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芪药膳

黄芪药膳

营养类 2009-08-28 16:24:48 阅读411 评论0   字号: 订阅

现如今药食同源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在素食中,补气的最佳食材当属黄芪。黄芪为补气药,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生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之功效。黄芪含糖类、多种氨基酸、蛋白质、胆碱、甜菜碱、叶酸、维生素P、淀粉酶等化学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利尿、强心和降压的药理作用。

主产山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吉林、甘肃、河北、陕西、辽宁等省亦产。野生或栽培。

【炮制方法】:黄芪:拣净杂质,除去残留的根头和空心较大者,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及时切片,晒干。蜜炙黄芪:取黄芪片,加炼熟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黄芪片100斤,用炼熟蜂蜜25~30斤)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脾、肺经。

【功效主治】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浮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用量用法】10~15g。补气升阳宜炙用,其他宜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甘温升补止汗,易于助火敛邪,故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疮痈毒盛者,均不宜用。 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功效,临床上可用它来主治许多病症。1、治脾胃虚弱,症见食少倦怠,气虚血脱,崩漏,带下,便函溏,久泻,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2、治表虚自汗、盗汗。3、用于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4、适用于气虚失运、水湿停聚引起援助体面目浮肿、小便不利。

黄芪的作用很多,临床用途也比较广泛,肿瘤患者使用黄芪主要是利用了它的补气脾生血、固表止汗与利水之功。放化疗期间的患者,通常都伴有脾胃虚弱、纳食不佳、疲乏倦参、血象下降,大量使用药芪能有力扭转这类症状。对于癌性发热出汗或体虚自汗患者,药方中也多加入黄芪,能固表止汗。胸水、腹水与心包各液病人,用黄芪能利尿退肿。 

使用黄芪时,需注意黄芪有生黄芪、灸黄芪之分。灸黄芪区用于补中益气升阳,而利水、因表、托毒生肌多生用。因本药性偏温,补气升阳,易于助火,所以有阴虚阳亢、热毒亢盛、食积内停者不宜使用,以免加重阳热亢盛。黄芪用量可大至30-60g,但需注意不要太过量,否则会致胸闷。 

  水肿、脚气。黄芪有利水退肿之功,若是气虚水肿之证则更为适宜,常配白术、茯苓、防已等利水渗湿药同用,方如防已黄芪汤。 中风偏瘫,半身不遂,证属气虚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瘀阻络脉者。可重用黄芪为主药,再加红花、桃红、当归、川芎、地龙等活血通络之品,可收益气祛瘀,通经活络之效,方如补阳还五汤。 

  此外,本品用治消渴之症亦颇有效,常合生地、麦冬、天花粉、山药等养阴生津之品服用,方如玉液汤。现时中药房一般备有生黄芪与炙黄芪,后者多以蜜炙。举凡固表止汗、利水退肿、托疮生肌、活血通络多用生品;而益气升阳则以选用炙黄芪为佳。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巧用黄芪做药膳可以达到饮食治病的效果: 
     1.黄芪川芎粥 川芎6克,黄芪15克,糯米50~100克。川芎、黄芪水煎取汁,与糯米煮成粥,早晚温热服食。可补气安胎,适用于胎动不安。 
     2.北芪鲤鱼 北芪30克,鲤鱼500克。将鱼去鳞、鳃和内脏,与北芪同置沙锅内,加清水共煎,调味,鱼熟烂后饮汤食鱼。可补益脾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消瘦乏力及营养不良性浮肿等症。 
    3.黄芪茶 黄芪30~6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长期服用,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4.黄芪煮鸡 生黄芪30克,鸡1只,重约1000~1500克,加酒共煮。用于体虚、产后或病后体弱、肾炎低蛋白血症。每日1剂,食鸡喝汤。 
     5.黄芪红枣汤 生黄芪、红枣各30克共煮。每日1剂,食枣喝汤,用于气血不足,病后体虚,体弱多病。 
     6.黄芪芝麻煲大肠 猪大肠1副,黑芝麻10克,黄芪30克。将大肠洗净,与后2味共炖汤,佐餐服。可益气固脱,适用于大便困难而脱肛者。

7、参芪粳米粥:生黄芪、党参各30克,甘草1 5克,浓煎取汁,用粳米100克,大枣10个,煮粥。待粥将熟时,兑入药汁,再煮至熟即可。每天1剂。此粥可以治疗神疲乏力、自汗等症,中老年人体虚者可经常食用。

