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足迹58十三陵镇延寿镇访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寻妃子坟太监墓一
2022年11月17日北京大卫队活动

1、明十三陵超大石牌坊

2、下马碑

3、大宫门

4、神功圣德碑亭

5、华表

6、神道博物馆

7、望柱

8、石像生

9、龙凤门(火焰门)

10、延寿镇政府

11、德陵村

12、神宫监围墙

13、一棵百年大槐树

14、东井

15、德陵

16、永陵

17、景陵

18、长陵



1、明十三陵石牌坊 (中国最大的石牌坊,六柱五门十一楼)


  ◆这是一座六柱五间十一楼的彩绘超大石坊,宽28.86米,坊高14米。巨大的汉白玉石构件和精美的石雕工艺堪称一绝。据载,从15世纪初叶到17世纪中叶,明朝的皇帝们在天寿山南麓为自己建造了整整108平方公里的巨大陵区,这座大石牌坊就是整个陵区最前端的领头建筑。


◆‖牌坊最下为石台基,台基前后各设礓礤(拼音:jiāng cǎ,音同:疆菜)路。古代中国建筑中以砖石露棱侧砌的斜坡道,可以防滑,一般用于室外。在坡度较大的地段上,一般纵坡超过15%时,本应设台阶,但是为了能通行车辆,将斜面做成锯齿形坡道,称为礓礤。‖


◆¶支撑楼柱下端前后各有夹柱石,夹柱石上的雕饰图案非常精美:

  1、中间两柱浮雕云龙,顶部各有圆雕的卧麒鱗和浮雕的宝山;

  2、侧面两柱浮雕草龙,再侧两柱浮雕双狮滚绣球

  3、四柱夹柱石上部则分别圆雕卧狮及浮雕宝山。


◆‖五楼均雕作庑殿顶形制,其正吻(龙吻)、垂兽、走兽、正脊、垂脊、瓦垄、勾头、滴水式仿琉璃构件样式,雕刻得非常逼真。各楼勾头、滴水之下则依木构件形状雕刻出檐椽、飞子、檐檁,以及单翘重昂七踩式斗拱。斗拱的底面与平板枋相接。‖

2、下马碑

       立于大红门前左右两侧,形制相同,高5.32米。碑的正反面均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字。朝廷命官前来谒陵,到此碑前必须下马步入陵,以示崇敬。




3、十三陵大宫门


  1、中门洞是已故皇帝、皇后棺椁、神主、神牌、香帛、祭品、仪仗通行的地方;

  2、左门洞(东门洞)是嗣皇帝祭拜祖先陵寝时通行之处;

  3、右门洞是奉命谒陵的官员进入陵区时的通行之处。

  ◆左门(东门)是皇帝谒陵通行之门。右门(西门)是谒陵官员谒陵进入陵区所经之门。这是古代“居中而尊”和“尚左”礼制观念的具体体现。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西北50km处的昌平区境内,是明朝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陵区占地面积80km是当今世界上保存较完整的陵墓建筑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十三陵的营建始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止于清朝初年,历时200余年。依陵寝营建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长陵(永乐皇帝陵)、献陵(洪熙皇帝陵)、景陵(宣德皇帝陵)、裕陵(正统皇帝(即天顺皇帝)陵)、茂陵(成化皇帝陵)、泰陵(弘治皇帝陵)、康陵(正德皇帝陵)、永陵(嘉靖皇帝陵)、昭陵(隆庆皇帝陵)、定陵(万历皇帝陵)、庆陵(泰昌皇帝陵)、德陵(天启皇帝陵)、思陵(崇祯皇帝陵)。陵区内除葬有13位皇帝外,还葬有23位皇后、1位皇贵妃以及数十名殉葬的宫人。此外,陵区内还建有7座妃坟园寝(东井、西井、万贵妃坟、悼陵、四妃二太子坟、贤妃坟、郑贵妃坟及二李、刘、周四妃坟)和1座太监陪葬墓(王承恩墓),以及为帝后谒陵服务的行宫、苑囿等各式建筑。在陵域周围的10个天然山口(东山口、中山口、榨子口、西山口、德胜口、雁子口、锥石口、贤庄口、灰岭口、老君堂口)处修筑了城垣、拦马墙等防御设施,以保陵区安全。

  明代皇陵的营建分为卜选陵址、拟定规制、备料施工等几个步骤。卜选陵址是陵寝营建的首要环节。一般先由卜选官员即朝中一、二品官员率风水堪舆人员依据风水理论,“外观山形,内察地脉”,经实地勘察后,选出一处或数处“风水吉壤”,上奏皇帝,必要时还要画出图样,贴上说明,最后由皇帝裁定。

  成祖朱棣称帝后即有从南京迁都北京的打算。明永乐六年(1408年),朱棣命令礼部尚书赵羾带领江西术士廖均卿等人来到北京附近踏勘陵地。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在昌平境内的黄土山找到了万年吉壤。朱棣遂封黄土山为天寿山,降旨圈地方圆80里作为陵区禁地。

  明十三陵陵寝布局不是按照《周礼》左昭右穆的方式,而是以尊者居于主脉,卑者居于从脉(余脉)的布局排列的。长陵是十三陵的首陵,位于天寿山主峰中部,其他各陵分列其左右。十三陵中长陵最大,永陵、定陵次之,思陵最小。陵寝建造方式可分为三种:一是皇帝生前所建陵,规模大且装饰华丽(如长陵、永陵、定陵);二是由嗣帝所建陵,因有先皇“从俭建陵”的遗诏或受葬期、国力的影响,规模小且比较简朴(如献陵、景陵);三是皇帝生前未来得及建陵,改朝换代后由下一朝代营建(如思陵)。

  ◆明十三陵以规模宏伟壮观、陵园体系完整、布局庄严和谐、景色优美静谧、风格典雅古朴著称于世。1957年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重点古建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十三陵和八达岭作为一个完整的风景名胜区又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2003年7月3日,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经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通过,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故宫

