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孝文帝南伐:孝文帝的战略失误,淮南重镇无一攻克失败而归

随着孝文帝迁都洛阳,北魏王朝从道武帝天兴元年(公元398年)到如今持续九十七年之久的平城时代结束了,由此,它也开始了它命运中的洛阳时代,实际上,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不仅仅是争一个正统的地位,也不仅仅是促进本民族的汉化,更重要的是他要利用洛阳距离江南较近的优势,部署一场统一中国之战,并最终结束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大帝国。

十一月十九日,孝文帝抵达洛阳,而就在同一天,孝文帝接到了南齐雍州刺史曹虎愿意投降的消息。曹虎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旧人,当初,萧道成镇守东府时,他与戴僧静各领白直队三百人护卫东府,因此,在齐明帝萧鸾大肆诛杀齐高帝、齐武帝一系诸王并成功篡位后,曹虎担心受到牵连而主动投降北魏。此时,齐明帝刚刚即位,就加封曹虎为右将军,第二年又将“督”晋升为“监”,进号为平北将军,晋爵为侯,增加三百户食邑。这当然是萧鸾拉拢曹虎的具体举措,而萧鸾的这一措施确实也起到了明显效果————挽留住了曹虎,但是,此时的孝文帝对此并不知情。

在得到曹虎请降的报告后,十二月一日,孝文帝即下诏命征南将军薛真度(薛安都从祖弟)都督四将军南下向襄阳进发;驻守彭城的大将军刘昶、平南将军王肃西进进攻义阳(河南省信阳市)。策应薛真度所部;命令徐州刺史拓跋衍南下钟离(安徽省凤阳县东北临淮关);命令平南将军刘藻从关中地区南下进攻南郑(陕西省汉中市)。孝文帝又任命尚书卢渊为使持节、安南将军,督襄阳前锋诸军,径直朝樊城、邓县(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方向进击。卢渊推辞说∶'我担心曹虎将成为东吴时诈降的周舫第二,请陛下认真思考。'

十二月三日,孝文帝决定亲自南征,并于当日下令实施戒严。八日,他下诏对于迁往洛阳的百姓免除三年的赋税。九日,孝文帝下诏∶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食邑者,王食邑减半,公食邑减去三分之二,侯伯食邑减去四分之三,子男食邑减去五分之四。相州刺史高闾上书称∶'洛阳刚刚建好,曹虎尚未派来人质,肯定没有诚心,不宜轻举妄动。'但旧孝文帝不从。果然。曹虎的人质一直没有送来,孝文帝召集群臣商议该怎么办,北魏群臣有的认为应当停下来,有的认为应该继续进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孝文帝的这次南伐,准备不足,与其说是一场南伐,正如孝文帝所言的那样,倒不如说是一次南巡。

十二月十一日,北魏大军从洛阳出发,开始南下。以高阳王拓跋雍为镇军大将军,以北海王拓跋详为尚书仆射、中领军,统一管理洛阳留后事宜;以李冲兼任仆射,与拓跋详一起驻守洛阳。以给事黄门侍郎崔休为尚书左丞,辅佐拓跋雍。又以赵郡王拓跋干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始平王拓跋勰率领皇族近卫军担任宿卫亲军,保护皇帝安全。

十二月二十八日,孝文帝抵达悬壶。第二天,孝文帝下令寿阳、钟离、马头各路魏军将俘获的南齐百姓全部放回。此时,卢渊之军已经进抵叶县,并得到了曹虎不降的真实情报,他给孝文帝上书陈述利害关系。孝文帝命令他率领部队朝南阳挺进,但卢渊称自己军中缺粮,请求先进攻赭阳(河南省方城县东),以夺取叶县的粮仓,孝文帝同意了。卢渊即率领本部人马与征南大将军拓跋鸾、安南将军李佐、荆州刺史韦珍一起进攻赭阳。南齐北襄城(治所赭阳)太守成公期闭城固守。魏军薛真度所部驻扎在沙碣(河南省南阳市白河上),南阳太守房伯玉、新野太守刘思忌与魏军相持。

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南齐明帝建武二年)正月初一,孝文帝在悬壶城接受群臣的朝拜,并赐宴。初三,下诏淮北之民不得擅自侵掠,违反者斩首。十二日,在汝水以西举行大规模的演习,并犒赏三军。

在这场大战中,尤其以中路刘昶、王肃所部进攻义阳之战最为惨烈。刘昶所部号称有二十万之众,但实际人数当在十万以下。义阳城内的长官是南齐司州刺史萧诞、长史王伯瑜、军主崔恭祖,为了解除义阳之围,南齐朝廷又派遣镇南将军王广之率领太子右卫率萧季敞、黄门侍郎萧衍、辅国将军徐玄庆、荆州军主鲁休烈等将火速北上增援。与此同时,齐明帝又以右卫将军萧坦之都督徐州之军,与左卫将军崔慧景一起抵抗东线,以尚书左仆射沈文季都督豫州之军抗击北魏。

