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谈:生命,从关爱自己开始

今天本是怀着悲愤的心情想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因为看到朋友圈刷了一小波“关于女大学生跳楼自杀,楼下围观人起哄冷漠”的新闻,尤其是当看到消防员因为没有救下这个女孩而撕心裂肺大哭的时候,心情真是非常之糟糕。刚才打开电脑时就想这篇文章肯定不讨彩,有可能还会掉那为数不多的粉,不过就在刚才动笔之前吃了半只烧鸡后心情由于身体的生化作用,悲愤不是这么厉害了,那现在我就有什么说什么的闲散聊聊今天这个话题《生命,从关爱自己开始》。

这个话题,自打一个月前开始酝酿一直没有契机,今天看那个消防员的大哭视频一下子找到了点。暂且不论可怜女大学生,我对这个很有可能不到20岁的消防员很是心疼,那是什么样的一种情绪,面对这种形势下的死亡嚎啕大哭,这将会对他造成什么样的心理影响?

生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今天既然是闲聊,就想到哪写到哪。

先说说我吧,我小时候很怕死,身体有点异样就会问父母没事吧,后来长大上班后又无所谓生死,在认识本馆老季的时候替他挡了一次灾出了一起车祸,反而觉得死倒是一种解脱。直到去年我的孩子出生,看到一个生命的诞生那种前所未有的冲击感,导致孩子前三个月的时候,我独自一人照看时就想哭,那种情绪非常强烈,以至于我找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做心理疏导。

在做心理疏导、照看孩子的期间,我自己慢慢的发生了变化,明确了一点《生命,从关爱自己开始》。

这种关爱,是多方面,多维度的,说白了就是学会宠着自己。

我在上一篇文章说过这么一句话(提炼如下):我们的文明教导我们如何仁爱友信,如何待人处事,如何继往圣绝学开万事太平,如何。。。。。。,却唯独没有教我们如何成为自己,如何关爱自己。

一个文明处处讲伟光正,而忽视自我,带来的结果就是对于自己生命的漠视、对于生命本身的漠视。(这个漠视是一个大含义概念)

所以我们的文明,明极而衰的出现了,如“海瑞饿女”这样的惨剧,如“郭巨埋儿”这样的奇葩价值观。

这些年社会上有这么一个论调:中国人缺少信仰所以什么事都干得出来,道德水平不高。

当然这太。。。,但是这个论调却是有源流出处的:

西方人长期形成一种惯性思考,认为宗教信仰是道德的基础,如果没有上帝,一个人可能为所欲为,这种观念也使一个人的人格很难有独立明确的价值,也会造成各种后续的问题。

当然,这个论调和出处结论未免武断,正如下面所说:

在公元1582年,在我们中国明朝神宗万历十年,天主教派一位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来到中国,利玛窦跟中国的士大夫有一些交往之后,写了一封信给罗马教宗,这封信现在还保存着,利玛窦特别提到一个重点,他说:“中国许多念书人并不信仰我们的上帝,但他们有很高的道德水平。”

***(以上节选于《得到·傅佩荣的西方哲学课》)***

我个人觉得,这两种道德水平根植的土壤环境完全不一样,有上面那个武断论调也就不足为怪。

西方人的信仰上帝,把自己完全托付于上帝,这从一方面讲是一种形式的终极自我关爱。所以道德水平高也是出于本身自我终极实现出发。

而利玛窦说的中国,现在也是如此,则是一种现实环境引导约束和文化正向熏陶,是中国人讲究祭祀、家族声望、慎终追远的一个必然,中国自古人是社会性的,所作所为也必须考虑社会性,道德水准高也是基于整体社会环境。

所以西方人质疑中国 和 中国人没有信仰 这种论调也就可以理解了。

中国文化的确缺少生命关怀、自我关爱,在古代农耕社会如此矛盾还不会突显,可是到了现代社会竞争、文化冲击、价值观各异。。。等等各种因素叠加,矛盾尖锐性就突显了,各种精神类疾病、各种身心相累的器质性疾病、各种社会困闷、各种矛盾冲突。。。开始日益增多。

