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化安顺》往事追忆 安顺评书艺人饶文斌轶事 2022年第34期(总752期)

安顺评书艺人饶文斌轶事


李本泉


我从小就是一个爱听评书的孩子,空闲时喜欢到东街小十字杨家茶馆(今进入儒林路口之右侧)去听饶文斌说评书,时常被他那动人的表演中刻画出的那些行侠仗义、扶弱济贫、除暴安良的忠臣义士们所折服,醉心于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英雄气概。评书不开讲时也爱听那些蹲茶馆的老者们摆龙门阵。

饶文斌,字道庸,安顺人。他中等身材,长得有些黑,脸上有斑点,人称“饶麻子”。抗日战争后期至解放前,他大约三四十岁,是安顺城著名的评书艺人。他说话和气、幽默诙谐。

他说书的场所,一为东街小十字,是我小学的同学杨汝信家开的茶馆;另一处为南街县府路口对面,是我小学同学罗永星家开的茶馆。他不到书场去说书时,则在东街帅灿章家商店或梅家颜料店门口摆设卦摊,替人测字算命、看日子,以此两项收入维持生活。

解放前东街小十字 博雅相馆 提供

在茶馆里,我曾听到一个老者说自己家就住在饶文斌家附近,看着他从小长大,说他从小就爱听人摆龙阵,进小学读书识字后,喜欢看武侠小说书,亦爱到茶馆去白听评书,尤其是贵阳市来安顺城说评书的老艺人冯乃庸、杨林的评书《蜀山剑侠传》《江湖奇侠传》《济公传》《西游记》……他都特别爱听。

听了《蜀山剑侠传》峨眉山开山洞府,神仙得道腾云驾雾的法术,更是入了迷,缠着要人家传授他法术修炼成剑仙侠客。他认为驾“簸箕云”容易学,于是在家修炼驾“簸箕云”。他把家里的两只晒粮簸米的簸箕作为驾云的“法宝”,夹在夹肢窝下,煽动着从楼上跳跃下来,脚杆被摔折,医治了好几个月才养好伤。

后来他又将头发蓄成长发,绾成发结,扮成道人模样。请人打了两把剑,带了一些烧饼、馒头、苞谷花、泡水菜和茶水,跑到西门外野狗洞去修炼道行。进行参禅打坐,调节呼吸,“吐故纳新”,深夜出洞,爬山去润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有一次,天朦朦亮,他正在山上修炼剑法,见几个农民挑着粮食进城去赶场,便大声呼叫:“徒儿们!为师在此修炼,快要成道,等待这两把宝剑炼成飞剑,能驾驭乘风,腾云驾雾了,我再传授给你们!”几个农民见他打扮得奇形怪状,以为碰到了疯子,吓得赶快跑了。几天过去,带的干粮和茶水吃喝完了,他就坐下来炼断粮不食人间烟火功力,实际上已折腾得神智不清了,饿昏在山洞里,被人发现,将其救起,抬回城里家中。舒醒过来,饿慌了,吃了十几碗汤圆,此后不再痴迷修仙慕道了。

民国时期安顺旧貌 博雅相馆 提供

他仍然爱去听评书,他对来安的评书艺人说书的表情,非常留意,私下揣摩,随时都在思索摹仿。对神话武侠小说,情有独钟,成天捧着《蜀山剑侠传》《江湖奇侠传》《封神演义》《济公传》《西游记》《隋唐演义》《七侠五义》……对这些小说的主要人物、回目、章节,都了如指掌;重要情节,更是记得滚瓜烂熟。他在听老艺人说书时,特别留意把自己记得的章节与所说的内容进行比较,发觉老艺人对小说版本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另有创意,进行修改。安顺人称之为“添枝加叶”,艺人运用音调的高低、缓急的节奏,掌握分寸,促成高潮;对说书工具——醒木(惊堂木)的运用,很讲究根据情节轻重缓急挥拍自如;表演方面,很注意面部肌肉、眼神及手势夸张的表达,才能吸引听众,把听众的注意力聚集到说书人的身上。说书人讲评事物要绘声绘色,使人觉得身临其境,越听越想听。

饶文斌说书没有拜过师傅,可以说是自学成才。他是怎么上台开始说评书的呢?

