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生心理减压 考试来临,莫方,“好心理”帮你正确减压

      学期考期将至,考生在积极进行知识准备的同时,作好心理调整也是很重要的备考环节。心理老师建议通过放松心情、减小内耗、科学应对来进行心理减压。

考生篇

招式一:放松心情

考试将临,考生小L总在担心害怕:如果考题很难自己没准备到怎么办?万一考试时发生临场怯场头脑一片空白怎么办?万一……。他的班主任老师说过,一些平时成绩不错的学生到了大考也会有 “阴沟翻船”的,小L现在很担心自己会被老师“不幸而言中”。

类似这些对考试的预期恐惧和忧虑会对考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影响。这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它使个体总在做消极的自我预期和消极的自我暗示,总在预料会出什么坏事,总在想对自己不利的情形可能发生,而且想的甚为可怕,结果是自己把自己吓倒。

有鉴于此,考生要学会:

第一.不去做这种消极的自我预期。

“好心理”理学家告诉我们,不要做消极的自我预言,对当下情境和未来情境如果做过于消极的界定,必然会引出消极的准备和悲观的行为,最终就可能真的得到消极的结果。“好心理”古代有一则寓言:说一个女子将要为人妻了,有个算命的对女孩父母说:“你女儿嫁过去有可能会被丈夫休掉,所以衣服器具之类的财物,可以往外藏一些,以备将来生活没有着落”。女孩父母认为算命先生说的有理,就让女儿婚后如此这般做。糟糕的是该女子也接受这个说法,并且还真正实施了。结果最后这种行为被丈夫发现,认为她有外心,不可留,因而把她赶出了家门。表面上看,似乎算命先生算得很准,其实是个体消极的自我预期导致这个结果。

“好心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当个体面临着多种可能后果时,要去避免这类不好的自我暗示。学会多做积极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比如:“我有信心让自己发挥好”,“我已经有了多次正常模拟考试的经验”,“偶尔的一两次失败并不等于以后都会失利”,“我对自己的备考是有信心的”等。这钟积极的自我预期会降低考试压力带来的紧张感。“好心理”

第二.少去想考试结果,多去做具体事情。

“好心理”不去想结果是因为事实该怎么样就会是怎么样,现在想多了没有用,不仅没有实质性意义,而且还会分散精力,增加心理负担。“好心理”如果一个人进考场后满脑子只想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种对考试结果多分关注产生的过强动机状态,会导致大脑在这个问题上兴奋灶太强(形成优势兴奋中心),结果就有可能妨碍并抑制大脑对其他信息的正常提取,使解决问题的效率降低。“好心理”其实,考试时只要让自己尽快进入答题状态,留心审题,认真思考,紧张反应不一会儿就会被大脑的其他兴奋点所抑制,心态就会平稳,答题状态就会正常起来,而其忧虑的事情也往往不会发生。“好心理”

第三.要在心理上降低对紧张反应的“不安感”。

面临重要考试情绪会有些紧张,这其实是正常的心理反映,考生要接受适度焦虑带来的紧张感(这反而会有助于提高人的心理应激反应能力),只是不要太紧张就可以了。可以学几招调节紧张情绪的方法:①深呼吸放松,冥想放松,(平时就可练习或在心理医生辅导下练习);②暂时转移注意(如看看窗外风景);③自我宽慰(那些自己担心、害怕的事情既使真的发生了,其不利影响也多是暂时的,可解决的,自己会有办法应对的;如果自己觉得难,别人也会感到难的);④积极暗示(相信自己,多想自己经验中的成功体验,多看自己的优势和实力,多用积极的语言激励自己)。“好心理”

招式二、减少内耗

考生小X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高考日子的临近,经常感到身体不适。比如:胃不舒服,不想吃东西,有时还想吐,也经常拉肚子,她很担心自己这种不良的躯体感觉会影响考试状态。“好心理”

类似小X同学这种现象的心理背景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个体出现过度紧张和焦虑情绪,并伴随着出现机体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现象(这就象弹簧,如果总处在过于紧张绷直状态,就容易使调节功能降低),例如,出现头晕脑胀,心悸胸闷,胃肠不适,尿频拉稀,口干多汗,肢体震颤等驱体不适症状,这是“心理问题躯体化”表现(比如小X同学是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症状表现)。

