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吟诵书写崔瑗《座右铭》

无道人之短,

无说己之长~。

施人慎勿^念,

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

唯仁为纪纲~。

隐心而后动,

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

守愚圣所臧~。

在涅贵不^淄,

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

老氏戒刚强~。

行行hang4鄙夫志,

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

知足^胜不^祥~。

行之苟有恒,

久久自芬芳~。 


 ^为入声字。)

注释:

纪纲:纲纪,指约束言行的规则。

隐心:审度,估量。

庸:岂,哪里。

涅:一种矿物,古代用作黑色染料。

缁:黑色。

暧暧:昏暗不明的样子。

徒:类。

行行:刚强的样子。   

鄙夫:鄙陋、见识浅薄之人。

文章大意:

    不要津津乐道于人家的短处,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施恩于人不要再想,接受别人的恩惠千万不要忘记。世人的赞誉不值得羡慕,只要把仁爱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就行。审度自己的想法是否合乎仁,然后再行动,别人的诽谤议论对自己又有何伤害呢?不要使自己的名声超过实际,守之以愚是圣人所赞赏的。洁白的品质,即使遇到黑色的浸染也不改变颜色,这才是宝贵的。表面上暗淡,而内在的东西却蕴含着光芒。柔弱是生存的根本,因此老子力戒逞强好胜。鄙夫的心志就是一味刚强,长此以往将带来难以估量的祸事。君子要慎言行,节饮食,知道满足,才能去除不祥。如果持久地实行它,久而久之,自会芳香四溢。

【清】吴熙载 篆书 崔瑗《座右铭》

1943年作  傅抱石篆书 崔瑗《座右铭》

周小娟集田楷 崔瑗的《座右铭》 2014.6.1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4aab2b50100djqu.html

陆启成 楷书《崔子玉 座右铭》

【崔氏诗文】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座右铭(汉)崔瑗《座右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2cd715010107l0.html

兹言置座右,可配崔瑗铭

   ---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座右铭(汉)崔瑗《座右铭》

    崔瑗,字子玉,生于东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其父崔骃博学有伟才,汉明帝时将其比喻为“龙”,足可见对崔骃的特殊恩宠了。

 
   崔瑗自幼聪明伶俐,机敏过人。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他亦喜爱读书,还是孩童之时,就已熟读“四书”“五经”了。


  崔瑗9岁时,有一天早晨,他正在家门口与小朋友玩耍,忽然看见从大路上前呼后拥地来了几个人,其中一位穿官服的人,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走到他家门前,声言要来拜访崔骃。待他们进入家门以后,崔瑗从家人口中知道,这骑马的人就是当今的县令,为官清正廉洁,颇受百姓爱戴。崔瑗听后灵机一动,随手在大门上写下了一首四言诗:
“君非干木,何为文侯?虽无光光,入我闾里。”


  意思是,我们这偏僻的地方并不是古代的魏国,也没有隐居魏国的高士干木,而这位远道而来的谦谦君子也不是曾拜干木为师的魏文侯,那他为什么来到我们这街巷呢?
就在这时,县令拜客完毕,正要告辞回衙,走到门口,忽见大门上墨迹未干的诗句,字迹清秀,而内容却含有讥讽之意。他问崔骃这是谁写的,崔骃一看,马上就说:“这一定是我那调皮的儿子写的,触犯大人,请多原谅。”县令笑笑说:“请把令郎叫来,我要当面问话。”崔瑗被叫来后,县令一看,面前站着一位眉目清秀的孩子,就说:“你还能接写几句吗?”只见崔瑗提笔一挥而就:“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县令见他小小年纪,就能出口成章,情不自禁地对崔骃说:“令郎可谓奇才啊,真可谓'龙生龙’了。”回头再看崔瑗,早已跑出去玩耍了。


   东汉永元八年96年,崔瑗 18岁时,游学京师。从侍中贾逵深造,遂精通天文、历数等。后因其兄崔章被州人无辜杀害。他怒不可遏,手刃仇人,为其兄报仇。然后隐姓埋名出逃他乡。元初五年(118年),他年已40岁时,遇朝廷大赦,始归家。


  他在总结自己坎坷经历的基础上,写了一段自戒之词,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座右铭一词,乃始于此。其铭文如下: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世誉不足慕,惟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

  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兹言置座右,可配崔瑗铭”,宋代谢荙如此评价这篇《座右铭》。崔瑗对于世情练达之事和出处穷通之理,可以说悟得比较透彻。作者意在自诫,他直面人之常情,作了与众不同的选择:不彰人丑,不扬己美;施人勿念,受施勿忘,誉不足喜,毁不足悲;名副其实,守愚藏拙,持柔弱,戒刚强。

   座右铭,是作者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重视,一是做人的准则,二是做人的方式。

   做人的准则,一言以蔽之:“唯仁为纪纲”,这也是本文的核心。孔子说“仁”者“爱人”,所以崔瑗说:“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孔子说“仁”者必“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强调“内省不疚”,所以崔瑗说:“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这是“修己以敬”,说“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 这是“内省不疚”。可见崔瑗的仁爱思想完全和孔子的“仁”一脉相承。

   至于做人的方式,强调外柔内刚,以柔取胜,这一思想则是从老子那里继承而来的。老子强调“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崔瑗则直言“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认为柔弱是立身之本,取生之道。加上“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二句,以示警戒。很显然,崔瑗在先贤那里汲取了思想精华,为己所用:孔子的思想侧重于内,更多的强调内养,“暧暧内含光”是做人的准则;老子的思想侧重于外,更多的强调做人的方式,“柔弱”为立身之本。一内一外,一表一里,互为表里,相得益彰。而崔瑗的发明和贡献则在于,他把先贤们的高深莫测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思想融化为自己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之生活化、通俗化、大众化了。从崔瑗的实际经历看,他对荣辱誉毁,确已看破悟透,不仅以铭文诫之,更重视身体力行。这篇《座右铭》已是他砥砺品格、陶冶精神的一个象征。

   它被萧统作为铭文典范二篇之一,收录《文选》,受到后人景仰,也是与崔瑗的这种人品有关。

来源:互联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经典】座右铭 | 〔汉〕崔瑗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缁,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行行鄙夫志,悠悠故难量
崔子玉座右铭全文注解
第一座右铭:崔子玉《座右铭》
隶书新作汉代崔瑗《座右铭》(每日一品第1752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