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施一公直言:当校长影响发表论文,但坚信自己最根本的属性没有变

施一公,在国内科研领域、高等教育领域是一个具有较高人气的人物,最近几年因牵头创办了著名的民办高校-西湖大学而为更多人熟知。

施一公,1967年出生于河南,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分子生物学系终身教授。2008年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工作,先后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副校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8年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开始筹建西湖大学,担任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施一公,在很多人眼里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生物学家,而是一位热爱高等教育的科学家。从创办西湖大学开始,他一直致力于在国内打造一所优秀的研究型高校,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基础学科人才而努力。

从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副校长,再到现在的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每一次的选择都比较具有挑战性。在这一次次的人生选择中,施一公为何会做出这样的抉择?他有没有后悔过?从一名著名的结构生物学家到现在忙于行政事务的校长,他有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这可能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对此,在近期一档访谈节目《聆听大家说》中,施一公谈到上述这些问题。

一、关于当初全职回到清华大学

施一公当初在普林斯顿大学已经获得了终身教授的职称,已经融入了当地科研生活圈子,但想回来工作的愿望一直非常强烈。终于在清华大学找到他,希望他回来工作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以前的一切,回到了自己当年的母校,开始结构生物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对此,施一公表示,至今没有后悔过。

二、关于放弃清华副校长创办西湖大学

在很多人看来,清华大学是我国最好的大学,国内最高学府,能够当上清华大学副校长,绝对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可是,施一公却在2018年决定放弃这个让人羡慕的身份,而去创办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民办高校,这是很多人不敢想也不敢做的事情。对此,施一公是这样说的,他说:创办大学是一件新生事务,肯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当然不后悔。但多少年后,回望这段历史,克服过多少困难、解决了多少问题等,一定会刻骨铭心,这辈子都知足了。

施一公同时谈到,能够做一件与国家改革合拍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不管怎样都会坚定走下去。

三、关于如何平衡科研与校长工作

担任西湖大学这所新大学的校长,施一公平时绝对是非常忙,每天会有一堆的事情需要他去处理和解决。那么,作为著名的生物学家,施一公又是如何平衡科研和校长工作的呢?

对此,施一公坦言,西湖大学这个校长,当然会影响他的科学研究,但这种影响是他心甘情愿付出的代价。施一公说,自从当上校长后,已经影响到了他的科研,影响到了他发表论文。他提到,在2020年整整一年中,他发表的文章数量创了1995年以来的历史新低,过去25年里,从来没有过这种“文章荒”。

但是,施一公说,他从骨子里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生物科研工作者,他是一名科学家的这种最根本的属性自己没有忘。他坚信自己不管工作多忙,也会把科研继续做下去,因为这是他最擅长的事情,而且也相信自己会在科学研究上会有一些重大发现。

施一公回国这十几年,确实很不容易。但在生物科研这条路上,他一直非常坚定,在他的科研路上,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年轻科研工作者,比如颜宁,万蕊雪,白蕊,柴继杰,徐彦辉等,实验室团队发表了多篇高水平CNS论文,整个科研团队攻克了多项专业难题。如今,施一公走了上西湖大学校长之位,他在为国内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未来发展积极探索,希望能够做出更多贡献。

对于施一公,你们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发表你们的观点和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放弃美国国籍和巨额年薪,只为做最“过时”的大学校长
科学为梦,一心为公
施一公为何辞职清华,创办西湖大学?他说:中国缺乏世界顶尖大学
以诺贝尔奖为目标的西湖大学, 施一公就是培养科研大师的活广告
从清华保送生到美终身教授,中国科学领军人物,施一公的传奇人生
施一公获百万科学界大奖!科研大牛如何炼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