2、颐和园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4、长城

5、天坛

6、大运河

7、明清皇家陵寝

      明清皇家陵寝指建于明清时期的皇家陵寝建筑群,2000年——2004年,清西陵、明显陵、清东陵、明孝陵、明⼗三陵、盛京三陵先后被列⼊世界遗产名录。现在的明清皇家陵寝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湖北省、江苏省、安徽省、辽宁省。位于北京的明清皇家陵寝中最著名的便是明⼗三陵了,它是明朝迁都北京后⼗三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成,是中国乃⾄世界现存规模最⼤、帝后陵寝最多的⼀处皇陵建筑群。

大明朝是“十七朝、十六帝、十三陵”。

      十七朝,是指明朝一共经历了十七个年号;十六帝,是因为朱祁镇当了两次皇帝,年号分别为“正统”和“天顺”,中间夹着他弟弟朱祁钰的“景泰”。

十七朝年号

﹌﹌﹌﹌﹌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

明成祖朱 棣(永乐)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

明朝历代帝王简历

1、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公元1368年8月,朱元璋发动起义军,在徐达和常遇春两名大将的指挥下,一举攻下北京,宣告元朝灭亡。同年在南京称帝,该年号为洪武,建立明朝。

2、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太组朱元璋的孙子,继位后削藩,被燕王朱棣赶下皇位。

3、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朱元璋第四子,发动靖难之役成功上位,夺取政权,改元永乐。

4、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朱棣长子,为政仁和清明,缓和社会矛盾,在位仅一年时间。

5、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与其父并称为“仁宣之治”,统治时期社会强盛发展。

6、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宦官专权,还经历了“土木之变”,后被救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

7、朱祁钰(1428-1457)年号“景泰”,因朱祁镇被俘虏上位,粉碎了瓦剌并救回朱祁镇,后将其软禁。

8、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朱祁镇长子,沉迷女色,爱好方术,使得宦官专权。

9、朱佑樘(1470-1505)年号“弘治”,开辟了“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一改奸臣当道的局面,后世称为“中兴之凌主”。

10、朱厚照(1491-1521)年号“正德”,明朝最荒唐的皇帝,好女色,贪图安逸,最后荒淫过度而死。

11、朱厚璁(1507-1566)年号“嘉靖”,前期为政清明,节用宽民;后期政治腐败、荒淫无度。

12、朱载垕(1537-1572)年号“隆庆”,朱厚璁第三个儿子,在为7年。

13、朱翊钧(1563-1620)年号“万历”,28年不上朝,整日贪图享乐,深居宫中。

14、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贪财好色,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来因服用丹砂过度而死亡。

15、朱由校(1605-1627)年号“天启”,宦官魏忠贤长期统治这朝政,导致政治腐败,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

16、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诛杀魏忠贤,勤于政治,但由于农民积怨太深,各地发动起义。最后在景山自缢身亡。

十三陵是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

1、长陵: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

2、献陵:明献陵是明朝第四位皇帝明仁宗和皇后张氏的陵墓,陪葬恭肃贵妃郭氏墓。

3、景陵:明朝第五位皇帝宣宗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孝翼太后(吴贤妃)附葬陵寝。

4、裕陵: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5、茂陵:是明朝第八位皇帝明宪宗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和一位妃嫔柏氏的合葬陵寝。

6、泰陵: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年号弘治)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7、康陵:位于昌平天寿山陵区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

8、永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年号嘉靖)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9、昭陵: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隆庆皇帝朱载垕及其皇后李氏(明穆宗孝懿庄皇后)、陈氏(明穆宗孝安皇后)、李氏(明穆宗孝定皇后)的合葬陵墓。

10、定陵: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

11、庆陵: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12、德陵:明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墓。

13、思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明思宗朱由检与周皇后及田贵妃之合葬墓,是明十三陵之一。


4、北京最高的华表


  ◆ 华表立于神功圣德碑亭四角,对称而设,四座华表形制和纹饰相同。


  ◆一根华表,从里到外,从上到下都雕有云龙,一共有98条龙。

       华表高10.81米,而天安门的四座华表高度才9.57米。


  ◆华表周身雕饰云龙纹,一条巨龙盘旋而上,上部穿云板,顶端是一个俯仰莲花形圆盘,叫'承露盘'。上蹲一头异兽,头朝上,俗称'望天犼'。

  ◆朝南蹲立者称'望君出',它呼唤着帝王走出深宫,体察民情;朝北蹲者称'望君归',它呼唤着帝王不要在外久留,要及时回宫处理朝政。

  ◆其上下坊束腰处均雕有精美致的云龙图案,柱身上雕刻着萦绕柱身盘旋而上的升龙和云朵。

  ◆这4根是北京城最高的、明代原装的、每根都有98条龙的华表!


5、神道


  ◆神道,又称神路,明十三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就是长陵神道,进入明十三陵首先经过长约7公里的神路,这条神路由南向北依次是: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石象生、龙风门、南五孔桥、七孔桥(已损毁)、北五孔桥,到长陵门前。古代帝王陵区的布局,最先建陵的皇帝修建的主神道通常会直达其陵前,以后的帝王则在主神道的基础上,向其他方向延伸出辅神道,通往各自的陵前。



6、长陵的神功圣德碑


  ◆长陵的神功圣德碑,规制为重檐歇山顶。“神功圣德”指的就是对帝王历史地位的评价。





  ◆明朝时,正面是碑文,3000余字,为明成祖长子仁宗朱高炽撰,列述永乐皇帝的功绩。

  ◆碑背面是乾隆五十年(1785),乾隆皇帝写的《哀明陵三十韵》,详细地记录了长、永、定、思几座陵墓的残破情况。碑东侧是清政府修明陵的花费记录,西侧是嘉庆九年(1804)清仁宗嘉庆皇帝论述明朝亡国的教训得失。

  ◆碑文落款时间为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十七日。碑文内容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用散文的形式叙述了明成祖的身世、体貌、学问、品德,成祖受封燕王、奉命北征的战功,靖难之役前后情况,登极后明朝文化、经济的发展,以及征服安南、率师亲征漠北等武功文治方面的功德。叙述了仁孝文皇后徐氏协助成祖,治理内宫的功德,以及成祖、徐皇后的子女、孙男等情况。后一部分是四言句式的颂词,对成祖、徐皇后一生的功德作概括、精炼的阐述。所涉内容较为广泛,为达到歌功颂德的目的,对史事的阐述有明显的夸张或歪曲之处。但客观描述的部分仍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碑文的书法出自正统初年著名书法家、太常寺卿兼翰林侍书程南云之手。程南云,江西南城县人,曾因书法精妙参与纂修《永乐大典》。他学识渊博,精通篆书、隶书、行书等多种书体,书法造诣颇深。当时“四方求其书者无虚日”,特别是宣宗皇帝非常喜爱他的书法。他奉命书写的这篇碑文,为楷书字体。字体结构谨严、笔力雄健 , 确是一件难得的书法佳作。


