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觅史记」马骕《绎史》:上古三代,创新体例(下)韦力撰

关于《绎史》一书的编纂思想,后世学者认为马骕借《绎史》一书来表达他的尊君意识,从这个角度而言,马骕是本持着孔子撰《春秋》的主旨。他在《绎史》中高度夸赞《春秋》体例之佳:“读《春秋》者,明于内外详略之宣,考于告赴隐讳之旨,约与周公典策之法,参于变例新出之义,属辞比事,触类而长,庶几笔削之微意,抑亦可窥其万一乎。”

孔子最为推崇周朝的礼制,而马骕也对周朝的分封制给出了很高的评价,《绎史》一书专有一卷为《周建诸侯》,马骕在此文中首先讲述了分封制的来由:“分封起于三皇、至五帝而制备,历夏泊商,爰周至隆,其法由密。武王之有天下也,大封公侯于天下,班彝分器,作之屏翰,以卫王室。同姓兄弟之国五十有五,而异姓勤劳,以次毕封。褒录前帝苗裔,立有虞、夏、商之后,以备三恪。其制则列爵惟五,分土惟三。其宗盟则同姓为先,异姓为后。强干弱枝,犬牙交错,至矣哉!周详长虑,诚久安之模已。”

村名牌

马骕在文中提到正是因为春秋时期不尊奉周朝的分封制,使得诸侯与天子间、大夫与诸侯间礼乐崩坏。人们都认为周朝的灭亡乃是因为周天子实力太弱,但马骕却说周朝的分封制才使得周王朝延续了那么久的时间:“迨后上失其制,诸侯僭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礼乐征伐,侵寻四溃,而王官方伯黩货,莫能征讨,浸淫不振,以至于亡。故人皆曰,周以弱亡。论者徒见周之弱亡以封建故,而不知其所以长世者,正以封建故也。”

电信杆上的地址

马骕对分封制的推崇也表明了他的尊王思想,其明确地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国无二主,尊无二上,故诸侯不得相推为王。”正是出于这样的观念,马骕在评价历史时凡是对不守臣道者均予以谴责,他在《绎史》中举出了郑庄公的例子,他认为天下之乱就是因为这些人没有尊奉孔子所强调的君君臣臣秩序,故其评价说:“君尊臣卑,天下之大防也。君不尊则失为君之权,臣不卑则不守为臣之节。犯乱自此生,而大逆由斯起,古今之纲纪礼义为之沦胥以亡也。”

对面的山

马骕在论述历史观念时,亦有其茅盾之处,比如他反对占卜、巫术之事,但又认为天人感应很有道理。他强调“人君代天理民,非敬天无以图治”,但是他又不神化古代的帝王,比如谈到远古帝王的年龄时,马骕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人寿之不齐,今犹古矣。黄帝在位百年,继此者唐帝、殷宗,越周文考,多历年所,顾不数见也。何独洪蒙之辟,皆身历运会?抑尧、舜齐圣,朱、均不移;武、周并生,管、蔡用畔。高阳、高辛氏之子有才有不才矣,安得九头、五龙,德皆神异,分理寰区,无或殂落,兄弟各一万八千岁哉?信如十纪之说,名不雅驯,荐绅之所难言,即所称二百二十六万余年分为十纪,则纪约二十余万年。因提六十八世,禅通九十余世,世当得三千年,而一姓或止二三世,则是享年有永,祚世为不长也。

找到了羊肉馆

马骕认为就年龄来论,帝王与普通人没有太大差别,既然如此,古人所叙述的帝王谱系有的中间一差就是几百年上千年,以此说明了马骕编纂史书颇具客观性。

对于《绎史》一书的评价,李元度在《国朝先正事略》卷三二《马骕事略》中说:“《绎史》百六十卷,录开辟至秦季事,博引古籍,疏通辨证,抵牾虽或不免,然语必征实,非罗泌《路史》、胡弘《皇王大纪》可比。且史例六家,古无此例,与袁枢《纪事本末》,均卓然独创,自成一家之言。故顾炎武读之,叹为必传之作。康熙四十四年,上南巡,垂问《绎史》一书,令张玉书物色原板。明年夏,复遣使至邹平,购其板入内府云。”

龙门吊

李元度对《绎史》一书的总体评价乃是本自《四库全书总目》,然其却称康熙皇帝南巡之时曾过问《绎史》一书,玄烨命张玉书想办法找到该书原板,看来张玉书没能完成任务,转年夏天皇帝又派人到邹平找此书板,找到之后将该套书板买下运回宫内。有的文献上说,当时是二百两银子购买《绎史》等书板。

村民指认的马骕墓址

一部书板能受到皇帝如此重视,这足以说明《绎史》一书在朝野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原因之一乃是上古史资料太少,后世研究上古史仅凭那么几部书,而《绎史》一书却能将上古史的各种史料尽量地搜罗在一起,而后作出系统排列,使得读此书之人能够看到原始史料的同时,还能看到后世的评价之语。故徐时栋在《烟屿楼读书志》卷一三中称:“《帝王世纪》及《古史考》,今已佚而不传,虽或见他书所引,大抵语多芜杂,不可尽信。后虽有作,如子由《古史》之悍,罗泌《路史》之妄,均无足观。独马氏《绎史》,网罗古籍,述而不作,纪事本末,洋洋可观,洵古今之奇书也。后有李锴钞撮此书,作为《尚史》,而才调不及,真无知而妄作矣。”

