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诗如画颐和园:万寿山东翼景区之后山东翼景点(一)

(一)花承阁遗址

位于寅辉城关以东的中御路南山坡上,始建于乾隆年间,咸丰十年(1860年被毁),是一组庭院和佛寺混合的建筑群。花承阁原由莲座盘云佛殿、多宝琉璃塔、花承阁及六兼斋组成,全部建筑坐落在直径约60米、高约7米倚山势筑成的半月形砖砌高台上。院落依万寿山后山的坡势分做2层台地,北面建有2柱牌楼山门,院中置太湖石及石座。高台的中轴部位为佛殿莲座盘云,坐南朝北,面阔3间,前后有廊,硬山顶。东西配殿坐落在下层台地上,均面阔3间。平台正中的太湖奇石似母子相依,诉说不堪回首的过去。此太湖石原是北宋皇家园林艮岳中的独峰观赏石,被金人掠到中都。乾隆修建清漪园时,将此石移放到花承阁院内,并为此石雕琢了精美的汉白玉浮雕海兽须弥座,图案极其精美。高台的外缘建37间半月形弧形游廊。弧廊的东端接六兼斋,西端接花承阁。六兼斋坐落在洞壑穿插的叠石平台上,地势高旷,视野开阔,是欣赏良辰美景的佳处。唐朝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曾慨叹滕王阁“四美具,二难并”,乾隆自诩此处兼具“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和“贤主、佳宾”二难,故延其意名建筑曰六兼斋,并赋诗曰:“湖山雅号赏心主,风月堪称乐事宾。若问六兼斋好处,率逢美景与良辰。” 花承阁面阔3间,依东高西低的陡坡而建,面东为1层,面西为2层。

花承阁遗址

花承阁遗址存件

花承阁遗址太湖石

(二)多宝琉璃塔

花承阁的南面是一个长方形的小院,院中有南北2层台地,上层台地上耸立着八面七级的多宝琉璃塔。下层台地上竖立着一座御碑,上镌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的乾隆御制多宝塔颂。多宝塔高17.6米,八脊攒尖七重檐,汉白玉台基,塔身用浮雕着596个佛像的彩色琉璃砖镶砌而成,配以白色的须弥座,平安如意雕花汉白玉石栏,镀金的宝顶,斑斓彩错,极为绚丽。塔前牌楼为2柱1楼,面阔2.9米。在塔身的上面安置有琉璃砖仿木式斗拱,承托着塔檐。每层塔檐颜色各不相同,一层黄、二层绿、三层褐、四层蓝、五层青、六层紫,七层黄。在塔檐的角下,各悬挂一枚铜铃。在楼阁式塔身的四周,围有镂空琉璃组成的护栏。在塔顶上置有宝座,四周悬有一圈铜铃,上为铃铎式刹身,再上为刹顶。整座塔刹均以铜镀金。塔身坐南向北,四周砌有红色围墙,院门朝北,前树一座冲天两柱一楼,面阔2.9米木结构琉璃瓦顶牌坊。在楼阁式塔身的四面,正中各设有一个拱券形佛龛,其中放置结跏趺坐式琉璃佛像。在大佛龛周围和塔身其他七面,布满小型佛龛,龛中塑有坐式佛像。这三层塔身上的佛像,均为金黄色琉璃砖镶砌,佛龛中的佛像背衬绿色。塔身的转角柱一层黄,二层紫,三层蓝,均用琉璃瓦砌成。200多年来,它一直矗立在万绿丛中,是后山为数不多的几处老清漪园建筑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颐和园多宝塔还有一个姊妹塔,就是静明园(玉泉山)圣缘寺琉璃塔。该塔是一座楼阁式与密檐式相结合的琉璃砖塔,塔身呈不等边的八角形,东南西北四个正面宽,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个斜面稍窄一些。上下分为3组,共七级。塔身通高16米,整座塔身使用黄绿青蓝紫五色琉璃镶嵌而成。其在造型、高度、颜色上,与颐和园的多宝琉璃塔基本一样。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对双胞胎。两座塔建成的时间也比较相近。极有可能是使用得是同一图样。

多宝琉璃塔

圣缘寺琉璃塔

多宝塔颂御碑保存尙属完好,雕工细腻,纹饰优美,庄重大方。《御制万寿山多宝佛塔颂》全文“万寿山阴,花承阁西,五色琉璃,合成宝塔。八面七层,高五丈余,黄碧彩翠,错落相间。飞栏宝铎,层层周缀,榱楶户牖,不施寸木。黄金为顶,玉石为台,千佛端相,一一具足。坐莲花座,现宝塔中,轮相庄严,凌虚标胜。用稽释典,名曰多宝,佛塔偈以,颂之颂曰:佛前七宝塔,高五百由旬,涌出虚空中,种种宝庄校,多摩罗跋香,天曼陀罗华,以是为供养,时出大音声,赞叹佛妙法,人天千万亿,怪得未曾有,佛告大乐说,乃过去东方,无量僧祗劫,有佛号多宝,时作大誓愿,说法华经者,我当为证明,若在在处处,有说法华者,宝塔皆涌出,分身无量佛,如恒河沙数,善哉世尊言,此塔随处现,恒河沙国土,千万亿菩萨,充满于其中,今此宝净地,释迦牟尼佛,来此分半座,愿以神通力,接引诸大众,皆在虚空中,善哉世尊言,妙不可思议,是山即耆崛,清净极安乐,白毫光一照,宝塔随涌现,当未现塔时,多宝佛何在,宝塔忽涌现,全身在其中,一佛一宝塔,光满三千界,一塔千亿佛,神妙复如是,了了见十方,宝树与宝衣,无量亿宝物,充牣于其中,以是供养佛,而得大法喜,今多所众生,安乐普利益,般若金刚身,寿量千万亿,种诸福德本,大慈悲愿力,成就是功德,现此宝塔故。”
多宝塔上边诸多小佛像的头均是在文革破四旧时期,被敢批判、敢斗争、革命造反逞英雄的红卫兵小将砸掉的。 塔建在这组建筑的最高处,造型挺拔秀丽,修长的塔身在绿树丛中显得光彩夺目,成为后山东区风景构图的核心。

花承阁选址在一个从山坳里突出来的其状如舌的小山包上,建造高台更强调了这个局部地貌的典型特征。高台前沿与地面的高差达7米,台与后山干道之间留下一片宽约30米的缓坡地种植松林,西面山谷里一片桃花,建筑群隐藏在这道翠屏之后,加大了景深感。路人只能通过树隙隐约窥见高台,正面无由通达。这样就自然而然的渲染了建筑的神秘气氛。从高台上眺望远山近景,耳闻梵铃钟磬之声,有飘然欲仙的浪漫感觉。这组建筑于乾隆十九年时(1754年)已经建成,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破坏后残存殿址、砖墙、石雕、假山。多宝琉璃塔和石碑亦因是砖石结构,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颐和园:邂逅琉璃塔
颐和园琉璃花塔
颐和园多宝琉璃塔
古琉璃塔重建后变玻璃塔,网友:太丑,专家不懂玻璃和琉璃?
中国绝美琉璃塔,塔身五彩缤纷如彩虹,精美绝伦值得一览
中国佛塔之演变(37)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