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期聚焦 | 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的内涵、构成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 刘玲武1)2), 曹念童1)

作者单位 | 1)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中南大学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DOI | 10.19619/j.issn.1007-1938.2021.00.048

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刘玲武, 曹念童. 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的内涵、构成因素及优化策略研究[J]. 出版与印刷, 2021(5): 1-8.

摘要 | 版权交易机制的良好运行不仅需要适宜的外部生态,也需要与外部生态涉及的各因素之间建立相得益彰的交互关系。版权制度、版权市场以及版权意识是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各因素中最具决定作用和最突出的因素,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并共同作用于版权交易机制。为版权交易机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生态以促进版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应坚持权益平衡和经济效率原则,并强化制度保障机制、完善市场支撑机制和创新意识提升机制。

关键词 | 版权交易机制;版权生态;版权市场;版权制度

版权本身的稀缺性要求必须通过资源配置的方式以满足人们需求,这导致版权必然成为一种交易型财产。资源配置就是通过生产、交换、消费及分配等手段,不断改变稀缺资源的分布,纠正资源分布与人们需求的错配问题。版权交易是优化配置稀缺版权资源的有效方式。为达到版权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需要一定的规则——版权交易机制——使版权交易顺利进行,以实现版权价值。版权交易机制的运行除受到版权交易主体(权利人、使用者等)、客体(版权财产权)、交易方式等内部因素的影响之外,来自制度、市场等外部生态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目前,田小军等[1]、张麒麟[2]、王志刚[3]等人分别从数字音乐产业、知识付费行业、网络文学等方面涉及的版权生态问题进行探讨,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开展,但鲜有有关版权交易活动生态的研究。因此,本文围绕版权交易的动态性,从社会与制度的视角研究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及其优化路径,以促进版权交易机制的良好运行。

一、版权交易机制及其外部生态的内涵

(一)版权交易机制的内涵

关于交易,亚当·斯密(Adam Smith)说过,“无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做买卖,他首先就要有这样提议:请给我我所要的东西,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4]。制度经济学家康芒斯(John R. Commons)认为,交易是人类社会中的最小单位,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对于物质的未来所有权的交换和转移,这种交换和转移要遵循一定的“社会集体的业务规则”,然后才能实现生产、消费等活动。在康芒斯的理论框架下,交易过程包含“冲突、依存和秩序”三种关系;“冲突”指由于稀缺的缘故,各方卷入利益冲突,“依存”指版权交易中双方所谓的“物质的东西的所有权”,包含彼此所期望获得的效用,即价值,“秩序”则是一种规则,并且这种规则是稳定的,能够“使参加交易的人们能够肯定这种交易活动在未来会继续发生,并且大致跟现在是无区别的”。[5]交易的“冲突、依存和秩序”关系实质上是人类交易活动中所体现的基本特征。作为交易活动的一种,版权交易必然包含这三项原则,并且实质上是人们在版权交易过程中所体现的特征,即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同时版权交易活动能够连续不断地在当下发生,也能使参与主体预期将来会发生同种情况。

这反映出版权价值实现的途径,即版权是在不断的、反复的交易中实现其价值,这个过程具有必然性,且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规则,这是保证交易在各主体间顺利进行并维持利益平衡的基础。这些规范、规则便是版权交易机制,即亚当·斯密口中的“提议”和康芒斯所指的“社会集体的业务规则”。

(二)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的内涵:围绕版权交易的动态性关联

生态着眼于一种关系和环境,是事物存在、演变过程中与周围各种环境及其中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6],外部生态则是与事物相关的外部环境因素及其关联。版权交易机制的外部生态是与版权交易活动有紧密联系的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版权交易活动本身是动态性的,这必然要求版权交易机制是动态的。无论是交易前的评估、交易中的授权,还是交易后的收费、实施机制等,都受到来自既有制度和规则的制约。可见,版权交易机制的运行不仅需要适宜的外部生态,也需要与外部生态涉及的各因素之间建立相得益彰的交互关系。

从制度层面来看,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是版权交易活动中与版权制度产生、演变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就产业层面而言,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是版权产业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对各种具有版权属性的事物进行产业利用而产生的各种关系。无论是制度层面关系的变化,还是产业层面关系的变化,都会对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版权交易机制的运行。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所强调的,是在版权交易活动中版权交易机制本身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存在一种动态的关联性和交互性,它们相互影响、促进,并相互冲突、制约。

