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国博,看有故事的肖像画

古人到底长什么样?

在那个没有相机的年代,他们是如何记录相貌的呢?

近期有五十余件明清肖像画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北京文艺广播《打开文化之门》主持人米夏邀请工笔画家、艺术撰稿人赵闻芳,带您边走边看,一睹古人容颜,听画作背后的故事。

工笔画家、艺术撰稿人赵闻芳和主持人米夏

本次展览遴选明清肖像画佳作五十余件(套),旨在持续展示明清时期中国肖像画的艺术成就以及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本次展览由三个单元构成,所选画作题材涵盖王室、名臣、名士、文会、闺阁、女容等多个方面,观众在观赏画作的同时,能够具体入微地从中领略明清两代各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精神风貌、思想追求、信仰观念和审美情趣,深入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政治、礼制、官制、艺术、风俗、服饰、审美等各个层面的丰富内涵。

容曜丹青——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清肖像画展

王室


王室和名臣位高权重,肖像画多由职业画家所画,以写实为主,以形写神,注重刻画像主的面部特征,有着纪功、颂德、表行的作用。

康熙书房坐像

康熙是历史上最好学的皇帝之一,自言“朕在宫中,手不释卷”,无论政务有多忙,只要有空暇时间就会看书。他还特设了南书房,聘请名家鸿儒入值。读书成为他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他的画像中自然也离不开书。

这幅作品应该是康熙在世时,职业画家对照着他来创作的,最接近康熙本尊。大家或许还见过康熙其他样子的画像,但这幅是他晚年的形象。画像中的康熙面容清癯,须眉花白,头带黑色貂皮珠冠,身穿黄色缎地吉服袍,盘膝坐于锦垫之上,双手轻按金漆琴式三足案,案上摊开一本书。

名臣


乾隆皇帝非常重视功臣像的绘制,不仅钦定画师,还亲自题赞词。画像画好后便挂在中南海紫光阁,这是对当时功臣最高的待遇。

据资料统计,乾隆时期共为280名功臣绘制了画像。这些画像不但艺术水准高,还是历史的重要见证。后因皇宫遭到劫掠,这280幅功臣画像大部分已消失,目前存世的仅有20余幅。

明瑞像

明瑞就是紫光阁280位功臣之一,他年纪轻轻便立下赫赫战功。画中他的动作姿态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其实是他带兵打仗,训练士兵时的经典的动作,加上他清俊的五官,有很多观众看后用“销魂”来形容明瑞。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传为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全图以连环画形式表现各个场景,每段以屏风隔扇加以分隔,又相互联结,细致描绘了南唐大臣韩熙载设夜宴载歌行乐的热闹场面。《韩熙载夜宴图》是艺术水平高超的传世名画,后世有很多画家仿摹。中国国家博物馆共藏三件摹本,两件为清代,一件为明代,此次展出的便是明代摹本。

名士.文会


名士·文会单元,整体色调为绿色,主要体现的是文人的洒脱和随意,以及他们对自然生活的美好追求和对天人合一向往。展览从画中提取出山石的造型,结合了古代园林造园的空间特点,层层叠叠,渐进式推进,让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去领会文人雅士们所追求的雅致情调和文人雅趣。

雅集是明清时期文人肖像的重要表现形式。提及文人雅集,很多人会想到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文人名士聚于会稽山阴兰亭水边,流觞曲水,临水赋诗。

王羲之的《兰亭序》后来被第七代孙智永继承。智永在去世前将《兰亭序》墨迹传给了弟子辩才。

唐太宗李世民特别推崇王羲之,诏令天下大量搜集王羲之的墨迹。他为了能得到辩才手中的《兰亭序》,特意派监察御史萧翼潜伏在辩才身边。萧翼在取得辩才信任后,伺机拿走了《兰亭序》。后来,当辩才得知《兰亭序》被偷,深感愧对先师,一年多后便去世了。

萧翼赚兰亭图

唐代画家阎立本据此故事绘有《萧翼赚兰亭图》,后人也多绘有此题材。此次就展出了一件《萧翼赚兰亭图》,画中的一位小侍从还在给辩才做手势,让他当心被骗。

杜甫采药图

文人名士中怎么能少的了诗圣杜甫。都说杜甫很忙,其实杜甫除了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位懂医药的人。杜甫因体弱,久病成医,积累了不少医药知识。因为生活拮据,他常采药补贴家用。此次他穿着官服,左手拈须,右手持采药镰刀和竹篓,非常潇洒,比我们书本中的那个杜甫胖了些。

女性肖像


我们在古装剧中常常会听到“诰命夫人”,这是自唐朝以后,皇帝对当朝高官母亲或妻子的赐封。她们也可以领取俸禄。而被封为诰命夫人,对于她们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但“诰命夫人”的等级和待遇,仍然是依附于丈夫或儿子。

诰书,是皇帝封赠官员的专用文书。古代授予官职时,授臣一品至五品官称诰,六品至九品官称敕。明清时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chì mìng],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诰命夫人跟其丈夫官职有关。有俸禄,无实权。

此次展览为大家揭秘了“诰命夫人”们的真容。她们身披霞帔,腰缠玉带,集雍容华贵于一身。这类画作采用矿物颜料绘制,如今色彩依然艳丽。

明以后,女性肖像画逐渐从群像构图转变为对独立个像的描绘,从早期规箴教化的目的,转向对女子美感的呈现。

《历代文苑像传》李香君画像

此次展出了叶衍兰《历代文苑像传》中所绘的女性形象,除了有闺阁中比较婉约的女性形象之外,还有驰骋沙场的女性形象。《历代文苑像传》由文史学者和书画鉴藏家叶恭绰家族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极少露面,也是此次展览的亮点之一。

《历代文苑像传》董小宛画像

中国的肖像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展至明清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外来技法,于绘画技法、表现方式和风格特征等方面均有创新和发展,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完善体系。

在那个没有相机的年代,肖像画记录着一个人一生中的某个瞬间,留下了永恒的记忆。无论画中人是否做了美化,是否是当时的真实记录,都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资料,让我们得以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一睹他们的容颜,聆听画作背后的故事。

扫码收听本期精彩内容
一起沉浸式听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6号

- 预约入馆 -

国博采取全员线上限量预约,当日16时前可预约7日内参观,不接受团体预约和现场预约。您可点击此处进行预约

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参观环境,入馆时请您配合进行身份证件核录、现场健康码扫码登记、接受健康监测,出示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入馆后请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文明有序观

限量预约开放期间,暂停人工讲解服务,观众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文明有序观展。

- 交通信息 -

公交线路:

天安门东:1、2、52、82、120、观光2线、旅游公交1线、旅游公交2线。

地铁线路:

天安门东:1号线下车,C、D出口出站。

相关链接
110周年!国博拿出压箱宝办6大展览

来源:北京文艺广播《打开文化之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到国博观明清名士的“朋友圈” | 鉴赏
明清肖像中的名臣与闺阁,国博新展“容曜丹青”
【书法赏鉴】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与绍兴兰亭
国博馆藏明清肖像画首次展出
王羲之书法欣赏南朝岁月的快意书写
兰亭集序原文及背景材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