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回应上饶小学家长刺死男同学事件的主角是教育部门,而不是纪委、公安

接着上篇,上饶小学女生家长刺死男生事件继续引发激烈讨论,今天开始陆续有报道以当地纪委介入调查“当地纪委正在质询为题更新进展,感觉当地的这个“操作”有点莫名奇妙,一来女生家长持刀行凶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且影响十分恶劣,属于刑事案件;二来纪委职责应是党员领导干部是否存在违纪等情况,与案件关联度几乎为零。

然而,经过现在这么一轮“纪委在调查”“纪委已介入”的暗示轰炸后,难免会给已经蓄积大量压抑情绪、满是吐槽愿望的围观网民带来负面关联猜想,“学校莫非存在不为人知的重大过错”“教师难道违纪隐瞒了不可告人的内情”,这些凭空猜测和想象一旦放大成势,都将成为当地接下来要面对的舆论难题。

综合评估案件后认为,顾及已经造成的重大影响,试图以纪委介入彻查这一进展性信息,来体现自己公正调查、公开处置、公平处理的积极心态,进而获取社会认同、网民支持,我想这应该是当地纪委介入调查的主要原因。

但舆论往往就是这样,你以为他会跟你预想的理解思路走,但他很可能背道而驰,不但不如你所愿,还有可能“倒打一耙”,这就是我常常在说的互联网思维、舆情风险。

以这起案件为例,我还是坚持这个观点,从目前网上情况看,要让舆论最大限度形成对事件客观、理性的观点认同,回应主角不应该是当地纪委,更不是当地公安,而最应该是涉事学校及主管的教育部门。

我认为,线上方面,涉事学校及当地教育部门要敢于走到舆论一线,积极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政务平台就“是否存在校园霸凌”“校方、班主任当时是如何处置的”“女孩家长如何失去理智刺伤男孩”等舆论焦点及“学校目前情况如何”“针对校园安全是否已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男孩班级其他学生是否已采取心理干预”等二次关联问题展开针对性阐述,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努力确保网上信源真实。线下方面,除加强校园安保外,要善于与学生家长沟通,加强情感联系,防止因事件造成对学校、教育部门的不信任,进而产生误解。

再深一步,梳理分析近段时间全网热点后发现,学校食品安全、校园霸凌、大学辅导员被回怼、学院虚假招生等涉教育类话题已成舆论敏感标签,呈现易发、多发、高发、连发态势,亟需教育部门直面应对、主动应对、有效应对。

然而,反观我们很多教育部门在把握网上“时度效”方面的系列操作,还十分稚嫩,常常习惯于“躲”的心态,以致于让公安、食药等关联部门“孤军上前线”,舆情工作常常陷入“两难”境地。

最后,与各位共勉一句话,人害怕黑暗,不是因为黑暗,而是未知;那么,我们害怕舆论的时候,扪心自问:是真的害怕舆论?还是害怕“未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西上饶10岁男生被女同学家长刺死,请引以为戒,管好孩子不要强势凌人
“我把你爸爸杀了”,16岁尖子生26刀刺死班主任!背后真相竟然是...
吸毒预防
内外结合打击“精准诈骗”
公安机关不得对教师实施管教学生过程中,因惩戒失当而形成的“体罚”
安徽一老师泼热水烫伤多名学生 教育公安部门介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