8、归芪鲤鱼汤:取黄芪100克,当归50克,鲤鱼I条(重1 000克左右),将黄芪、当归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并放花椒、大茴、小茴、葱段、姜片、大蒜、精盐等调味品。炖至鱼熟,吃鱼喝汤,2次吃完。本药膳适用于营养不良、贫血和肾炎浮肿,以及产后、病后体弱者。浮肿者盐量宜少。

9、芪陈煨猪肚:黄芪200克,陈皮30克,用纱布包好,装入1只猪肚内,麻线扎紧,加水及适当调料,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煮,至猪肚熟烂即可。趁热吃肉喝汤,分做4次,两天吃完。此药膳可以治疗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
     10、黄芪汽锅鸡:黄芪20克,嫩母鸡1只,葱、姜、蒜、盐、花椒、味精、黄酒各适量。制法如下:将鸡剁成一寸见方的块,用开水烫3分钟捞出,洗净血沫,装入汽锅内。撇去烫鸡块的沫渣后,将汤倒入盛鸡块的汽锅内,加上述各种调料及黄芪,盖上汽锅盖,放入笼内蒸3小时取出,即可食用。本药膳能够补中益气,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及一切气虚血衰之症。
    11、爹芪精:党参250克,黄芪250克,白糖 500克。将党参、黄芪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文火煎煮,滤汁,先后3次。将3次滤液兑在一起,放在锅内,用文火煮熬,至药汁浓缩呈黏稠状时,停火。将白糖压成粉末,倒入黏稠的药汁中,混合均匀,晒干,压碎,装入玻璃瓶中备用。每日2次,每次1 0克,用开水冲化服用。本药膳适合于气虚型的心悸气短、食少便溏等症,也适合于老年人气虚者。经常食用,还有预防癌症的功效。

黄芪鸡汁粥
[原料]母鸡1只(重约1000~1500克) 、黄芪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将母鸡去毛及内脏、剖洗干净,浓煎为鸡汁;取黄芪15克水煎2次取汁,加适量鸡汤及梗米100克共煮成粥。
[用法]早晚温热服食。
[作用]益气血,填精髓,补气升阳,固表止汗。适用于久病体虚、气血双虚的贫血、乏力、自汗者。
[评注]黄芪鸡肉配伍能健脾胃,益气血,是补虚止汗的良方。感冒发热,外邪未尽者忌服。

黄芪鳝鱼汤
【原料】黄芪30克,鳝鱼300克,生姜1片(切丝),红枣5枚 (去核),大蒜2条。
【做法】黄芪、红枣洗净,大蒜洗净切段,鳝鱼杀后去肠杂、洗净、斩件。起油锅放入鳝鱼、姜、盐、炒至鳝鱼半熟,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饮汤吃鳝鱼肉。
【功效】补气养血、健美容颜。用于气血不足之面色萎黄、消瘦疲乏等。

      黄芪炖乌骨鸡:黄芪30g,乌鸡1只,加调料。将黄芪、乌鸡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八砂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炖熟,食肉饮汤。适合用于治疗妇女因气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气短、头昏目眩、月经不调、体虚白带等病症。

    黄芪薏米赤豆粥:生黄芪、薏苡仁、赤小豆各30克,鸡内金10克,金桔饼3枚,粳米100克。先将前3味清洗干净,黄芪装入纱布袋中,然后共煮一会,再放粳米煮成粥。待成,放入鸡内金、金桔饼食之。具有利水,消肿,除湿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长期不愈等病症。

    黄芪糯米粥:生黄芪20g,党参15g,黑糯米100g。将黄芪、党参分别清洗干净,装纱布袋中,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煮粥,服用。适合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脱肛、子宫脱垂等病症。

    黄芪汽锅鸡:黄芪20g,切成片,1kg左右的嫩母鸡1只。把黄芪装入鸡肚内,并将鸡放入汽锅内,上屉用旺火蒸开后约2小时,取出黄芪,加入胡椒粉调味,即可食用。具有益气升阳,养血补虚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脾虚食少、乏力、气虚自汗、易患感冒,血虚眩晕及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病症。除此之外,还可以作病后体弱的营养不良、贫血、肾炎、内脏下垂患者之用。无病食之,有强身补体、减少感冒的功效。

