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罗马崩溃之谜:不仅仅因为蛮族入侵

众所周知,西罗马帝国因为蛮族入侵而崩溃。但曾经拥有500万平方公里陆地疆域,把地中海作为内湖,制度文化均冠绝当时的罗马帝国,竟被落后的蛮族弄得土崩瓦解,实在让人感觉难以置信,也不符合真正的历史事实。只有解构出蛮族入侵的内在逻辑,才能还原罗马帝国崩塌的真相。

两次蛮族大迁徙

一般认为匈人进入东欧,引发了摧毁罗马帝国的民族大迁徙。但实际上三世纪危机时的蛮族迁徙,在程度上并不逊色于4-5世纪。

从公元2-3世纪开始,从黑海到欧洲,诸日耳曼-斯拉夫民族的原始公社制逐渐解体,同时,部落人口急剧增长,继续向外寻找新的土地养活过剩的人口,迫使蛮族不得不向温暖富裕的罗马帝国境内迁移,以扩大生存空间、夺取财富,才是民族大迁徙的根本原因。

同时,自公元3世纪起,世界平均气温明显下降,农作物减产,草场衰退,灾害频发。对于生活在纬度较高地区的蛮族而言,生存就变得异常困难,这迫使他们不得不拼死南下,寻觅温软的栖息地,并在这一过程中和罗马帝国发生致命的冲突。

就此而言,匈人入侵其实只是欧洲民族大迁徙的一个催化剂,即便没有匈人,盘踞在北欧、中欧甚至黑海北岸等高纬度地区的蛮族,都会向南方迁徙。唯一的区别是,三世纪危机时,罗马尚有击退蛮族入侵,并安置归降蛮族的实力,而到了4-5世纪,病入膏肓的罗马已经很难应付蛮族迁徙引起的内忧外患了。

同时,蛮族的实力从马略时代到罗马帝国前期再到帝国中后期,实力也是不断增强的。他们学习罗马的先进军事技术和组织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作战水平,因此对罗马形成的压力就越来越大了。

部落的聚合

蛮族摧毁西罗马帝国之后,建立了一系列王国,这是以部落为基础的。我们知道,日耳曼人本来在中东欧的生活是极为分散的,他们虽然也依靠畜牧和渔猎生产方式,但广种薄收的农耕在其生活中占了很大比重。正是因此,人口庞大的日耳曼人才被拥有大量马匹的游牧民族匈人各个击破而征服。

那么,当日耳曼人聚合起来时,他们如何打破规模较小的氏族公社,建立起足以威胁到罗马帝国的部落呢?

一方面,罗马帝国庞大的财富带来了巨大的可能性,只有实力强劲的部落才能通过劫掠和勒索从衰退的罗马帝国中获取财富,强化自身实力。另一方面,罗马帝国当时又没有完全失去实力,还有能力摧毁许多中小型的部落,甚至体量可观的蛮族王国;譬如,埃提乌斯在435~437年消灭了勃艮第人在沃尔姆斯建立的王国。

在这一过程中,罗马财富的诱惑和力量的威胁“双管齐下”,促使蛮族部落权力不断集中,并完成聚合。各个部落或主动或被动的推翻了长久以来的分离传统,建立起了全新的中央-部落政治关系,并以此为基础重新组合。

这个过程中当然也避免不了残酷的战争,甚至亲人相残。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的创立者克洛维除掉了至少7个竞争对手,其中包括他的一些旁系亲属。然而,这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正能遴选出更加优秀的领袖。

军队的蛮族化

但是,事实上更多蛮族群体是通过在罗马帝国的机体内发动进攻,而建立起强权的。西哥特王国奠基者阿拉里克一世曾经为狄奥多西大帝效力并立下赫赫战功,东哥特王国创始人狄奥多里克一世也曾是东罗马帝国的雇佣兵将领。

显然,蛮族摧毁罗马是一个从内部和外部共同发力的过程,其中的原因并不难发现——罗马军队的蛮族化。

在帝国初期,罗马军队就拥有数量可观的辅助军。但这些辅助军类似共和国中前期的意大利同盟,因此,辅助兵的主要兵源来自征服的行省居民,在卡拉卡拉赋予整个帝国自由人以公民权之前,这些人一般都不是罗马公民。当然,早期的付驻军也有边境之外的蛮族,但数量非常少,并没有很大的影响力。

辅助军数量虽然与正规军相当,但他们大部分并不承担作战任务而是作为辅兵使用,这也避免了太阿倒持的祸患。辅助军虽然待遇较低,但他们有通过服役获得罗马公民权的可能,因此也乐于效力。

等到卡拉卡拉授予全体罗马人民公民权之后,以公民权作为诱惑招募辅助军的模式便无以为继。罗马帝国后期边防压力的增大导致常备军数量增长,财政却越发捉襟见肘,难以负担日益庞大的军费支出。