7、望柱


  ◆一对望柱是神道石像生之首,柱身及基座均为六边形,柱身遍雕云纹,顶部雕云龙纹柱帽,柱座为须弥座形制。

       ◆望柱与华表是不同的。常见的望柱是石桥挡板连接处石柱上面的石狮子或其他的造型。帝王陵墓前的望柱就是较高、带雕刻的石柱。华表,顶端带两个翅,通常顶上还有蹲龙。


8、石像生

       石像生是碑亭北边千米神道两侧排列着的造型生动、刻工精巧的立体石雕,它们一共十八对。自南向北的顺序是雄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均为两卧两立,其后则是恭立着武臣、文臣、勋臣各四个。

神道狮子


  ◆雄狮威武,百兽之王。古代帝王陵寝作为神路上的神兽,用以震慑百邪,昭示皇权。




獬豸象征公平正义






骆驼象征坚韧不拔,吃苦耐劳







大象象征祥瑞温和,忠实善良。







麒麟象征太平祥和天下昌盛







骏马是帝王生前的坐骑,因此陵前的马是必不可缺的。







石将军







石品官






石功臣






9、龙凤门(火焰门)



龙凤门简介

       孝陵十八对翁仲最后一对文臣雕像身旁是龙风门,龙风门为三座火焰牌坊式柱门连接着四间琉璃照壁和延长的看面墙组成,三座火焰牌楼门两旁的六根石柱高过石门框顶处,横向穿插由内向外的镂空云板到柱顶端,莲花托上蹲着一对形似望天的石兽谓之蹲龙。三座石雕门框的顶部正中雕有圆形须弥座,座上为火焰宝珠,三座石门框之间为白石的须弥座,上面设有六根门柱前后的戗鼓石,还建有四座琉璃照壁,四偶嵌琉璃岔角花,墙面中心菱形琉璃花内饰有龙、风、花、鸟玲珑别致光彩绚丽,照壁左右两侧还连接着一段稍低的青砖下肩,上面砌有黄瓦顶的红墙,整座建筑高低错落节奏鲜明,既是陵区一景又是一座屏障。

        龙凤门原有红漆直棱木门,打开门扉南望神道,排有雄伟序的石象生直抵影壁山,在景物的底线上升处可见金星山的顶端,反身从龙凤门北眺,开阔的视野里有神路弯转顺势高升,远处昌瑞山气势宏伟,在苍茫林海中金碧辉煌的楼台殿顶时隐时现,迷人的光芒宛如人间仙境


10、明长陵简介

       明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

一、墓主明成祖朱棣及皇后徐氏生平



永乐皇帝朱棣功绩

1、编修《永乐大典》

2、经营东北,

3、派郑和下西洋,

4、营建紫禁城,

5、占领安南,

6、五征漠北。


明成祖朱棣一雄才大略的封建帝王

       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明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七日封燕王,十三年三月十一日,就藩北平。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永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征漠北,十八日病逝于榆木川,谥“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十二月十九日葬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成祖”。

       朱棣在明代是个颇有作为的皇帝。文献记载,他“貌奇伟,美髭髯,智勇有大略”。早在当燕王时,就曾屡帅诸将出征,并节制沿边士马。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太祖朱元璋去世,因太子朱标早逝,皇太孙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

       朱允炆是个优柔寡断,缺少从政经验的年轻皇帝。朱元璋在世时,为了监视各地的将官,把军政大权牢靠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曾先后三次封建诸子,把23个亲儿子分封为亲王,驻全国各战略要地,并赋予了极大的军事指挥权。这些亲王在太祖死后,自恃尊属,多拥重兵而不法,尤其不把年轻的侄皇帝放在眼里。

       为此,建文帝采纳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的意见,采取了“削藩”措施。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八月到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建文帝先后削除了周、湘、齐、代、岷五个亲王的爵位。朱棣见削藩就要轮到自己头上,就一面称病,一面在北平招募武士,训练军马,准备起事。

       后来,燕山百户倪谅告发了朱棣的阴谋。建文帝下令削夺燕王爵位,拘捕燕王府所有官员。北平布政使张昺和都指挥使谢贵出动了驻扎在北平的所有军队,将燕王府团团围住。朱棣利用官兵不敢伤害自己的弱点,用诈降的计谋,把张、谢二人骗进王府杀死,遂率800守卫亲军杀出王府大门,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攻克九门,占领了北平城。并上书建文帝,说齐泰、黄子澄都是奸臣,他要遵照朱元璋所定的《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道,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的话,为朝廷铲除奸臣。又自称其师为“靖难”,意思是为皇帝解除危难。经过四年的激战,朱棣打败了建文帝,攻克了当时的都城南京。当朱棣率兵进城时,皇宫起火,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他在宫中与后妃自焚身死,也有人说他从地道跑出,出家当了和尚,远游滇、黔、巴、蜀。至今仍是明史的一桩疑案。

       燕王朱棣在群臣的拥戴下,登上了皇帝宝座。第二年,改元“永乐”。朱棣即位后,为了避免藩王为争夺皇位而发动战乱,继续采取了削藩措施。先后把封在北方的诸王迁徙南方,并解除诸王军权,使军政大权完全归于皇帝。永乐十九年(1421年)他毅然将京师由南京迁至北京,使北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使明王朝北部边塞的军事防御力量得到了有力的加强。

       在发展对外交往和贸易上,他在永乐初年派遣“三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满载金银绸缎和瓷器等珍贵货物,远航西洋各国,换取海外奇珍,发展了中国与西洋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也提高了明王朝在世界的声望。


