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的西医西药业(上)

关于现代中国人所说的“西医”,它通常是指“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即现代医学)。

在人类历史的早期,西医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人类在对自身身体理解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医学理论。

古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起源于古希腊时期,古希腊医学的奠基人是希波克拉底,古希腊医学的“四体液学说”认为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液、黑胆液这四种体液所组成的系统,而且人体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人的身体中充满了各种液体,这些液体的平衡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它们的平衡与否反映在气色、气质和性情上;同时,古希腊医学还强调心与身、人体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并非常重视保持健康,认为健康主要取决于生活方式、心理和情绪状态、环境、饮食、锻炼、心态平和以及意志力等因素的影响;古希腊医学要求医生应当特别重视研究每个病人个体健康的特殊性和独特性,所以它关注的是病人而不是疾病,强调的是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主动合作。

此时,中医学则是古代和现代的中国学者以整体观思想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的过程中,所发展出来的一门以藏象生理学、经络腧穴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医学体系。

到十七世纪时,“四体液学说”遭到了猛烈抨击,因为它被认为是没有任何物质基础的空洞理论。从此以后,近代时期的西方国家的学者就否定并且摒弃了古希腊医学,秉持正确的研究思想,采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在近代时期以还原论观点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现象与病理现象的过程中,发展出来了一门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全新的医学体系,这一门全新的医学体系就是“近代和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即现代医学),也就是在现今的全世界所有国家所有民族正在发展的“西医学”。

科学的进步致使近代西方国家的人们认识到,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不能按照人们的意愿或者猜想来解释,而是只能使用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并且以逻辑学和数学的语言来表述清楚。这种机械唯物论的观点大大推动了近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的发展,近代西方国家的学者开始认为人体的疾病并不是随着个体的不同而不同,实际上任何疾病都是由于人体受到了某种伤害从而引起的,化学药物和外科手术全都可以治愈疾病或者缓解疾病。

20世纪后期,随着以具有“社会—心理—生物”这三者于一体的综合医学作为模式的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的兴起,同时,还随着系统生物学与系统生物技术的发展,在21世纪开始,现代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走向了后基因组时代的系统医学与个性化医疗卫生时代。

明末清初,来华的传教士把基督教带到中国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代西方国家的科学和医药学。由于当时主要传人的只是浅显的解剖生理知识,而且西医在临床治疗技术上并不优于中医,故影响不大。西医开始对中国医学发生影响是在19世纪初,牛痘接种法以及西医外科和眼科治疗技术的传入,随着西医传入的扩大,近代西医学的成就相继引入中国,从而为西医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广州是近代中国最早与西方世界接触的前沿,也是西方医学最早输入和最先繁荣的城市。早在1835年广州就有了传教士建立的第一所眼科医院,1838年“中国医学传教协会”在广州组成。紧接着,英国传教士洛克哈特开创了在上海建立教会医院的历史。他看到了上海作为华东沿海一个商业中心的重要性,于是停止舟山诊所工作转到上海。洛克哈特在1845年的医院报告中说,他的医院一年时间治疗的病人达一万余人次,不仅有上海的居民,还有苏州、松江等附近城镇的患者。鉴于这种有利的形势,1846年起他又计划建立更大的医院和购买更多的设备。1849年上海医院开始用氯仿进行外科手术。那么西医又是什么时候在京城扎根了的呢?我们还是根据老人们的回忆来看看老北京的西医西药发展的简史吧。

光绪七年(1881年),李鸿章洋务派奏准创办的北洋舰队编成,同时在津开办水师学堂(严复任总教习)和医学堂(由前在天津行医的圣公会麦金氏Machengie医生任教师)与之配套成龙。是为清政府空前的西医学堂。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而引发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学堂亦黯然失光。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八国联军陷京城,京师大学堂停办,二年后复校,并开办“医学试验馆”。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在京(朝内北小街)开办陆军医学堂药科,为官办药学的首创。

1886年前,天津已开辟为通商口岸,有了英商大英配方药房(紫竹林)、利华药房及老德记(药房)。

1886年4月26日《申报》刊载“上海大马路老德记主人”启事:本药房分铺及寄售之家有上海四马路老德记分铺、杭州大井巷德记号、天津署院老德记分铺、苏州养育巷德记号、北京高林洋行、汉口陈震泰号等18家。除该号3个分铺外,余均属寄售之家。从这则启事看,高林洋行是为北京最早的一家“药房”。但也有一说,早在1865年,基督教伦敦会在米市大商(煤渣胡同口外)设立“双旗杆医院”,并有配药房及门市部经销西药。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农历五月十七日,义和拳奉谕入城,以“仇教灭洋扶清”激情捣毁洋货店,焚烧所有教堂及米市(大街)天主教堂所开铺户。二十日,拳民在前门外、大栅栏街路北“念咒”,点燃老德记药房(说是神火不会蔓延),时值南风劲刮,火势凶猛,无人敢救,往北烧到西河沿达正阳门洞,往南烧到同仁堂药铺后身小齐家胡同。三千多间铺户、一片繁华地区,尽成瓦砾。

1917年欧战后,使馆界外,业西药或代理某药厂产品者有:德商礼和洋行(美国同仁医院对面)、禅臣洋行(千面胡同)、兴华公司(西堂子胡同)、美最时洋行(东单栖凤楼)等。使馆界内先后开设有德国医院、美国同仁医院(创办人是美以美会传教士霍普金大夫)。先是在孝顺胡同开设眼科诊所,后租用德国医院部分房屋,开设同仁医院,在眼科界享有盛誉,东交民巷西口内还有一家法国医院。

