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城文物大数据|李大钊故居

李大钊故居正门

李大钊故居位于西城区金融街街道文华胡同24号。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物介绍

李大钊于1920—1924年在此居住近4年,期间他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领导北方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发表各种文章140余篇,参加各种会议120次,陪同会见、拜访各界人士30次,讲演30次。当年,许多青年都曾在李大钊家借住,感受过李大钊师长般的关爱和教诲。中共北方党组织的一些重要会议曾在李大钊的书房内召开。

建筑结构及相关人物介绍

故居为一小三合院,占地面积约550平方米。有北房3间,东、西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其中北房东屋为李大钊夫妇的卧室,西耳房为李大钊的长女李星华的卧室,东厢房北间为李大钊长子李葆华的卧室,南间是客房。西厢房为李大钊的书房。

▲李大钊故居北房

▲李大钊故居北房堂屋

李大钊一生简朴,身为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主任,兼任四所大学教授,月收入达二百多银元,但没置下一间房产。1920年春,李大钊租下石驸马后宅35号,暑假结束后将家人接来北京,在这个院子里长住下来。堂屋和西屋为一个通间,是餐厅兼李大钊全家人的活动场所。在这间屋子接待过陈独秀、邓中夏、梁漱溟、章士钊夫人吴弱男等众多同志和友人

李大钊将明代杨继盛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仅改一字,成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并书写此联多次,分别送给了杨子惠、吴弱男等人。家中也一直悬挂此联。是李大钊一生精神风范的写照。

▲李大钊与妻子赵纫兰

李大钊与赵纫兰于1899年结婚,婚后真正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多是学校寒、暑假期。妻子赵纫兰比李大钊大6岁,识字不多,在家服侍祖父,抚养子女,支持革命事业,含辛茹苦。李大钊、赵纫兰共同生活27年,在一起最长久的日子就是在这院子、这房间。

▲李大钊故居北房东屋 李大钊夫妇卧室

李大钊十分珍视自己的夫妻关系,对妻子总是满怀感激之情。1924年5月,在他去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五大,知道将留在那里工作的时候,写信给妻子:

我这次出国说不定什么时候回来,你应当坚强起来,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生活颠沛流离而焦急,应当振作起精神抚养和教育子女。不用多久,红旗将会飘满北京城,看那时的中国,竟是谁家天下!

赵纫兰 1927年4月6日和李大钊一同被捕,她护着星华、炎华,在监狱里被关押22个昼夜,在法庭上与李大钊曾见一面,李大钊只说了一句“这是我的妻子和孩子”。李大钊就义后,在宣武门外长椿寺装殓,灵柩安放在妙光阁浙寺不能入土,一直是赵纫兰的心痛之病。1933年4月,她带病到北京,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等担保为李大钊举行了公葬。4月23日,送葬途中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政治示威。5月28日,赵纫兰病逝,终年49岁。1936年6月,中共河北省委追认赵纫兰为中共党员。

▲李大钊长子李葆华

▲李大钊故居东厢房北间 李葆华卧室 面积约14平方米 李葆华11-15岁在此居住

李葆华(1909-2005),李大钊长子。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李大钊牺牲后,沈尹默等人帮助葆华化名杨震去日本留学。1931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东京特别支部书记。回国后,历任京东特委书记、北平市委书记、晋察冀省委书记等职。1940年去延安。1945年,中共七大当选候补中央委员(名:赵振声)。1948年任中共北平市委第二书记兼统战部长。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任水利部党组书记、副部长(1958年改为水利电力部)。1962年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后任贵州省委第二书记,中国人民银行党组书记、行长等职。1982年退居二线。中共八届、十届、十一届中央委员,十二届、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李葆华1920年夏天到北京后居住在此房间,是他与父亲共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

▲李大钊长女李星华 1926年就读于孔德小学

▲李大钊故居西耳房 李大钊长女李星华卧室 面积约22.5平方米 李星华9-13岁在此居住

李星华(1911-1979),李大钊长女。1927年与父母一起被捕,李大钊就义后,辍学照顾生病的母亲和幼小的弟妹。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组织失去联系。1933年为父亲公葬奔走,5月料理母亲丧事。长期在艰难中生活。1937年中法大学经济系毕业。1940年赴延安。1945年重新入党。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教学和民间文学工作。“文化大革命”中郁愤成疾,双目失明,1979年病故,安葬在乐亭故居。

▲李大钊故居西厢房 李大钊书房

在这里,李大钊主持过党的会议,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党的名称应该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李大钊接待过文化名人、朋友、青年学生。在这里,李大钊写出的文章,涉及历史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和民族问题、妇女问题以及图书馆建设等,为中国现代文化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建树。

书房内有四个大书柜,装满了中文和日文、英文、德文的书籍、报纸、杂志。临窗摆放着一个大写字台和两张条桌,上面放着刚刚收到的报刊杂志和信件。靠墙有一架黑色的脚踏风琴,几把座椅比堂屋的略为陈旧。

墙上挂有几幅与同学、友人的合影。

▲永平府中学堂官、师、学生合影(1905年)

▲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本科直隶同学合影(1913年)

▲李大钊与日本早稻田大学师生合影(1915年)

▲《晨钟报》同人在北京中央公园合影(1916年8月)

▲《宪法公言》社同人合影(1916年10月)

▲《国民》杂志社成立一周年合影(1919年10月)

图:部分来自李大钊故居官网

文:摘自《文物古迹览胜 西城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李大钊故居官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李大钊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 李大钊故居
1927年,李大钊牺牲后不久,他的三个子女在北平拍下了这张珍贵合
李大钊38岁牺牲后,他的儿女今何在?长子官至副国级,长女是作家
张建文 | 追寻初心——瞻仰李大钊故居
李大钊故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