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阳门下“耀武扬威”逛前门大栅栏可以深度游的两条小胡同

随着“国潮”的流行,胡同游成为了很多人热衷的项目。外地人走马观花到胡同打卡,本地人钻胡同寻找“老家儿”的记忆。国庆假期,到前门打卡同时,不妨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耀武扬威”,感受一下耀武胡同和扬威胡同的人文风情。

耀武胡同

耀武胡同位于西城区东南部,呈东西走向,东起扬威胡同,西至延寿街,总长度约为240米,宽约4米。明代因胡同内羊肉店众多,所以被称为羊肉胡同,属正西坊。1965年北京市整顿地名时,北京城已经拥有多达五条“羊肉胡同”。为了方便区分,除了西四的羊肉胡同外其余都改了名字。于是羊肉胡同改为耀武胡同。

(图源网络)

(作者9月29日摄)

(作者9月29日摄)

在耀武胡同看似普通,但在民国初期可是《北京女报》的诞生地。第一份《北京女报》就由这里出版。《北京女报》在当时对于女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其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深远的。耀武胡同(当时称羊肉胡同)在民国因为报纸的缘故而知名。到了近现代,耀武胡同却因为一本书在此走进大家的视野。《城南旧事》中惠安馆的原型,惠安会馆就在耀武胡同内。

开女智 《北京女报》的诞生

1904年,彭翼仲创办《京话日报》。《京话日报》在当时影响极大,成为北京第一个发行逾万份的报纸,创造了历史。而受《京话日报》影响,张展云与其母亲于1905年8月20日在北京羊肉胡同(今耀武胡同)创办了《北京女报》,,这也是清末民初时期北方地区最早的妇女报刊。《北京女报》以开女智为宗旨。

《北京女报》在体裁上多模仿《京话日报》, 以白话文为主,文章内北京土语众多。报纸内主要记录了当时社会上一些女性题材的故事,反映一般女性的市井生活,是当时旧社会女性受到压迫的真实写照。与此同时,《北京女报》又不仅仅于报道旧社会女性所收到的压迫和不公,还批判旧社会女性的劣根性,将问题归结于“未教化”,提倡兴办女学,男女平权,保障女性的受教育权利。

供稿除了张展云外, 还延聘了王子真为主笔。王子真是晚晴时期北京知名的活动家。他在西单开设尚友照相馆, 平日积极投身北京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业界颇具影响力。

(图源网络)

林海音笔下的“惠安馆”

耀武胡同5号是原来的福建惠安会馆,也是林海音的代表作《城南旧事》里的“惠安馆”。

(林海音 图源网络)

《城南旧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主要讲述的是中国台湾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在北京居住的那段日子。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写道:宋妈说:“你不怕惠难馆的疯子?”宋妈是顺义县的人,她也说不好北京话,她说成“惠难馆”,妈说成“灰娃馆”,爸说成“飞安馆”,我随着胡同里的孩子说“惠安馆”,到底哪一个对,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怕惠安馆的疯子?她昨天还冲我笑呢!她那一笑真有意思,要不是妈紧紧拉着我的手,我就会走过去看她,跟她说话了。 惠安馆在我们这条胡同的最前一家,三层石台阶上去,就是两扇大黑门凹进去,门上横着一块匾,路过的时候爸爸教我念过:“飞安会馆”。

(城南旧事剧照 图源网络)

林海音的父亲是林焕文1888年出生于台湾省苗栗县头份镇,而与苗栗县隔海相望的大陆地区就是惠安县。前一篇推文讲了,在清朝末期,各地学子需要通过在北京的各地会馆来活动。与此同时,惠安馆还是上文中《北京女报》《北京画报》的办公地点,林焕文任职于《京津新闻》,与其他报纸也互有交往,所以林海音小时候与惠安馆往来密切也就不足为奇了。

(作者9月29日摄)

由此可见,“惠安馆和疯子”在幼年林海音心中有着重要地位,使得她多年之后创作《城南旧事》时依然采用了大量篇幅进行描写,体现了惠安馆对于她的深刻影响。同时惠安馆也因《城南旧事》而被人熟知。

