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萨拉热窝断想

2015年,曾游览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早听说萨拉热窝,是学习世界历史,1914年奥匈皇太子在这座城市遇刺,成为第次世界大的导火线。到了萨拉热窝,我们特别参观了事发地拉丁桥

印象更深的是1970年代末观看南斯拉夫故事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的背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纳粹四面楚歌。他们决定撤回驻扎在巴尔干的重兵阻挡盟军对柏林的合围,于是拟定“劳费尔行动”计划瓦尔特是萨拉热窝游击队领袖与众多英勇的游击队员一起炸掉了运油火车,挫败了纳粹的行动计划。影片在中国风行一时。我们走进萨拉热窝,便不禁想起电影的种种场景:这就是德军设埋伏,钟表匠决心代替瓦尔特赴险的清真寺!这就是瓦尔特从清真寺钟楼横扫德军后跑入的铜匠巷!全巷子的铜匠们仿佛得到某种暗示,使劲儿地敲着铜器,嘈杂的声响,掩护了瓦尔特的行动。德军一直抓不到捕瓦尔特,以至德军指挥官俯瞰着山城萨拉热窝,无奈地对下说:你看到这座城市了吗?他,就是瓦尔特!当时进入一家铜器铺,买了一个手工制作的花纹铜盘。店主说:“这是我爷爷亲自打做的。”我们不禁联想,也爷爷在当年的抵抗运动中,也是一员。

萨拉热窝不止经历了一战和二战,20世纪末,这里还发生了更残酷的战争,这便是1992年4月到1995年12月的波黑战争。

萨拉热窝本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汇聚的城市。清真寺、天主教堂、东正教堂犹太避难所都建在城区咫尺之地。14世纪下半叶,奥斯曼帝国为了征服塞尔维亚,对当地实行“伊斯兰化”,迫使他们改奉伊斯兰教,否则将被严厉课税。结果,居住在波斯尼亚的部分塞尔维亚人成为穆斯林,但他们与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仍然住在一块土地,共操一种语言。因为当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税收上有优惠,萨拉热窝一度成为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大穆斯林城市。直到战前,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有四成多,信奉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有三成多,信奉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将近两成。

   1991年代,南斯拉夫开始解体。1992年,波黑为独立举行公投,当地穆斯林和克罗地亚族投赞成票,塞族抵制,不参加公投,结果选票赞成独立。接着爆发波黑内战战争最初以穆、克为一方,塞族为另一方,期间穆、克关系一度破裂塞族在塞尔维亚方面支持下,得到坦克、大炮、飞机等重武器,在军事上占有明显优势,他们占领萨拉热窝周边制高点,围困这座山城三年多,断粮、断水断电,连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执窝》的穆斯林导演·克尔瓦茨都活活饿死。整个战争期间,20多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在国际社会干预下,1995年11月21日,塞尔维亚、波黑、克罗地亚三国达成《波黑和平框架协议》,1995年12月14日在巴黎正式签署。协议规定,波黑继续作为统一的主权国家存在,由穆克联邦和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组成,穆克联邦控制波黑领土51%,塞族控制49%。接着,发动战争的卡拉季奇、米洛舍维奇,陆续受到国际法庭的审判。

萨拉热窝本来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历史文化名城,建于1263年。1984年,这里就成功举办了14届冬奥会比北京举办冬奥会早了38年,比北京夏奥会早了24年。然而,严酷的战争让这座城市,乃至整个波黑,经济受到严重损害工业被毁无法形成优势产业,人才流失,失业严重,至今仍然是欧洲发展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我们游览时,市内很多建筑物仍弹痕累累。

有弹痕的建筑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最宝贵,又极其脆弱。波黑风景甚好,从萨拉热窝到塞尔维亚边境100多公里山路就有类似新疆伊犁那拉提草原那样的美景不能告别战争带来的阴影战争不但使千万生灵涂炭,家破人亡,还会使一城市,一个国家,长期失去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仍有一些政治强人,掌握国家机器,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点燃战火。他们不但发动内战,甚至悍然把战火烧到其他主权国家。现行的联合国体制和机构,还不能对这些战争犯罪及时而有效地制止。我们作为人类一员,世界公民,有心维护和平,看在眼里,有时却发不出正义的呼声。每念及此,不亦悲夫?

 中医学习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健体。中医教授亲授40年养生经验,揭开艾灸、经络的面纱。如果想学中医治病技术,赶紧扫码获得学习名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进萨拉热窝
瓦尔特已死,他保卫的萨拉热窝只剩下废墟、饥饿和死亡
世界各国介绍-波黑(欧洲篇)
散文||一部电影的终极结局
卡拉季奇:是英雄,还是战争屠夫?
波黑内战始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