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城区历史文化教育资源拾零(元、明时期)

近十年来,我在搜集整理地方志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东城境内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现仅将我从各种典籍及专家、学者的著作中接触到的,有关重要或首次产生于东城境内的文化教育资源,分五个时期(100例),现将第一个时期:元、明两代(公元1227-1534年)简述如下以飨读者。

第1例:元代书肆——窦氏活济堂

北京的书肆起源于辽代。元代北京已有了固定的书肆市场,在“省前东街”(今东长安街一带),有专门刻卖医书的窦氏活济堂等在此营业。

第2例:最大的古代报时楼——钟楼、鼓楼

钟楼和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鼓楼初名齐政楼,取齐(金、木、水、火、土、日、月)七政之义,其址在元大都中心。明朝改建北京城后,钟、鼓二楼则成为北京城中轴线最北端的标志。现存鼓楼为明代建筑,钟楼为清代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城市报时楼。鼓楼上原有铜壶滴漏一座,传为宋代遗物,早已无存。另有更鼓25面,其中主鼓一面,小鼓24面。现仅存主鼓一面(已残破),其余小鼓已不知去向。钟楼上悬挂着特大报时铜钟一口,上铸有“大明永乐年月吉日制”的印记,重约63吨,是目前我国最大、最重的报时铜钟。

第3例: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国子监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明初,因定鼎南京,此地改为北京府学,明永乐二年(1404年),又改为国子监。明朝以来,屡有修葺扩建。该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为: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等。辟雍为主体建筑,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为重檐黄琉璃瓦四角攒尖方殿,四面辟门,四周围以环廊,廊外环绕圆形水池,池上架有四座汉白玉石桥,通向辟雍四门,构成周代“辟雍泮水”之制。南面正门,有乾隆帝御书立额“辟雍”二字,是皇帝讲学的地方。皇帝“临雍”视学,由国子监祭酒讲经,皇帝作“御论”,全监官员、学生围辟雍四周视听。“临雍”后,由国子监刊刻“御论”,颁发在京各衙门、官学及各省儒学学习。

第4例:北京现存最早的藏书楼——国子监崇文阁

崇文阁,始建于元延佑六年(1319年)。明永乐年间重修,改名彝伦堂,至今保存完好。

第5例:一分为二的古刹——柏林寺

京都名刹柏林寺,创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位于元大都中东部,是一座建筑宏伟、占地宽广的佛教寺庙。因此,明洪武元年(1368年)建北京城北城墙时,不得不将柏林寺分为南北两寺,城外为北柏林寺,城内为南柏林寺,故老北京有“先有柏林寺,后有北京城”之说。明代以后,北柏林寺逐渐衰落,南柏林寺经明、清两代的不断修缮,一直保留至今。

柏林寺位于戏楼胡同1号。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重建,国子监祭酒李时勉撰重建碑文。其建筑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为主要殿堂;西路为行宫。行宫内有一块奇石,遇水则显现出龙、龟的形状;东路为众僧生活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胤禛为其父康熙皇帝庆贺六十寿辰,曾对该寺大加修葺,正殿匾额“万古柏林”即为康熙帝所题。

柏林寺内原珍藏着《龙藏》经板。佛教经典从唐代起称“藏”。“龙藏”则是清政府刻的大藏(即今日“佛学大丛书”之意,又名《清藏》)。经板原存于紫禁城武英殿内,乾隆年间,为印刷取用方便,故移至柏林寺,1983年移至智化寺。该藏不仅是研究佛学的宝藏,也是研究文学、历史、艺术的宝贵资料。另外,雕板本身也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经板由梨木制成,长18厘米,宽13厘米,两面刻字,字体,工整秀劲,尤其是龙碑、佛像等版面,雕刻的极为精细、生动。柏林寺内主要建筑基本保存完好,1984年5月24日,被北京市政府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6例:北京最小的庙——墙上庙

