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阆苑仙境,春节之乡

我们为什么要过年?每个中国人都会讲出很多理由,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行动,就是过年时我们都要回家。“一年不赶,赶三十晚”,有时候回家的路很长,可是回家的热情丝毫不减,浩浩荡荡的春运就是例证。春节的老家在哪儿,当是每个华人的心头之问。


阆苑仙境,春节之乡

支持丨阆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阆中的古民居融北方四合院和江南园林建筑的特点,保持着朴实、典雅的风貌。

春节文化之乡——古城阆中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结、兴旺、和谐、福运,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在春节之前,奔波千万里与家人团聚;占据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华人,在世界各地“同时”辞旧迎新,辞冬迎春。万物皆有起源,那么,春节的老家到底在哪儿呢?


巴山蜀水之中的阆中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面积1878.8平方公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坐落在嘉陵江西岸,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山与水形成天然屏障。新石器时代之前,即有先民在阆中繁衍生息。战国时阆中为巴子国都,秦惠文王于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灭巴,在此建巴郡,并置阆中县。两千多年来,阆中一直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历代为郡、州、府、道、军治所,川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至今仍保留着唐宋格局、明清风貌,为中国当今整体风貌保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阆中城内90多条古街巷依山面水,古朴典雅,门楼相望,清幽宜人,自古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巴蜀要冲”等美誉。唐代诗人杜甫在这里留下了“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据考,这里就是春节的故乡。

∧ 以落下闳为原型设计的“春节老人”在张飞庙前向游人集体拜年。

阆中这地方,古人讲它多“奇踪奥迹”,是“仙圣游集”的阆苑仙境、风水宝地。宋人罗泌所著,详述上古时期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史事和传说的《路史》曾记载:“太昊伏羲氏华胥,居于华胥之渚。”《路史》注曰:“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因华胥之居而得名,乃阆中渝水也。”可见,人祖伏羲之母华胥是阆中人,华胥在这里孕育了伏羲。


伏羲是中华人文始祖,也是巴人祖先。清道光《保宁府志》序说:“夫阆中渝水为华胥之渊,伏羲所都,三巴首导神功也。”而他的最大贡献是发明了八卦,并创立了六十四卦历法框架,从而确定了元日,执规而治春。《文子·精诚篇》称伏羲之王天下“杀秋约冬”;人祖祭典辞曰:“伏羲演八卦,开启性灵,推定历度,初置元日”;《世本·作篇》载:“伏羲推策作甲子,伏羲有甲子元历”;《北堂书钞》卷一五三引《尸子》:“伏羲始画八卦,别八节,而化天下”。根据上述记载,治春置元日与甲子元历、化天下,其实就是上古时期的历法,也可认为是中国春节文化的发端。也正因如此,“春”的概念才得以在阆中演绎绵延,阆中民间才有尊伏羲为年神的传说。


历史上的阆中与春节的发祥有着不解之缘,今天的阆中又与春节的文化密切相联。如果说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胎记,那么阆中就是这颗胎记的原点;如果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之一,那么阆中就是民族情感的凝聚点;如果说春节是一棵已成长了千年的古树,那么阆中古城就清晰地标示着这棵古树年轮的核心。

∧ 阆中古城三面环水,四面环山,风景秀丽,自古有“阆苑仙境”之誉。

阆中“走出”的《太初历》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立春”这一节气的前后,正是农闲的时候,选择这个时候过节,正体现了“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但是夏、商、周,以及统一了各国的秦朝,每年的第一个月,即“元月”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这就是说,元月与春节,并不完全一致,即元月是元月,春节是春节,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两者不是合在一起的。真正从历法上规定“元月即春节”,将“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直接联系、法定统一起来的人,是汉武帝刘彻和阆中籍天文学家落下闳。