仁孝文皇后徐氏

  ◆仁孝文皇后徐氏,洪武九年(1376年)册封为燕王妃,朱棣称帝册封为皇后。永乐五年(1407年)七月四日去世,享年46岁。谥“仁孝慈懿诚明庄献配天齐圣文皇后”,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长陵玄宫落成,葬入陵园。

二、明长陵的陵宫建筑

       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其前面的方形部分,由前后相连的三进院落组成。

       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一座。其制为单檐歇山顶的宫门式建筑,面阔显五间,檐下额枋、飞子、檐椽及单昂三踩式斗拱均系琉璃构件;其下辟有三个红券门。陵门之前建有月台,左右建有随墙式角门(已拆除并封塞)。院内,明朝时建有神厨(居左)、神库(居右)各五间,神厨之前建有碑亭一座。神厨、神库均毁于清代中期,碑亭则保存至今。

       第二进院落,前面设殿门一座,名为祾恩门。据《太常续考》等文献记载,天寿山诸陵陵殿名为“祾恩殿”,殿门名之为“祾恩门”,始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是世宗朱厚熜亲易佳名。其中,“棱”字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字取“罔极之恩“意,长陵棱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俱不相同。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祾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旱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下面是海水江牙云腾浪涌,海水中宝山矗立,两匹海马跃出水面凌波奔驰;上面是两条矫健的巨龙在云海中升降飞腾,追逐火珠,呈现出一派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这些精美的石雕究竟出自何人之手,现在已无法查考。但北京市大兴县老君堂东曾出土明朝一位工部营缮所所副父亲的墓志。墓志中记载,墓主毛贵二有三个儿子。其第二子名叫毛荣,继承父业,擅长石雕技艺,在兄弟三人中他“尤有能名”,而且其技艺精湛,“超其朋俦”。永乐十一年随驾来北京,咸推其琢造精坚,俾之把总众役。十九年擢为工部营缮所丞。洪熙元年承命从事长陵,进授所副”。据墓志文可看出,毛荣不仅是个技艺超群的石雕艺人,而且因从事长陵营建有功而进授为工部营缮所所副。长陵精美的石雕刻或许与他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

       院内,北面正中位置建有高大巍峨的祾恩殿。这座大殿在明清两代,是用于供奉帝后神牌(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

       明朝从孝陵以后,陵寝祭殿有享殿、陵殿、献殿、寝殿、香殿等不同称呼。殿内日常陈设有神榻(灵座、龛帐)、帝后神牌、册宝、衣冠、御座、香案,以及各种乐器。朝延遣官致祭时,殿内再增置陈设祭品用的正案、从案、三牲案匣等。这些陈设说明,明朝陵殿具有供上陵朝拜举行大规模祭献活动,和平时司香火、四时供献、朔望朝陵等日常祭祀的双重功能。它兼有西汉陵寝寝殿、便殿或唐宋陵寝上下二宫祭祀用殿的功用长陵的这座祾恩殿,是明代帝陵中唯一保存至今的陵殿,堪称是我国古代木构建筑中的珍贵遗物,其珍贵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

       一是规模大,等级高。此殿制仿明代皇宫金銮殿(明代又称奉天殿、皇极殿)修建,面阔9间(66.56米),进深5间(29.12米),柱网总面积达1938平方米,是国内罕见的大型殿宇之一。殿顶为古建中等级最高的重檐庑殿式,覆以黄色琉璃瓦饰。正脊至台基地面高25.1米。上檐饰重翘重昂九踩斗拱,下檐饰单翘重昂七踩鎏金斗拱。六排柱前后廊式的柱网排列方式规整大方。殿内“金砖”铺地,殿下有3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和一层小台基,总高3.215米。台基前出三层月台。每层月台前各设三出踏跺,古称“三出陛”。其中,中间一出踏跺的御路石雕由上、中、下三块组成:最下面的一块与祾恩门图案相同,上面的两块分别雕刻二龙戏珠图案。台基上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形制也与祾恩门相同。此外,月台两侧还设有祭陵时供执事人员上下的旁出踏跺。台基之后也设有三出踏跺,其形制同月台前踏跺。

       二是用材考究,此殿梁、柱、枋、檩、鎏金斗拱等大小木构件,均为名贵的优质楠木加工而成。各构件在殿内部分(除天花外)无油漆彩画,显得质朴无华。支撑殿宇的60根楠木大柱,用材粗壮,是世上不可多得的奇材佳木。特别是林立殿内的32根重檐金柱,高12.58米,底径均在一米上下。其中,明间中间的4根金柱最为粗壮。左一缝前金柱底径达1.124米,两人合抱,不能交手。文献记载,天寿山各陵及北京宫殿所用楠木,采自四川、湖广一带的深山密林之中。那里人迹不到,“毒蛇鸷兽出人山中,蜘蛛大如车轮,垂丝如幻絙,罥虎豹食之。采者以天子之命,谕祭山神,纵火焚林,然后敢入”。伐倒的楠木,也往往是“一木初卧,千夫难移”,明万历年间,四川一带有“入山一千(人),出山五百(人)”的谚语。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四十六记明代运图,自蜀运木有“山川险恶”、“跋踄艰危”、“蛇虎纵横”、“采运困顿”、“飞桥度险”、“悬木吊崖”、“天车越涧”、“巨浸飘流”等险恶经历。而结筏水运时,每筏运木604根要用竹4405根,此外,还配有运夫四十人,自蜀至京,不下万里,其运送周期通常都在三年左右。由此可知,明朝时采伐楠木确实十分艰难。而一木至京,费银竟达万两。

  三是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我国的古建技术,宋代有《营造法式》,清代有《工部工程做法则例》,都是官修的建筑工程用书。但处于宋、清两代之间的元、明两代却都没有官修建筑用读书。因此,元明二代遗留下来的古建,就成为建筑史学界研究元明两代建筑法式、特点的基本素材。特别是像长陵祾恩殿这样的高等级的明代官式建筑,更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实物。这座大殿从结构上看,属叠梁式构架体系,不推山。宋元时期的叉手、托脚等构件已不采用,宋元时期的襻间斗拱也按照“檩、垫、彷”的组合方式由垫板代替。整体结构更趋简化,节点更趋牢固。由于梁的外端做成巨大的耍头伸出斗失之外,柱头科斗拱的机能发生了变化。但如果挑檐檩因受力向下弯曲,平身科斗拱仍能起到悬挑的作用。平身科斗拱的形制采用了宋元两代都没有的落金式鎏金斗拱。斗拱后尾部分均呈30°角斜向上伸,真假昂并用。

