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佳作集锦 | “志气、骨气、底气”主题

志气、硬骨气、蓄底气

材料原文及立意解析请点击下方蓝色链接

优秀标题及分论点 | “志气、骨气、底气”主题

01

胸怀凌云志,笔点济世篇

高三九班:于乐水

辅导老师:李玉琳

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关于“志气、骨气、底气”的诠释,蕴含了一个时代对青年的谆谆教诲与殷殷嘱托。志气在其中担当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志存高远,方为青年振兴中华的首要之任。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胸怀壮志,不弃光阴趁韶华。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无空折枝。红日初升,其道大光,含苞初放,葳蕤生香,作为新时代最鲜活的生命,青年应把握青春的本钱,掷下一鸣惊人的大志。曹原因魔角石墨烯研究的新突破,解决了困扰人类百年的物理难题,斩获无数美誉与奖项,被称为海啸级后浪。但他一再强调自己并无过人之处,只是从未放弃儿时埋藏于心的梦想。有志不在年高,但倘若志气与年少萍水相逢,便能迸发出灿烂耀眼的火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马入胸怀间。”胸怀壮志,不捐细流震河山。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有时理想看似遥遥无期,积腋成裘时却往往会发现,所谓荆天棘地只是庸人自扰,半途而废与实现志向之间只隔一层薄纱。樊锦诗守护莫高窟,从风吹黑发到雪满白头,她有愧于孩子,也怠慢了自己,却用数十年的守望告诉世人,她无愧于志。心怀保护敦煌的志向,她拖着耄耋之躯,踽踽独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新时代的青年不应仅仅乘口头之快,更要化志气为行动,积水成渊,积行成才。

“心有世外凌云志,笔点江山济世才。”胸怀壮志,不啻微茫筑强国。

大丈夫贵在兼济天下,岂能独善其身?青年的志向不可只顾自身飞黄腾达,更要心系百姓、反哺祖国。老骥伏枥,意气风发,杨善洲志在造福百姓,把荒山野岭变成绿色大地;忘掉自己,抛却功名,于敏志在为国尽忠,把毕生献给国防研究;蒿目时艰,负重前行,钟南山志在悬壶济世,救民于水火之中。他们都是中国的脊梁,也是青年立志的导向。中华民族拥有一心报国的有志青年,才会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一万星辰掬在手,三千清涛唱不休,青年与志气相辅相成,明艳动人;民族与志气前呼后应,熠熠生辉。愿诸位年轻志士“胸怀凌云志,笔点济世篇”,与国家同载共华年。

02

以自信铸骨气,担民族复兴责

高三十二班:冯佳莉

辅导老师:陈利可

何为骨气?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这样解释:骨气是自信,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没有骨气,软骨头永远挺不起民族的脊梁。自信是有骨气的前提,而骨气又是一个人肩负使命的根本。因此,我们要以自信铸就骨气,担起民族复兴之责。

“竟将云梦吞如芥,求信君山刬不平。”自信是骨气之本。

谦虚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自信是最应具备的品质。“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体现李白的自信,正是这份自信成就了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是毛泽东的自信,正是这种自信让与之志同道合的革命先辈展现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风骨。自信并非狂妄自大,而是一个有骨气之人傲骨的外显。自信是骨气之本。作为中国人,我们始终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制信和文仪自信四个自信,以自信铸就骨气,勇担民族复兴之责。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骨气是民族之魂。

无论在何时,中华民族都不缺少有骨气者。国人之骨气,无不彰显着民族自信。忆往昔,带着中国必将雄起的自信,谭嗣同引颈就戮之际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傲然呼喊,陈延年刑场上“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的话语惊天动地;看今朝,华为孟晚舟面对美国制裁,自信从容,展现不屈的民族气节。他们不向困难压迫屈服,而是以民族骨气迎接困难,书写了中华民族不俱压迫的壮烈篇章。软骨头永远挺不起民族的脊梁,承担不了民族复兴之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青年一代当以自信铸骨气,勇担民族复兴之责。

