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李存勖为何还能一举灭梁?

李存勖虽然打败了王彦章,但是后唐的困境并没有因此解除。

因为连年大战,使得后唐的物资非常匮乏,所以主管经济的部门只能竭泽捕鱼的收取赋税,逃亡的百姓越来越多。

梁朝军队在魏博西南部不断侵扰,契丹军队在幽州一线不断侵扰,这更加重了后唐的经济困难。

更可怕的还在于,据各种情报显示,契丹在冬季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进攻,而梁朝也准备对后唐进行全线反击。

帝在朝城,梁段凝进至临河之南,澶西、相南,日有寇掠。自德胜失利以来,丧刍粮数百万,租庸副使孔谦暴敛以供军,民多流亡,租税益少,仓廪之积不支半岁。泽潞未下。卢文进、王郁引契丹屡过瀛、涿之南,传闻俟草枯冰合,深入为寇,又闻梁人欲大举数道入寇,帝深以为忧,召诸将会议。

如果契丹、梁朝突然实现默契,一轮大规模的联合进攻,就有可能把后唐打残的。

梁朝最新的军事计划,是全线反击后唐:关中梁军从潞州一线大举进攻晋阳,洛阳的梁军从魏博一线大举进攻镇定,汴梁的禁军大举东下进攻郓州,让后唐军队顾此失彼。

如果契丹军队也在相若的时间段,突然在幽州、云州这样玩,会是什么结果呢?李存勖想一想也会感觉绝望的。

现在,梁朝整体战略的最大漏洞在于,他把作战的重心放到了黄河以北地区。

从某种意义上讲,李继韬的投降,对后梁是一把双刃剑,因为李继韬的投降,让后梁很容易地控制了潞州一线,但是他的军事重心,也不可避免地向潞州一线转移了。

此前夺回魏博西南部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康延孝作为梁朝决策层的军人,显然能充分估计到,梁朝这种军事计划的漏洞所在。那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后唐军队不计代价地从东部战场冲入梁朝中央政府所在地,就是有可能一举攻克汴梁的。

康延孝的投降,让李存勖更清楚地看到了后梁的战略漏洞,只不过这漏洞不算大。

第一、李存勖想抓住这种漏洞,必须得孤注一掷去赌输赢。

李存勖要是敢这样玩,就等于率后唐主力深入梁境决战了。到时,一旦不能迅速取得突破,后唐军队能不能再退回黄河以北,也得求上帝保佑了。而有黄河阻隔,后唐军队再想向河南派援军也好、集结物资也好,都会变得困难重重。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李存勖敢不敢这样赌一把呢?必须赌,因为他当时没得选,因为他拖不起,他与后梁一再拖下去,始终在梁朝、契丹的阴影下存在,任何一个闪失,都有可能让他突然崩盘的。

据说,李存勖在出征前,就已安排好了后事:如果输了,我会勇敢地面对死亡,我的老婆孩子也不会给我丢人。

帝遣魏国夫人刘氏,皇子继岌归兴唐,与之诀曰:“事之成败,在此一决;若其不济,当聚吾家于魏宫而焚之!”

第二、这一点更为重要,就算李存勖愿意这样赌,取得胜利的概率也是非常有限的。

因为这种军事计划,想取得胜利的前提是,李存勖深入梁境,可以势如破竹地打开局面,因为只要某个关键的节点上陷入长时间的对恃,相关的军事计划就等于失败了,关键是,只要失败了,后唐的军事主力能不能安全撤回黄河以北,也是个问题。

而李存勖可以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如神助地打败了王彦章。

十月初二,李存勖率军渡过黄河,十月初三与梁军开战,十月初四就俘虏了王彦章。这种胜利之大、之迅速,实在都让人不敢相信了。

王彦章是何等强势的人物,开战两天就让李存勖俘虏了。这种事说出去,谁会相信呢?不过,它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

