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用药的思维

       中药的来源是神农尝百草,然后归类归味归经,我的疑惑是神农是否真有其人,真有是否真的尝过百草?但是中药对症以后确实效果神奇。

         比如吧伤寒论的桂枝汤,来治疗伤寒感冒很管用,头疼咳嗽用哪个桂枝散散寒真的好了。古人为什么可以知道桂枝有这个作用?难道真的会去尝吗?我想是不可能的,因为天下花草树木多了为什么不选其他的树木,单单看上了桂枝?因为他好看?未必是啊。

        首先你感冒是头疼,如果要对应树木的话就是树枝对吧,你感冒是受寒,那吗桂枝受寒吗?大家知道桂树到了农历八月桂花飘香万里,八月已经寒冷了,但是桂树却在飘香很旺盛,这是不是寒冷中的生气,这个生气是不是可以无惧风寒凌冽,所以你喝了自然也可以抵挡风寒,这就是古人的思维。

          普通的花草树木都是春天夏天开花的,由此是不是可以划掉许多花草树木,不用选。松树柏树这些也是耐寒的,为什么不用这些,他们会散发香气吗?不能,另外他们都是收紧的,你看松针柏叶啊都是收缩的样子,所以他们能抵挡寒冷但是不会散发。不像桂花飘香啊。而且桂皮常用在炒菜中那个增香味道很容易让人了解。所以桂枝可以通阳散寒也不难理解了。

       芍药是夏天开花的,有时候还微冷,他是夏花所以是不是有一定的热性在,夏天花多了为什么单单用芍药来补阴,夏属于心属于血属于阴当然可以补阴,众多的药里边为什么选白芍,其实不单单是因为味道那些,更重要的是因为名字。草字头可以入肝,白属于寒走下所以补阴收敛。你不要说这不是科学道理,但是古人就是类比的,因为他知道同气相求同声相应的道理,有类似就有类似性能。这种相似性就是古人用药的思维。

       古人用药思维是同类相助,不是简单的尝尝味道,他有时候看的形状,有时候看的季节,有时候看的生活环境,有时候看的颜色,有时候是药名等等很多思维。当然他也有个试验过程,把那些经典常用留下来,不常用的也不一定用,所以中药范围很广,几乎没有不是药的东西。

        药名其实也是个思维,以前我以为中药是靠气味寒凉性质来定,有时候并不是,比如大黄黄芩黄柏都是寒的,难道古人还要一个个去发现吗?不是的,他根据名字就知道了不一定要去品尝,这几个都有个黄字,黄和脾胃有关和大便颜色有关,一延伸你就不去尝也知道他们会性寒走下清热是不是。

        所以当你理解古人这个思维,有些时候就能理解某药为什么治疗某病了。比如下於血的水蛭,水蛭活着的时候就是吸血的所以他死了以后还有这个性质,当他磨成粉就会自动吸收多余的淤血,然后随着大便排出来,这就是中药思维,很难理解,很不可思议,但是实验结果很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过敏煎要加减用药,加减什么中药呢?
怎样开列出中药治病处方(二)
中药药象探究
【药秘——几种常用中药的药力走向】川桂枝...
医普:中药的用量是根据什么确定?
中药是很奇妙的,不像简单的化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