记得我去看心理医生后,许多朋友听说后不屑一顾,有的说我太矫情:喝两顿大酒、吃一顿烧烤就嘛事都没有了。

家里有个亲戚的亲戚得了抑郁症前些日子自杀了,长辈说现在人就是闲的得这种病,吃不饱饭什么事都没有,当时听后觉得特别刺耳。

我们发朋友圈一些鸡汤、一些苦闷、一些牢骚、。。。。。、大家说实话,有时是不是给自己看的?可是有没有人说你矫情,说你不正能量o(* ̄︶ ̄*)o

我们扮演着各种角色,在寂静中做做自己也会接受到各方面的指导,有些人还顽强的坚持那微弱的自我,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变成了永远不矫情、正能量。。。的superman。

记得孩子刚出生时,我写了一篇给孩子的信《孩子!我是你爸爸!首次当爹,请多关照~~~》。我一个朋友跟我说,你太矫情了,你这样会如何如何不好。。。。

记得前两天那篇文章《用尽一生时间,学习着如何爱你》,有一个哥们说:担心我这样,以后孩子会刺激到我血溅五步之外。

记得许多人跟我说:应该这样教育孩子、不应该那样,要不然怎么怎么。更有甚者,说要不然你孩子以后就废了。

凡事从好处想,我认为他们是为我好。

但是他们在不明白各种因缘而妄加揣测,铁嘴下断的时候,我也铁嘴直断:他们缺乏自我的关爱,我也就不奢求他们能顾忌他人感受了。

凡事从坏处想,我认为他们是看不惯和自己不一样的。

那我就可以回怼你们管着着么,不懂什么叫人际边界么?如此念他人的损、不修口德,有什么可图么?

 各位看官,此时应该会觉得,我这么明白的在文章里如此写,会不会怎样怎样。

^_^其实这也是自我关爱,在不触及具体个人、事的基础上就事论事的发发各种论调,也是一种自我疗愈。

中国社会太讲究人际和谐了,所以很多事太委屈自己。委屈自己还不能说,说不来被人嫌你矫情,可是不说出来你觉得憋屈么?

换个角度,为什么中国有这么一句话:好人不长命,祸害一千年

好人太顾及诸多,繁种烦恼皆不得吐。而“坏人”却不自觉的宣泄着这个社会带给他的繁种遗毒。

根据心理学的“三我理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追求本能欲望的本我,追求现实的自我,追求完美、至圣的超我。

我们的中国文化,对超我—无限推崇,却对自我—喊打喊杀,对本我—绝对性的压制绞杀。

记得王阳明有这么一个故事,王阳明和一位当时的得道高僧聊天,高僧可以说佛法精深、无欲无求,王阳明问:你想你的母亲么?高僧听后沉思半刻,嚎啕大哭,转即还俗回家侍奉老母去了。

生而为人的我们内心各种虚弱、黑暗、负面太多了,我们不敢直面一味压制,进而追求那至圣至善。可是结果如何?

我们从小被教育的各种伟光正,效果如何?那个消防员的嚎啕大哭,那楼下一群起哄的吃瓜群众。。。。。

心理学上讲活出自己,让一切流经自己的心。成为自己

心理学上也讲放下自我,成就更完美的我。

但是如果一个人如同枯槁般,毫无生命活力可言,那还是先活出自我,在谈放下自我吧。

分享一个禅宗公案《婆子烧庵》:

有位老太婆建茅庵供养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平时都由一位二八佳人送饭服侍修行和尚。一次,老太婆对女子说∶「等一下你送饭去时,抱住他试试他修行的功夫。女子送饭时依言抱住僧,问他感觉何如,那僧人说∶「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意!」老太婆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我二十年来供养的竟只是一个俗汉!」于是她赶走和尚,一把火把茅庵烧掉了。。 

这个和尚被婆子赶跑后很惭愧,就出去修行参访几经数载回来了,还是由这个老太婆供养他,还是这样测试,这回他说: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千万不要给老太婆讲。这个答案出来以后,老太婆就说:很好,我终于供养到一个开悟的菩萨了。 

兜兜转转写了一堆有的没的,好像什么也没写,跟题目无关!

散谈嘛,会心者,一笑可,不笑亦可;不会心者,大笑可,鄙斥亦可!

切题一下:生命,从关爱自己开始

————————————————————————————————

墨香冉冉,琴声袅袅,弹指间已是一番天地;

一纸香书,一份情怀,感动的是内心的波澜;

一品清茗,一首小诗,阅尽的是岁月的浮华;

童蒙弘文馆,心的起点,书的徜徉,梦的摇篮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向死而生
千万懂得感恩
莫让老太婆知道
#佛典故事#淡然看得失
枯木禅
从心开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