使馆界外有英国道济医院(交道口北)、日华同仁医院(东单三条)、美以美会妇婴医院(崇内孝顺胡同)、中央医院(马市大街)、天主教西什库医院(西安门大街)、美国协和医院(帅府园原豫王府旧址拆建。洛克菲勒基金会接办)、公理会医院(宣内涭水河)等多处教会医院。

北京西药业的发展可分以下几个阶段来说。

(一)民国初年——北京迟于上海、天津十多年始有华人开办的西药房。除去旧有灾乱后重建的老德记外,观音寺街有中英药房(冯国璋投资,冯志远经营,1930年迁往王府井,名“华英”)、大栅栏街有屈臣氏药房(马心泉创办,马曾任第一届西药业会长)、中西药房(后易名“欧美”,任景峰创办,店内分左右两柜,中广药、西药各占一方)、华美药房(膝仲融创办,1954年经膝汉卿由市医药公司收购)。前门大街有中美药房(章达夫)、五洲药房、中华药房(创办人王少甫,首届同业公会委员)等。前门外被称作是西药房的发祥地。

随着社会上对西药的需求,内城药房也在不断开设,如东单牌楼之华安药房(1918年开业,由陆建章投资,经理谢恩增毕业于哈佛大学,得博士学位,归国后与庞敦敏先生等人共同在天坛中央防疫处研制牛痘浆苗、狂犬疫苗和破伤风血清等,造福人类。1940年编写《新药本草》两巨册,自费出版,被医药界视如圭臬。

1956年公私合营后,市医药公司聘为顾问。华安字号仍保留),东四牌楼北鼎记药房(军医学校教师郑林、王以平合资,苏济川经理。现为保康医药商店)、鼓楼前燕京药房(原为军医合资,后由辅仁毕业生张振河接办)、父子药房(不详)、护国寺华仁药房(附诊所)、西四牌楼北京药房(合资、后由杨百川任经理)、英美药房(日美交战,改名济元,经理赵续阶)、宏济药房(章铭鸿,附诊所,1956年改为牙科器械门市部)、旧刑部街世界药房(阎和庚,附诊所)、西单南欧亚药房、莱市口英法药房(不详),陕西巷南天德药房(附诊所)、万明路济世药房、李铁拐斜街样记药房(龚云阁,业批发)、南火扇华孚药房(李养轩、宋静斋合营,业批发)、大栅栏四箴药房(王仲然)、煤市街中外药房(方再文,药剂士)等。

彼时,慕洋风气渐成时尚,是以西药业也相当兴旺,即部队亦采用多种西药,不再是“头痛发烧,阿司匹林一包”了。

阿司匹林(醋柳酸)是德国拜耳药厂首先用的商品名,对头痛、发烧有疗效。该厂常在北京《顺天时报》(日本人办,销路很广)上用1/4版面做广告宣传,使得家喻户晓,军队里也多采用。虽然卖价昂贵(20片银洋7角),与上海中西药房同名品相比(售价2角)高出数倍,而病家宁愿舍贱而求贵,因为相信该厂的名声。以后,更多的退热止痛药上市才夺去了它独占市场的局面。

(二)北伐之后——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之后,国民党将中央政府迁都南京,北京改为北平市。旧时官僚富绅与之俱去者达20万人(原有170万人),街巷萧索,宅院空落,商业尝到苦滋味,药房更不例外。

民国十八年(1929年)北平市卫生局成立药科讲习所(本司胡同)。所长兼教师杜万享先生(在协和医院药房任职),还有崔华五、奎阔如和英国药剂师Mr.Bripland及协和药房寇主任Comara等义务担任教师,学期两年,毕业后由南京卫生署签发证书。首期毕业生有张志宾、苏济川、尚兹本、王清溪、孙美蓉(女)等二十余人。以后时局变迁,困难频来,杜先生肩担重任,历度难关,讲习所一直开办到新中国建立之后,为提高药房业务素质和药学人才,做出很大贡献。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国民政府卫生署首次领发《中华药典》。我国始有药物鉴定准则。

1931年,汉口发生空前大水灾,疟疾流行。投机商人赶来购买奎宁片,正品(BK双桃牌)断档,以劣药(双汽球牌)冒充坑害灾民。

同车9月18日,日军在沈阳发动军事侵古,不少难民(多为富人)逃进平、津,给市场增添几分活气。此后药房陆续开设的有今代药房(石克一,原任职于上海科发药厂,在平首创药片加工。解放后任医学院药学系制药机械讲师)、中德药房、正阳药房、北方药房、中华药房、利民药房等约六十户。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以“法币”统一全国币制(废两改元)。市场一度混乱后,逐渐稳定下来。进口药品多数跌价。

同年,日军侵占我国东三省之后,野心愈炽,魔爪又伸入关内,民情激愤,于是发起“抵制日货”运动。西药业组成“日货检查团”,分组到各户进行检查,对日本药品,予以查封禁售。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深圳小伙伴们注意!去香港买药千万别去这儿!!!
香港买药的终极攻略(医院、药房、医药公司的区别)
戒烟药骗局
朱华云:基于现代医药学背景下西药药房管理的科学性与实用性研究
上海巨商黄楚九
嘉兴西药业的一件抗战史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