∧ 位于观星楼前的落下闳雕像,经他改进的赤道式浑天仪,在中国用了两千年。

据记载:夏商时期出现的历书《夏小正》,有年头岁尾祭神祭祖活动。《尔雅》对年的注解是:“夏曰岁、商曰年。”《说文·乐部》对年的解释是“年,谷熟也”。后又出现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等,不过岁首和元日都不尽相同。商代是十二月初一为元日,周代订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孟冬为正月,以十月初一为元日。不一致的原因在于古代帝王即位后,为了庆祝登基或显示权威往往自立历法,所以元日成了一个不固定的“变日”,缺乏科学性与恒定性。而且,古时所论春节,意为春天的节序,特指节气中的“立春”,有时则泛指整个春季。


西汉初,秦代沿袭下来的颛顼历误差已经很大,出现了“朔晦见日,弦望亏满”的怪象,导致四季混乱农事失序,以致到了历法非改不可的地步。中国古代是“观象授时”,历法非常重要,必须与“天象”相合。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组织编造“新历”。司马迁采取开放的办法,从民间招聘天文学家,破格用人,先后从全国各地招来20多人。

∧ 明清时,阆中为四川省会20年,在这里共举行乡试四科。省会迁徙后,阆中贡院考棚又作县试、府试场所。于是,在阆中就有了“秀才游街”、“考官拜年”这样独特的民俗。

据《史记·历书》载:“至今上即位,招致方士唐都,分其天部;而巴落下闳运算转历。”巴郡阆中人落下闳就是这20多人中之一,在同乡谯隆的推荐下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受汉武帝征召入长安授官太史侍诏,参加改制历法。“改历伊始,在汉武帝主持下,官、民天文历法专家数十人参加大辩论,最后决定采用落下闳提出的八十一分律历,并指定落下闳承担具体改历工作的重担。”“落下闳要改颛顼历,必先把二十八宿相距数弄清楚,精确测定,才能据此确定季节”。事实证明,落下闳研制的新历优于同时代研究者的其他17种历法而被汉武帝采用,于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颁行天下,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太初历》是中国有完整文字记载和实物资料可考的第一部科学的传世历法,有着极高的科技成就。


落下闳在制定《太初历》时,根据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情势,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改变旧有的历日制度,规定每年以立春正月朔日为岁首,到冬季十二月底为岁末,使政治年度与自然的节序统一起来,从而使月份与季节合理地按一定周期律动。


刘歆在《易经·系辞》中论证《太初历》的科学性时,肯定了《太初历》定孟春正月朔日为立春日(当时称为寅月岁首),前一日为除夕,除夕的次日为春节。至此,中国春节的时点便因落下闳的《太初历》而固定下来,一直沿承至今。而《太初历》作为历法的样板,两千多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等各方面的发展。

∧ 阆中地区特有的民俗——送丝蚕,意在祈祝生活富裕、后代昌隆。

春节在阆中的时空传承

《太初历》颁行之后,落下闳因贡献卓著,汉武帝诏拜以侍中之职,但他辞而不受回到阆中,归隐落亭,并将天文历算知识传给后人,阆中因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


《阆中县志》载:西汉末年的阆中有著名的天文学历算家任文孙、任文公。汉成帝永始二年(公元前15年),中国发生的两次日食,就是他们在阆中观测记录下来的。三国时期阆中的周舒、周群、周巨祖孙三代,均是著名天文历算学家。周群在自家庭院中建楼日夜观测天象,并作详细记录,积累了大量观测资料,预测风云言多验证,蜀汉刘备委任他为儒林校尉。蜀人将落下闳称为蜀中前圣,把周群称为蜀中后圣。天文学是历法的基础,落下闳《太初历》的成就,无疑受益于伏羲,而一代代“后贤”继承了先贤落下闳的科学求实的精神,继续在阆中仰观俯察,进行天文、历法的研究。这不仅对于春节的“恒定化”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而且为春节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民间神像中的伏羲,传说华胥在阆中古南池边孕育了伏羲。

