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UC头条:颜德馨诊治脾胃病和白血病经验

治脾胃病常守三法

脾胃病多由脾胃生理功能虚衰,加之因饮食、情志、寒湿等更伤之,或因脾胃本身气虚运化无力等,以致饮食积滞,湿浊困脾,形成本虚标实或虚中夹湿者居多。颜德馨治脾胃病常守三法:一是轻可去实,其剂宜轻,其量宜小,不可滥攻又不主张滥补。二是顾护胃阴,老年以脾胃为本,胃阴一伤则胃气必失,生机危矣。三是注重脾胃升降,尤其是治中焦疾病,视为最佳方法。

阳腑阳伤,温通胃阳 胃为阳土,多气多血,故有阳明阳腑之称。然诸多医家更重胃阴而忽视胃阳,叶天士提出“胃阴学说”。《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颜德馨宗《内经》之旨,尝谓“五脏六腑皆分阴阳,独胃腑无阳乎?”临床十分重视胃阳之作用,故凡见水谷积滞胃腑,阻遏不通而致反胃、恶心呕吐、泛酸诸症,多责之于胃阳不振、浊阴潜踞所致。用药非温而通者,不得复其阳,非通而走者不能祛其寒,法当釜底加薪,温通胃阳,常喜用附子、荜澄茄、荜茇、吴茱萸、公丁香、半夏、茯苓、枳壳、川朴等品。

阳腑津伤,酸甘滋润 前贤谓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燥恶湿,胃喜润宜降故也。临证见禀质木火之体,胃津耗伤,以致嘈杂灼热、胃脘疼痛、口干舌红等症,常用清养胃阴之法,药用酸甘滋润,如木瓜、白芍、乌梅、麦冬、石斛、沙参等品,口苦加蒲公英、山栀;脘胀加八月札、梭罗子、檀香、麦芽等,清胃而不伤津,理气而不伤阴。尝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屡损胃气,不过甘寒或酸甘滋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胃之通降即复矣!”

阴脏阳虚,温脾升清 颜德馨认为治脾之药宜动宜刚则运,温补极是,大忌阴腻静药。平素喜用附子理中、建中、黄土等方。同时认为,脾胃同居中州,是升降运动之枢纽,脾虚则清气不得宣升生发,浊气碍于停滞下降,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 胀”是也,治疗当崇李东垣“升阳”之学,强调脾阳之生发,临床尤喜以“升麻、苍术”同用,以“升麻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脾胃之气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常配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等品,胀甚则加檀香、砂仁、麦芽、枳壳。

阴脏阴亏,滋阴和营 颜德馨认为脾为太阴之脏,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重在生化。故凡脾体本虚,胃强脾弱,胃火灼盛、耗伤脾阴,或老年肠燥,产后体虚,皆使脾气不得敷津,失其转输之能、滋润之性,即为脾阴亏损,则见消渴,中脘嘈杂,大便秘结,舌红脉细等症。治脾则当养阴和营。然滋阴诸药虽可补其阴液,但不能助其生化,唯有加入白术一味,以滋其化源,才是治法。《慎斋遗书》云:“专补脾阴之不足,用参苓白术散。”此即颜德馨常谓“补脾不如健脾,健脾不如运脾”之意。

分型论治白血病

颜德馨认为急性白血病发病急,进展快,具高热、出血之特征,相当于瘟病的营血分证。慢性白血病,则可归属于癥瘕、积聚、虚损等证的范畴。本病在临床上虚实互现,变化多端,因此治疗上,颜德馨主张当扶正达邪,相辅相成。白血病前期多实,重在达邪,后期常虚,极宜扶正。达邪即祛除邪毒,以迅速抑制病情变化,截断病势发展。扶正之法,或补气补血,或滋阴壮阳,能提高免疫功能,促进病情缓解,使缓解期延长。根据其临床表现都不相同,将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初步归纳为六种证型,即为阴虚型、阳虚型、阴阳两虚型、痰热型、瘀血型、温热型六种。

阴虚型 病程较长,消瘦乏力,持久发热,盗汗,口干喜饮,咳嗽气急,头痛头晕,耳鸣,舌焦,鼻衄,齿衄,紫斑,视网膜出血,遗精,四肢关节酸痛,咽炎,口腔炎,肝脾及淋巴结轻度肿大,舌红绛,有剥苔,脉数虚大,重按无力。此为骨体受损,内热伤阴,热灼血络,迫血妄行。辨证为正虚邪实,伤及营分。治则以养阴清热。急性者治疗宜速投犀角地黄汤;慢性者重在养阴、扶正达邪。其中血象白细胞偏高者,可用鳖甲饮(生鳖甲、黄芪、龟板、当归、太子参、丹参、生牡蛎、银柴胡、栀子、赤芍)。如为非典型性白细胞,骨髓粒细胞增生,而周围血象较低者,即服滋阴固本汤(生地、首乌、赤白芍、驴皮胶、地骨皮、黄芪、甘草、当归)。上述两方均系自拟,临床验证,可延长缓解期,且未见到副作用。