为了减轻义阳方向的压力,齐明帝还任命张冲为持节、都督青冀二州北讨诸军事,辅国将军桓和出军西阴平,青冀二州刺史王洪范等人在东线开辟第二战场,主动向北魏境内发起攻击。张冲派遣军主桑系祖由渣口攻克魏军建陵、驿马、厚丘三城,杀伤了大量魏军张冲又与王洪范派遣军主崔季延袭占了魏军纪城。魏郯城城主带莫楼、东海太守江道僧在路边设伏,辅国将军桓和率部大破魏军,北魏青、徐一百多家百姓投降,接着,张冲又派遣军主杜僧护攻占了魏军虎坑、冯时、即丘三城,掳掠了大量百姓、牲畜,行至溘沟,魏军救兵来到,沿途发起进攻,杜僧护率军苦战,大破魏军。在东线徐州方向,北魏拓跋衍率领魏军进攻钟离,南齐徐州刺史萧惠休登城固守,并伺机出城袭击魏军,将其击破。

进攻中路义阳的主帅是宋王刘昶、副帅是王肃。魏军在义阳城外开挖了三道壕沟,修筑木栅围栏,将城内城外的居民房屋几乎全部烧光,集中力量发起了进攻,城内军民行走时都是拿着盾牌,躲避魏军的箭雨。王肃屡屡击破萧诞的军队,招降了一万多人,擒南齐宁州刺史董峦,孝文帝大喜,任命王肃为豫州刺史。刘昶性格偏执、暴躁,对属下将士严苛残暴,无人敢提异议,法曹行参军阳固苦苦劝谏,刘昶不听,想借刀杀人,命其率军抵挡齐军主力。阳固神情悠闲,临战勇敢,刘昶对他刮目相看。

王广之的援军陆续抵达义阳附近,魏军分出三万部队迎击太子右率萧季敞所部,双方在下梁(河南省信阳市东南)激战,萧季敞战败。义阳城内告急,王广之再度命令军主黄门侍郎萧衍从小路火速北上,与另一太子右率萧谏(萧谌弟弟)、辅国将军徐玄庆、荆州军主鲁休烈突然出现在贤首山(义阳西南七里)。魏军不知齐军来了多少,不敢轻易逼近。第二天黎明,城内见援军到来,萧诞派遣长史王伯瑜及军主崔恭祖出城进攻魏军围栅,趁着风势纵火,萧衍等将从外发起进攻,刘昶、王肃弃围撤军,齐军内外夹击,将敌人击退。

一月二十七日,南齐朝廷任命太尉陈显达为使持节、都督西北征讨诸军事,率军在新亭、白下一线巡视。

一月二十九日,北魏孝文帝率领三十余万大军渡过淮河上游,一路东下,二月进抵寿阳。魏军在寿阳城下并未攻城。

二月九日,孝文帝离开寿阳,沿着淮河一路东去,当地百姓人心安定,给魏军送来粮食的车辆络绎不绝。二月十七日,孝文帝的大军来到了钟离城下。在这里,孝文帝改变了弃城不攻的策略,试图拿下钟离,突破齐军淮河防线。魏军对钟离发起猛攻,萧惠休将其击破。二月十九日,魏军活捉了三千多名齐军士兵,孝文帝下令将俘虏全部释放。二月二十二日,孝文帝从钟离出发,准备继续南下,兵临长江。部队刚刚行进五十多里,就传来了冯诞病死的消息。当时,齐明帝派遣救援钟离的左卫将军崔慧景、宁朔将军裴叔业所部仅仅距离魏军一百多里,孝文帝置之不理,亲自率领五千多骑兵深夜赶回钟离城外,伏尸痛哭。

二月二十八日,孝文帝派人来到长江边上,历数齐明帝萧鸾的罪恶。魏军久攻钟离不克,南齐徐州刺史萧惠休、辅国将军申希祖据守,杀伤了很多魏军。三月九日,孝文帝进驻邵阳洲(安徽省凤阳县东北淮河中),在洲上修筑了一座城池,用栅栏切断淮河水道,并在淮河南北两岸各修筑了一座城。萧坦之派遣军主裴叔业进攻两城,全部攻陷,萧惠休又招募勇十烧毁了魏军的攻城车。