在落下闳观天象并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之前,二十四节气在风水术中已有所运用。例如夏朝为天子建造的五行宫,按春夏秋冬和金木水火土的变化而居住不同方位的房屋,包括衣着食物等都要随节令同时变化。这就需要掌握明确的节令知识。因此,立春(春季)具有重要的风水文化内涵,离开了二十四节气,无以判断风水。风水两大流派之一的理气派就是以节令、星象为理论基础的。


历来学者都认为,阆中是一座典型的保存良好的风水文化古城,具有理想的“青龙蜿蜒、玄武垂头、白虎驯伏、朱雀翔舞”风水格局。这些格局的命名来自于中国天文学的二十八宿中的“四象”,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天人合一,天地相应。而落下闳在《太初历》中精确记录了二十八宿的距度,使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八星宿在风水中的运用更进一步。历史上,有七大风水学家曾到过阆中,东汉顺帝时,道教创始人张道陵与弟子入川修道,侨居阆中,在云台山、文成山观测天象。唐代著名天文历法、数术家袁天纲、李淳风先后来阆中,观天测地、占卜风水。袁、李合著了备受后世推崇的《推背图》,而李淳风在《乙巳占》中第一次将风定为八级。袁、李二位大师逝世后,其墓地均为生前所选定的阆中天宫乡。


二十四节气与二十八宿体现了中国人的时空观,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所以,“中国风水第一城”阆中同时也承载着博大精深的春节文化。在天人合一的生态人居之境阆中,至今许多古建筑仍保存并显示出深厚的春节文化特色。

阆中年俗中的巫文化

春节的由来,一说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西晋杜预注《春秋左氏传》,说“腊,岁终祭众神之名”,即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的恩赐而举行的祭祀活动。据史载,巴人世代崇拜农神。“巴之风俗,皆重田神,春则刻木虔祈,冬则用牲解赛,邪巫击鼓以为淫祀,男女皆唱竹枝歌。”从这一角度来看,阆中浓厚的巫祝文化也可以佐证其与春节起源的紧密联系。

∧ 阆中是古巴渝舞的发源地,这里春节期间的巴渝舞演出更加体现了其作为“中华舞蹈史上熠熠生辉的瑰宝”的威壮勇猛、原汁原味的本色。

阆中古居民人(巴族一支)向来崇尚自然。据《天中记》卷四十引《古史考》:“庖牺氏作始有筮。”《古微书》卷十二引《春秋内事》:“至伏羲乃有消息祸福,以制吉凶,始合之以为元。”“南有汉王祠,终朝走巫祝。歌舞散灵衣,荒哉旧风俗。”唐代诗人杜甫和宋代诗人陆游都曾咏叹过阆中的巫祝盛况。闻一多研究认为,傩戏中的傩公为伏羲、傩母为女娲,而阆中傩文化积淀深厚,并且巴人向来信鬼、好祀、善巫,巫风遗俗广布。阆中民间过年的习俗中,伏羲八卦的占卜文化也无处不在地渗透进来。明人张岱在《夜航船》中讲道:“上古西方深山中有恶鬼,长丈余,名山魈,人犯之即病寒热,畏爆竹声。除夕,人以竹烧火中,毕剥有声,则惊走。今人工以火炮。”可见,过春节在除夕放爆竹,自古有之。但是阆中人在这些常规的年俗活动中也融入了占卜文化,“除夕,各家于街心烧火,杂以爆竹,谓之盆。视其火焰之明暗,以卜来岁祲祥。”