当时的郓州一线的梁军,是标准的主力军队之一。因为当时郓州一线的梁军,军事主管是王彦章,政治委员是张汉杰。

王彦章虽然不再是梁军最高统帅,但是在梁军中的地位,也是仅次于段凝的;张汉杰是梁末帝朱友贞的大舅哥,与赵岩共为朱友贞最亲信的助手。

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

但是仅仅一两天时间,郓州的梁军主力,就被李存勖打得一败涂地。当时梁军被俘虏的将吏就有二百多人,伤亡被俘的人马,就有两万多人。

甲戌,帝攻之,中都素无城守,师既云合,梁众自溃。是日,擒梁将王彦章及都监张汉杰、赵廷隐、刘嗣彬、李知节、康文通、王山兴等将吏二百余人,斩馘二万,夺马千匹。

李存勖可以有如神助地打败王彦章,大约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王彦章显然轻敌了,所以在军事失利时,都没有退守到一个比较坚固的城池之中,而是坚守一个缺乏城防的中都城。

以至于王彦章被俘虏后,李存勖都嘲笑他,你不是自命很会打仗吗?怎么会退守到这种死地和我打仗呢?

对此,王彦章也只能说,天命如此,没啥可说的。

庄宗见之,曰:“尔常以孺子待我,今日服乎?”又曰:“尔善战者,何不守兗州而守中都?中都无壁垒,何以自固?”彦章对曰:“大势已去,非人力可为!”

对于军事而言,保守会有保守的优点,胆大会有胆大的优点。如果你胜利了,你怎么玩,也可以证明你选择正确。反过来说,如果你失败了,扯什么好像也没有用。

王彦章在关键时候,之所以会败得如此惨,自然是因为他以勇猛著称,所以并不会轻易选择保守的策略。但是当敌人的力量、决心远远超过他的估计时,后果就是他难以承受的。

当然了,如果李存勖冒险深入梁境决战,被梁军打得万劫不复了。王彦章说他是斗鸡小儿,李存勖恐怕也只能说,天命如此,没啥可说的。因为从理论上,李存勖当时的玩法,本身就有瞎胡来的意味,因为这就是输红眼的赌徒玩法。

问题是,李存勖大获全胜,谁也得说,他真乃军事奇才。

以结果推论过程,我们通常习惯把失败者的选择说得一无是处。问题是,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策略,在关键时候,本身就是带有赌博成份的。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意外,王彦章作为大军统帅,在战场上莫名其妙地被唐军俘虏了。在战场上,突然发生这种事,对军队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可想而知。

王彦章素以勇猛著称,所以他作为大军统帅,在关键时候竟然亲率精锐深入战阵,本来唐军很难判断这支精锐骑兵所代表的意义。但是后唐军队有一个梁朝降将,他对王彦章非常熟悉,所以在两军阵前,突然听到王彦章的声音,马上惊喜地说,那是王彦章啊!于是直奔王彦章,并把他俘虏了。

彦章至递坊,以兵少战败,退保中都;又败,与其牙兵百馀骑死战。唐将夏鲁奇素与彦章善,识其语音,曰:“王铁枪也!”举槊刺之,彦章伤重,马踣,被擒。

王彦章作为五代最富传奇色彩的将领,在人生的最后一战中,因为两个偶然的原因,竟然败得狼狈到了极点,因为败得太迅速了,而且还是在战场上被人俘虏的。

事实上,朱友贞当时派哪个将领坐镇郓州一线,也不会比这败得更惨。因为换一个将领,采取保守策略的概率,会更大一些。

在这种背景下,后唐军队就算在东线取得突破,想在两三天时间里,一战全歼梁军东线主力,也会变得困难重重。因为就如唐庄宗所言,王彦章当时退守兖州固守,哪会败得这样惨呢?

因为在这一战中,李存勖胜利得太过迅速,所以随后的奇袭效果,自然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一切是显然的,因为这一战梁军败得出奇的迅速。所以朱友贞也好、梁朝其它统帅也好,都不敢轻易相信郓州战场完全沦陷了;甚至而言,就算郓州失守、王彦章被俘的情报,已堆在他们的案头,他们也很难马上相信这一切是真的。因为这一切,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

事实上,谁处于朱友贞或梁朝其它战场统帅的角度,突然听到这种情报,也会惊疑不定的。因为这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就因为这种情报,大举改变既定的战略布局,实在有点太夸张了。

问题是,就在他们惊疑不定,反复甄别这个情报、犹犹豫豫地采取应对手段时。李存勖的精锐部队已逼近了汴梁城下。等他们确定这种情报无可置疑时,任何补救手段,好像也难以进行了。

而等后唐军队逼近汴梁时,朱友贞不用甄别情报的真假了,他现在需要思考的是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在汴梁坚守待援,可行吗?另一个问题是:弃守汴梁城,以空间换时间可行吗?

