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是哈工大最年轻院长,创造学校历史第一,如今却选择了离开

哈尔滨工业大学,被称为我国最“硬核”的985大学之一,不仅学生向往,对于很多从事科研的人来说,能去哈工大当老师或者从事科研工作,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

而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最年轻的学院院长,一个在哈工大创造了辉煌的年轻学者,来自哈工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黄志伟,选择离开哈工大,加盟西湖大学生命科学院,组建西湖基因编辑及应用中心免疫功能与机制实验室。

那么,这个黄志伟又是何许人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他个人以及与哈工大的故事。

一、求学经历

黄志伟,1979年出生,算是一名非常年轻的学者,江苏南通人。2003年,本科从兰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2008年获得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联合培养),2009-2012年在哈佛大学免疫与感染疾病系做博士后。以上是黄志伟的求学经历。

二、加盟哈工大

黄志伟博士后出站后,作为引进人才来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担任教授,承担组建实验室的重担,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重任。黄志伟也是不负众望,在加入哈工大不满两年的时候,作为通讯作者2014年1月发表了一篇 Nature 论文,该篇论文成功揭示了艾滋病毒力因子Vif结构,为艾滋病的靶向性治疗提供了结构基础。该成果对攻克艾滋病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也标志着中国在艾滋病结构生物学研究领域走在了世界前沿。这篇论文也是哈工大历史上第一篇 Nature 论文,创造了哈工大的历史。

此后,黄志伟教授作为通讯作者,陆续又发表了包括3篇 Nature 论文、1篇 Cell 论文在内的多项重要研究成果。而黄志伟在他当年还在读博士的时候,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一篇 Cell Host & Microbe 论文、一篇 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 论文。可以说,黄志伟在CNS高水平论文方面,成果丰硕。

也正是因为他出色的科研能力,在2016年被委以重任,出任哈工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是哈工大最年轻的学院院长。

哈工大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一所实力非常强的工科院校,而提到生命科学,大家一般只会想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这些院校的生科院,根本不会有人会想到哈工大的生科院。而在黄志伟的带领下,2014年的那篇Nature论文,社会上开始真正了解哈工大的生命科学。

将哈工大生科院带入大家的视野只是第一步,之后黄志伟教授团队又牵头成立了生命科学中心,由他担任首任主任。在黄志伟担任生科院院长期间,哈工大的生科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业务骨干,科研也取得一系列的突破。在 US News 世界大学排名中,生物与生物化学学科已稳居国内前十。

在黄志伟团队的努力下,哈工大生命科学学院综合实力正在蒸蒸日上,而他本人的科研成果也获得了丰收,多种荣誉加身。譬如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科学探索奖

当黄志伟在哈工大干得顺风顺水的时候,却突然选择离开,加盟西湖大学,任西湖大学云栖教授,组建西湖基因编辑及应用中心免疫功能与机制实验室。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已经是生科院院长的黄志伟,为何会离开哈工大,加盟西湖大学呢?虽然没人知道原因,但外界的猜测原因可能有:

第一,黄志伟教授师承施一公院士,黄志伟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读博时的导师是柴继杰教授,而柴继杰曾在普林斯顿大学施一公实验室做博士后。而现在施一公是西湖大学的校长,有这层师生关系,西湖大学现在有需要,黄志伟加盟也是在情理之中。

第二,哈工大终究是一所以工科为特色的院校,生科院做到现在这个地步,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但在整个哈工大来说,生科院的地位显然不能跟其它王牌院系比,对于黄志伟教授来说,未来想再有新的突破,难度不小。

而西湖大学是一所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生命科学本身就是办学的重点学科之一,目前整个生命科学团队实力就非常强,未来的可能性更多。这对于个科研工作者来说,西湖大学这个平台显然更有诱惑力。

当然,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流动本来也是很正常的事。但像黄志伟这样,从毕业后就在哈工大生科院工作,哈工大生科院从建立到现在,花费了他大量的心血,应该也是倾注了全部感情。他成就了哈工大生科院,哈工大生科院也成就了他。相信他做出离开的这个决定,肯定纠结过,经历了复杂的思想斗争。

对于黄志伟离开哈工大,加盟西湖大学,你们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欢迎发表你们的观点和看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归博士成为哈工大最年轻院长,先后破解四个世界级科学难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牛人”黄志伟教授
哈工大破解艾滋病病毒感染性因子结构
“我们不一样”!听哈工大、中南大学、浙大等29位材料学院院长讲述“不一样”的材料牛校
人类有望“消灭”癌症--哈工大基因编辑机理研究获新突破
中国科学家破解艾滋病毒关键毒力因子结构 开辟艾滋病治疗新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