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国重点文物

  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晋武帝司马炎始设国子学,至隋炀帝时,改为国子监。


  唐、宋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教育管理机构,统辖其下设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等,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人负责管理。


  元代初设国子监,属集贤院,下辖国子学,设置祭酒、司业,掌管教令;监丞,专领监务。


  此外,另设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亦称国子监,以示与汉人、南人之区别。明清两代,国子监兼有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性质。


  明代国子监规模宏大,分南、北两监,各设在南京与北京。


  南监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规模尤盛。


  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在北京设国子监置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各一员。


  清沿袭明制,国子监总管全国各类官学(宗学等除外),设置管理监事大臣一员;祭酒满、汉各一员;司业满、蒙、汉各一员。另外还设监丞、博士、典簿、典籍等学官。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


  元大德十年(1306年),北京国子监始建,初称为北平郡学,截止2017年已有711年的历史,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明朝国子监创于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洪武八年,在凤阳另置中都国子监。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撤销凤阳中都国子监,其师生并入南京国子监,此时南京国子监学生已增加到8000多名。永乐二年(1404年),北平郡学复称国子监。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亦称南北两雍)。永乐二十年(1422年),南京国子监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


  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但此种盛况为时不久,正德以后,日渐衰退。


  顺治七年(1650年),南京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

       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


  1905年12月6日(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改革学制,设置学部,国子监裁废,其教育行政功能并入学部,国子监的历史使命便告结束。


  1956年,北京国子监辟为首都图书馆。

       1998年,辟雍对外开放北京国子监。

       2005年,首都图书馆迁出。

       2006年,北京国子监和孔庙成立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管理处。为历史文化类旅游景区。


  “监”作监察、监视、监狱解时读平声jiān(兼),用作官名、官署名时读去声jiàn


  辟雍内景,牌匾为“雅涵于乐”乾隆皇帝的“雅涵於乐”。【雅】与【乐】是在一起的。故有【雅涵于乐】之说。


  道光皇帝的“涵泳圣涯”(对儒家的思想要沉浸到里面,反复的琢磨)。


  咸丰皇帝的“万流仰镜”(万人仰之以为鉴镜)。


  持敬门,从孔庙通往国子监的大门,意思是进了这个大门都要持有对师长的崇敬和尊敬。


  退省门,国子监大门内西侧的一座门,其意为当你离开这里的时候,要像孔子之言曰,吾日三省吾身。


  国子监监生们上课的地方。


  国子监原状陈列展


  展室内景


  以下为展室内景。


  科举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


  它为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任用人才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科举制度还为社会阶层的流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可,国际上把科举制度列为一大发明。


  自王安石推行经义取士之后,科举制度的积极性日少、消极性日增,至明清两代,科举达于极盛而自身的弊病亦达于极甚。


  在一个专制、封闭的社会环境中,由于无法接受新的思想、学术、技术的影响,没有革新精神,一种既存制度或事物的演变过程常常不是越变越好,而是越变越糟。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清政府下诏改革科举,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科学技术)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凡四书、五经文,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武科生、童考试及武乡科、会试,著一律永远停止。”


  同时下诏广开学堂,兴办新式教育,基本上恢复了戊戌变法时的新政内容。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直隶总督袁世凯、署两江总督张之洞上疏请渐行罢废科举,“使天下士子,舍学堂别无进身之路”。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举行了清朝的、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届会试、殿试,状元、榜眼、探花分别为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正式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中国历史上的科举制度最终结束。


  名人对科举制度的评价:

       白居易:唯秉至公,以为取舍。

       唐宣宗:有司考试,只在至公。

       邓嗣禹:至于有唐,一以考试为准绳,而后平民有参与政治之机会,阶级观念,赖以破除焉。


  钱穆:此制(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


  孙中山:科举制度“平民政治”,而且优过“民主政治”,是“极端平等政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代文化常识之五:科举制度 ◆中国编辑联盟网
科举制度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汇总--科举制度
浅谈明代的选官制度
小常识:古代科举制度
古代文化常识之科举制度专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