而这两个问题,最后让朱友贞越思考越绝望。

看到朱友贞绝望的表现,我常常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

朱友贞如果选择了投降,他当时绝望的表现,可以解释为是他贪生怕死。历史上类似选择的人多得去了,最经典的就是刘禅、曹爽。

朱友贞如果选择以空间换时间,他当时的绝望,可以解释他畏敌如虎。历史上类似选择的人也多得去了。最经典的就是宋徽宗、宋高宗。

问题是,朱友贞当时竟然是选择了自杀。千古艰难唯一死,他为什么不选择抵抗呢?以一个人最本能的想法,反正他已决心赴死,临死前肯定会想着拉一大片垫背的人。

所以,处于朱友贞的背景下,一个人如果真有了死志,肯定会进行最冒险的、最大胆的反击,因为横竖也就是一死罢了。但是,他最终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是直接选择了自杀。

朱友贞为什不进行最后一波反击呢?显然是因为当时的局势,让他看不到希望。

战争的复杂就在于,你如何让下面的人拼死一战?

基于指挥层面的利害关系,如果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就是把军队都拼残了,他也再所不惜的,就是让普遍老百姓流离失所,他也再所不惜的。因为基于棋手的层面,这只一个数字罢了。

有时候,因为最高指挥人自己没有牺牲精神,所以我们总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最高指挥人如果有牺牲精神,就能如何如之何。比如,众多指挥人在关键时候,都是选择投降、选择逃跑。

但是,朱友贞最后用自杀的方式,显然告诉大家,说到牺牲的精神,他完全拥有,因为他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态度与梁朝共存亡的。

问题是,他有牺牲精神,就可以让下面的人都有牺牲精神吗?显然是未必的。

在此时此刻,千万不要说你是皇帝,在此时此刻皇帝算什么呢?因为下面有多少人蠢蠢欲动,试图活捉你向敌人请功,你恐怕都不知道。

在最后时刻,朱友贞突然发现,玉玺不见了。显然,这是自己身边的人,计划拿这向敌人请功了。再拖延下去,会不会有人试着活捉自己,向敌人请功呢?

于是,朱友贞让亲信杀了自己。他的亲信说,这种命令我不能接受。朱友贞就说,你是不是计划留着我向敌人请功呢?他的亲信说,如果您这样说,我只能接受这道命令了。最后,这个亲信先是杀死了朱友贞,随后自己也选择了自杀。

帝置传国宝于卧内,俄失其所在,已为左右所窃迎唐帝矣。帝召控鹤都将皇甫麟,谓之曰:“吾与晋人世仇,不可俟彼刀锯,卿可尽我命,无令落仇人之手。”麟不忍,帝曰:“卿不忍,将卖我耶!”麟举刀将自刭,帝持之,因相对大恸。戊寅夕,麟进刃于建国楼之廊下,帝崩。《五代会要》:末帝年三十六。麟即时自刭。

总的来说,梁朝的突然失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恶果集中爆发罢了。因为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就是文职官员的地位越来越高、宫廷力量的地位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军队的士气,实在让人不敢高估。

中央集权进行到此时,大约有一个类似死局的问题。

你放松对军人力量的控制,结果就是有可能藩镇问题再度无法收拾;你继续加强对军人的控制,结果就是军人在关键时候,不要说公然背叛了,就是都在那里出工不出力、幸灾乐祸地看你笑话,你当时也有崩盘的可能性。

中央集权的努力,其实就是一把双刃剑。你想变大变强,除了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之外,好像没有别的出路;问题是,你真沿着这条路一直走,突然出现的反扑力量,可能是你想也想不到的,承受也无法承受的。

在许多时候,自杀是一种非常体面的死法。石重贵被俘后一再受辱,就说,我当时如果选择自杀,哪有今天的结果啊?

