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中心论》之十六:高庙遗址是原始的神州和最早的中国

高庙遗址即是原始的神州和最早的中国

作者:黄饮冰

一、九州和神州

神州之称,最早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中提到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驺衍的人说:中国名为赤县神州。后来人们就称中国为赤县神州。但更多的是分开来用,或称赤县,或称神州。但为什么中国古称神州呢?神人驺衍并没有说明原因。

《淮南子·地形训》记载:中国古代设置九个州:东南的神州称为农土,正南次州称为沃土,西南戎州叫做滔土,正西弇州叫做并土,正中冀州称为中土,西北台州是所谓的肥土,正北泲州就是成土,东北薄州即所谓的隐土,正东阳州即申土。嗣后,九州便泛指中国。以九州之意又派生演化而来的还有九域、九有、九土、九区。从《淮南子·地形训》的记载可以搞清楚,中国古代设置的九州中有一个州为“神州”。

《绎史·黄帝纪》(清代马骕撰,史学书籍。《绎史》共160卷。纂录上古至秦末事。)记载:“自神农以上有大九州,柱州,迎州,神州之等,黄帝以来,德不及远,惟于神州之内分为九州,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置十二国。”。是说神农及神农以前,管辖的是大九州——即管辖九个与神州等同的州,分别是神州,迎州,戎州,合州,冀州,柱州,玄州,咸州,扬州。黄帝以来,没有能力管到远方,只有能力管理神州,就把神州分为九州,建立了12个封国。即是自黄帝以来,中国丢失了对海外其他八州的管辖权。

《尚书·舜典》记载:“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舜分全国为十二州。《禹贡》再分中国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尔雅·释地》记载的九州无青州,梁州;有幽州,晋州。《周礼·夏官·职方氏》记载的九州无徐州,梁州;有幽州,并州。这种分歧可能与“十二州”的合并有关。后世史著作多以《禹贡》九州为准。

《禹贡》所载山川,地名,如三危,碣石,彭蠡,岷山,不仅比“小九州”范围要大,也比一般人所说的“中原”的范围要大。尧舜禹时代有共主、有诸侯、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各服对中国有不同的义务,这些在古籍记载中是十分明确的,在考古学上也应该明确,在考古学上把夏代的疆域仅限于“小九州”或“中原”一带,是不切合实际的。夏代实际上继承了尧舜禹时期的共主性质,在名义上臣服于夏的方国,尽管不可能完全接受“夏共主”所在的“中国”的文化,但文化从夏的中心地带向外扩散,也能影响到“五服”建制体系边缘的方国。

《通鉴外纪·包牺以来纪》(北宋刘恕撰。10卷,又目录(年表)五卷。完成于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记载:“人皇氏……依山川土地之势,财度为九州,谓之九囿。”。说的是传说中人皇氏兄弟九人,称九头纪,为十纪之首。按这种说法,人皇氏之时已分九州。

总之,九州是中国先秦时代以前的天下观。大九州观是世界性的,神农时期和神农时期以前,中国管辖的是大九州;黄帝及黄帝以后,中国管辖的是小九州。

神州是大九州中的一个州,指的是中国本土。小九州是把神州分成九个州,即把中国本土分成九个州。

为什么神农及神农以前,中国的势力范围可以达到大九州呢?因为大九州上居住的居民,都是从中国迁移出去的移民。这些居住在外八州的移民们的祖神留在了中国,所以外八州的居民视中国为神州——祖神祭祀之州,因为他们每到一定的时期都要派代表回来参加祖先的祭祀,这个世界性的祭祀活动,就是“祭祀神州”。

“祭祀神州”与中国史前时代人口外迁的历史是一致的。在神农及神农以前,中国人口大量外迁,开拓到全世界,建立了大九州的世界地理观。

那么在中国内部,祭祀共同祖先的地方,才是真正的神州。这个祭祀祖先的地方,就一定是祖先兴起之原始地。

二、祭祀神州——祭祖大典到祭祀神州地祇的演变

祭祀神州大典,即祭祖大典,在神农时期和神农时期以前,是定期举行的,海外各州移民们都要定期派代表回到中国来参加祭祀神州大典。我在这里说的不是神话,而是神农及神农以前的实际情况。
  祭祀神州开始是祭祀共同的祖先,即祭祖大典,后来在中国转变成了对神州大地神袛的祭祀,历代传承下来。神州大地神祇,又称九隅无遗。传统上祭祀神州地祇,规格极高,常与昊天上帝、五方上帝祭祀并列。隋朝时神州祭祀为大祀,《隋书·礼仪》:昊天上帝、五方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庙等为大祀,星辰、五祀、四望等为中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及诸星、诸山川等为小祀。宋朝诏明堂用皇佑典礼,神州地祇和天皇大帝(即昊天上帝)并祭。《宋史·高宗赵构》记载:五帝、神州地祇等十三祭为大祀。