实际上,后期的罗马帝国人口和经济发展程度都要胜过帝国初期,哪怕是经过大瘟疫的摧残之后。但帝国长期的安宁,带来的是募兵成本的上升。其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帝国扩张到极限之后,贵族和人民无法通过服兵役获得可观的战争红利,又因为长期的安逸不愿承受伤亡的风险,养兵成本就不可避免地大了很多。原先可以由获取的战利品冲抵军饷,现在却不行了,每一分钱,都要从帝国的国库中支出。

面对蛮族纷至沓来的局面,罗马的统治者们便认为招揽蛮族加入军队,既能获得价格低廉而尚武的兵源,又可以减轻边境上的不安定因素。而且蛮族往往与帝国内部的利益群体缺乏联系,显得更容易忠诚于皇帝或将领本身。这也埋下了军队屡次拥立自己的统帅,杀进罗马称帝的隐患。

蛮盟武装

帝国更多的使用蛮族,这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随着罗马军队的不断蛮族化,蛮族军人的力量逐渐压过了本民族的兵力并显得尾大不掉,军队蛮族化就成为了饮鸩止渴的行为。

查尔斯·欧曼将罗马帝国后期招揽的蛮族兵源称呼为“蛮盟”,来强调他们的部落性质。的确,为了避免纠缠,衰弱的晚期罗马一般不会打散蛮族的部落组织,而是对其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样一来,被招揽的蛮族武装就更容易利用其部落组织在帝国内部发起祸乱。

叛乱并不是蛮盟武装扰乱帝国的惟一形式。时间长了,他们也学会了插足帝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如同当年废立皇帝的禁卫军一样借助宫闱内的政治斗争为自己攫取利益。

不可否认,蛮族中确实有一些人脱离了部落组织,因为倾慕罗马文化而彻底罗马化了,其代表就是汪达尔人与罗马人的混血儿斯提里科,但总体来说,蛮盟武装对于罗马帝国的危害是远大于利益的。

拜占庭帝国之所以能在蛮族大迁徙的浪潮中生存下来,原因在于:首先,利奥一世利用东部伊苏里亚山民的力量,消灭了能拥立皇帝的阿兰人权臣阿斯帕尔父子;而后,出身伊苏里亚人的皇帝弗拉维·芝诺又支使狄奥多里克一世带着大量哥特人离开东帝国境内去到意大利半岛。这样一来,东帝国才摆脱对蛮族武装的依赖,依靠本国公民为军队主体,才有之后的查士丁尼伟大复兴。

粮食风暴

当然,西罗马帝国覆灭而东帝国得以延续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上述的表象,事实上,北非的沦陷对西罗马帝国的打击才是最致命的。

平均气温的下降导致粮食减产,而蛮族的肆虐使得粮食危机越发严重。在炎热的非洲,受到气候的影响显然较小。东帝国的叙利亚行省虽然受到萨珊波斯的威胁,但大粮仓埃及却始终处于安全的状态,因此,粮食供给能够得到保障。因此即便是局势最艰难的时候,4-5世纪的东罗马帝国仍然保持内部的基本稳定,直到查士丁尼王朝时期重整局面。

但西边就没这么幸运了,汪达尔人在北非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罗马的阿非利加行省(突尼斯附近),彻底斩断了西罗马帝国的关键粮食来源,更何况他们后来还一度攻占了西罗马帝国另一大粮食产地西西里岛。

北非的沦陷,不但引起了惊人的粮食危机,导致意大利人口进一步减少,而且税收的损失导致军队减员近4万野战军步兵,如此惨重的损失,西帝国显然无法承受。也正因为北非如此重要,之后西帝国数次努力,甚至联合了东帝国,也无法收复北非,反而被汪达尔人领袖盖萨里克打得连番惨败,西罗马帝国的覆灭也就不远了。

小结

罗马的崩塌看似因为蛮族,但本质上是源于自身的病入膏肓。蛮族的入侵只是一个催化剂,使得本就摇摇欲坠的罗马大厦终于轰然瓦解。

而东罗马帝国又得以延续千年,在于对于蛮族的力量有着充分的警惕,以及在危难时局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自救,而非坐以待毙。显然,与其吹捧摧毁罗马帝国的蛮族多么强大,不如弄清楚蛮族入侵的一系列内在逻辑,来得出更加符合真实情况的结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亚、欧大陆民族大迁徙
民族迁徙时的蛮族大军:根本不会害怕汉晋时期的中原军队!
影响欧洲政局的迁移——日耳曼民族大迁徙
拜占庭成了“败仗庭”(上):为何西罗马帝国灭亡,而东罗马帝国却能存活?
罗马帝国末期欧洲民族的大迁徙:帝国的消失与新时代的开启
十大帝国之“死于蛮族”的罗马帝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