       祾恩殿的左右两翼,明朝时曾建有左右配殿(又作“廊庑”)各十五间,清代中叶毁坏并拆除。配殿之前各建有神帛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其制均由黄、绿琉璃件组装而成,小巧玲珑。炉顶为单檐歇山式,炉身正面为四扇假棱花槅扇,正中辟券门,门内为小室,用于焚烧祭祀所用的神吊和祝版。

      第三进院落,前设红券门制如陵门,为陵寝第三重门。院内沿中轴线方向建有两柱牌楼门和石几筵。

       两柱牌楼门,为柱出头式牌坊,又称棂星门。其两石柱,截面作方形,顶部各雕一坐龙(两龙相对),前后戗抱鼓石。柱间木构部分仍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时仿景陵制增构。其制,单檐一间,黄琉璃瓦顶,两山面各置博缝板,檩枋之下置重翘五踩品字斗拱六攒,其里外拽的拱头、耍头均作三幅云形式。斗拱之下依次安装平板枋、大额枋、花板、小额枋、门框、上槛(安装门簪四枚)、余塞等构件。

       两柱牌楼门后为石几筵。它由石供案和五件雕刻精致的石供器组成。石供案,须弥座形制。其上下枋均浮雕串枝花卉,上下枭刻仰俯莲瓣,束腰部分刻椀花结带图案,四角雕刻玛瑙柱之形。案体规整大方,基本完好。案上五供器俱全。中间的石香炉,作三足鼎形,炉身和炉盖各用一整石雕成。炉身部分腹部圆浑,三足外侧各雕云纹饕餮。炉耳、炉沿则分雕回纹图案;炉盖,底径大小同炉沿,顶圆,下雕一周海水江牙图案,上雕云纹及一头部前探的盘龙。烛台,形状略似古祭器中的“豆”,烛盘下雕仰莲瓣一周,下雕云纹。花瓶,小口大腹,两耳各雕衔环。

  ◆陵园的宝城建筑构成了“后圆”部分。其前部与第三进院落相接,形成一个整体。宝城,明代文献中又作“宝山城”,因城内覆盖玄宫(墓室)的封土称为“宝山”而得名。从外观上看,它就像一个封闭的圆形城堡,城高7.3米,外侧雉堞(垛口)林立,内侧置宇墙,中为马道,宽1.9米。宝城周长约2华里。宝城之内是埋葬帝后的玄宫(墓室)建筑,上面堆满封土,中央部分隆起,像一座小山陵,故称“宝山”。我国古代的陵冢,秦、汉以来,多作覆斗形状,其周围的陵墙平面也作方形,而明朝的帝陵,自南京孝陵始,则创制为圆形的陵冢,外护以圆形宝城墙的制度。

     这座明楼,明朝及清初时曾是前、后、左、右四面对称设置红券门,不仅楼体外檐斗拱系木结构,内部也都是木质的梁架结构,因此《帝陵图说》有“栋梁楠梗”的记载。但因多年失修,到了清朝中期,明十三陵的明楼凡“搁架木植者皆糟朽坍卸”,所以,乾隆五十年(1785年)修缮各陵明楼时,管工的大臣们特向乾隆皇帝上奏说:“今若就其形势仍用木植修换,恐难持久”,并提出各陵明楼的修复,应按照永定二陵明楼的起券方式,“一律改发石券”。

       长陵明楼在该次修缮中,因此改变了结构。首先,明楼内砌起了石券顶,楼顶因此变成了砖砌的实心顶结构,其次,左右两个红券门亦用砖封死,故此,现在前后券门通畅如故。而明楼的外观则形制基本如旧其中,上下檐四面均各显三间,上檐饰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饰重昂五踩斗拱,斗拱后尾均砌于砖体内。明楼的上下两檐之间,在南面一侧有华带式木榜额,书“长陵”两金字,亦仍如明朝旧制。楼内正中立有“圣号碑”。碑制为龙首方趺,篆额“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七个径尺楷书大字。其中,“成祖”,是朱棣的庙号;“文”是朱棣的谥号(寓意“经纬天地”),文字旧时泥金,碑身用朱漆阑画云气,故又有“朱石碑”的俗称。






11、碑亭



  ◆嘉靖皇帝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五月添建碑亭。碑亭重檐歇山顶,四面各设券门,亭内立有一座造型新颖别致的圣绩碑,称为“龙趺碑”。碑身在建成时没有文字,清朝建立后,碑阳用满汉两种文字刻了清世祖顺治十六年(1659年)谕旨(恭纪盛典之碑碑文标红部分); 碑阴刻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高宗的《谒明陵八韵》诗。




12、祾恩门



  ◆祾恩门为单檐歇山顶形制,面阔五间(通阔31.44米),进深二间(通深14.37米),正脊顶部距地面高14.57米。檐下斗拱为单翘重昂七踩式,其平身科斗拱耍头的后尾作斜起的杆状,与宋清做法皆不相同。


  ◆室内明间、次间各设板门一道,稍间封以墙体。其中明间板门之上安有华带式榜额,书“祾恩门”三金字。“稜”字系后世修葺时误写。门下承以汉白玉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其栏杆形制,为龙凤雕饰的望柱,和宝瓶、三幅云式的栏板。台基四角及各栏杆望柱之下,各设有排水用的石雕螭首(龙头)。台基前后则各设有三出踏跺式台阶。其中路台阶间的御路石上雕刻的浅浮雕图案十分精美。 祾恩门两侧还各有掖门一座,均作随墙式琉璃花门,门上的斗拱、额枋,门顶的瓦饰、椽飞均为黄绿琉璃件组装,在红墙的映衬下格外分明。




