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城文物大数据|郑王府

上期高考特辑盘点了民国时期西单地区的六所大学,有细心的读者给我们指出了两点错误,一是国立蒙藏学院不是大学,一是遗漏了曾在郑王府旧址上的中国大学,本期大数据就来详细介绍一下郑王府。

文物介绍

郑王府位于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大木仓胡同35号,现仅存东部部分主要建筑,位于教育部办公楼及宿舍院内,北接辟才胡同,南邻大木仓胡同,东邻大木仓北一巷,西靠北京二龙路中学和协和医院西院急诊部。1984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 郑亲王封袭共传17 代。其中第二代至第十一代改袭“简亲王”爵,到第十一代恢复为“郑亲王”爵。
  • 第一代郑亲王名济尔哈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胞弟舒尔哈齐之子、后金四大和硕贝勒之一的阿敏之弟。崇德元年(1636年)因功勋卓著晋封为和硕郑亲王,并以亲王爵世袭罔替。顺治元年(1644 年)被加封为信义辅政叔王,九年(1952年)被封为叔和硕郑亲王。他与多尔衮辅佐顺治帝,地位显赫,但也曾因修郑王府超越规制和政治议罪而被罚。顺治八年济尔哈朗协同诸王追论多尔衮谋逆大罪,于次年恢复郑亲王爵。是清初著名的“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 郑王府自建以来,一直为历代郑亲王的居所。济尔哈朗之子济度于顺治十四年(1657 年)袭亲王爵,因之前的封号为简郡王,因此沿用为简亲王。其后承袭的王爷分别是德塞、喇布、雅布、雅尔江阿、神保住。乾隆十三年(1748 年)第七代亲王神保住因“恣意妄为,致两目成眚,又虐待兄女”被革爵。同年爵位由德沛承袭,他对王府建设贡献巨大,其后承袭的王爷有奇通哈、丰纳亨、积哈纳、乌尔恭哈、端华。
  • 咸丰十一年(1861 年),第十三代郑亲王端华作为“顾命八大臣”之一参与“辛酉政变”,被慈禧太后革爵赐死,郑亲王爵被降为不入八分辅国公。王府被朝廷收回,改赐钟郡王奕詥,郑亲王后代被迫迁至西单北大街的馓子王胡同。同治三年(1864 年)郑亲王爵才得以恢复,由端华之侄庆至继承,同治十年(1871年)发还府第家产,复为郑亲王府。之后承袭的王爷分别是第十六代郑亲王凯泰和末代郑亲王昭煦。
  •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王府没有了经济来源,末代郑亲王昭煦先是将王爷佛堂卖给了新街口南大街的高阳李家,后又将王府抵押给西什库天主教堂,以此借银两维生。1925年又复赁给中国大学为校址,其时将后寝改名逸仙堂,后由国家教育部使用至今。
  • 1928 年,民办私立弘达学院迁入大木仓胡同39 号,其原址正是郑亲王府花园。据傅璇琮在《学林漫录》(初集)记载,1936年郑亲王府西跨院大操场北的惠园还有几座建筑,作为校办公建筑,曲径奇石楼台花木尚存,瀑布已无水,有池上小桥。西部月亮门内有小山,山上有亭。北大厅为图书馆。
  • 1952 年,惠园原址上的弘达中学改名为北京三十七中学,1960 年改为北京二龙路学校,1976年后改为北京二龙路中学。70 年代中期,郑亲王府惠园内堆叠精巧的假山、湖石被拆除并移到了东单公园。
  • 1984 年,郑王府被列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1985 年对郑王府部分建筑进行了修缮,东路建筑除西翼楼和后罩楼早已被拆除外,其他建筑尚完好。教育部办公区的大门也改在了北边的辟才胡同。

