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家灯火】宫国庆:《山高水长 师恩难忘》
【总第031603期】



山高水长 师恩难忘
作者:宫国庆

 


生命中总有许多事情让人感动,留给人的记忆长远而深刻。正如刘凤山老师给我的诸多温暖,好多年以来一直抚慰着我的心灵。每每想起,我都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
刘老师,大一时我们的现代汉语老师。他中等身材,虽不魁梧却很健壮,朴实随和,声音略有沙哑,说话的时候带有一种极富感染力的磁性。他的汉语课讲的非常好,常常是生动形象地用诗的语言来诠释汉语的魅力,听他讲课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总是觉得课堂里那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太短。


好时光过的很快,转瞬间大一的现代汉语课就结束了。期间,刘老师留给我的印象是思维敏锐才华横溢,有思想有见地,眼神中总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和他再没有过什么接触,只是每当想起来的时候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敬。
大四刚开学的时候,系里安排我们毕业班教育实习。很巧,我所在的那一组恰好是刘凤山老师带队,我和他之间的友情也就是从那次实习真正地开始建立的。
刘老师带着我们十四个同学去友谊县高级中学实习,本来去之前是安排在两个学校,后来出了点小状况,在我和同学们的一再要求下,经过他的协调,大家都留在了同一个学校。近两个月的实习,刘老师和我们同吃同住,这让我有了足够的时间聆听他的教诲。


我实习的岗位是担任高二文科班的政治老师和班主任,刘老师的任务是协调与校方的关系,执行实习纪律并指导我们写教案、备课、听我们讲课、指出授课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
我带的那个班是大班,有八十多名学生,很多学生长得比我还要高出好多。我的第一节课,尽管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是面对这么多的学生还是有点紧张。刘老师坐在最后一排的过道上,用目光示意我放松。在他的眼神鼓励下,我很勉强地应付完了一节课。


下课以后,刘老师把我叫到宿舍,从复习提问、导入新课、重点难点和关键点的阐述到板书和布置作业等环节都进行了详细的点评和深刻的剖析,肯定了好的方面、指出了不足、还告诉了我克服心理因素的技巧。从那以后,我从容了许多,逐步地开始适应了讲课,还慢慢地进入了角色。
作为班主任,按照所在实习学校的要求,国庆节前夕我们班组织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主题演讲,邀请了刘老师参加。学生们强烈要求刘老师做即兴演讲,因为之前没做这方面的准备,我当时还真有点担心,替他捏了一把汗。


刘老师很从容地走上了演讲台,热情洋溢地对祖国进行了赞颂,他那充满深情的话语至今仍激昂在我的耳畔:“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祖国,祖国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什么是祖国?祖国是我们头顶的蓝天、祖国是我们脚下的热土。我心中的祖国抽象而具体,如果说抽象,她可以抽象到五星红旗上的褶皱,可以抽象到一项伟大而英明的决策构想,还可以抽象到一段美丽的诗行;如果说具体,她可以具体到边境线上的每一块界碑,可以具体到乌苏里江上的船歌,还可以具体到母亲怀抱中婴儿的笑脸……”雷鸣般的掌声,把演讲推向了高潮,我感觉特有面子发自内心由衷地自豪。尽管时隔多年,我对当时的那场面和他当时那自信的表情、豪迈的语言还有抑扬顿挫的声调,仍然记忆犹新。


实习尾声,刘老师在大红纸上用诗的语言洋洋洒洒地给校方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并张贴在了教学楼的门口。好多老师和学生们用笔记本记录并大声地朗读和背诵着那些优美的语句。
两个月的实习就这样在激情中结束了。返回学校后,刘老师把我们这些一起实习的学生组织到他家里,设宴招待,席间大家一边畅谈一边高歌,气氛热烈。
走出了实习的欢乐,重归于学习中的我,因个人原因总是有些闷闷不乐。刘老师知道后,把我叫到他家里,促膝长谈,打开了我的心结。他还鼓励我写作,送给了我厚厚的一大摞稿纸,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当教师的清贫,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的,希望你能用这些稿纸记录一下平实的生活,写一写自己的心声”。


从那以后,刘老师经常把我叫到他家里去吃饭,给我讲解写作的要领,从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到文章的构思布局、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衔接,还有名词动用的技巧等等,都讲解的很深刻,指引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黑龙江垦区比较偏远的双山糖厂工作,期间刘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顶风冒雪地去看过我两次。那时候他已经是北大荒杂志社的编审和记者,每次相见,除了工作和生活上的嘘寒问暖之外,更多的是给我讲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和谈论一些文学方面的知识。他的每次到来都留下许多非常宝贵的我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经验,然后带走我的习作,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那个时候的我,深受周围同事们的羡慕,都说我有一位好老师。


黑龙江垦区的文化事业与地方相比较要繁荣很多,这与文化战线上工作者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有一次刘老师被九三局宣传部邀请到大西江农场办文学讲座,他通过宣传部的领导打招呼点名要我参加,这让我又有了三天的时间与其朝夕相处。那一次讲座给九三局的文学爱好者们播下了火种,好些人从此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最后一次见到刘老师是在黑龙江省讷河市,当时是王立东同学邀请他过去采访两位领导。刘老师的采访进行的很顺畅,他一边倾听被采访者的叙述一边进行创作。几个小时后采访结束了,一篇上万字的报告文学也就完稿了。之后读给被采访者听,大家佩服之至,行文之快、语句之流畅,无不称奇。


后来,我因工作变动调离了黑龙江垦区,而北大荒杂志社也随着农垦总局的迁址搬到了哈尔滨。那时候我和刘老师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靠书信往来,因为几乎是同时发生了地址的变化,所以就失去了联系。不曾想,这次失联竟然长达二十二年。这二十二年的时间里,我把对刘老师的思念都寄托在了读他写的那些文章上,读其文如见其人。
二〇一七年七月二十九日,一个偶然的机会,刘老师看到了明华同学给我发的一篇拙作,欣喜之余留言给我,这才使得我们之间有了重续前缘的机会。
此时,刘老师已然是功成名就的作家。篇篇佳作,或磅礴恢宏志存高远或低调朴素哲思奔涌,赞扬则细致入微,鞭挞则淋漓尽致。细细品读,心潮澎湃、不忍释卷,我欣欣然仿写了几篇,却不得精髓,甚是孱弱干瘪。


对一个人的敬仰,始于才学,久于人品。正如我对刘老师的仰慕,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文章好,更是因为他有虚怀若谷的品格。
尽管已有近千万字的作品出版发行,还获得过诸多的国际国内文学奖项,刘老师却始终都保持着谦和的本色,始终认为自己是普通的工农兵学员中的一位。其人如其文,其风节之高亮从其作品的字里行间中足见一斑。
我常想,假如那过去的二十二年里我没有和刘老师失去联系,还继续聆听着他的教诲,那么在他的指导下,我在文学方面一定能有或多或少的长进,绝非是现在的邯郸学步、涂鸦蹒跚。

 

草于 2017910






 【作者简介】宫国庆:出生在东北,客居于河北。毕业于农业院校的非农专业,曾在黑龙江垦区、青海、河北工作。关于写作,闲暇之余,偶尔为之,聊以自慰。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明桦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四川】黄莉雯《师恩难忘》指导老师:刘白昊
刘会强:师恩难忘
(原创)刘长荣:师恩难忘 / 师生情同学谊系列散文之五
【美文欣赏】教 师 节 赞 教 师
【教师节专刊】严辰杨:铭记师恩,砥砺前行
垦区知青55周年返乡留影(摄影/ 刘惠祥)2023/09/28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