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载:1900年,第二次御前会议:风云突变

1900年6月上旬,八国联军西摩尔率领使馆护卫队强行闯进北京,联军强索大沽口炮台;以端王载漪为首的主战派,暗中鼓动义和团杀洋人,伪造“外交照会”,逼迫慈禧太后下台,使慈禧太后统治集团深感危在旦夕。在这一复杂的局面下,召开了第二次御前会议。

光绪皇帝

在上一集中介绍了第一次御前会议,光绪皇帝突然发言,对于涌入北京城放火烧洋货的义和团,进行弹压,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大臣的认可,就连一向胆小怕事的军机大臣王文韶,也表态认为:光绪皇帝这一做法,一旦实施,将士国家之福。似乎陷于泥潭的大清帝国有了一线生机。然而,历史并不是按照这一轨道行使的

一份“外交照会”搅局

6月16日子夜,端亲王载漪为雇佣他人写了一篇漏洞百出的的“外交照会”,共四条:一、指明一地,令中国皇帝居住;二、勒令皇太后归政;三、西方各国代收各省钱粮。四、西方各国代掌天下兵权。

特别是让西太后慈禧下台,把权利归还给光绪皇帝,这对权力欲望极强的慈禧太后来说是致命的,如果说在此之前,慈禧太后对围攻洋人还是有些怜悯的话,现在只剩下仇恨了。

张之洞

江南重臣自保的信号

召开第二次御前会议这一天,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人请总理衙门发来一封意味深长的电报。

在电报里,这些掌管江南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臣态度鲜明:要求坚决主张剿灭义和团、反对对外宣战。

刘坤一

张之洞语气更加强硬:“如再迟疑不自速剿,各国兵队大至,越俎代谋,祸在眉睫”;而若对外宣战,则后果难以预料,对于蜂拥而入北京的义和团,这些大臣也态度鲜明,认为:“从来邪术不能御敌,乱民不能保国,外兵深入,横行各省,会匪四起,大局溃烂,悔不可追……”大清政权已经出现失控的征兆。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摊牌

就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局势下,6月17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召集了第二次御前会议。

由于第一次御前会议,以光绪皇帝为首的主和派大臣占据了上风,因此,会议开始,先开口的还是光绪皇帝,处在“囚禁”当中,被剥夺了一切权利的光绪皇帝,早已经置生死与度外了,他对负责处理外交事务的总理衙门徐用仪说:“请解释一下,帝国时态何以发展到如此地步?”光绪皇帝说:用人心来抵御外侮,本来就是空话,更何况义和团是乱民,皆乌合之众,并不能代表中国的民心,又怎么能指望他们去与敌人血肉相搏呢?

老谋深算的徐用仪面对慈禧太后,不知道如何回答才能让双方满意。

由于“外交照会”的影响,慈禧太后的心情非常不恶劣,与昨天的第一次御前会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慈禧太后完全否决了皇帝的态度,当她宣读了“外交照会”前三条时,御前会议现场大乱,哭声一片……

慈禧太后环望了一下眼前的大臣说:“既然战亦亡,不战亦亡,等亡也,一战而亡不犹愈乎?”(《中国近代史资料众刊・义和团》)

慈禧太后与公使夫人

会后决定

第二次御前会议之后,慈禧太后命令徐用仪、立山和内阁学士联元,前往被围困的东交民巷使馆,向各国外交使节说明大清帝国的态度,同时告诉他们,如果洋人开战,就请他们“下旗归国,与大清朝关系彻底断交”。

慈禧太后

另外,慈禧把荣禄留下来,至于两人谈话内容,史书没有任何记载。

第二次御前会议,主战派彻底战胜了主和派,光绪皇帝“完败”,而这次御前会议,变成了一场与洋人宣战的动员大会,一场大战不可避免,至此,大清帝国的巨船的航向已经无可改变。

仪鸾殿

(未完待续)

下一集:1900年6月18日 第三次御前会议:联军攻下天津,讨论是否攻打使馆,皇帝已经丧失了发言权,对外宣战的呼声前所未有的高涨,是福是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俗民国史】(11)御前会议忙争辩,慈禧太后终宣战
清朝真的打不过八国联军?慈禧太后来告诉你
差点取代光绪的“大阿哥”
他本是满清王爷,却想做皇帝的爹,结果引来八国联军,最终被流放
光绪皇帝想杀慈禧夺政,为何荣绿从中作梗呢?慈禧荣绿塑料情
光绪皇帝是怎么死的?是慈禧太后给毒死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