阳虚型 较少见。症见消瘦乏力,头晕,自汗,便溏,四肢浮肿或发麻,手足欠温,面色萎黄,唇白,爪甲不荣,舌边有齿印,或有四肢散在性出血,脉软弱无力或虚大,舌白而润,苔薄白。白细胞一般均降低。此系正气本虚,毒邪侵袭,脾肺亏损,肾阳虚竭。辨证为营卫失和、阳气衰竭。治以甘温益火扶阳。可用参仙八味饮,药用人参叶、党参、黄芪、仙茅、白术、丹参、巴戟天、补骨脂、甘草补肾益脾,补阳而不伤阴,对改善红细胞有一定疗效。不宜用附子、干姜之类,恐其性燥热,以致动血出血。

阴阳两虚型 症见:面色苍白不华,或面部绯红,爪甲不荣,乏力,自汗,盗汗,出血,发热,骨节酸痛,口槁,遗精,形寒或潮热,便溏或便艰,面浮,手心热,咳嗽,脉弦滑而数;或沉微无力,舌色淡,被有薄腻苔,舌尖部起刺,兼有阳虚型与阴虚型症状。有时则不必悉具,而出现偏阴虚或偏阳虚现象。本型遗精一症多见,遗精后症状往往可加重。此型也最易转化为温热型(急性发作)。本型如发热不退,宜及早投诸凉药,以防出血致变。一般情况下可用:首乌、人参叶、仙茅、太子参、丹参、党参、当归、赤白芍、甘草等组方。

瘀血型 大多见于慢性白血病。症见:胸闷胁痛,低热乏力,入夜多梦,关节刺痛,大便发黑,紫癜,肝脾显著肿大,妇女患者,则往往居经不行或月经过多;舌紫有瘀斑,脉涩数,白细胞可高至30万~40万以上。此因肾气不足,热毒之邪内侵骨髓营血,髓热熏蒸,煎熬阴液,故致瘀血盘踞于精体之间。辨证为瘀血内结,新血不生。治则以破瘀为主,兼以扶正。一般治疗可用桃仁承气汤、人参鳖甲丸、阿魏丸等。在临床上,曾自拟二方,颇有效验。一为内服方:龟甲化瘀饮(龟板、鳖甲、牡蛎、莪术、丹参、红花、三棱、太子参、仙茅)。一为外用方:消痞粉(水红花子30g,皮硝30g,樟脑12g,桃仁12g,地鳖虫12g,生南星15g,生半夏15g,穿山甲15g,三棱15g,王不留行15g,白芥子15g,生川草乌15g,生附子9g,延胡索9g),共研细末,蜜糖醋调敷脾脏,施用时另需加麝香1.2g,冰片3g,外用防潮纸罩住,以防污染衣衫。此药第二天仍可敷用,但麝香冰片需另换。曾以此外敷药治疗九例白血病患者,证实可使脾脏缩小,血象下降。另外,当归龙荟丸及由青黛中提炼之靛玉红片,对此型患者亦有疗效。

痰热型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属之。症见:头疼发热,淋巴结、扁桃体等明显肿大,咽痛,齿、鼻及皮下出血,大便不爽,肝脾极度肿大,舌苔厚腻,脉滑数有力。白细胞大致偏高。本型乃火不降,血不下而溢于口鼻,气不布,水不散而痰浊内结。辨证为正虚痰浊聚积。治则以化痰软坚,活血消积。本型病人多属慢性,用夏枯草膏、小金丹、金黄膏等化瘀软坚。急性退肿方用:板蓝根、西藏青果、黄药子、生牡蛎、昆布、海藻、僵蚕、丹参、赤芍、贝母、丹皮等。

温热型 多系急性白血病或慢性白血病的急性发作。症见:高热,急性发作,头痛,神昏状如温病;又有从太阳表证开始,循经而传,而后迅即出现阳明或兼蓄血症状,病邪深入营血,与三焦风火相煽,内窜心包,逼乱神明,以致昏迷不语或反呈兴奋状态;四肢有出血点,全身各部出血,尿血,便血,谵语,烦闷,口干而渴,手足瘫痪,舌绛、黄腻苔或灰黑稍绛,脉弦数、洪大无伦。此系热毒深入营血,内陷心包,闭塞脉络,迫血妄行。辨证为邪犯营血,内陷心包。治则以清营凉血,开窍宁心。方用羚羊角饮子,亦可用人参白虎汤、神犀丹、紫雪丹、安宫牛黄丸以及犀角地黄汤等。

一般而言,阳虚、瘀血,病势较轻,预后较好;阴虚、阴阳两虚,痰热,特别是温热型,病情多急,预后亦差。另需注意上述分型可以转化,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寒性各型症势较缓,若转为热性各型,则多为恶化之征兆。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LQ)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颜德馨龟甲化瘀汤的配方组成、作用与功效、经验
当代名中医冠心病之论治2
裴老裴正学治疗肝硬化经验:一、依据肝郁脾...
脾胃有热、肝虚血瘀、脾胃湿寒、阳虚胃寒的舌照!
如何养脾胃?
治疗再障、白血病、粒细胞减少症等血液病的临床治疗心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