二、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的构成因素及其互动关系

(一)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的构成因素

在构成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的各因素中,最具决定作用和最突出的因素包括版权制度、版权市场以及版权意识(见图1)。这三个因素相互制约和促进,虽然各自发挥的作用并不相同,但能从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合力,共同作用于版权交易机制。

图1  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的构成因素

1.版权制度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是人为设计的,用以形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和框架[7]3-4;斯密德(Allan A. Schmid)指出,没有制度就没有秩序、没有社会、没有经济、没有国家组织[8]。从版权产生的历史来看,制度性因素是导致版权产生并演化出相应法律制度的直接因素。与版权交易有关的实践活动自然也离不开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同时制度也作用于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的塑造。制度作为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各种规则,既约束、规范甚至禁止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又界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人们可以被允许从事某种活动。版权制度的确立,特别是将私权自治作为版权制度的基础,使版权能够作为一种私有财产获得保护,禁止他人非法使用,又允许他人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积极利用。在这样的框架下,版权价值才能通过交易活动得到实现。

2.版权市场

版权效益的最终实现依赖于市场[9]。版权市场是版权实现生产、流通、消费的现实基础,也是版权交易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平台。版权是一种产权,其设立的规则,就是通过更好的制度规范来确保版权市场各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财产或利益,以促使各主体在各自的经济活动中有效经营并获得相应收益[10]。作为版权市场交易对象,版权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这种特殊性集中表现在其价值无法准确评估及估值。尽管版权可以质押,却没有相应的金融模型能够对版权资产进行定价,也正是基于这种难以确切评估和估值的价值,版权交易又可视为一种保值率和增值率极佳的投资行为[11],这种矛盾性致使版权市场的投资回报难以确定和预估,无形中提高了版权交易的成本,此处的成本来源于交易双方都试图确认这些(版权)资产中有价值的属性到底有哪些,而衡量这些价值是有成本的。[7]34交易成本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版权交易机制的运行。

3.版权意识

版权意识是知识产权意识、权利意识的一种,是指人们对版权的认知、理解与态度,对版权实现方式的选择,以及当版权受到侵害时,采取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一种心理反应[12]。版权意识决定人们对待版权的态度,支配人们运用版权的行为模式。侵权盗版猖獗、制度难以实施、机制难以运行等问题的根源就在于版权意识:如果意识到位,人们无形中就会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反之,如果意识缺乏,再完善的规定和制度也无济于事。[13]可见,版权意识是版权制度设计与安排最终实现的关键,也是版权交易机制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尽管版权意识是一种内在的观念,但内在的观念需要通过外在行为模式来反映,同时,良好版权意识的形成需要文化氛围、制度宣传、理念倡导等外在的刺激与影响,才能内化为版权意识自觉。因此,版权意识也是版权交易机制的外部生态因素。

(二)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因素互动关系分析

版权交易机制的外部生态具有系统性、动态性和互动性等特征。系统性是指各因素会形成一种整体合力,影响版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动态性指各因素会随着经济、社会、技术、文化等发展而发展,并会在不同阶段对版权交易机制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互动性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因素形成的整个外部生态与版权交易机制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有良性的互动、中性的互动和恶性的互动。其中,良性的互动即为所追求的一种状态,而中性的互动和恶性的互动则表明版权交易机制存在适应性不足或外部生态恶化等情况,需加以改进。二是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关联作用。(见图2)具体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各因素形成的外部生态对于版权交易机制的影响作用。

图2  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因素互动关系图

1.版权制度与版权市场间的调整与检验

作为形塑版权领域活动的制度安排,版权制度对于版权市场的交易秩序有重要的调整作用。版权市场具备一般市场所具备的特征,而市场本身的缺陷,如外部性、不完全竞争、非对称信息等所导致的市场无序,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自身的运行进行弥补,这就需要版权制度的强制性进行适度的干预与调整,以维持正常的版权交易秩序。然而强制性制度不是万能的,版权制度也不例外。在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当交易成本为零时,版权制度在版权资源分配中无法起到任何作用,此时就必须依靠版权市场机制来完善交易秩序。此外,版权市场的灵敏度能够对版权制度的有效性进行检验。

