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京拾遗略(一)| 老北京有多“老”

一提起北京,都说是“老北京”,或者“古都北京”,那么北京到底有多古老呢?今天我们就用最短的时间捋一下北京城的历史。

(一)三千年前有蓟城

北京最早的建城时间,可以上溯到西周时期。据《史记》记载,周武王封“帝之后于”。即周武王之后,大封天下,于公元前1046年,把当作封地给了“三皇五帝”中“”帝的后代。这里说的,是指一大片地方,相当于今天的一个或几个县。

尧帝后代在地建立了蓟城,并以蓟城为都城建立了蓟国蓟国后来被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所灭,燕国不但灭了蓟国,还把蓟国的都城蓟城,变成了燕国的都城。而这蓟城,就是北京城的前身,其具体位置,据考古发现,极有可能在北京现在宣南一带,也就是广安门和平门这一带。由此算来,北京城的建城史至今已经三千多年了。

(二)大唐盛世改幽州

唐代的时候,改名叫幽州幽州城的大小和位置大致为:东起今天的烂缦胡同开阳桥以西,西至小马厂甘石桥一线;南起白纸坊东、西街,北到白云观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征战辽东阵亡的将士,于幽州城内建寺,该寺于武则天时期建成,被命名为“悯忠寺”,就是今天位于南横街北侧的法源寺

(三)宋辽交兵建燕京

在古代,北京很多时候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城市名称”,或者叫行政区划名称;另一个是“政治名称”。

辽代时,今天的北京行政区的名称是析津,或析津府。政治名称是南京(1012年前)和燕京(1012年后)。

宋辽时期,幽州辽国,就是和杨家将打仗的那个辽国幽州改名析津,并作为陪都,称南京。陪都就是副首都,一个国家除首都以外,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城市作为陪都,行使部分首都的功能(比如抗战时期,重庆是国民政府的陪都)。

辽代幽州,就是辽国境内南边的一个陪都,所以称为“南京”(的首都为“中京大定府,在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境内)。这是继燕国于公元前222年灭亡后,时隔一千多年,北京再一次作为都城。开泰元年(1012年),改南京燕京。意思大约是“燕地的陪都”。

辽燕京唐代幽州城大小位置几乎相同。其中心位置,是今天广安门内大街南、北线阁街的交叉十字路口。辽燕京城内有内城,内城建有燕角楼,即内城的角楼,其位置恰好是整个辽燕京城中心。而今天北京的“北线阁”这个地名,有学者认为是“燕角”二字的误读。今天的“北线阁街”就是燕角楼以北大街,“南线阁街”就是燕角楼以南大街,所以两条街的中间正好是原来燕角楼的位置。

辽南京位置示意图

能在今天的北京城里找到的与辽代燕京城有关的东西还有开阳门故址。当然,开阳门已经不在了。在当年开阳门的故址,西城区政府立碑以纪念。并且把二环路上距开阳门故址不远处的一座立交桥命名为“开阳桥”。另外,位于北京西二环边上的天宁寺塔,也是辽代遗存。

天宁寺塔

(四)金灭北宋兴中都

北宋后,迁都到析津,改析津大兴。史称“金中都”。

金中都辽燕京大,今天北京的会城门,其所在位置,当年是金中都北城墙上的城门;金中都南城墙上的丰宜门,是今天北京名叫丰宜门的位置;西城墙上最南边的城门叫丽泽门,在今天北京三环路上的丽泽桥附近,而金中都的东城墙,从今天的陶然亭公园中心穿过,今天的北京南站差不多是金中都城内的东南角。

金中都之修建,形制完备,都城内有皇城皇城内有宫城。最里边的宫城位于都城中心偏西,宫城南门叫应天门,具体位置在今天西二环路白纸坊桥南。皇城宫城大一圈,皇城南门大约在今天的菜户营桥

金中都平面图

除此之外,金中都还在城外修建了离宫苑囿,其中在城东北方向郊外,修建了大宁宫,今天北海公园琼岛就是当年大宁宫内的人造景观,后来元朝以此为中心修建了元大都城。

(五)元大都城有遗存

元大都相比辽燕京金中都,大得不是一星半点儿。最北边的城墙在今天的北三环到北四环之间,就是现在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北京人都管它叫“土城儿”,现在还有“北土城”、“东土城”和“西土城”这些地名,就是指元大都的城墙。但是没有南土城,因为元大都的南城墙在明朝就没有了,而现在也只有在西土城北土城能看到元大都城墙遗址,东土城几乎已经找不到痕迹了,只留有地名。

元大都城墙遗址

元大都的南城墙,位于现在的“中华第一街“—— 长安街的位置。今天的长安街,其雏形是元大都南城墙内的顺城街。东、西城墙大部分与明代北京城重合,就是沿今天东西二环的北段,从东便门西便门开始,一直向北,与北土城相接即是。

元大都城北面有两座城门:东边的是安贞门,位于今天的安贞门地铁站;西边的是健德门,在今天健德门地铁站

东面有三座城门:最北边的是光熙门,在今天光熙门地铁站附近;中间的是崇仁门,位于今天的东直门桥;南边的是齐化门,位于今天的朝阳门桥

齐化门这个名字自元朝开始,一直用到现在。只不过新中国以后,就只在民间这么叫了,现在知道这个名字的,至少是在北京生活了四代以上的人。

南面有三座门,最东边的是文明门,又叫哈达门,在今天东单路口的位置。民国时期北京有一种香烟牌子叫哈德门,就是取了哈达门的名字,哈达门的名字来源于城门以内有一座哈达王府,但王府的主人是谁已经不可考。