    黄芪芝麻煲大肠:猪大肠1副,黑芝麻10g,黄芪30g。将大肠清洗干净,与后2味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炖汤,佐餐服用。具有益气固脱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大便困难而脱肛者等病症。

    黄芪蒸乳鸽:黄芪6g,枸杞子6g,肥乳鸽2只。将黄芪、枸杞子分别清洗干净;把肥乳鸽清洗干净,去内脏、头、足,切成小块,加入调料,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上屉蒸烂,即可服用。适合用于治疗因肝肾虚弱所引起的头昏眼花、视力减退、腰腿酸软、多汗,体虚乏力等病症。对因风疹而引起的皮肤骚痒、疮毒痈肿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黄芪炸里脊:黄芪50g,煎浓取汁50g。将里脊切0.4 cm厚的片,加入葱花、生姜、味精、料酒等调料,10分钟后去葱花、生姜,将蛋黄、淀粉糊倒入里脊搅匀,再将黄芪汁洒在里脊上,在锅内翻动数下而成,服用。具有补胃养血,益气固表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浮肿、内伤劳倦、脾虚泄泻、脱肛及气血两亏等病症。

    黄芪猴头汤:黄芪30g,猴头菌150g,调料适量。将黄芪、猴头菌清洗干净,把猴头菌温水泡发,加入调料,小火煨约2个小时,服用。具有益气养血、强身补脑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病后体弱、营养不良、贫血、神经衰弱,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病症。

    黄芪陈皮粥:黄芪30-60g,粳米100g,红糖少量。将黄芪清洗干净,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煎浓取汁,加入粳米,入红糖少量,同煮,待粥将成时,调入陈皮少许,稍煮而成,可供早晚餐食用。具有益气健脾调中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脾肺气虚、神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懒言、自汗等及脾虚不能统血,以致常出现便溏等病症。

    黄芪红枣汤:黄芪15g,红枣20只。将黄芪、红枣分别清洗干净,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于火上,先用武火煮沸,改为用文火煎煮1小时以上,每日服用1剂,分2-3次服用,食枣喝汤。连续服用15天为一疗程。具有益气固表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多汗等病症。

    黄芪鲫鱼:鲫鱼3尾(约500g),黄芪、生姜各15g,炒枳壳、精盐、胡椒粉各2g,大葱10g,料酒30g,味精1g,化猪油70g,食醋4g,白糖5g,酱油6g。将鲫鱼去鳞鳃及内脏,两面各割4刀,用清水清洗干净,备用;把生姜清洗干净切成片,备用,将大葱清洗干净切花,备用。把黄芪、枳壳清洗干净用纱布包好,水煎两次,每次15分钟,收汁,备用。将锅置火上,注入猪油,待油温六成热时下姜片,煸出香,放入酱油、精盐、胡椒粉、食醋、鲫鱼、料酒、白糖,注入清水约500ML,再下药汁,中火烧开,改用小火慢炖到鱼熟时,加味精,收汁装盘,食用。具有补气健胃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脾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溏泄泻,气虚气短乏力,胃下垂,脱肛等病症。少女常食能使面部红润,有美容的作用。

    北芪杞子炖乳鸽:北芪、枸杞各30g,乳鸽1只。将乳鸽水中憋死后,清洗干净,与北芪、枸杞同放搪瓷碗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加盐、味精少许,调匀。食肉饮汤,3天服用1次,连续服用3-5次。具有补中益气,托疮生肌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中气虚弱,体倦乏力,表虚自汗,以及痈疮渍后久不愈合等病症。

    黄芪猪肠汤:黄芪60g,猪小肠30cm,黑豆、赤小豆各30g。将黄芪清洗干净,装入纱布袋,扎口,备用。把猪肠清洗干净,黑豆、赤小豆淘净,纳入肠内,两头扎紧。上述用料加水共炖,到肠熟豆烂,去药袋。喝汤吃肠及豆,具有益气补虚利水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妊娠气虚,小便不通,小腹急胀疼痛,坐卧不安,心跳气短,神疲无力,大便不畅等病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怎样吃治老年性尿失禁?
真的是吃啥补啥?中医专家告诉你,得这么吃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黄芪
黄芪补气的食疗及药疗功效
北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