2.版权市场与版权意识间的映射与强化

版权市场是体现和回报版权经济价值的场所,是版权交易机制运行的平台。作为版权市场交易对象的版权,其价值无法准确测量,同时在版权交易过程中,由于版权市场本身存在信息不对称、不完全竞争、机会主义等情况,版权市场是充满不确定性的。这种不确定性映射在版权交易主体的意识上,导致哄抬版权价格、侵权盗版等行为发生,无形中提高了版权交易成本。版权意识的薄弱又会加剧版权市场的无序。可见,版权市场与版权意识存在相互影响的关联关系:版权市场的良好秩序,能够从外部刺激版权意识的提升;版权意识的强化,有助于版权市场的健康发展,降低因其本身问题而造成版权价格与版权价值不匹配、侵权盗版现象猖獗、交易效率低下、交易成本升高等问题爆发的风险。

3.版权意识与版权制度间的夯实与形塑

版权意识的形成除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文化传承等有关外,与版权制度也有密切关系。我国版权制度的构建与确立,主要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而非社会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换言之,我国版权制度是国家主导(人类设计)而非社会发展(人类行动)的结果[14]。在这种情况下,版权意识的先天发育不完善,加之数字技术以及媒介融合的飞速发展,使版权意识与版权制度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尽管如此,版权制度的完善,特别是版权法律制度的完善,能够强化法律威慑力,提高遵守版权相关规则的意识;同时,常态化的版权宣传、教育制度,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版权意识的形成。此外,版权意识的提升能够促使版权制度的细化与升级。

三、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的优化策略

版权是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产物,版权交易机制涉及的版权交易主体、客体的演变也必然与技术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同步。这一点从世界上首部版权法《安妮法》(Statute of Anne)所规定的版权保护客体、权利内容仅限于已印刷的书籍以及对应的复制权中可以管窥——这也是对当时技术发展水平、传播方式及作品形态的客观反映。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市场需求的旺盛、媒介的充裕及媒介融合趋势的加深,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也愈加复杂,为保障和促进版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和作用的发挥,就需要为版权交易机制创造更加优化的外部生态环境。

(一)确定优化目标

确立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的优化目标是制定优化策略的前提。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优化目标的确立是建立在版权交易机制发展现状和基本目标的基础之上的。版权交易机制的基本目标,即价值取向,是为实现版权所具有的商品属性,通过交易这种合理、合法的路径对版权进行利用。在这一过程中,版权交易机制作为版权交易活动的准则和指南,应当能够协调权利人、传播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冲突,以达到利益均衡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均衡并不是绝对的摆平,而是在权益上追求相对的平衡,在经济上追求绝对的效率。换言之,优化策略的制定必须坚持权益平衡原则和经济效率原则。

1.平衡原则:维护权益上的平衡

作为“社会集体的业务规则”的版权交易机制实质上是一种公共政策,即对全社会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15]这里的“价值”包括资金、技术、知识、权利等,指所有具备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东西。版权交易就是通过版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实现对版权价值的分配。版权交易机制在实现版权价值的过程中,必须统筹兼顾、平衡协调交易过程可能出现的冲突,兼顾各方权益,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鉴于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对版权交易的影响,其要与版权交易机制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各因素及其整体更应以平衡各方权益为准则。因此,维护版权交易机制所涉及的各方权益的平衡,就成为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优化的目标和核心价值取向。

2.效率原则:保持经济上的效率

效率是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成本与市场效率呈负相关关系,即交易成本越高,则市场效率越低,反之亦然。同时,交易成本与产权制度是影响资源配置的内生因素。经济学上经常将资源的最大效率配置作为检验经济总体运行效率与社会福利大小的一种准则,而版权的交易、保护甚至管理更多考虑的是交易成本问题。正如戈斯汀(Paul Goldstein)所说,“在确定是否应当扩展版权以涵盖某一创造性作品的新用途时,交易成本问题就处于核心地位”。[16]在版权交易方面,交易成本的高低是否影响了版权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检验版权交易机制运行效率的重要依据。因此,保持经济上的效率也是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优化的目标。

(二)制定优化策略

在确定优化目标的基础上,结合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的构成,本文提出在版权制度方面应强化保障机制,在版权市场方面应完善支撑机制,在版权意识方面应创新提升机制,以创造有利于版权交易机制运行的良好的外部生态环境。