南面中间的门是丽正门,在今天天安门以南;西边的门是顺承门,在今天西单以南。

西面有三座门,最南边的是平则门,位于今天的阜城门桥;中间的叫和义门,位于今天的西直门桥 ;最北边的是肃清门,在今天的学院南路上的明光村

(六)明代始称北京城

明朝推翻元朝后,建都于应天府,也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将元大都大兴府改名为北平府大都只是表示首都,并不是地名,元代大都城的地名是大兴)。

永乐年间,朱棣北平府作为首都,并改北平府名为顺天府。始称“北京”,这是“北京”这个名称的开始,距今约600年。

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作为地名还是顺天府),应天府南京为“留都”(估计是想说作为一个不用的首都留那儿了),这就是所谓的“南应天,北顺天”。顺天府北京的名称一直沿用到清朝结束。

朱棣像

朱棣作为明朝初年的皇帝,比较节俭,因此在建设北京时没有大拆大改,基本上按照元大都的形制,稍加改动即成。将北城墙向南移了大约5华里(2,500米),南城墙向南移了2华里(1,000米)。

北面的城墙开两座门:东边的是安定门,西边的是德胜门;东面开两座门:北边的是东直门,南边的是朝阳门;南面开三座门:东边的是崇文门,中间的是正阳门,西边的是宣武门;西面开两座门:南边的是阜成门,北边的是西直门

这些城门今天尚留有地名,所在地即为当年城门所在地。只不过城门原物现只有德胜门正阳门得以保留,其余的都在新中国成立后拆除。

明代北京平面图

嘉靖年间,本着“城以卫民,郭以卫城”的原则,开始修外城。因西南方面“土脉流沙,难以施工,上命先作南面”,“其东西北三面,俟再计度”(《天府广记》)。于是就先把南面的外城修了,直到清兵入关,东、西、北三面也没修起来,所以后来北京城在很长时间都是呈“凸”字形。

南面的外城共开七个门,正阳门对着南面的永定门崇文门外的是左安门宣武门外的是右安门,外城东面的城门是广渠门,外城西面的城门是广宁门(现称广安门)。

后又于内外城交接的拐角处向北开东便门西便门两个城门,“在东西隅而北向者,东曰东便,西曰西便”(《日下旧闻考》)。因“东便门儿”和“西便门儿”相对较小,所以北京人只有说这两个门时带“儿话音”,说别的城门都不带,以示高大庄严。

(七)清兵入关分内外

1644年,顺治入关后,定都北京,仍沿用北京城旧制,城墙城门无一改动,只是把内城的汉人赶到外城居住,内城留给满人居住。满族人“福利分房方案”如下:
正黄旗住德胜门内,镶黄旗住安定门内;
正白旗住东直门内,镶白旗住朝阳门内;
正红旗住西直门内,镶红旗住阜成门内;
正蓝旗住崇文门内,镶蓝旗住宣武门内。

正阳门老照片

民国时期,改顺天府京兆地方,1928年,改名为北平

上世纪二十年代,民国政府在正阳门宣武门之间,修建了一个简易券拱门,用以连通南北新华街,最初叫新华门,后改名为和平门

抗日战争时间,日伪政府在今天的建国门立交桥复兴门立交桥的位置扒开城墙,造成两个缺口,当时东边的叫启明门,西边的叫长安门。日本投降后,民国政府应百姓要求,将东边的改名为建国门,西边的改名为复兴门,并使长安街日后得以向东西两个方向延长。

(八)风雨过后到今天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平作为首都,改名北京

德胜门老照片

1952年往后的事,一聊起来就让人心酸。最初北京的城楼、城墙是要进行修复的,为此当时的周恩来总理还亲自拔了款,并在一段时间内修缮了部分城楼,还为以后的交通改造过程中如何保留城楼、城墙设计了方案。

但是在1951年底,其他领导指示:拆!于是北京城的城楼和城墙,一个接一个地被拆毁。这种做法,无论普通工人还是工程技术人员,甚至是当时的市长彭真,都不理解。从1952年到1958年,大部分的城楼、城墙被拆毁。

1966-1976年,剩下的城楼、城墙几乎被拆除殆尽。这其中,西直门城楼本来是要保留的,但被建地铁的施工单位给误拆了。

当年主持城楼、城墙拆除工作的北京市建设局的孔庆普老先生曾伤心地写道:“城楼修竣四年半,奉命拆除违心愿,含泪安排施工序,指挥施工不忍看”。

朝阳门老照片

今天的北京城,明、清门楼只有德胜门正阳门东便门被保留下来。永定门城楼,是2004年在原址照原样复建的。

值得一提的是:永定门城楼于1957年被拆除,拆下来的城砖,被运到京郊修了一个单位的围墙。

2004年复建的时候,这些当年的城砖有幸被找到,又被运回重建了永定门。明清城墙只留下了东便门往西的一段,现为明城墙遗址公园

搜索公众号“桃子和李子”,带您走遍下图中北京胡同里的每个角落,深度解读几百处寺庙、王府、故居、古迹、四合院儿及其背后的故事,咱们一起,边走、边看、边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北京古城遗痕,叹山水转圜沧桑之二(元城墙)
北京城的选址、规制与变迁
北京历代古城墙寻踪
马未都 | 四九城都找不到你,什么是“四九城”?
老北京城墙的里九外七
北京为什么又叫四九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