁于河南”,均是指这里;周朝所谓“有夏之居”的中心位置,也是这里;周朝自己也以这里为“中”,建立洛邑。

二里头是河南城,也是洛城,夏五子、太康、夏桀以此为居;斟鄩国在潍坊被灭也迁移到了这一带,所以这里也是少康复国基地。

二里头文化抵达新砦和东下冯,可能预示的就是少康复国。有穷氏后羿及寒浞,是“因夏民而行夏政”,并没有搞出新的文化。这个记载可以从夏县东下冯遗址的龙山文化到二里头文化的变化所证明,因为夏朝是承袭龙山文化演变而来,中间经历了“新砦期”,中晚期定型为“二里头文化”。由于东下冯遗址的文化特色是龙山文化演变成二里头文化,新砦遗址的文化特色是新砦期文化演变成二里头文化,所以我认为后羿寒浞控制的是冀都之域的夏朝政治首都安邑,而非新砦古城。新砦古城是夏启之居,是夏启威慑东方的军事指挥中心,新砦文化是夏启改制的结果。这个指挥中心可能在夏启晚期或太康时期丢失了,所以短暂形成的新砦文化没有成为夏朝的主流文化,夏朝的主流文化以后起的二里头文化为特色。

首都是国家和政权的象征。安邑始终是夏朝的象征,所以夏都始终是安邑。

六、再谈夏后氏留于中原、放之南巢和避居北野

这里先说一说“鸣条”。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帝舜有虞氏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今海州

同样是《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夏桀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克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中也有“鸣条”。

或许原本就有多处“鸣条”,晋南“鸣条”、豫东鲁西“鸣条”,湖南“鸣条”,“鸣条”的命名当与舜帝的活动轨迹有关。帝舜居鸣条,这个鸣条在晋西南;湖南的“鸣条”就是现在的湖南“九嶷山”一带,是帝舜远涉河南时期的居地。帝舜是很凄苦的,他实际是被大禹驱逐到了南方苍梧之山,历史采用隐晦的办法来交代这个事件,如同周人之“昭王南巡而不返”的隐晦记叙一样。周之昭王被沉船于汉江,因为昭王南征,在荆楚被当地土人用计灭了。土人献胶粘的船给昭王,结果船在汉江中心散架了,昭王一去不复还;豫东鲁西的鸣条,是有虞氏后裔带去的纪念性命名。

“鸣条”与“苍梧”的联系,说明夏桀归于南方。

夏朝灭亡后,夏桀带着不少夏后氏人员被放逐于南巢,这便是南支。南巢是南部老巢的意思。夏后氏早期的活动区域,就在四川到湖南湖北,迁移的方向是由西向东入湖南,向北入湖北河南。以前说过,湖南幕阜山有湛姓族谱记载,湛姓是在躲避后羿寒浞之难而回到南方幕阜山的同样是《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帝颛顼高阳氏三十年,帝产伯鲧,居天穆之阳。”,湖南幕阜山也叫天岳幕阜山,就是伯鲧之“居天幕之阳”。

夏朝灭亡后,还有一支进入大漠草原一路发展,形成秦汉之时的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有一部叫《括地谱》的书说得更为详细:其(指桀)子獯粥(獯鬻)妻桀之妻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徒,中国谓之匈奴

夏朝灭亡后,夏后氏主要还是留在中原。商汤封夏后氏一支于杞国,以奉大禹的祭祀。这个杞国,就是“杞人忧天”之杞国,《史记.陈杞世家》说杞在商时,或封或绝。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大禹的后裔东楼公于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大禹的祭祀。

不绝他国之祭祀,是上古新王天下者之优秀风范,这也导致上古各氏国的历史不被泯灭。周代杞国的存在,就是夏朝存在的最有力的证据。

黄饮冰201871日星期日初稿,2021118日星期一修稿。本文原题目《尧舜禹时期之中国和大禹之都及夏代都城之变迁》。2022527日星期五根据新的考证,对此文进行了重大修改,主要是建立了“都”“居”认识,从而认知“夏都一直在安邑(夏邑)”,所谓夏代“迁都”实际是“夏后迁居”,夏都在安邑(夏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禹都阳城是陈留古莘国的西邑 | 开封 韩鹏
二里头中的大禹原型:从鲧禹的封地与洛阳盆地的关系看夏都
商朝没崛起前,夏朝频繁迁都究竟在躲什么?考古解读夏朝独特体制
夏朝的创立者是不是大禹?山西考古发现一个诡异族群,专杀尧舜族
王城岗遗址:高风亮节的禅让制背后的血腥真相
古镜今鉴——《群书治要》故事选:舜、大禹、汤之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