1.强化制度保障机制

版权制度从属性上讲属于公共政策范畴,国家作为制度安排或制定的供给者应明确版权制度的价值导向。从媒介发展的历史进程看,传统媒介演变为新兴媒介、新兴媒介最终替代传统媒介是必然的趋势。媒介融合是当前媒介演变的主要特征,这决定了版权制度的调整与完善应采取符合媒介融合发展特征的价值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从制度层面强化保障机制,维持良好的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环境。

(1)积极发挥国家政策供给的导向作用

国家政策的供给应当从法律层面着手,制定和完善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特征的版权法律法规,实现我国版权法律制度与媒介融合发展趋势、科学技术进步水平相适应。面对新环境下的新问题,应积极发挥政策的灵活性以弥补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如新媒体创意产业中出现“集体协作与个人主义作品观的冲突”[17]等问题,就是对当前的版权交易机制提出的质疑,此时应通过出台具有针对性的政策以应对新问题、新情况。

(2)着力倡导版权交易公示的防范作用

公示是明晰产权的重要举措,无论交易前还是交易后,对版权进行公示不仅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还能有效避免权属纠纷,营造安全有序的版权交易环境。尽管已有《作品自愿登记试行办法》《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办法》等规章制度,但总体而言,我国现行版权制度缺失关于版权公示的一般强制性规定。对于交易前的公示,即版权权属的登记与公示,虽说自愿登记与公示是对权利人精神权利的尊重,但仍可采用具有激励性的制度安排;对于交易后的公示,则应明确为强制性,这样能够在版权交易后明确权属,避免一权多卖或二次买卖现象的产生。

2.完善市场支撑机制

版权价值的实现除了借助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外,更多的是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进行自由配置。在市场机制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仅是市场配置的要求,也是理性人的本性表现。当前,在技术快速发展的催化下,随着版权主体的增多、版权客体的扩充以及版权权利内容的扩张,对版权的利用方式也更加多元,如果理性人无视市场规则,恣意追求利益,将会造成市场无序,影响版权交易机制的正常运行。因此,应从版权评估、版权议价、版权交易平台以及版权交易监管等方面完善版权交易支撑机制,从而从制度层面制约相关市场主体,保障版权市场秩序。

(1)版权评估

构建版权评估机制,既是实现版权交易的前提和依据,也是建立良好版权市场秩序的基础。尽管目前已有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等多种方法可用于版权估值,但这三种方法在操作中对条件要求较高,如市场法要求所考察的市场是一个信息完整、完全竞争的市场,成本法要求版权的成本构成较容易确定等,因而在实践中此类方法很难被买卖双方采纳。就目前而言,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建立由政府机构牵头、版权专业人员和金融领域专业评估人士共同参与的评估机构,在此基础上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版权评估标准、方法和流程,以确保版权评估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2)版权议价

完备版权议价机制是进行版权交易的关键。无论议价双方地位和经济实力如何,都应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则,出价畸高或畸低都不利于版权市场的健康发展。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议价机制的完善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出台各方认可的规范、守则,以实现效率与权益的公平一致。

(3)版权交易平台

创新版权交易平台,既是促进版权交易的有效途径,也是建立统一有序版权市场的要素。因此,应依托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搭建大型综合性版权交易平台,以打破区域藩篱,降低信息搜集成本,提高版权交易效率。

(4)版权交易监督

加强版权交易监督,是维持良好版权市场秩序的保障。实施监督的机构必须是与交易双方都无利益冲突的第三方,这样才能保证监督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实现监督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创新意识提升机制

版权意识支配人们的行为模式,是版权交易机制正常运行的关键。版权意识的薄弱,不仅意味着相关版权交易主体对版权价值缺乏足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其对于版权管理、运营与保护等所采取的种种举措缺乏应有的认同感与支持度。无论版权交易机制的运行,还是版权产业的发展,甚至版权强国的建设,都必须创新意识提升机制,着力提高版权意识。因此,建议从制度、技术、服务等方面着手,通过引发版权意识的内生性转变,将提高版权意识的口号内化为版权意识自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版权意识薄弱的状况。

(1)制度层面

应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外部威慑力。通过加大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的力度,特别是不断完善《著作权法》以及与版权有关的法律法规的修订机制,健全版权执法、监督工作制度,推动法律内容、体系和实施不断与时俱进,提高应对版权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版权法律法规的威慑力。如提高惩罚性赔偿和行政处罚的力度,使侵权者从“不敢”侵权盗版向“不愿”侵权盗版转变。