一些考生由于对自己的不舒适体验格外敏感和关注,潜意识里甚至会通过夸大对其的紧张反应来逃避学习压力,缓解、转移、弱化学习焦虑以实现心理防御;有的还会因之想七想八,头脑老有些杂念出现。个体总想着摆脱这些不利影响,让自己能够专注并有效率地学习。然而,当个体越是关注这些杂念和不舒适感觉就等于越是在强化它,于是形成心理内耗,结果真的影响到学习效率,这使得个体变的更加焦虑、紧张,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演变成“为担心而担心,为焦虑而焦虑”,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好心理”

“好心理”其实,考生只要理解这些都是个体暂时的心理应激反应,并不是什么必定会影响考试的大毛病,不要企图和它对抗,(以为只有回到从前没有躯体毛病,没有杂念的状态才能读书),而是学着接受它,顺其自然,“带着痛苦,为所当所”。虽然可能暂时效率低一点,但仍然可以做自己该做的事。只要在心理上接受痛苦,努力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它的一切不利影响就会很有限。也就是说,只要个体自己不过于关注,躯体上的不适体验就会随着焦虑的缓解而减轻。也可以配合吃一些营养神经的药(如B6、谷维素等)。再有,每天最好安排不少于半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这有助于神经调节,减轻焦虑反应。“好心理”

招式三.科学应对

考生小S每次模拟考前总会紧张得失眠,他很担心真到了高考时失眠会影响自己正常发挥。另外,在模拟考时看到别人做得比自己快就开始紧张,甚至听到别人翻卷子的声音都难受。每次模拟考完后又总担心自己名次不理想,看到别人比自己考得好心里就不是滋味。“好心理”

类似小S同学的问题主要还是过度考试焦虑,一些考生除了失眠还会出现诸如记忆减退,思维迟钝,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看错试题要求或看漏题以及忧心忡忡等不良心理反应。“好心理”心理老师的建议是

  

第一,要克服对失眠的心理恐惧。解决失眠问题①是要认识到失眠对人的危害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多是来自心理上夸大的不良暗示和预期不安;②是要注意用脑卫生,保征睡眠时间,(过度疲劳易造成大脑的保护性抑制,如该记的记不进去)。平常要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使大脑形成生物钟(习惯性条件反射)机制;③要注意劳逸结合,每天要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及休息放松的时间,保持大脑活动状态良好;④是要学会睡前放松身心,如听听舒缓的音乐,喝杯热牛奶等。必要时也可以慢慢数数,但不要一千、一万的数,要从一数到五,慢慢数上几个来回,这种单调的活动就会让自己感到疲倦,从而容易入睡。“好心理”

第二,要确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客观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要合理,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的道理,不苛求自己,让自己努力去做自己所能够做的最好就行了。否则,目标太高会加大心理压力。“好心理”

第三,掌握适合自己的答题策略和应考技巧,稳扎稳打,心态放平。试着把平时当战时,合理安排复习内容(如文科理科交叉学习),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如多理解,多比较,复习方法多样化),重视对旧错的收集整理。还要注意考试时答题时间的安排,遇到难题时善于利用情景联想与追忆线索进行补充思考,但不要花太多时间,必要时就要果断决定放弃,并且不使自己的考试情绪受到很大影响,因为并不是所有考生在考场上都能把全部考题都完整地做出来。“好心理”

第四,要培养起适应竞争的良好心态。不要太在乎结果或太在乎别人考得怎样,不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担心其他同学比自己强上,或是把自己的努力目标等同于别人的目标,这会助长了自卑情绪及造成挫败体验。人各有所长,要放弃“如果别人赢了,我就输了”这样绝对化观念,双赢、合作,其实比竞争更重要。因此,要学会把注意力放在更有关注价值、更有努力意义,更值的自己去做的事情上。要培养起欣见别人的成功的心态,而好的心态其实才会有好的状态。“好心理”

结语:所有的考试都是对前期收获的验证,考试结果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全部,考试失利并不意味着人生不成功。平日努力学习,考试平常对待。愿所有考生在考试这一过程中都能有所收获。(好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教研答疑之“如何避免考场发挥失常”
建立积极心态 轻松从容应考
怎样在考试时放松
心理暗示可降低焦虑
家有中考生,父母不得不知的一些事
怎么样使自己克服考前恐惧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