国家因英雄辈出而强大,民族因自信拼搏而复兴。如今的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交汇之际,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时代青年,我们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用自信铸骨气,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我们要坚定前进的方向,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勇担复兴之责,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人无骨气不立,国无骨气不强。愿新时代的青年都将以自信铸骨气,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担,做到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祖国。

03

以铮铮铁骨,养浩然正气

高三九班:郭鼎言

辅导老师:李玉琳

在西安交大2021年毕业致辞中,校长王树国关于骨气的诠释,仍然振聋发聩。诚然,生逢盛世,当代青年当“以铮铮铁骨,养浩然正气”,助国家复兴伟业。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欲成铮铮铁骨,必先从容自信。

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对于一个有骨气的人来说至关重要。文王被困羑里,却毫不对敌妥协,自强不息,推演《周易》;苏武被俘匈奴,卧雪啮冰毫不屈服,回国已须发尽白,名垂青史;夏明翰面对敌人的屠刀,毫无惧色,从容就义,受万人敬仰。他们如何在危难之中保住铮铮铁骨,养得浩然正气的呢?我想正是他们对君子文化的自信,对君子精神的自信,转化为内心的坚守,终成就铮铮铁骨,养得浩然正气。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欲挺民族脊梁,必有铮铮铁骨。

正如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所言“软骨头永远挺不起民族的脊梁”。奸臣秦桧,在一己私利面前,弯下了自身的脊梁,对君王阿谀奉承,致使忠贤被害,祸国殃民。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朱自清先生绝不吃美国一粒救济粮,宁肯饿死不愿低头的骨气。“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越是在危难之时,这些铁骨铮铮的人,越是能坚守做人的底线,以君子之风挺起民族脊梁。

“百年复兴成大计,与君砥砺共前行”,欲成复兴大业,必须众志成城。

当今社会,看似河清海晏,实则暗流涌动。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机遇和挑战时刻共存。疫情的冲击,美国的打压,核心技术的瓶颈都在拖慢祖国复兴的脚步。振兴中华,是时代的课题,也是我们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我们唯有汲取先贤的精神营养,以铮铮铁骨,养浩然正气,在社会上形成合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共同努力,方能成就复兴伟业。

以热血践初心,以生命赴使命。身为新时代青年,当以铮铮铁骨,养浩然正气,挺民族脊梁!

04

有幸逢盛世,青年当有志

高三三班:刘思奕

辅导老师:吕娜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百年前五四运动爆发,青年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历史舞台,在国家危难时刻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如今身处新时代的我们,有幸逢盛世,应当有志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青年有志气,以理想为帆,不惧远航。

有李大钊、闻一多、刘胡兰等革命先烈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致力于救国于水深火热中,不惜为祖国献身。正因为有报效国家的理想,在为救中国的道路上他们浴血奋战,做出巨大贡献。也有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杰出科学家,以理想为灯,为照亮祖国发展之路无私奉献。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时代青年应当有志气,以理想为帆,在不负时代,报效祖国的道路上扬帆远航。

青年有志气,以奋斗为桨,不畏风浪。

禾下乘凉梦,一梦便是一生。袁隆平先生的一生都付诸于杂交水稻研究,志在报效祖国。他经常下田观察水稻长势,一次次地实验,不断探索总结,把科研论文写在大地上。“一盏孤灯照终身”,他一生勤勤恳恳,为解决粮食温饱问题的理想不懈奋斗。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有志气,以奋斗为桨,在实现理想的坎坷道路上奋勇前行。

青年有志,以创新为刃,冲破桎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创新引发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推动时代的车轮从石器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信息文明,才有了如今富庶安宁的美好生活!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因此,青年们应手持创新之剑,冲破桎梏,勇作新时代的领跑者。

在历史更迭的长河中,始终不变的是有志青年身姿,始终清晰的是有志青年的身影。这一代的青年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所为。时代青年应当有志气,有理想,有担当,欣逢盛世,当不负青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正如我们在庄严的天安门前许下的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请祖国放心,我们青年已在时刻准备着,为时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谱写出美丽的青春舞曲!