传说在抗日战争年代,从贵阳来安顺说《蜀山剑侠传》的艺人冯乃庸,因有吸食鸦片的嗜好,不吸便没有精神说书,加之有一次得了痢疾,书没有说完就回贵阳了。后请来名艺人杨林,他改说《江湖奇侠传》,他说书时会运用打“金钱板”的形式连说带演唱,很受听众的欢迎。这部书的历史背景接近辛亥革命,带来许多新的理念,听了满足了大家的兴味,觉得“过瘾”。但杨林只说了一至三十回,因事辞别,转回贵阳。没有人能顶替他把这部书说下去,茶客甚感遗憾,茶馆的生意便立即垮下来。茶馆老板请不到相应的说书艺人,急得焦头烂额,他忽然想到有几次他过路看见有个十几岁的孩子,身边围着一群七大八小的娃娃,很专注的听他说评书,说的正是《江湖奇侠传》,只见他大声武气、比手画脚说得很动人,不亚于评书艺人水平。他打听到这孩子叫饶文斌,现没有再读书,也没有工作。于是便带了“礼信”上门找饶老伯,说是要请他的儿子饶文斌上他家茶馆去说评书。饶老伯本想要饶文斌去绸缎庄当学徒学做生意,而饶文斌却不愿意坐板凳看铺子,而他又推不过茶馆老板的人情,只得把饶文斌叫来,当面讲要他去茶馆学说评书。他一听,这正是他求之不得的事,便一口答应了。他父亲叹了一口气道:“这怕是他命中注定要吃这碗饭,要他去学做生意,他硬是不肯去,对说评书却很来劲,就让他先去试一试吧!”茶馆老板兴高采烈地连连称谢,立即谈妥条件,签订了契约。第二天晚上,饶文斌在这家茶馆里试着说书了。

老茶馆 图片来源网络

让老茶客们意想不到的是,这位年轻小伙子说书很卖力。他虽然不会金钱板,但他善于学老艺人说书的技巧,取长补短,把书中人物的性格,绘声绘色刻划,演绎得淋漓尽致,比起冯、杨二位先生来,毫不逊色,尤其是需要“添枝加叶”的地方,运用得恰如其分。在说《济公传》时,把济公活佛扶弱济贫、不畏强暴、嘲笑仗势欺人的坏人,惩恶扬善的性格,以幽默恢谐的语言、历历如绘的神态表现出来,让听众如痴如醉。书中故事情节,大都起伏跌宕,左右着听众的喜怒哀乐,不时引起哄堂大笑,高声喊叫,声震瓦屋。应听众要求,他接说《江湖奇侠传》,从第三十回“小豪杰矢志报亲仇,勇军门深心全孝道”开始,叙述醴陵渌口欧阳继祖的儿子欧阳后成出生,其母遭到其父买来的却长期与妖道潘道兴通奸的小妾毛氏迫害致死,后成到了九岁,跟随他的塾师朱秀才逃难到南京,住在在两江总督衙门当差的叔叔欧阳继武家,结识了他叔叔的好友旗人参将庆瑞,称其为庆伯伯。

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三十一回至三十六回里的故事,都是讲述欧阳后成十岁时,为报母仇又不便告人,背地里哭泣,被庆瑞发现追问,得知实情,被推荐给其三师弟方振藻为徒,使之代其师铜脚道人杨建章教欧阳后成法术,在山上修炼道行的事。而当后成了解到方振藻品行极坏,奸淫妇女、烂杀无辜,犯下种种不可饶恕的罪恶行径时,便替代师傅清理门户,将其击毙。后回乡为母报仇,用道法诛杀了妖道潘道兴。十三岁时随师傅铜脚道人到贵州饭甑山(梵凈山)修炼,并得传黄叶道人《中黄宝笈》。三年后,他已经十六岁,他师傅又将雌雄宝剑的雄剑及一路剑法传给他,练习了六个月后,要他下山到安顺府以借盘缠为由,去紫峰山杨家娶其孙女杨宜男为妻,让雌雄双剑合成。在碧云禅师的协助下,斩除了光绪二十一年从四月到六月在安顺府制造干旱的旱魃僵尸等等,一系列故事。

书中关于安顺府的情节,饶文斌添加了安顺的地理环境、历史典故,因而故事比原著更精彩。他说:

