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武术搏击靠什么?一胆、二力、三功夫!

洪式太极——通过力学原理阐释实战技击;通过人体经络运行感知节节贯穿;通过辩证哲学述说平衡与和谐。本微信平台愿与世人共同探索太极拳的奥秘和唯美!

征稿邮箱:jy6108@163.com    

编者按:本文摘录自蒋家骏先生的原著《太极拳师门对话录》——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言传身教原始记录。

一胆、二力、三功夫,是武林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口头禅,多用来评价和分析演练技术、搏击对抗时的动作及产生的效应。

何谓“胆、力、功夫”?

胆,胆居六腑之首,与肝相表里,肝为脏属阴木,胆为腑属阳木。胆贮藏排泄胆汁,主决断,调节脏腑气。从习武的角度来看,“胆”指气质和意志品质,包括习武者对习武的态度和目的,对自己的技术水平,体能的正确认识,在实战中的战斗意识,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是否处理得果断而又思虑周密,犹言其有勇有谋,胆大心细是也。

力,功也,指一个人的运动能力;包括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和反应等素质,以及在训练实战中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

功夫,做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功夫”一词是广义词,在武术运动方面,指技术(套路和散手)训练的时间长短,掌握的精确程度及发挥运用的好坏,也包括战术的发挥。

“一胆、二力、三功夫”,是前人在千百年的习武过程中,从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及实际效果,悟出的精辟拳谚。“胆、力、功夫”三者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一个整体,在武术运动中缺一不可,不能片面地强调一,忽视二,丢掉三。

没有“胆”,对习武的目的就认识不清,在实践中就会缺乏冷静和沉着,无法保持良好的作战意识。由于竞技状态不好,出现怯场和惧怕对手,自信心、自制能力失去控制,缺乏承受和忍受挫折的能力,欠缺与对手拼搏的顽强精神。

没有“力”(太极拳所用的力),就会“心欲为而力不逮”,套路练得虎头蛇尾,功架僵硬,发劲不协调,劲力不足。对抗中,上无劲力,下无快稳;反应迟,速度慢,无力化解对手的锐力,处处于被动状态。

没有“功夫”,训练无规矩,场上无章法,乱手乱脚,空隙甚多,无招无法,没有引起落空的技巧,被对手一击即破。有的人,虽具有“三板斧”的蛮力,也会被善战的对手痛击而败。

综上所述,有良好的作战意识支配,将劲力和技术融化一体,才能在任何艰难的情况下,保持冷静,旺盛的斗志,过人的体质,超群的技术,这样在演练或者比赛场上,才能得心应手逢战必胜。

听完洪师的讲解,我对“一胆、二力、三功夫”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又对“胆大”与“胆小”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我认为胆大或者胆小,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先天生成的胆量,是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而发生改变的。先天的胆小会因为后天的训练变成胆大,先天的胆大再通过修炼,会变得即胆大又心细。我认为无论先天的胆大、胆小,都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胆”才能更好的发挥。拳谚云:“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我又将其衍生为“艺高人胆大,胆小则艺浅”。我理解“胆量”和“武艺”是相辅相成的;胆再大,没有技术和功夫,也只能沦为“莽夫”。

“洪式太极”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hongshitj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初学太极拳应克服五大病--佳作分享
质疑《王芗斋拳学》100例
传统技击抱朴太极拳
吴全佑悟获太极理
阿福说内家拳之 太极拳入门第三要:单操比套路更重要
内家与外家劲力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