又行七八日,至锦州,虏人迫帝与太后拜阿保机画像。帝不胜其辱,泣而呼曰:“薛超误我,不令我死!”

许多时候,我们站在朱友贞的角度,总会奇怪,他既然决定宁死不降,为什么不驱赶军人做最后的困兽犹斗呢?

问题是,朱友贞长着脑袋,城中的军民也一样长着脑袋,朱友贞想驱赶大家做最后的困兽犹斗,城中的军民就一定会愿意给他当炮灰?

李存勖冒险一次狂赌。先是在郓州一线,短短两天时间就击溃王彦章的军队,并且俘虏了王彦章;然后三五天时间,就打到汴梁城下。

接下来的事,则是梁朝各路大军统帅,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向李存勖表示投降。

这一切,绝不是简单的因为朱友贞的能力有问题,而是随着中央集权的发展,对于梁军的将士而言,他们需要一个继续战争的理由。

让我继续战斗下去,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我投降了李存勖,又能损失什么呢?面对军民这副样子,卫道之士肯定会觉得,这就叫不可理喻。

问题是,军民凭什么不能这样思考问题呢?事实上,正是因为军民都这样思考问题。所以北方的统一变得更容易了,而以后的分裂也变得更困难了。

总的来说,随着中央集权的发展,军政大佬都渐渐变成了打工仔,对他们而言,给谁打工不是个打工,如果他们感觉为某个政权卖命,缺乏足够的理由时,自然会选择在关键时候投降。

在中央集权的道路上,梁朝走得非常成功:梁朝的文职系统已基本奠定,因为行政长官地位,开始明确凌驾于军方主管之上;关键是,中央政府可以越过军方大佬,直接向地方进行各种人事、经济、政治的调动了。

李存勖控制梁朝后,自然不会轻易丢弃这种中央集权的成果。问题是,在他下面的人看来,李存勖就是继续执行梁国的亡国政策。

梁朝中央集权的成功,实际相当于把整个河南、山东、陕西三省的军政资源打包好了,等待李存勖接管了。

你想吧,朱温统一河南、山东、陕西三省时,那是打了无数场硬仗,用了近一生的时间;李存勖父子统一山西、河北两省,也是打了无数场硬仗,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

而李存勖呢?他统一河南、山东、陕西三省时,那就是一战功成,如风卷残云般统一了梁朝全境。

当然了,经过李存勖后来逆天行事,沿着梁朝失败的道路继续向前走,于是北方五省已渐渐成为了一个几乎不可分割的整体。后来无论怎么出现分裂、割据,它也会迅速走向统一的道路上。

处于当时的角度看,谁也觉得,李存勖再加一把劲,肯定可以统一天下了。因为,现在南方七个分裂割据的政权,怎么看,好像也不够给李存勖当盘菜吃啊!

关键是,南方军阀现在都有一种历史大势无可抗拒的感觉。于是,李存勖随后派军讨伐蜀国,再次创造奇迹,从出兵到灭亡蜀国,历时七十多天。

更主要的是,湖北军阀早在此前就向李存勖臣服了,高季兴甚至亲自入朝拜见李存勖。

此时此刻,如果不知道后来的历史,人们难免会感觉,李存勖只要大手一挥,百万雄师顺流而下、沿江并进,整个江南都可以不战而平定了。

但是,历史就在此时突然出现了意外。谁也没有想到,不可一世的李存勖,竟然变得越来越糊涂,于是莫名其妙地出局了。

面对这种历史,基于英雄史观的角度看,怎么看,也是因为李存勖被胜利冲昏头脑。

看这段历史,我常常在想,李存勖如果在最辉煌的时候突然死了,人们会怎么评价这段历史呢?肯定会说,英雄人物的生死,真是可以改写历史。

因为,李存勖活着的时候,后唐一个奇迹接一个奇迹的创造着,但是李存勖一死,于是中国的历史顿时改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八百五十三篇  后唐与辽国的关系4
三支箭,三大仇——后唐李存勖王图霸业,却最终功败垂成
李存勖,李存勖简介
五代十国简史:梁晋争霸下半场——后唐灭后梁
五代「梁」后梁在五代之初怎么忽然失去优势被后唐取代?
庄宗本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