05

博学明智提能力,竞进于学增底气

高三五班:李沛霖

辅导老师:崔允景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动荡的社会中成立了。2021年,新中国已经实现了全面小康,从一艘红船到泱泱大国,从秉烛夜行到星火燎原,是一代代青年人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能力增加民族底气。底气源于能力,只有博学智明,提升个人能力,才能用竞进于学,增强民族底气。

书山有路,以勤为径,提升个人能力。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用独特的“之”字形铁路的建成,打破了外国人对“中国造不出铁路”的判断;中国数学家华罗庚,为了破除国际上“中国人不懂数学”的言论,耗费大量时间研究数学典籍,发表论文,成为首位在数学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中国人;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了证明“中国人也懂建筑”用数年时间翻阅中国建筑书籍,找到最具说服力的中国古寺,一举破除国外的轻视言论。他们用知识武装头脑,用书籍作为参考,以事实作为证据,一次次刷新着国外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书山有路勤为径,提升个人能力。学海无涯,以苦作舟,提升社会学习能力。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于是就有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不仅仅是因其思想的进步性,也因为他杏林授课,门下弟子三千,受益者众;“阳明心学”创始人王阳明先生之所以被后人铭记,不仅因为他首创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知行合一”理念,更因为他开坛授书,传播进步思想;而白芳礼老人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却愿用一生积蓄“大庇天下学子尽欢颜”。学海无涯,以苦作舟,提升社会学习能力。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增强民族底气。什么是民族底气?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坚定,是毛泽东“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壮志,是彭士禄“只要祖国需要,我时刻准备着”的爱国,更是钱学森为了“拥有中国自己的两弹一星”不远万里的归程,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是民族的底气;“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是民族的底气;“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民族的底气。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你我一同博学明智,竞进于学。

06

猛“志"逸四海,豪“气"至苍梧

高三九班:王宇宸

辅导老师:李玉琳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因此,承担历史使命并继往开来的我们更应该继承过去革命青年“猛志逸四海,豪气至苍梧”立大志的精神,发扬以国家民族至上,以人民的利益至上的精神!

丈夫志,逸四海,耻安闲!

说文解字有云“志者,士心也,君子仁士心气也。”志气是君子的精神,是鲲鹏行万里的豪迈,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恢弘理想。景盛之志,便是屈原“哀民生之艰”的民安之愿,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之愿,也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报国之愿。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正得益于过去有志之土的努力,才能快乐地生活在这华夏盛世;而我们更应该耻安闲,胸怀鸿鹄志;惟殷先人,不愧时代!

丈夫志,朝碧海,暮苍梧!

立大志,得中志;立中志,得小志;立小志,不得志。若只看见眼前的苟且,我们注定无法拥有诗和远方。坐井观天的青蛙又怎么会理解“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乐趣呢?大业始于壮志,面对仪仗威武,雄视天下的秦始皇,项羽能立下“彼可取而代之”的豪情壮志。假使没有这般信念与志气,项羽还能够跨过那不啻天渊,成为西楚霸王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新时代青年要有“朝碧海而暮苍梧”之宏志,要以壮志创宏图,以豪情立伟业。

丈夫志,身愈穷,志益坚!

“人可以被毁灭,但决不能被打败”,过去的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但有钱学森、杨振宁等有志之士,他们有为国为民奉献的志气,在贫穷的国土负重前行,傲霜斗雪,最终令中国阳启和蜇,逐渐崛起。贫穷没有阻止他们奋斗的脚步,更不能妨碍他们成就功名,贫穷让他们更加强大。“以中有足乐”的是他们的“猛志”,穷且益坚的是他们的坚定信念!

人无志气,安身不牢;国无志气,何谈富强?国家的志气源于青年的志气。让民族与国家的利益扎根于心,让"骞翮远翥”的志气引领我们继往开来!让我们做到猛“志"逸四海,豪“气”至苍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年要不断增强志气、骨气、底气
作文指导:志气、骨气、底气
1212:五四,让我们做“三气”有为青年!
【备考2023年高考作文】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136
“气”字型排比句1.胸怀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志气,昂扬始终奋进在时
志气,骨气,底气,震撼人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