孝文帝打算在淮河南岸修筑堡垒,留下部队固守,以安抚新近归附的百姓,他将这一打算写成诏书传给相州刺史高闾,征求他的意见。

高闾回复说∶'《兵法》称∶'十倍于敌人就包围他,五倍于敌人就进攻他。'最初发起攻击时,只是为了接受曹虎的投降,因此,兵力不足。两国东西边境线太长,仅凭有限的兵力,是难以奏效的。现在,又打算在淮南留下部队,安抚当地百姓。过去,太武帝以排山倒海之势,率领数十万步骑南临瓜步,淮南各郡纷纷投降,只有盱眙小城没有攻克。撤军之日,没有留下一兵一卒守城,也没有开辟一寸土地。难道是我们的兵力不够?不,是因为淮南大镇没有攻陷,就不可能固守一些小城啊。

寿阳、盱眙、淮阴,这三座城池是淮南的根本,三座大城如果攻不下一个,却在当地戍守小城,肯定无法成功。小城临近敌人的大镇,又与我军隔着淮河,兵力放得少的话,不够用,留得多的话,粮食问题又难以解决。要整修漕运,则必须经过泗口逆流而上,则要经过角城。淮阴是座大镇,船只数量很多,敌人依靠这些物资,很容易阻拦我们。大军撤离后,留守部队军心不稳,夏天雨水又多,救援非常困难。

淮阴东接山阳,南通江南,并与广陵、海西接近,西面又有盱胎、寿阳的支援。新留守的部队远远地悬隔在敌国境内,现在,天气转热,雨水方降,新归附的百姓均应撤至淮北,班师回京,经营洛阳,伺机而动,国内安定后,敌人自然会归顺。'尚书令陆叡上书称∶'长江浩荡,是敌人最大的防线,南方之地,浓雾密布,潮湿炎热,夏天军士很容易得病。况且,刚刚迁都,政府没有办公场所,百官日常生活与徒步行路无异,天气时而下雨,时而烈日当头,极易患病。如今,将士们在前线作战,老弱在后方搞建筑,每天都要花费大量钱财。驱赶着疲惫的士兵,进攻依托坚固城池的敌人,如何能够取胜?陛下去年冬天发起的这次行动,其目的不过是向南方示威,从那时到如今,也该撤军了。盼望陛下尽快回京,巩固根本,然后,再派遣大将南征,何忧南方不能平定?'

孝文帝听从了。然而,来时容易去时难。

此时的各路齐军也都开始朝钟离方向集结。孝文帝渡过淮河时,魏军尚有五位将军的部队在渡河途中被南齐水军切断了归路。孝文帝下令说∶'能够击破淮河中流齐军者,任命其为直阁将军!'军主奚康生骁勇善战,武艺高强,能拉十石的强弓,当即应诏参战。他捆绑木材制成木筏,在木筏上堆积木柴,驾着木筏朝齐军战舰冲去,趁着风势纵火焚烧齐军战舰,在浓烟的保护下,径直杀入集结在小洲上的齐军之中,挥刀乱砍,杀伤了无数齐军,小洲齐军就此崩溃,投河而死的不计其数,确保了魏军顺利撤回淮河北岸。孝文帝当即宣布任命他为直阁将军。

魏军殿后部队是前将军杨播(其同族曾孙即为隋朝名将杨素)率领的三千步兵和五百骑兵,他们是最后一支撤离淮河南岸的部队。当时,齐军各路军马一起抵达,淮河河水泛滥,齐军战舰塞满了河面。杨播在南岸扎营结阵抵御。保护着魏军渡河。齐军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杨播建立圆形阵誓死抵抗,亲自与齐军搏杀,杀死了很多齐军。就这样顽强抵抗了三天两夜,军中断粮,而齐军的包围圈却越来越小。孝文帝在淮河北岸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却因为淮河水大,魏军没有船只,无法援救。不久,河水稍稍退去,杨播率领三百精锐骑兵闯过齐军战舰,高呼道∶'我现在就要渡河,能战者来!'遂率领大军涉渡准河而去。孝文帝非常赞赏他,不久就提拔他为右卫将军。

魏军主力退去后,尚有一万魏军驻守在邵阳洲上。他们请求以五百匹战马作为交换,让齐军给他们留出一条道路北返。崔慧景打算切断道路进攻,张欣泰说∶'不要阻挡急于回家的部队,兵在死地,不可轻视。如今,胜利了也不算威武,失败了就前功尽弃。不如同意。'崔慧景听从了。萧坦之回京后,对齐明帝说∶'邵阳洲有一万必死无疑的敌人,崔慧景和张欣泰却将他们放走了。'因此,齐明帝对二人没有封赏。

三月十五日,齐明帝下令解除戒严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北朝系列》孝文改革之十六:齐明帝即位与魏孝文帝南侵
南北朝史 北魏宗室第一名将,中山王拓跋英
元英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22大名将!(下)
铁血北朝109:义阳大胜,元英的冰火两重天
资治通鉴第一百四十卷原文,全文赏析,翻译注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