13、神帛炉



  ◆神帛炉由黄、绿琉璃件组装而成,小巧玲珑。炉顶为单檐歇山式,炉身正面为四扇假棱花槅扇,正中辟券门,门内为小室,用于焚烧祭祀所用的神帛和祝版。


14、武警部队守卫长陵


15、长陵裬恩殿


  ◆长陵祾恩殿,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大型楠木殿宇,规模大,等级高,用料考究。它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上。顶部为中国古建的重檐庑殿式,面阔九间(通阔66.56米),进深五间(通深29.12米),象征着皇帝的“九五”之位。支撑殿顶的60根楠木大柱十分粗壮,最粗的一根重檐金柱,高12.58米,底径达到1.124米,为世间罕见佳木。殿面阔超过了故宫太和殿。

       长陵祾恩殿的用料和工程质量比太和殿更讲究,殿内有12根金丝楠木大柱,中央四根大柱的直径达1.17米,高约23米,质量之高,形体之大,在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祾恩殿建成已逾六百年,经历过雷击地震,毫无闪失倾斜,依然巍巍挺立。

长陵祾恩殿造型庄重舒展,黄色琉璃瓦的巨大屋顶分为两重,它与正屋脊形成平展的水平线,又与两端的斜向屋脊形成生动的曲线。这两重屋檐都以精巧的斗拱衬托着。殿身正面开间较大,大木柱刚劲挺拔,立在三层白石台基上,上下匀称,构成端庄宏伟的整体。








  ◆该铜像是以1934年《故宫周刊》第369期和有正书局珂罗版《中国历代帝后像》中明成祖朱棣的画像为主要形象设计依据。为全身坐像,座长(进身)2.9米,面宽3米,总高4.08米,总重约5.6吨。


祾恩殿里设有皇家服饰与用具展示。





















































16、棂星门


  ◆棂星门,又作灵星门(古代“灵”与“棂”通用)或乌头门。建筑形制起源于古代的“乌头染”。《史记》:“正门阀阅一丈二尺,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筒,墨染,号乌头染。”后来,这种柱出头式牌坊门被名之为“棂星门”,成为象征王制的尊者之门。

《永乐大典》载古赋题句:“灵星名门,王者之制也。灵星垂象,王制之本也。欲知王者所法之制,当识灵星所垂之象。”按《后汉书·祭祀志》载,龙星(青龙七宿)左角有一颗星名为天田星,“号曰灵星”。它是“青龙七宿”中 “角宿”的附座星官。因“角星(角宿)为天门之象”,其内为“天庭”,所以,灵星所垂示的形象就是天门了。




17、石五供

  ◆石五供始见于明代永乐帝长陵,后为定制,从佛教中借用的供养祭器。


  ◆清代陵制:凡帝、后陵均设置石五供,位于二柱门以北的正中神道上。由石祭台和一个炉、2个花瓶、2个烛台组成。分为上枭、下枭和束腰三部分,束腰部分有八仙、八宝图案,所刻器物是用其谐音表示吉祥,如事事如意、平平安安、吉庆有余等。象征着皇陵香火永旺,神火不灭,仙花常开。长眠于地宫里的帝后们一年四季都在享受后代子孙的供养。

嘉庆二十三年佚名刻《钦定大清会典图》之太岁殿祈祀陈设,卷十三礼制P.5~6:五供排列:瓶、烛、鑪、烛、瓶(鼎豆壶)。卷十七之文昌庙陈设同上。若低一级之三供则为烛、鑪、烛,如先医庙等。



18、明楼



  ◆明楼是宝城的城楼,重檐歇山顶,上下檐四面均各显三间,上檐饰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檐饰重昂五踩斗拱,斗拱后尾均砌于砖体内。明楼的上下两檐之间,在南面一侧有华带式木榜额,书“长陵”两金字。

       方院后面是圆形的宝城,宝城前部建有方城,方城上有明楼,重檐歇山顶,楼内有“圣号碑”。碑制龙首方趺,篆额“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此碑并非原物,世宗皇帝改朱棣庙号为“成祖”,用木头刻好后嵌在碑上。嘉靖二十四年,太庙失火将成祖牌位烧掉了,到神宗年间,重新建起了现在的明楼和圣号碑。

       圆形的宝城中间,圆丘式宝顶上,松、柏、橡树成林,宝顶之下便是长陵的地下宫殿了。



从明楼俯瞰长陵






19、德陵村

  ◆德陵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东依山,北邻德陵,南为十三陵水库,故以陵得名。


  ◆该村明代为德陵神宫监。清顺治元年(1644)设司香官和陵户,后逐渐成村,以陵为名。

       德陵为明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陵墓,建于天启七年(1627),崇祯五年(1632)竣工。崇祯九年(1636)清兵入塞将陵园烧毁,虽经修葺但施工质量较差,清乾隆年间再度修葺,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德陵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20、神宫监


  ◆神宫监是明宦官官署名。设置洪武十年

       十二监之一有掌印太监主官。下设佥书、掌司、管理等员。掌太高各庙洒扫、香灯等事。

       明朝的皇宫内设十二监、四司、八局,十二监是: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司设监、御马监、神宫监、尚御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神宫监是明代帝陵独有的机构,属于宦官衙门,每陵神宫监设四品掌印太监一名,神宫监负责每陵日常维护,门禁。神宫监有一特点,正门冲向所守护皇陵神道方向。永陵神宫监位于今永陵村内,大门冲西,内有照壁一座。思陵无神宫监。定陵神宫监在崇祯十七年被毁。十三陵地区其他神宫监大多围墙和门还有保留,其中景陵神宫广亮大门上还有明代前中期彩画留。


21、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


  ◆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三陵诸陵前的碑头不同的是,这块碑的是一对凤凰,昭示着墓的主人是女性。


  ◆关于东井的墓主人,既有传说又有猜测,没有正经的文字记载。说法主要是两种,一说是成祖十六妃殉葬墓,一说是成祖永乐十八年七月薨世的昭献贵妃王氏。


  ◆殿前左右庑各三间,今基不存。殿后22米处立无字碑一座,碑高2.23米、宽0.91米、厚0.25米,碑额雕云凤纹,此碑立于嘉靖时。碑后坟堆残高约8米、直径24米。宝城建于山腰处,部分保存完好,墙高2.8米、厚1米,里皮用城砖,外以山石碎砖垒砌,内填以灰泥,内外墙皮抹灰泥刷红粉与内墙相同。据村内老人刘顺讲,解放前当地土匪程老六曾在坟顶、坟前、享殿前挖了三个盗洞,顶部一洞挖至地宫券顶石条,但均未打开。



