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风秦韵103:筑基文博大学校 薪火传承大课堂

国风秦韵103:筑基文博大学校 薪火传承大课堂

    2021年4月30日,在西安博物院举办的“长安古乐丝路文旅音乐会”开始恢复常态化演出。消息一传出,西安市民群众和外地游客就纷至沓来。6月2日,西安市原副市长、西安市慈善会会长朱智生闻讯后,即专程来西安博物院观摩。

    当天上午,朱智生一行在西安博物院副院长张勇戟和该院经营部部长刘勇陪同下,进入乐寿堂“长安古乐丝路文旅音乐会”小剧场。

    演出开始时,按照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仪规,“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邀请朱智生“击鼓宣乐”。与此相应,在当场演出结束时,舞台上就传出了汉唐官话关中方言宣布的“鸣钟止乐”。

    “长安古乐丝路文旅音乐会”常态化演出每天6场,每场30分钟。每场演奏6首长安古乐经典曲目,同时伴有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常识的讲解。朱智生兴致盎然地观赏了整场演出,仔细聆听了李铠博士相关的讲解。

    在体验互动环节,朱智生也拿起简谱与汉唐俗字谱对照的曲谱,与大家一起认真学唱了唐诗《柳含烟》。

    当场演出结束后,朱智生首先对李铠博士和古乐团成员的精彩演奏表示感谢。然后,又详细询问了“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古乐的保护传承情况,西安博物院副院长张勇戟和李铠博士现场进行了简要汇报。

      朱智生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连续传承的文明古国,“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展现。西方文明发展比中国起步晚,但西方国家却非常重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作用。譬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就收藏了很多中国文物,当然也包括抢掠的中国文化遗产。

    朱智生表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西安博物院作为华夏古都的市级博物院,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体现出新时代的担当精神,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切实保护和利用好“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以建设中国文化、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表达的世界一流博物院为目标,充分发挥好“文博大学校”示范基地的教育功能,继续办好“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活态化传承的“大课堂”。

    在与李铠博士话别时,朱智生还关切地询问工作中有哪些困难。他同时表示,将把长安古乐保护传承列入西安市慈善会项目库,继续给予关注和支持。

    据了解,西安博物院由唐代荐福寺遗址历史名胜区、博物馆、小雁塔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245亩,是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和现代化展馆于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11万余件馆藏文物中,国家三级以上的珍贵文物有14400多件,完美展现了古都西安历史的万千气象。

    2014年6月,“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项目在陕西省境内有七处遗址,就包括唐代皇家寺院荐福寺遗址的“三唐文化”,即唐寺、唐塔和唐传长安古乐。其中,唐传长安古乐,是唯一组合列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华夏正声”、“汉唐遗音原生态”和“陕西千年活文物”。这里常态化举办的“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也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唯一的活态化表演示范项目。

    众所周知,西安古称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世界大都会,也是新时代“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核心区。这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区,更是“丝绸之路”世界物质文化与非物质遗产的精华区。只有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为主线,才能全面系统地展现陕西地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力。

    西安博物院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资源优势,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携手“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保护传承机构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从2019年7月31日开始举办了“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常态化演出。这是“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唯一的活态化表演示范项目,也是面向中外游客传播中国音乐文化的大课堂。

    长安古乐(亦称西安鼓乐),是以成套乐器再现古代中国音乐“八音和鸣”的经典模式,也是世界唯一完整保存的古典交响乐,被世界音乐界、历史考古界和文化旅游界誉为、“华夏正声”、“世界音乐活化石”、“陕西千年活文物”和“汉唐遗音原生态”。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李铠博士,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安佛乐、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和“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古乐等三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从2019年12月23日至2021年4月30日,由于新冠疫情防控和景区改造等因素影响,西安博物院就一直处于闭园状态,“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同时宣告暂停。直至今日,西安博物院的线上网络预约系统依然没有恢复正常。每日入园游客,与以往同期相比明显减少。随机前来观赏“长安古乐丝路非遗文旅音乐会”的游客,也是时多时少很不稳定。

    尽管如此,李铠博士带领的长安古乐演出团队,仍然毫不懈怠地坚守着“华夏正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阵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二十)生死两途
三百三十四、脚腿无力
经方补:戒烟汤(烟瘾难戒)
李可用药精讲
断根神效方
黄帝内经原文章节与译文(94-<60-62>)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