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人,来找找你拆掉的家——前门大街

着实有点不开心,这个系列的1和2还有番外篇,莫名其妙的被系统隐藏了,客服答复我说是系统升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弄好!真真的想问候一下你父亲的亲兄弟。

算了,生气是跟自己过不去,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人间一遭,因果缘劫,各有因由。本来闲来随笔之书,不过是为了区区京城九门下的老邻居叙个家常,拈一丝旧乡愁。何苦为难别人也为难了自己。

窗外深秋的雨,把寒意的冷冽渲染的有了一层别样的味道,古人常把秋天比作愁绪万千的季节,将离别,思念,乡愁,哀伤衬托的更加孤独。对于北京的秋来说,我更喜欢北京的深秋,冷冽深秋里带着初冬味道的风,会把人变得更清醒及敏感,哪怕是一丝远处飘来的烤红薯的天香,都会令人感受到久违的温暖,红黄的树叶是提示美好过往的绚烂,飘零的落叶随着缓而静的秋水慢慢消失在眼中的时候,细想一下,盎然的春将带着未来的希望一步步走来。人生就是这样年复一年。于是,终于想写写前门大街。

我出生于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真的是没到大腿的大雨,我不止一次从长辈的嘴里听到这个故事。而出生7天后,我第一个进入人间的家庭,就是傍依在前门大街两侧的胡同里一个小院的某间小房里,在那里和姥姥,小姨,小舅,妈妈,还有偶尔会来北京的亲戚,度过了童年,少年和一部分青年时光,须臾的分离后,我成家,离婚都在没有再离开这里,我坚定的认为,我的人生一定也会结束于此。也许,这是一种别样幸福的“故土难离”吧!基于这点,我认为我比大多数的老邻居,老北京人是幸运的。

对于一个生活在前门大街近在咫尺的人而言,这条街是一条熟悉到可以陌生到无视的街。熟悉是因为生于斯,长于斯,对于每家店铺卖什么了若指掌;说陌生,一来是因为熟悉,熟悉成了一种肌肉记忆,去哪里可以直接到不用看店名,低着头就可以直接到了自己想要去的地方。二来,从82年到现在,很多已经彻底消失了。

前门大街1982——1993年对比图

特意写在两张图之间,是因为想要把那十年的对比尽量写的更清楚,这十年,前门大街没怎么大变样,照旧是那个北京的最耀眼的明珠之一,相对于王府井和西单那些年月的高级繁华,前门大街才是最有人间烟火气的所在。一条老街两侧店铺鳞次栉比,很多都是有着耀眼的历史老店。每一家店不仅承载着周围居民的生活,甚至是全北京人民的生活,也是外地朋友来北京必须逛一逛的地方。可以说没来过前门大街,那您不算来过北京。时光从不会停下脚步,物是人非是岁月必然的产物,这十年间,前门大街多少发生了一些改变,一些店铺消失了,但总的来说因为有着周边生活的人们,大体上还是那条熟悉的大街。2007年后,在潘石屹和某些东城的官员们一拍大腿的喝彩声中,彻底把前门大街变成了后边不断拍脑门的垃圾。

前门大街消失了的那些商店

有兴趣的可以找找历年的地图对比一下,不难看出变化。

前门文化用品商店附近北看

前门文化用品商店附近90年代

2023前门大街北看,这张图和上一张是同一位置,只是高度不同

消失的不仅仅是那些熟悉的街景,商店,还有很多很多北京的味道,北京文化的味道。很多很多东西在耳边,在唇间,在脑海里,在每一步迈出的脚步,在不经意间的蓦然回首中,似有似无却无法捕捉。我忘不了迎群回民小吃里的炸糕火烧小米粥,忘不了前门乳品店里的酸奶,忘不了日杂用品商店里的鞭炮,全聚德窗口的鸭货,公兴文具店里的进口三菱自动铅笔,正明斋里的杏脯桃脯,淞沪小吃部里的肉米糕,旁边新华书店里的小人书,新风鞋店里的红片懒,食品总厂门市部里的VC软糖,前门电器店里第一次看见三洋录音机的兴奋。文体百货门市部里买大刀拍和乒乓球,前门邮局第一次寄出自己写的信,长虹油漆店里买银粉,却不懂得要买清漆,结果弄的满手银光灿灿......

