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宏毅老师讲解《中庸》第48集

来自四维通慧 08:43

修学的五个层次,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几条要一起来实行。对我们这些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人怎么办呢?我们会出现很多种逆境,如果出现不如意的情况怎么办呢?那就是下面这一段说的,“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孔子说修学,有博学之,有慎思,有审问,有明辨,有笃行,这五个层次。但是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啊,有学不会的,有问不出来的,有参不透的,有判断不了的,有实行修行不上路的,有这五种情况发生,也就是说这五个境界你都打不通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对这样的人怎么办呢?有什么方法能补救吗?


孔子先提出这几个问题,有弗学,有弗问,有弗思,有弗辨,有弗行,这是五个问题,孔子设问提出来的,跟着就告诉你。有弗学,学不会怎么办?学之弗能,学没学会,弗措也,不要停下来,措是放在那,安置在那,我们也经常说这件事让我真为难啊,手足无措,就是手脚没地方放了,措就是放、搁的意思,放在那,搁在那。所以说学没学会,可不能搁在那,搁在那就停下来了,停下来你就荒废了。所以有学不会的,有一时学不会的。学之弗能,弗措也,学不会没有关系,学不会咬牙学会了为止,可不要放下来啊,这是孔子说的。

 

有弗问,有时候我们觉得有问题,但是问不出来,不知道这个确切问题的根结在哪里,一下问不出来。问之弗知,弗措也,如果这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问没有关系,这个问题别放下,直到说你能把它清清楚楚的提出来为止


有弗思,有时候你要参一个问题,思之弗得,弗措也,有时候参啊参啊,参不透啊,参不透怎么办呢?不要停止,不要停下来,到参透了为止。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的时候我们判断不了,不知道这个事情到底是对还是错,但是这个判断如果下不了,你不要放弃它,要坚持下去,不要半途而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修行不上路,我们修行不上路了,行不了,行的不老实,我们不能老老实实念佛,行的不老实怎么办?弗措也,坚持下去,咬牙坚持下去。但是我不行,别人都成功了,我还在原地打转,我还是不成,我太笨,我可能学不了。孔子说,别有这样的想法,别自悲,别气馁。

 

人一能之,几百之。别人干一回就行了,我干一百回总会行了吧。人十能之,己千之。别人十次能干成,我干了一千次,总可以了吧。果能此道矣,你真的能够如此。虽愚必明,你就算愚笨,你也一定能够变得高明。虽柔必强,你虽然没有出息,也一定能够坚强起来。


所以说孔子说,在修学中学而知之,困而知之的人不要自卑,不要丧失信心,要振作起来,要有坚强的勇气。你真能这样,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别人一下,我十下,别人十下行,我一百下,别人试一百下,我一千下,总能行了吧。你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聪明反被聪明误。《中庸》之所以难,孔子前面之所以说“中庸不可能也”,中庸太难了为什么呢?“知者过之”,你觉得你聪明你跑过了,“愚者不及也”,智力不及你又达不到,“贤者过之”,你觉得自己是贤人,你走过了,你都没有达到这个状态。所以说这是孔子根据修学的这五个层次来讲的话,就在这里。

 

《中庸》二十章以前都是子曰,都是孔子的话,二十一章以后是子思的话。我们看一看这篇文章的前一半跟后一半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子思讲的那是真真正正的传心之法。


 书籍推荐 

 刘宏毅老师编著《“四维国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套装全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东:中庸之道的三个层次。
中庸不平庸(随笔)
资料-刘宏毅老师讲解《中庸》第51--101集
中国之中,圣道之中
读《中庸》[七律]
读书摘记(2017-11-20)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