被称为“一步三座庙”的墙上庙,是北京奇小的庙宇,据传是于明洪武元年至正统四年(1368-1439年)在元大都土城的基础上,内外加甃城砖时镶嵌的。“一步三座庙”镶嵌在朝阳门内南侧的城墙上,三座小庙近距咫尺。天皇庙居中,雕伏羲像;地皇庙居左,雕神农像;人皇庙居右,雕轩辕像。小庙高宽皆尺许,雕像仅5寸。20世纪70年代初,城墙被拆除,上修环路,下建地铁,小庙也就消失了。

第7例:唐代刻石——云麾将军断碑础二

为了纪念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明洪武九年(1376年)由北平按察司副使主持,在其就义和被囚禁的附近建祠。今址为东城交道口南大街路东府学胡同63号。文祠占地面积600平米,有前殿和后殿(即享殿)。后殿原供奉文公塑像,是祭祀的场所,现为陈列文公生平的展览。另外,在后殿还有唐代云麾将军断碑础二,嵌于东墙上。云麾将军名李秀,字元秀,唐代范阳人。唐玄宗时,封辽西郡开国公,卒于开元四年(716年)。碑刻于天宝元年(742年),为灵昌郡太守、大书法家李邕撰文并书,太原郭卓然刻并题额。其后碑石即断,被人凿成良乡学宫的柱础。又若干年重修学宫,弃础杂置瓦砾间,被福建人董生发现,告知宛平知县李荫,李将其挖出,得六础。后顺天府府尹王惟俭将4个石础带到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最后辗转到北京只剩两个。顺天府丞吴涵为不使这一珍贵文物再被遗弃,遂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将二石础嵌入文祠后殿东墙上,至今仍在。

第8例:全国科举考试中心——科举会场

我国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奠基于隋,形成于唐,发展于宋,中衰于元,极盛于明、清,前后延续了1300余年。自明永乐九年(1411年)始,全国科举会考中心,从南京移至北京。考场均设在东城境内,它们是:顺天府院试(今交道口南大街路东府学胡同);贡院乡试、会试(今建国门内大街路北)和紫禁城殿试(今故宫保和殿)。

第9例:北京尚存的科举见证——进士题名碑

孔庙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3号,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孔庙前院东西两侧有进士题名碑198通。其中元代三通,为清康熙年间国子监祭酒吴苑于崇圣祠发掘出土的。明代77通,清代118通。因明代将元代进士姓名磨去而刻上明代进士姓名,故元代进士题名碑存世极少。明、清两代先后举行进士考试201科,取中进士51624人。明永乐十年(1412年)以前的进士题名碑在南京国学。今孔庙存放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丙申科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的进士题名碑195座。每座题名碑都刻上了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成为研究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第10例:北京最早的演出场所——勾栏

元代管理宫廷音乐的机构——教坊,设在元大都皇华坊一带(即今朝阳门内大街中段西南侧)。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北京街头的说书、弹唱、戏曲、杂技演出也空前兴盛。伴随着文艺的繁荣,演出场所也兴盛起来。北京早期的演出场所大都建在东四一带,并形成了胡同的名称。如勾栏胡同(民国初年改称内务部街)。“勾栏”一词是宋元时期演出场所的名称。“勾栏”的出现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标志着中国城市戏曲剧场已基本形成。“勾栏”内有戏台、后台和看棚,全是木质结构。演乐胡同是官属歌舞伎所在地,明代就称演乐胡同,一直保留至今。

第11例:北京的尼庙——白衣庵与通教寺

明代,东城境内有两座尼庙。一座是白衣庵,位于安定门内方家胡同41号。此庵是当时京师最大的尼庙,有四层殿宇及跨院。正殿为大雄宝殿,雄伟壮观。殿内供奉观音塑像和九尊娘娘塑像。西院配殿内条案上摆放着兰亭真水刻石7方(即兰亭序4方、萨湘林临书3方),是清道光年间皇宫送给此庵的珍品。