  ◆地面残存有陵园建筑遗迹,整个陵园呈前方后圆,类帝陵规制。东西长197米、南北宽97米。享殿柱础石犹存,排列整齐,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长27.60米、宽16.10米,明间宽7.05米,次间宽4.90米,稍间宽4.30米。殿两侧有围墙,距外垣墙24.80米、墙高2米、厚0.8米,以大小城砖垒砌,里外抹有厚1厘米的灰泥,并涂有红色粉子。


22、十三陵德陵





  ◆明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天启皇帝朱由校和皇后张氏(明熹宗懿安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天寿山陵域潭峪岭西麓。

  德陵是明朝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占地约31,000m2,始建于天启七年(1627年)九月,崇祯五年(1632年)竣工,用时5年。营建时崇祯皇帝刚刚登极,明王朝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所以在财力、物力、人力上遇到了很大困难。首先,国库匮乏,经费不够。按照计划,营建德陵需用白银200万两。当时奉命负责陵园营建的工部尚书薛凤翔曾请求从国库中拨银百万两,但崇祯皇帝只筹措到50万两,还反复“叮咛告诫,以期速成”。为了不影响工期,在朝大臣们纷纷捐款赞助陵工,才使这座陵园勉强修建起来。其次,物料不足。据史料记载,德陵规制取法庆陵,但其所用石料却与庆陵不同。庆陵所用青白石料可从大石窝采料或从其他陵园处凑用,而营建德陵时已无别石可凑,只能采用石窝石料。另外,庆陵取石料时为石窝塘水撤干时,而建造德陵时石窝塘水正满,撤水揭盖不易。再次,募夫困难。明代初期,营陵民夫是从各地签派。明中叶后,开始采用雇募形式。明后期营建德陵时,由于势豪大户营建占役很多,并且竞相给予优厚报酬,所以管工官员担心陵工重大,需要人数颇多,如果在雇募民夫时出现“强壮者招之不来,老弱者挥之不去”的情况,必然会贻误工期,因而上奏皇帝拨营军供役,盐粮补贴如数发放(为使营军不以从役为苦,朝廷对营军按每人每天三分银两进行盐粮补贴)。

  德陵陵宫建筑总体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基本仿庆陵而建,但两进院落连成一个整体。陵前建五孔石桥、神功圣德碑亭。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门,院内建有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及神帛炉。第二进院落以三座门为门,内建棂星门及石供案。第二进院落后为圆形宝城,建有方城、明楼。明楼内立圣号碑,碑首作方形,前后浮雕二龙戏珠,碑额刻“大明”二字,碑身正面刻楷书“熹宗皇帝之陵”,碑趺为须弥座形,其上所饰图案较为独特。其他明陵圣号碑碑趺以云龙图案为主,而德陵明楼内圣号碑碑趺上枋雕饰二龙戏珠,下枋雕饰“螺、轮、伞、盖、花、罐、鱼、肠” 佛教八宝图案及“方胜、古钱、宝珠、三套环、珊瑚、犀角”等道教的杂宝图案。明楼后宝城内有哑巴院,哑巴院墙壁上有随墙式琉璃照壁,照壁后为宝顶,埋葬帝后的地下宫殿就在宝顶的下面。

  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下令修葺十三陵。修葺德陵时,将陵前神功圣德碑亭拆去墙垣,只留石碑,并于碑外四隅补修齐胸高的宇墙。祾恩门、祾恩殿均拆后缩小间量重建。拆除了左、右配殿。封塞了宝城的方城券洞,并在城台右掖增构了礓路直达城台之上。明楼由木质梁架结构改为石券顶结构。

  民国九年(1920年),德陵陵门被当地农民焚毁,祾恩殿也在战乱中毁坏。

  1949年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界风雨雷电的侵袭,德陵的明楼、宝城及其他附属建筑残坏较为严重。

  2002年3月10日,德陵抢险修缮工程开工,这是对十三陵中残破陵寝进行抢险修缮的第一个项目。主要修缮工程为:明楼揭顶重瓦、补配斗栱和檐椽,补砌和加固宝城、方城墙体,补配哑巴院琉璃照壁构件,归整方城台面、马道,填补宝顶裂缝,修复宝城及陵内排水系统,修缮五孔石桥,加固陵墙墙体及墙帽揭瓦,修缮三座门,清理祾恩殿遗址,复建祾恩门等。 2004年7月22日竣工,历时两年多,耗资3800万元。

  德陵目前没有对外开放。

朱由校——明朝第十五位皇帝










23、十三陵永陵

  ◆明永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阳翠岭南麓,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朱厚熜的年号“嘉靖“史称嘉靖皇帝,在位时间45年,是明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者之一,仅次于神宗皇帝朱翊钧的在位时间48年。由于朱厚熜在位时间长,所以嘉靖皇帝的永陵修建规模仅次于明成祖的长陵,迄今保护较好。

       永陵建筑独特、规模宏大,是明十三陵中的代表陵墓。永陵因可能有《永乐大典》陪葬而闻名于世。


朱厚熜——明朝第十一位皇帝


  ◆明永陵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嘉靖皇帝朱厚熜和皇后陈氏(明世宗孝洁肃皇后)、孝烈方氏(明世宗继后)、孝恪杜氏的合葬陵寝,位于天寿山十八道岭(阳翠岭)南麓。

  永陵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四月,武定侯郭勋、辅臣李时奉命总理山陵营建事宜。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二月完成,用时7年多。

  因永陵是皇帝生前所建,所以规模宏大,仅次于长陵,是十三陵中的第二大陵,占地250,000m2,耗银800万两。

  永陵陵宫建筑基本仿长陵,平面亦呈前方后圆形状。前方院共有三进,第一进院落前设陵门,券门三洞(现保存完好)。第二进院落前墙间设祾恩门,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设门三道,门左右各设随墙式角门(现仅存遗址)。院内左右两侧建配殿各九间、神帛炉两座(现已无存)。第三进院落前墙间建祾恩殿,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五间(现仅存遗址)。院内建两柱牌楼门及石供案。前方院之后是方城明楼、宝城和墓冢。