废轮胎厂

徐时栋乃是清代宁波最著名的藏书家和校勘家,他谈到了三代著书流传之稀,同时也认为《古史》和《路史》等书均比不过《绎史》。但也有人有其他看法,比如朱彝尊在《曝书亭集》卷四五《皇王大纪跋》中称:

孔子序书,断自《尧典》,始屈平之言曰:邃古之初,谁传道之?而谯周、苏辙撰《古史》,梁武帝撰《通史》,胡卫撰《通史缘起》,罗泌撰《路史》,言之不尽出于雅驯。兼不尽传,惟五峰胡氏所述《皇王大纪》八十卷,自盘古氏迄周赧王,堆二千余岁事,广摭史摭以经义贯通之。庶几择之精而语之详矣,近邹平马骕撰《绎史》,疑其未见是编,而体例颇相似。

朱彝尊认为上古史类著作以《皇王大纪》为最佳,他认为马骕在撰写《绎史》时有可能没有看到过《皇王大纪》一书,但是《绎史》的编纂体例跟《皇王大纪》有些类似,但这也说明了马骕没有蹈袭前人。

欢快

对于《绎史》一书在资料搜集辨伪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钱穆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评价说:“后此汉学家所为主要工作,如校勘、辨伪、辑逸,宛斯此书均已发其大例。即后此汉学家目光所注,从事整理研讨,以成学名家者,宛斯此书,亦已囊括其十七八。极清儒成绩所至,最要者不过为古史作发明,则宛斯此书,岂不已牢笼范围,而为之大扬榷乎?后大名崔述东壁,为《古史考信录》,亦多有从宛斯所谓'事同文异’、'文同人异’处著眼者,则宛斯此书,影响有清一代经史考订之学,厥功至伟。”

屋内无人

钱穆认为马骕在撰写《绎史》时综合使用了校勘、辨伪、辑佚等手法,他的这些手法启迪了乾嘉汉学家,他甚至认为崔东壁的《古史考信录》的撰写思路也是受《绎史》的影响,所以钱穆认为马骕的撰写观念对清代金石考订有深远的影响。所以陈其泰在《近三百年历史编撰上的一种重要趋势——自马骕至梁启超对新综合体的探索》一文中,首先给出的总结是“清初的马骕是近三百年探索新综合体的第一人”。

后山

关于马骕的遗迹,滨州地区文物志编委会编的《滨州地区文物志》中有王臻所撰《马骕墓》一文,该文称:“清代初著名史学家马骕之墓。位于邹平县城西12里处青龙山下,韩坊村西500米处。墓址南约200米为章索公路,北250米处是蜘蛛山。”

2020年12月13日,上午从上海虹桥站乘高铁前往济南,下午一点多到济南西站,出口处有工作人员要检查每位乘客的健康码,只能耐着性子慢慢排队,终于走出车站,在出口处见到了刘玉林先生。

为了能够让我在山东顺利寻访,刘先生特意拨冗,放下手边工作,准备带我在山东境内转一个星期。为了节约时间,我们从车站出来就踏上了寻访之路。

九座小山之一

今日的第一站就是前往滨州市邹平韩坊村,去寻访清史史学大家马骕的墓址,此程由李洪武先生开车,在路上刘玉林告诉我,为了寻访顺利,他几天前到临淄出差时,特意绕到此处寻找马骕墓址。因为该墓已经没有了痕迹,所以他的寻访颇费周折,折腾一个多小时,总算在知情人的指引下确定了大致地点。

龙门吊下的土坯房

开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了韩坊村,但是到达该村后,刘玉林又想不起来几天前的路径,只记得转弯处有一家羊肉馆。于是请李洪武慢慢开行,然开出了村也未找到羊肉馆,掉头驾驶重来一遍,终于看到了那个羊肉馆。由此右转,开入村中,穿村而过,几百米处就是一座小山,山脚下有两家废旧轮胎厂,轮胎厂的对面有一龙门吊,刘玉林说马骕墓原本就在龙门吊下的这片空地,当时有知情人告诉他,马骕是在1956年被平掉的,原本这里有县级文保牌,但几天前他来时,未看到此牌。这种说法印证了王臻在文中的所言:“墓址封土高约1米,直径约8米,未开掘,原有石碑1通。1956年打井修闸时被毁。1980年此墓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房侧

远观

于是我们先走入轮胎厂去寻找文保牌,也许是店主没在,院中静悄悄的。正探看间,突然从旁边冲过来几只狗,围着我们一通狂叫,从叫声中听出了友善,可惜我兜内没有带着零食,只能摸摸它们的头,以此表歉意。

另一院落

穿村而过的大道

轮胎厂的后方是一座座的山包,刘玉林说这里总共有九个山包,文献记载马骕就葬在此山脚下。前天,本村的人告诉刘玉林,当年平坟时只是平了坟头,并没有向下挖,马骕仍然埋在此处。

而后我们又转到了龙门吊的下方,于此仅看到一座摇摇欲坠的土坯房,房门上着锁,不清楚那块文保牌是否在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史 卷四十
十二诸侯世系年表
分封制的内容
分封制
“历史书写”的回顾与展望
《剑桥中国上古史》书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