▲郑王府历史地图

建筑结构

郑王府建筑整体坐北朝南,原占地面积为八十余亩,房屋九百余间,是清代四大王府之一。王府自东而西分成东、中、西三路。东路是王府主要殿宇所在,中轴线上建筑包括:面阔三间的临街门及面阔五间的正门、面阔五间的带丹墀的正殿(后被拆除)、面阔各五间的东西配楼(现西配楼仅存三间)、面阔三间的后殿、面阔七间的后寝(在中国大学使用期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逸仙堂”,今尚沿用)、面阔五间的后罩楼(今已无存)。中路为住宅,西路为花园。

▲郑王府重要历史时期平面图对比

▲郑王府临街门对比(三开间,1933年建,门前两侧铁皮路灯保存完整)

▲郑王府正门(狮子保存完整)

▲郑王府正门前对比

▲郑王府正殿(即银安殿,五开间,带丹墀)

▲郑王府银安殿内厅

▲郑王府正殿侧面俯瞰,现名和乐堂

▲郑王府正殿和乐堂西侧

▲郑王府正殿西配楼(仅剩三开间)

▲郑王府正殿东配楼(五开间)

▲郑王府后殿前垂花门(老干部之家)

▲郑王府后殿正面对比(现逸仙堂,七开间)

▲郑王府后殿侧面对比

▲郑王府后殿逸仙堂

▲郑王府后殿内厅

郑王府周边都是新建高楼,王府东路插建了几栋五六层高的住宅楼,正殿前有两栋,正殿后有一栋,后寝殿后有一栋。中路西路基本都建满了教育部办公楼,格局遭到较大破坏

惠 园

郑亲王府自建成后,历代袭王均曾对王府有所修缮及扩建。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工程为第八代袭王德沛对府西部花园部分的修建,并将花园命名为“惠园”。

《履园丛话》记载,传说它是清初造园家李渔设计的,是他在京城设计的三园之一,另外两座是半亩园和芥子园。

惠园借助二龙坑地区多河槽和水坑的地利,借水入园,营造的水景观甚是精妙。园内假山叠石,饶有幽致,可见非凡,看后来拆搬到东单公园的湖石,瘦皱漏透,俱是佳石。当时北京城的园林是禁止引园外之水的,但郑王府建有瀑布,陈从周先生在《梓室余墨》中评价说:“瀑布一端尤宜注意,实为园林中罕见之例。”

在《老照片中的大清王府》中收录有20 世纪20 年代瑞典学者喜仁龙拍摄郑王府的园林照片,当时还保留有月牙河、检公亭、萃英亭、漱玉亭、望日门、来声阁、净真亭、殿春堂、静佳斋、禅诵堂、跨虹亭等园林建筑。这些景点名称都富含深厚的文学来源与典故,意境深远

▲郑王府惠园跨红亭

▲郑王府惠园净真亭

▲郑王府惠园天春堂

▲郑王府惠园西仙楼

▲郑王府惠园望日门

《履园丛话》 记载:“ 引池叠石 ,饶有幽致……园后有 雏凤楼 ,楼前有一,水甚清冽,碧梧垂柳,掩映新花老树之间。其后即内宫门也。嘉庆已未三月,主人尝招法时帆祭酒、王铁夫国博与余同游,楼后有瀑布一条,高丈余,其声琅然,尤妙。”

评 价

郑亲王府作为清初建造的等级最高的王府之一,当时曾是规模最大的王府建筑,有着不可代替 的历史、文化与艺术价值。首先,在 历史文化层面,郑亲王家族地位显赫,历代府主与清代重要事件密切相关,有助于我们研究清代历史。其次,在 建筑文化层面 ,郑亲王府布局严谨规整,是研究清初王府建筑规制的典型案例,是王府文化的重要载体。最后,在 艺术方面,郑亲王府惠园是清代王府园林之冠,其造园技艺具有深厚的艺术研究价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穿越古今 探寻北京十大王府
老北京的记忆(32):孚王府与宁郡王府
我们来了解下北京的那些王府
清室封爵与王府
北京王府分布
我国豪宅恭王府,1根柱子24亿,经3任传奇屋主,世界首富买不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