1958年大办人民公社时,在白衣庵曾开办过素食堂。1968年8月“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庵内遭损严重。据说在砸毁观音和娘娘塑像时,发现了金、银、翡翠等珠宝,存放于庵内的7方兰亭真水刻石也不知去向。“文革”后期,往日寂静的古庙已成为民居。老尼李静又回到该院居住,1987年秋病逝,享年86岁。

时至今日,此庵虽不再有佛事活动,但山门上“古刹白衣庵”五个大字,仍然清晰可见,庵内三层殿宇尚存。殿堂额枋上彩绘虽已陈旧,但明代精美图案仍可辨认。

位于东直门北小街针线胡同19号的通教寺,则是北京目前唯一的一座尼僧寺庙。该寺为明代太监所建,清代改为尼寺,更名“通教禅林”。民国初殿宇倾圮,佛像毁坏。1942年,由来自福建的尼僧开慧、胜雨师徒二人募化扩建。1943年胜雨为了培养僧才,阐扬佛教,遂成立尼众八敬学苑,专事研究戒律及大乘经典,将通教寺改为“十方尼众丛林”。

新中国成立后,通教寺尼僧最多时达80余人,1951年,寺内组织青壮年尼僧从事纺麻、缝纫等生产劳动。1958年成立第十八缝纫生产合作社,但仍进行正常宗教活动。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曾到此访问。1976年由于唐山地震殿宇遭损。1981年政府拨款重修。1985年8月30日举行隆重的开光法会,恢复宗教活动。同年,北京市佛教协会在该寺成立尼僧培训班。目前全寺尼僧40余人。

第12例:古老的乐曲——智化寺京音乐

智化寺位于朝阳门南小街禄米仓胡同5号,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初为明司礼监太监王振的家庙,明英宗朱祁镇赐名“报恩智化禅寺”,是一座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佛教寺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智化寺保留着一部京音乐,据说是王振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将宫廷音乐移入家庙中。后由该寺师徒相承,从未曾改动,已有28代传人,一直严格保持古乐的韵味。据史料记载:京音乐是由器乐曲(含宫廷音乐、佛教音乐和民俗音乐三部分),与唱颂音乐(多为佛事中的歌赞)组成。据著名民乐家杨荫浏、查夷平等人考证:京音乐是源于唐、宋古乐的一支,是我国现存最古老音乐之一。

第13例:明代最著名的官方出版机构——司礼监

司礼监位于今黄化门街南,现属于景山街道办事处管辖。由于明代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从明成祖朱棣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以后,北京便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出版中心之一。有趣的是,这位当年在北平府做燕王时,从未刻过一部书的朱棣,在当了皇帝之后,却对出版图书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当时,官方的出版机构很多。如:司礼监、国子监、都察院、礼部、工部等部门,都有出版图书的记载,其中,以司礼监、国子监、都察院刻书最多。但专司刻书的机构,就只有司礼监所属的经厂了。由于皇帝的支持,司礼监下属的经厂,工匠多达上千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版机构。在北京经厂所刻的众多图书中,最令人瞩目的有《永乐北藏》、《万历续藏》、《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和《万历番藏》等辉煌巨著。

第14例:明清两代的国家档案馆——皇史宬

皇史宬位于南池子大街南口路东,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曾贮藏过《永乐大典》副本,后专门贮藏历代皇帝“实录”、“圣训”和“玉牒”等重要文件。

郑毅,北京钟鼓楼文物保管所原所长,曾任钟鼓楼修缮办公室副主任,退休后于东城区地方志办公室担任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国子监进士题名碑
北京的孔庙、南京的夫子庙
【来稿选粹】胡世瑾|孔庙,国子监
这里是老北京的“记忆”(二十七)国子监成贤街
北京胡同之最--牌楼最多的胡同-国子监街(四)原状陈列室、第三和第四座牌楼、胡同街景【转】
一条街看尽中华文化!南锣鼓巷和这条街比只能排第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