为什么会有这个转变呢?因为在神农后期,神农氏世衰,中国北方赤帝和蚩尤两大势力发生争斗。《逸周书.尝麦》记载:昔天之初,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末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

对这个记载怎么理解呢?神农族群的祖族是湖南彭头山形成的古夷人的一部——糯农部(华尼-夷),在距今7800年时期,彭头山周边地区遭受中国史前的第二次大洪水袭击,彭头山为中心的澧阳平原遭受洪水毁灭性打击,居民四处迁徙。古夷人糯农部向北迁徙到鄂西北山区,最终在古三峡地区发展出大溪文化,随着第二次大洪水的逐渐消退,古夷人糯农部进入江汉平原发展,进入屈家岭文化时期。古夷人糯农部以江汉为中心,向南再度发展到湖南,向北发展到豫西,并在豫西庙底沟与古夏人(华尼-夏)人融合,在距今5900年(公元前3900年)的时候创造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在公元前2900年到2800年左右,发展成了庙底沟二期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是龙山文化的源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到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处于豫西庙底沟的古夷人糯农部已经演变成了中原神农氏。所以庙底沟二期文化是正宗的神农文化。神农文化向南发展,又对屈家岭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使整个两湖地区和豫西豫南成为了一个文明实体——神农族群。神农族群也就是新的华夏族群。

在神农氏控制河南发展在正好的时候,在公元前2800年到2600年之间,一颗彗星在晋南和河北南部广大的地域与地球相撞击,神农氏的北部力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且在北方形成滔天洪水,气温也急剧下降。生活于中国西北的炎帝族群和东北的黄帝族群纷纷南下,神农族群也退回了江汉平原和澧阳平原。

在公元前2600年前后,中原地区再度恢复正常。神农族群的一支——蚩尤族群北上中原,把神农文化再度扩散到了豫北、豫东和豫西,所以在考古上可以看到,公元前2600年以后,北方的龙山文化再度兴旺起来了。这个使龙山文化(神农文化)再度兴旺起来的功臣是神农族群的蚩尤部。

那么在公元前2600年以后,中原地区就有三股势力存在——蚩尤族群、炎帝族群和黄帝族群。黄帝族群利用这个时期统一了东部山东及江淮地区的太昊、少昊、帝俊、帝鸿等势力,并封自己的长子清为少昊,统治东方。

三股势力中,炎帝是西北的游牧民族,势力最强,处于暂时的领导地位。炎帝也就是《逸周书.尝麦》记载的赤帝。所以赤帝不是神农。

赤帝(炎帝)以强大的势力建立了北方联盟,“分正二卿,命蚩尤于宇,少昊以临四方”,即赤帝命令蚩尤摄政天下,命令少昊(黄帝的长子)监督四方。结果蚩尤和赤帝发生了矛盾,蚩尤要驱逐赤帝。赤帝请黄帝帮忙除蚩尤。除去蚩尤后,北方的统治权归到了黄帝的手中,炎黄联盟建立,才有黄帝“乃命少昊清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天用大成,至于今不乱。”的历史局面出现。

在黄帝理清中原局面的时候,却发现中原并不属于他,蚩尤只是江汉地区的神农氏的北方代表而已,北方暂时的炎帝黄帝联盟也不稳定,其他势力并不服从于黄帝,而是继续臣服于神农氏族——黑帝。蚩尤族群也缓过劲来得到恢复,新的蚩尤族群再度兴起。黄帝搞了一场,为黑帝神农氏族做了嫁衣。黄帝也不得承认神农天下共主的地位。历史就进入到《史记.五帝本纪》开始的时刻了。

