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文学不死》读后之二

原创|《文学不死》读后之二

文/欢爸

时间/2018-08-12 05:18

【引言】在自己的园子里,文学花色斑斓,万芳争艳。

【正文】原创|《文学不死》读后之二

昨天聊的都是闲扯,凭借一介莽夫之勇瞎聊罢了,说的挺痛快,可惜没啥深度和价值,一厢情愿的没有说服力。当然,今天说的也没啥深度,只是多了一些个人的思考和体会,不知对错,胡诌几句。

1、文学死与不死的由来

“死”与“不死”不过是文学存在的一种状态,表达的是在历史的长河里,文学的沉寂、枯竭、兴盛和繁荣。“文学已死”是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人的提法,当时据说还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枯竭的文学》。这几年再提“文学已死”又加入了新的内容,说纯文学将被影视文学取而代之,不再有生命力,也没人再有创作的可能性了,等等。

文学之前无作家,作家之后有文学。文学属于人类而非作家专属,人们在生活劳动当中你一言、我一语地产生了文学,作家只不过是整理、记录下来罢了。作家有生死,文学会永存。

2、文学的兴盛与沉寂

从历史上看,文学的兴盛与沉寂,有着明显的规律可循,朝代的更迭、经济的发展对文学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往往在经历过大灾大难和人间动荡之后,必有彪炳史册的鸿篇巨著问世,没有苦难的煎熬和孵化,温柔乡里是产生不了大师的。就如文革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优秀作家和作品层出不穷,以至于后来作协都成了官办和发工资的事业单位,作家也分成了三六九等,作家若被工资、福利束缚住了思想,也就失去了写作的自由,走向沉寂也是必然的。还记得读中学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感慨,恨不早生二十年,也跻身文学先锋的行列,著书立说,何等惬意。高中毕业之后的好多年,都没碰过所谓的文学,要说“文学已死”,那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哪儿还用等到今天。

3、纯文学与通俗文学

我真不知道啥叫纯文学,金庸先生肯定不算,学界还为此争论了好多年。我理解的纯文学其实就是个概念,所谓学中文的学究们整理出来的官样文章,类似八股地把文学分成了纯和不纯。套用那句“唐宋之后无诗词”来理解,无非就是巅峰已过,再无超越了。

但是从文学的历史脉络里,我们不难看出,每个历史时期都有着不同的文学形式出现,过去的辉煌并不能淹没未来的美好,再过五百年,谁能保证说后世子孙不给世人总结出点儿啥文学理论来呢?

纯文学就好比语文教材里的范文和车展上的概念车,用来引导一下潮流是可以的,不能量产,处处效仿大可不必了。还是通俗的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个性十足、变化多端,不必扭捏作态、可以信马由缰。

毛主席曾引用过《诗大序》里的一句:“情动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是故,不必拘泥于形式,纯与不纯并不那么重要,假与不假才更重要,一旦文学变成了逢迎和粉饰的工具,那才失去了生命力。

4、关于对文学的焦虑

一种焦虑,可能是担心文学真的死掉吧,其实这种担心也是多余的,大可不必。文学大众性、多样性决定了文学不可能死掉,前文说的不少,这里也不做拓展和赘述。

另一种焦虑可能是觉得大师之后无大师吧,自己再如何努力也成不了大师。如果是为了成为大师才去写作,那我看还是放弃了算了,别说古往今来的圣贤,就算是近现代稍有影响力的大师,也不是那么轻易可以超越的。做不做大师真的不重要,文学创作的快乐和幸福感才是坚持写作的动力和源泉,如果是那种痛彻骨髓的创作,我倒并不很赞同,所以我是注定写不出来啥作品的,哪又如何,我还是很快乐的。

文学最终比拼的不是文字本身,而是作家对生命和生活的理解力,以及思考和表达能力,没有这个基础,文学就是一堆干瘪而没有生命的字。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灵感,记录和展示给世人,文学便有了活力,作家也就不用焦虑了。

5、让阅读成为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基本功,粗读、细读、精读和研读别人的作品,尤其是名著,学习前人思考和表达的技巧,对于提升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待到能够独立思考和驾驭文字,写作就进入了自由的国度。

要让我们的孩子坐下来阅读,随着一页一页地翻过,沉下心来跟着作者的思绪去领会书中的世界,这是一种美妙的状态,快乐而幸福,这种感觉会感染到周围的人。

作家是因为有了感动才会写出好的作品,我们只有找到感动作家的事物和原因,才能够被作品感动。这话听着有些绕,换言之,我们应该先了解感动是如何发生的,然后引导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如果不懂这个道理,一味地让孩子死记硬背,甚至背诵的内容里还有错字、别字、文理不通,不但无用,而且贻害无穷!通俗地说就是要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加之一定的写作技巧,写出来的作文才会感动老师,高分也就不是啥难事儿了。

6、文学对人的影响力

文学与宗教、哲学、心理学等不同,却起着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文学对人性和人生有着指导心灵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作家要有佛心,即所谓的社会责任感,不能胡编乱造;读者要有佛缘,择善而读,不能良莠不分。

7、我有酒、你有故事,正好!

板凳坐得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舞文弄墨、自得其乐,小城故事、岁月如歌。

人们永远都需要听故事,这一点是不会变的,变的只是讲故事的形式,听众始终都在,那就一直讲下去,将故事进行到底。用马老师的话说就是:在自己的园子里,文学花色斑斓,万芳争艳。

哈哈哈,又吹牛了,且写且珍惜吧。

作者相关文章:

原创|写意龙城

原创|龙城宿将、皖北名家

原创|丹青之兴比雅颂--读张长征国画作品(《兴比雅颂》序)

原创|《文学不死》读后

资源持续更新中......

【欢言趣语期待您的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言:网络文学不能降低标准 将与纯文学“合并”
文学期刊悄然回暖 转型升级内容仍是核心
怎样从事文学创作
写给初学写作者的二十六条建议
唐小林:“纯文学”写作的泥淖
年度综述|2015年散文:散文创作的势与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