(作者9月29日摄)

现如今惠安馆的旧址已经变为了杂院,小小的门脸很难与《城南旧事》中的惠安馆联系到一起。作者第一次前往寻找了半天,最后还是依靠邻居奶奶的热心指点,才发现凹进去的耀武胡同5号。不难想象,经过近百年的风风雨雨,门内的惠安馆早已变了模样。但我相信,在林海音眼中,它永远都是惠安馆,永远都是她心中最美好的童年回忆。

扬威胡同

扬威胡同则位于西城区大前门西南,呈南北走向,南起炭儿胡同,北至三井胡同。长度约170米,宽约3.5米。因胡同形状酷似羊的尾巴,所以清代称羊尾巴胡同,民国称尾巴胡同。1965年北京市整顿地名时,尾巴胡同改成扬威胡同,与上文的耀武胡同相呼应,也正是取自耀武扬威之意。

(图源网络)

(作者9月29日摄)

隐藏在胡同里的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扬威胡同9号,是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原来寺门南临笤帚胡同,所以也叫笤帚胡同清真寺。在2000年的时候改名为前门清真寺,一直延续至今。前门清真寺始建于明代。相传为明代的开国名将常遇春所建。该寺面东背西,方便教民面对圣城麦加朝拜。同期还修建了昌平清真寺和花市清真寺。

(花市清真寺 图源网络)

(昌平清真寺 图源网络)

(前门清真寺 作者9月29日摄)

在清康熙十九年(1680)、乾隆六十年(1795)都进行过重修。该清真寺原存有蕃人华巴巴手抄本《古兰经》一本,硬木经箱一个。

前门清真寺是前门地区最大的伊斯兰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大栅栏地区唯一一所清真寺。清末民初鼎盛时期曾容纳2500多人一同进行礼拜,是前门地区回族同胞的主要宗教场所。

整座清真寺是北京传统的四合院样式,砖瓦结构。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坐西朝东,二进院落。正门门楣上刻有“清真礼拜寺”五个大字。礼拜殿在院内正西,大殿建筑面积438平方米,共六间,前三套为明代建筑,后三套是清末、民国时续建的。大殿南侧有一块石碑,用阿拉伯文刻写,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经过2011年的重修,前门清真寺恢复了前日的盛况。北京伊协选派了优秀阿訇,马颜兵,王旭担任清真寺的阿訇。现如今每逢穆斯林节日,前门大栅栏地区附近的穆斯林教徒都会聚集于此进行礼拜。

(作者9月29日摄)

(作者9月29日摄)

如今的清真礼拜寺因为疫情原因不对游客开放。教徒可以通过微信和电话提前预约进入。在外面绕上一圈,不难发现如今的前门清真寺建筑较新,外围的围墙上还画有植物图案。扬威胡同因为过于狭窄所以并不通车,作者去时正巧赶上午后,不少大爷围坐一起下着象棋,邻居奶奶在侍弄杂院里的花花草草。居住在胡同之中,可能居住条件有限,但可以看出,每个人都对生活的保持热爱。


参考资料:

厚德东方. 北京瞬间(1139):扬威胡同,新浪博客,2016-11-18

老树枯草.老北京的故事(八五七)前门清真寺,新浪博客,2021-03-02

赵继红.清末京华报界对北京下层社会的文化启蒙[J].文史月刊,2004,(08):52-55.

湛晓白.从舆论到行动:清末《北京女报》及其社会姿态[J].史林,2008,(04):37-48+189.

北海龙吟.北京扫街之48——18.3.6游耀武胡同,搜狐,2018-04-16


关于耀武胡同和扬威胡同,您有哪些故事?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城南旧事读后感
《城南旧事》:尊重是标配,靠谱是高配,善良是顶配
当你读懂了《城南旧事》,所有的苦难都会过去
城南旧事|有些罪恶以善良为由
《城南旧事》: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
城南这块不大的地方,很有故事|彦平·早茶夜读54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