所以《逸周书.尝麦》记载的是早期的炎黄蚩尤之间的斗争,神农的势力还在,中原在当时是以江汉的附属地域而存在,神农的天下共主的地位还没有势力能够撼动。

继续的斗争,让中国失去了对外八州的控制力,可能共同祖先的祭祀也就当搁下来。在黄帝代神农为天子成为新的天下共主的时候,神州之外的华夏移民们也就再也没有回来祭祖了。

三、世界现代人的祖先——华夏昆仑种

1、昆仑种——华胡原始群

在末次冰川期来临(距今70000年前后)时,刚刚形成的现代型智人由于还没有发明人工取火技术,生活于北方的现代型智人一部分幸存下来,一部分被冻死了,一部分被寒冷驱赶回到了南方的昆仑山(武陵山及滇黔高原),在滇黔高原上形成了华胡原始群。

2、华尼原始群和胡尼原始群的分化

在昆仑山上,华胡原始群开始分化成华尼原始群和胡尼原始群。华尼原始群生活于滇黔高原西部,胡尼原始群逐步向东部发展到南岭入华南。

3、华尼人和胡尼人在湖南融合成古夷人(华尼-夷)

胡尼原始群一部在距今20000年前后越过南岭进入湖南南部的玉蟾岩,这时华尼原始群一部也迁徙到玉蟾岩,华尼人和胡尼人从玉蟾岩开始,再度进行族群融合,发明了陶器和古栽培稻。在距今9000年到7800年之间,华尼人和胡尼人在彭头山实现了完全融合,形成了古夷人。古夷人就是我所说的华尼-夷。当然由于融合程度的不同,古夷人也是有多个不同的子成分的,如华尼-夷(华尼人为主,胡尼人为辅),胡尼-夷(胡尼人为主,华尼人为辅),互-夷(成分对等)。人群的融合也就是人群的分化,所以古夷人实际是由三部分组成:华尼-夷、胡尼夷、互-夷。

再从崇拜上分析,成分就更多了。胡尼人的基本崇拜是“日+鸟”崇拜,华尼人的基本崇拜是华(ha,火树图腾),在与胡尼人融合的过程中,火树性质的华(ha)崇拜演变成了太阳性质的华(hua,光芒四射的太阳)崇拜,在华读hua的时候,华(hua)就是指太阳。

河姆渡人是单纯的胡尼人。河姆渡人崇拜的鸟是鹄(hu),河姆渡人崇拜的日是胡(hu)。河姆渡人崇拜的鸟日图腾是“双鹄护日”图腾,是“双鸟+日”的构图。

在高庙,有“双鸟+日”的构图,这种“双鸟+日”的构图应该是胡尼人原始图腾的基本构图。在华尼人与胡尼人融合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新的日鸟关系,如昊。

从语言上分析,昊(hao)是由华(ha)在语言上衍生而来,产生昊的称谓,是为了解释新的日鸟关系。“单鸟负日”(日在鸟的背上,日被鸟背负着)图腾是太昊族群的图腾;“单鸟含日”(日镶嵌在鸟的身体中,日成为鸟的身体的一部分)图腾是少昊族群的图腾。还有“日中三足鸟”的构图,即鸟在日中,此鸟为夋鸟图腾,是帝俊族群的图腾。

同样从语言的角度看,黄(huang)由华(hua)来。黄隐藏在那里呢?这要从汉江的古称来探讨。汉江之汉,古音是沆(hang),如汉口,湖北地方音是hangkou。所以汉江实际是沆江。黄人的前身是亢(hang)人,是华尼人的一支。亢人进入两湖后在汉江生活,把汉江命名为沆河。生活于沆河的亢人受胡音的影响,亢(hang)音演变成了黄(huang)音。亢人就演变成了黄人。沆河也就演变成了黄河。黄河的水名随着黄人的北迁被带到了北方。如黄人生活于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时期,西拉木伦河就称黄河,后来黄人又回迁到山东和豫东,中原地区的黄河的名称也在此时期产生。黄人是黄帝族群的祖族。

所以,糯农族群(神农族群的祖族)、黄人族群(黄帝族群的祖族)、太昊族群、少昊族群、帝俊族群,都是从华尼人和胡尼人融合后形成的古夷人(华尼-夷)中分化出来的支族。

那么,在华尼人和胡尼人于湖南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新的日鸟关系图腾,如华图腾,太昊图腾,少昊图腾,日中夋鸟图腾。华图腾是古夷人族群的共同图腾,太昊图腾是太昊族群的图腾,少昊图腾是少昊族群的图腾,日中夋鸟图腾是帝俊族群的图腾。

从这样分析,太昊族群、少昊族群、帝俊族群,都起源自湖南,这里可以支持一下杜钢建教授了!