  虽然永陵陵寝规制仿自长陵,但又有所变化,如外罗城的增建、花斑石的使用、明楼的设计等。

  《帝陵图说》记载:永陵外罗城“垣石坚厚,壮大完固,虽孝陵所未尝有”。嘉靖十五年,时年30岁的世宗皇帝便开始为自己选择陵地。他看中了长陵东南的十八道岭,随即决定在此兴工营建,并将十八道岭改称为阳翠岭。据史料记载,从兴工到建成,世宗皇帝曾驾临过11次。待基本完工时,他登上陵后的阳翠岭观看,虽然永陵修建得大而讲究,但他还是不满意,于是问随行的工部大臣:我的陵就这样修好了吗?大臣一听忙回答:没有,这外面还有一道城墙呢。就这一句话,永陵便比以前的明帝陵多了一道外罗城。现外罗城墙仅存有条石墙基遗址。

  永陵的宝城、方城均以大块的花斑石砌垛口,十分坚固,这也是此前的明帝陵无法比拟的。

  永陵明楼至今完好无损,究其原因是其设计独特。其整体为砖石结构,形制为重檐歇山式,内部结构采用砖券顶,其上的斗栱、额枋、檐椽、飞檐椽、望板及匾额等构件均为大块石料雕刻后组装而成,并施以油漆彩画,酷似木构建筑,精致而坚固。

  民间曾流传有“拆大改小十三陵”、“乾隆盗木”之说,指的是清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曾对十三陵进行大规模修缮。在这次修缮过程中,为了减少开支,确实采取了拆大改小的办法,使许多建筑失去了原有的规制。如永陵的祾恩殿就由原来的七间改为五间,尺度大约缩小了一半,并改重檐为单檐歇山顶形制。从其殿基上遗存的后部重檐金柱柱础石看,其鼓镜直径有1.2m,比长陵大殿内相同位置的金柱柱础石鼓镜直径仅少2cm。现在柱础上的楠木大柱(金柱)已无迹可寻,这些粗壮的楠木柱是不可能在没有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全部糟朽的,这种现象如何解释呢?其实到了清代,像长陵祾恩殿内的金柱已很少见到,有人说乾隆皇帝修缮十三陵的目的就是看中了长陵祾恩殿内的楠木柱,但是由于受到汉官的劝阻,最后只好把永陵祾恩殿内的楠木柱拆走,其用途在史料中却无记载,事实足以证明,清政府在修缮明陵的过程中确实侵吞了大量的明陵建筑用材。

  1998年,十三陵特区办事处对永陵进行了封闭式保护。目前永陵未对外开放。









24、景陵村


  ◆位于昌平区北部。东令山,西北邻献陵村;北接长陵村,南依永陵村。村因陵而得名。




  ◆明景陵是明朝第五代皇帝宣德皇帝朱瞻基与皇后孙氏(明宣宗孝恭章皇后)的合葬陵墓,位于天寿山东峰(黑山)之下。陵寝始建于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一日,断断续续共历28年,天顺七年(1463年)三月十九日地面建筑完工。

  景陵占地25,000m2,由太监沐敬、丰城侯李贤、工部尚书吴中、侍郎蔡信等奉命督工,成国公朱勇、新建伯李玉、都督沈清及内府各衙门、锦衣卫等共发军民工匠10万人营建。

  景陵的陵寝建筑基本沿袭献陵的俭朴规制。原因有二:一是遵循了宣德皇帝的遗诏。宣德遗诏曰:“丧制悉遵皇考洪熙元年五月遗诏,毋改山陵,务从俭约。”二是因景陵的地形狭小而决定的。嘉靖十五年(1536年),世宗皇帝朝拜陵园时因景陵“规制独小,又多损坏”,曾下令增崇殿宇基构,于是享殿的规制有所扩大,“殿中柱交龙,栋梁雕刻,藻井花鬘,金碧丹漆”。又将殿前的御路石雕改为双龙戏珠及卐字云纹,另增置神功圣德碑亭。即使这样,景陵在十三陵中也是最小的。清梁份《帝陵图说》曾记载:献陵最朴,景陵最小。

  陵宫建筑原为两进院落。第一进院落以祾恩门为陵门,院内建祾恩殿、左右配殿及神帛炉。第二进院落以三座琉璃花门为前门,内建棂星门及石供案等。其后建圆形宝城、明楼及墓冢。宝城因地势狭小,作纵向长条形。

  清乾隆五十年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清政府对明十三陵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在修缮景陵时将陵前碑亭拆去墙垣,只留石碑,并于碑外四隅补修齐胸高的宇墙(现仅存台基和石碑)。祾恩门、祾恩殿被缩小间量重建(现仅存遗址)。封塞了宝城的城台券洞,并在城台右掖增构了礓路直达城台。原来明楼内的木构梁架在此次修缮中被改为石条券顶结构,现保存基本完好。

  1955年修缮了景陵的陵墙、三座门、两柱牌楼门、明楼、宝城。1998年景陵开始实行封闭式保护。目前景陵尚未对外开放。

  景陵内除葬有宣德皇帝和皇后外还有殉葬宫妃10人。据《明实录?英宗实录》记载:宣德十年(1435年)三月……庚子,赠皇庶母惠妃何氏为贵妃,谥端静;赵氏为贤妃,谥纯静;吴氏为惠妃,谥贞顺;焦氏为淑妃,谥庄静;曹氏为敬妃,谥庄顺;徐氏为顺妃,谥贞惠;袁氏为丽妃,谥恭定;诸氏为恭妃,谥贞静;李氏为充妃,谥恭顺;何氏为成妃,谥肃僖。谥册有曰:兹委身而蹈义,随龙驭以上宾,宜荐徽称,用彰节行。






25、昌平区延寿镇政府



26、永乐饸饹宴




掠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QQ浏览器
十三陵——明昭陵
明十三陵(明朝皇帝陵寝)
北京明十三陵导游词
图游十三陵!史上最全十三陵照片,揭秘明朝皇帝不为人知的生前身后事
明十三陵景区卫星照片和示意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