(2)技术层面

应推动新型版权技术措施的研发与应用。在媒介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背景下,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平衡权益分配,大多数的交易将在版权交易平台进行。通过推动数字水印、版权印、数字指纹、硬件绑定等新型版权技术措施的研发,并在版权交易平台推广应用,能够助益版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助推版权保护成果的转化,净化版权交易市场,为版权意识的提升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3)服务层面

应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版权工作,扩大版权教育与知识普及的广度和深度。在版权交易机制运行过程中,涉及版权登记、评估、质押、融资、监督等环节,这些环节应充分调动各类版权协会、集体管理组织、交易中心、中介代理组织、科研机构以及版权专家学者等各类社会资源和力量的参与。通过这些社会资源和力量的参与,在提升版权服务水平的同时扩大对版权的宣传与教育,为营造良好版权交易氛围、提升版权意识提供群众基础。

四、结语

通过对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的分析可以看出,版权制度、版权市场、版权意识等因素交互作用,动态、系统地影响着版权交易机制的运行。因此,在研究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时,必须着眼于外部生态整体,具体分析各因素及其相关关系,而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种因素。基于此,应在坚持平衡和效率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强化版权制度保障机制、完善版权市场支撑机制、创新版权意识提升机制,形成良好的版权交易机制外部生态环境,以《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出的“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为战略目标,切实推动版权交易机制的良好运行,更好地服务于版权产业。

参考文献

向上滑动阅览

[1]田小军, 刘政操. 网络视频版权生态维系与多元治理的立体维权[J]. 中国版权, 2014(6): 50-55.

[2]张麒麟. 知识付费行业良性版权生态的构建[J]. 科技与出版, 2018(6): 27-31.

[3]王志刚. 网络文学作家版权生态探究[J]. 出版科学, 2017, 25(2): 29-35.

[4]考特,尤伦. 法和经济学:第六版[M]. 史晋川,董学兵,译.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266.

[5]康芒斯. 制度经济学:上册[M]. 于树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73-74.

[6]宋慧献. 版权生态与版权创新初论[J]. 知识产权, 2006(6): 27-32.

[7]诺斯.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杭行,译. 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8]斯密德.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 刘璨,吴永荣,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7.

[9]邹举.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版权制度与版权经济的关联分析[J]. 编辑之友, 2018(1): 89-92.

[10]赵为学,尤杰, 郑涵. 数字传媒时代欧美版权体系重构[M].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435.

[11]韩顺法. 版权市场结构及交易平台发展研究[J]. 人文天下, 2017(18): 35-40.

[12]张凤杰. 我国公众版权意识提升的目标设计与对策[J]. 出版发行研究, 2016(11): 65-68.

[13]高峰, 肖希明. 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利用中的公众版权意识调查[J]. 图书馆论坛, 2015, 35(12): 88-94, 109.

[14]苏力.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增订版[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126.

[15]樊钉. 公共政策[M].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4.

[16]戈斯汀. 著作权之道——从古登堡到数字点播机[M]. 金海军,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2.

[17]于文. 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版权困境及解决路径[J]. 出版发行研究, 2013(12): 70-73.

Title : Research on the Connotation, Components an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of Copyright Transaction Mechanism's External Ecology

Author : LIU Lingwu 1)2),  CAO Niantong1)

Author Affiliation : 1) The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 Center for Converged Media Development Studie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Abstract : The healthy operation of the copyright transaction mechanism needs not only the appropriate external ecology but als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utually beneficial interaction with various factors involved in the external ecology. The copyright system, copyright market and copyright consciousness are the most decisive and prominent factors in the external ecological factors of the copyright transaction mechanism. These three factors promote and restrict each other, as well as act on the copyright transaction mechanism together.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operation of the copyright transaction mechanism, which requires a good external ecology for the copyright transaction mechanism, the principles of the balance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should be adhered to.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 guarantee mechanism, improving the market support mechanism and enhancing the innovation awareness mechanism are put forward.

Keywords : copyright transaction mechanism; copyright ecology; copyright market; copyright system

编辑:许彤彤

审核:靳琼 熊喆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浅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政府与市场如何协调?
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的心理差异及影响因素
专家视点 | 我国海洋蓝碳市场建设的现实困境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绿色价值”
[全网独家]易华录林镇阳博士团队关于数据交易平台最新研究成果
经济日报:全力优化A股市场生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