4、东部族群

       太昊族群、少昊族群、帝俊族群,迁移到东部,形成了大汶口的太昊族群和少昊族群、江淮之间的帝俊族群。

古夷人谷农族群(胡尼-夷)与河姆渡胡人在良渚地区融合形成了鸠尼,鸠尼即九黎。九黎处鲁南期间,生活于江水,衍生出首领帝鸿帝江。

5、东北黄人

黄人是最早离开两湖地区的族群,在距今9000年黄人进入河南贾湖,距今8000年黄人已经进入兴隆洼,距今6000年后形成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黄人之帝为黄帝。

6、西部和西北及北部族群——冰川期的华尼-安,冰后期的华尼-

在末次冰川期内,距今70000年到60000年之间,北方智人几乎被末次冰川所毁灭。在距今60000年前,一股华尼人北进到秦安大地湾,在这里建立了据点。华尼人在大地湾可能与幸存的少量北方智人一起,形成了华尼-安人。华尼-安是传说中的北方族群燧人氏,也是影响西方历史进程的雅利安人。所以在末次冰川期内(距今7万年到1.3万年),中国北方主要生活着华尼-安人。

在末次冰川期末期(距今20000年到13000年),不断有华尼人继续北迁到大地湾。

在末次冰川期结束后(距今13000年以后),因为温变的原因,华尼-安人已经适应于低温,对温度升高不适应,大量的华尼-安人向北迁徙,进入北亚,经北亚转迁入高加索地区,最终在欧亚大草原演变成了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后来又回流到中亚、西亚、北非和中国西北和北部草原。炎帝族群就是其中的一支。

在末次冰川期结束后(距今13000年以后),因为温变和滇黔川边地震的原因,华尼人大量北迁到大地湾。与遗留下的少量华尼-安人一起,演变成了古夏人(华尼-夏)人。华尼-夏人的图腾是“人面鱼纹图”,古埃及人和中国的巴人都是古夏人的分支。古埃及人信仰“巴”图腾,是人头、两手、鸟身的图腾。巴人之“巴”是咸鸟。华尼-夏人创造了中国的仰韶文化,建立了西至地中海沿岸经西亚、中亚到中国西部和中部的尼夏文明圈。

四、最早的神州和中国——高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庙是祭祖的地方。那么高庙就是祭祀高祖的地方,高祖就是最高祖先。中国大地上,叫高庙的地方一般都与祭祀人祖有关。

说到人祖,中国人一定会说是伏羲女娲。其实这也是不完全正确的。

大洪水之前,女娲是唯一的人祖,这个女娲是用泥土造人的女娲,是中国大地上唯一的最高神,也是统治人间的最高首领,是唯一的神女而帝者。

大洪水之后,伏羲女娲共为人祖。伏羲成为了神男而帝者。

距今7800年到距今6800年的高庙,祭祀的人祖是唯一的女娲。因为6800年之后才有伏羲。这就是我不支持在高庙看到伏羲大帝的观点的原因。

作为祭祀之国的高庙,也应该是神州神袛的祭祀地。如太阳神(华)、农神(糯,头顶太阳的人的形象)、五方山神和土地神(五陵),都应该在这里得到祭祀。

所以,神州的名称,是由原始的祭祀地点——高庙扩展而来的。

最早的祭祖地点就一定是设立在祖居地无疑。那么高庙所在的武陵山是昆仑山,也就是没有疑问的了。反正我是坚信狭义的昆仑山是武陵山,广义的昆仑山是滇黔高原及其周边延伸地区的。

黄饮冰20151122星期日

黄饮冰,本名黄祥文,湖北省孝感市肖港镇人,以研究华夏文明起源为己任,从1989年开始独立研究华夏起源史。是中国华夏文明起源史的独立研究者和中国中心论的倡导者。研究成有《皇皇者华——华夏文明流源史谈》(未出版)和《中国中心论——中国是世界人种和世界文明的起源和传播中心》(未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山海经》之当代揭秘
假如你是10个姓氏之一, 可能并非龙的传人, 而是远古凤凰部落后代
打开眼界丨金灿灿的鸷鸟讲述着秦人的故事
假如你是10个姓氏之一,可能并非龙的传人,而是远古凤凰部落后代
《皇皇者华.血亲和人种》:史前中国四大族群的分布与联系
一些重要的文化揭秘:华夏文字史与历史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