∧ 示农牛,又叫鞭春、打春牛。按照传统,每年立春日要召开春倌大会,举行杀春牛祭祀,乡民参与报春、扎春、迎春、祭春、游春、打春、耕春、闹春八个环节的活动。

阆中人历来对年头岁尾都十分重视,认为这是预测和祈福最灵的时机。比如,古有“立春立蛋”以占年运吉凶之法:就是在立春的那个时辰,如果能把鸡蛋一次立起来,那就说明这一年一定顺利吉祥,正月更吉;如果两次立起来,次吉,二月吉;三次立起鸡蛋,再次吉,三月吉……依此类推;如果12次都还没立起鸡蛋,就说明这一年非常不吉利了,需要祈福消灾。再如,正月初一,忌讳将水洒在地上,如果你不小心把水洒在地上了,将预示这一年每逢出门、请人帮工等重大活动,会遭遇雨天,让你很不方便。腊月二十三晚上和除夕之夜,阆中人都会点清油灯草在厨房灶台上祭祀灶神爷,如果第二天早上油尽灯枯了,则说明这一年非常不吉利,收入不丰;反之如天亮了油灯还亮着,就说明该年将收入丰厚,乃大吉之象。正月初一早上,大概在凌晨子、丑之时,阆中民间各家各户就会早起,去井里挑“银水”回家,去外面抱石头“元宝”回家,或者抱材块回家,以此预测和祈求新一年财运亨通,谁起得最早,预示这一年谁家的财运最好,所以称为“抢银水”、“抢元宝”。还有就是,阆中人喜欢在大年三十之夜包汤圆,全家围在一起吃汤圆,象征岁尾一家团圆。在包汤圆的时候,会放一枚金属小钱币在其中一个汤圆里,吃的时候,全家哪个成员吃中了那个包有钱币的汤圆,预示新一年这个人将是全家运气最好的。中国传统是正月十五过元宵,而阆中是过十四,不称“元宵”,而称“过大年”。别的地方是在十五出行“游百病”,而阆中却是在正月十六才出去“游百病”。这是一种消除病灾祈求健康的活动,大家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见山必登,认为这样能祛病、高寿。如果不能顺利登上山顶,则预示这一年将病痛较多。

∧ 阆中古城,三层高的华光楼是古城现存楼阁中建造最早、最壮观的,是阆中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作“阆苑第一楼”。远处就是有“天下第一江山”之誉的锦屏山。

上述这些渗透在春节民俗文化活动中的行为,其实都是伏羲八卦的占卜文化在阆中人生活中的体现。伏羲八卦的占卜内容中,主张“万象为卦”,意思是说,一切行为、事物都可以作为占卜吉凶的方法,能自如运用这种方法以断吉凶者,都是卜算高人。自然,年前年后找人问命占卦的,阆中自古就特别盛行。


阆中是伏羲之母华胥的故里,是“春”的报晓及演绎绵延的地方,是天文学家落下闳的诞生地,为中国春节文化富集之地。在今天的阆中古城,不仅有杀年猪、扫扬尘、祭灶神、吃腊八粥、贴春联窗花、吃年夜饭、拜年发压岁钱等全国广为流传的年俗,还有亮花鞋、飘香、唱皮影戏、跳巴渝舞、舞火龙等诸多特有的年俗。阆中民歌唱道:二十三灶上天,二十四房尘去,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肉进厨,二十七快宰鸡,二十八洗头发,二十九买春酒,三十日团圆席,初一迎春唱唱跳跳,福禄寿喜全来到,正月十五吃汤圆,欢欢喜喜过大年。民歌描绘了人们迎春忙碌而又欢快的情景。可以说中国主要的春节文化活动阆中都有,而阆中有的其他地方并不一定有。而且,在文化量级、底蕴的蓄积和原生性上,阆中春节民俗文化更本真、更质实、更古老、更具备根柢性。这就是阆中作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的原因所在。

>>> End <<<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2012年01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年古县》解读阆中风水
四川历史名人有七位显赫的阆中籍人__她(他)们的事迹您一定要知道
历法之源,风水之城,浪漫阆中,宛若仙境
【鸡公石神奇传说】华胥伏羲故里阆中
【四川阆中 王永霖】原创//​他在求证伏羲留给阆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曾担任20年省会被誉为“阆苑仙境”,就在四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