前门西月亮湾的大碗茶

“大碗茶”咱就不细说了,网上能查到的资料很多。其实那是后街头巷尾卖茶水的有很多,都是玻璃杯上扣着一块方玻璃片避免落进尘土,好玩的提一嘴的是,大碗茶其实是开在了前门西月亮弯的男厕所门口,80年代后期开过一段时间的快餐盒饭。

老前门

从前门楼子下到珠市口,前门大街上最不缺的就是卖报和买地图的,小时候第一次感觉自己长大是被大人派去买三分钱一张的《北京晚报》,那是几乎每家必备的,有时候去晚了,就得再走远点去买,卖报的都是抱在怀里,特像以前的报童。那时候小孩去帮大人买报纸,打酱油是再平常不过的家务。没看哪个孩子走丢被拐,要是给三分钱那就是该有的义务劳动,要是开恩给了五分钱,剩下两分钱那是童年可以自由支配的快乐。对于我来讲其实最多的意外获得,是因为借着买报纸出去疯玩忘了时间,回家挨的数落和鞋底子。

前门楼子下的存车处

前门大街上一共有四处比较大的专门存车处,这是前门楼子西边华北楼小吃部旁边的存车处,东边还有一个,大栅栏东口有一个,掌扇胡同口还有一个。存的时候你把自行车锁好,然后存车的老头或者老太太过来,给你拴上一个竹子做的小牌子,牌子有一端是涂上了蓝色或者红色,上边有数字,就拴在车把上,对应的还有一块相同数字编号的牌子交给你,取车的时候凭这个牌子交了2分钱才可以走,所以那时候人们兜里总是有几个钢镚的。

晚上天擦黑就看车人就会下班,他们会把不多的过夜的自行车,归拢到一个用钢管焊成的三角形车架上,然后再用几个车架围好作为保护。剩下的车架就成了孩子们晚上的乐园。当然,那个时候真正过夜的自行车并不多,因为对于任何一个家庭,自行车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资产,万一丢了可是大事,对派出所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盗窃案件,抓到了是要拘留的

前门百货商店

全聚德餐厅——快餐部80年代

上边两家店都在前门大街的东侧,印象并不多。但是在他们之间的力力餐厅的担担面,可是我童年记忆里的无上美味,全聚德的窗口的鸭货也是很不错的,尤其鸭翅最爱。可惜后来不卖了。

大江胡同里的小人书出租店

我真的不确定这是哪里的小人书租书店,但是大江胡同里真的有这么一家,店主是个不会笑的老头,记忆中脏兮兮的,他的小人书我记得在那看是一分钱一本,租回家好像是五分钱一天,但是要交2角钱做押金。好多成套的小人书,但是那时候真看不起啊。

前门大街湖南陶瓷服务部

这家陶瓷店离我家最近,那时候真有好东西,可是家家户户谁有闲钱去购买这些呢?多数都是看看。

前门妇女服装店

姥姥也曾经这样背着穿着开裆裤的我,三十七年前的冬天,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她永远离开了我,她是这个世界上我唯一的避风港,也是世界上那个最爱我的人。

今天就写到这里了,欢迎老街坊们补充你们与曾经的前门大街的那些

故事。

晚安,北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忘的前门大碗茶 北京1986年
前门大街
梦回千古之老北京前门大街
六十年前的北京 彩色胶片拍摄的正阳门大街
【每天老照片】--2037--前门情思的大碗茶 老北京其实并不喝 专供贩夫走卒解渴牛饮
李谷一27年前演唱《前门情思大碗茶》,老北京的别样风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