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分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财务报表上也有这两个项目的列报。

如果一个事项未来能让企业少交所得税的,就作为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果一个事项未来会导致企业多交所得税的,就作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那么是金额怎么确定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拿这个事项产生的金额乘以未来确认这笔所得税期间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举个例子,比如今年亏损了100万,这个100万可以在未来5年弥补,弥补亏损的时候可以减少弥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少交企业所得税,这个时候这个事项就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假设公司预计明年可以申请高新技术企业,适用15%的所得税率。那么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金额就等于15万(100*15%)。

再比如,对固定资产来说,新的政策是说小于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但是要注意,这个只是税务上允许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会计上依然要分期折旧。这个时候会导致会计上这个资产还有价值,但是税务上已经全部计入成本费用了,资产没有价值了。这个时候就要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负债,假设这个固定资产就是500万,未来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那么购进固定资产的当年就要确认125万递延所得税负债(500*25%)。而且注意未来每年都要调整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调整的金额就相当于每年会计上计提的折旧金额*税率。

递延所得税是作为会计上当期所得税的调整,比如上面固定资产的例子,税务上不作为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直接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抵减了当期所得税费用。但是会计上要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还原这笔所得税费用。

再举个具体例子来理解,假设当期收入就是500万,没有其他成本费用,就买了一台500万的固定资产。税务上,今年是不用交税的,所得税费用是零,因为500万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成本费用了。但是会计上要确认一笔递延所得税负债,并还原125万的所得税费用。财务报表上会看到,仍然有125万的所得税费用。假设固定资产按5年直线法计提折旧,所有有关数据列示如下图。

根据上面的例子,其实也提供了我们另外一个考虑递延所得税的思路。那就是如果一个事项在今年汇算清缴时调增或调减了,未来需要做反向操作的,那么就需要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就比如上例,固定资产购入当期,税务上一次性折旧掉了,调减了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未来每年汇算清缴时,都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金额等于会计上每年计提的折旧金额。

感谢阅读,如果喜欢本文,请不要吝惜您的赞,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税表学习】解读《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扣除明细表》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你想过对利润表的影响吗,找到喜欢的选择与利益,何乐不为呢?
融资租赁税务及会计处理
会计年终工作实操宝典——税务处理篇
固定资产税前一次性扣除的会税差异处理
什么是递延所得税,教你准确理解并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