“书接前章,话说十六岁的小豪杰欧阳后成,奉了师尊铜脚道人杨建章之命,从贵州的东部武陵山主峰饭甑山下山,晓行夜宿,十多天行程,来到了安顺府。各位:这座城池地理位置优越,明初建成前称阿达卜,建城时称普定卫,后改成安顺军民府。它地处黔中,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川之唇齿’之称。历史文化悠久,春秋时期属牂牁国,元时为习安州,明、清时为安顺府。山川秀丽,人杰地灵,高高的城墙,四道城门及四座城楼非常巍峨,有士兵守卫,固若金汤。城里琼楼玉宇、雕梁画栋的建筑随处可见,四条大街,无数小巷。房舍鳞次栉比,商店林立,多民族聚居,人烟稠密,市面繁荣。欧阳后成按师傅的指点进入西门皇殿(民国时改为民教馆,解放后为地区检察院)附近,找了一家客栈住进去,茶房(服务员)忙端茶送水服侍客人。他连日行走,累了一身汗,连忙去后面伙房要了一桶热水,洗漱一番。吃过晚饭,已到上灯时候,伙计送来热茶,喝了一口,便觉得气味香郁,色翠味醇,没想到这儿竟出产这么纯正的茶叶,令人清心提神。正想要向伙计打听去紫峰山的路程,见伙计忙得团团转,没有时间陪客人叙话,便上街去找人询问。刚走到西街小十字,突然间见范衙街内窜出一人。此人身高六尺开外,头戴范阳烟毡帽,身着青布短打,腰系黑色丝带,背插阴阳宝扇,腿缠绑腿,脚登多耳麻鞋。年约四旬,左手提壶,右手提篮,口吐白光,朝着欧阳后成奔来。说时那时快,只听此人用佛家狮子吼的功夫,大喝一声……不知来者是谁,诸君明晚请早。”

听众正听得入神,急切想得知来了个什么奇人侠士?迫不及待愿加书钱,要饶麻子继续开讲。饶文斌收了增加的书钱,接着开讲道:“书接前章,小侠欧阳后成正欲找人打听去紫峰山(饶麻子将其称呼为云鷲山)杨建章家的路径,(重复讲述来人的打扮动作)说时迟那时快,只听此人大喝一声'炒米糖开水!’引起听众哄堂大笑,原来是卖炒米糖开水的。”

他在讲述这家客栈的服务人员(包括店铺老板及老板娘)在接待客人时忙碌情况,用了农村方言谚语来形容:“辣子又辣饭又烫,娃娃又哭尿又胀!”真的是手忙脚乱。在小说中短短几十个字的事,被他添枝加叶的一说,便引出了一大串引人入胜的事来。

他接着说:

“欧阳后成当晚舒舒服服地睡了一觉,第二天他起床后,梳洗已毕,便上街游逛,向大十字走去,抬头看到了传说中的'安顺有座钟鼓楼,半截还在天里头’的钟鼓楼,它是安顺城的一座四角攒尖顶亭廊式的典型建筑,楼高四层,底层为东西、南北对穿拱洞形基座,全用料石镶嵌而成,由于拱洞高阔,所以车马通行、人流往返,畅通无阻。上面三层渐次收束,四面绕以石栏,形成回廊,每层楼厅四面全用雕花门窗和隔扇装置。登上楼,四面俯瞰,安顺古城尽收眼底,果然高耸。'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妙句,正可从钟鼓楼上找到实感。他下了楼到南街老味道面馆吃早餐,这里的带脆哨的肠旺面真的美味可口,硬是安逸。他到圆通寺朝拜了高大的三尊大佛,从后殿观音楼上了西秀山,仔细观赏了白塔。下山沿城墙经青龙山、白虎山、南水关,上老东门城楼,看城墙转拐角,下来踏千级石阶,走东门桥,品尝了名小吃油炸粑稀饭、油炸鸡蛋糕。走小十字,经铜匠街、三元桥、大箭道,上黉学坝去府文庙和县文庙,观看世间罕见的高大整石镂空透雕和高浮雕盘龙石柱,及北街地藏寺三百馀年的几棵黄杨树……这些文物古迹,令他叹为观止。”

上世纪八十年代安顺南华路拓宽改建施工现场 博雅相馆 提供

说书间歇,他为了活跃书场的气氛,有时用些低俗语言调侃那些路过茶馆的学美国兵着装戴船型帽的国军“古而怪哉,头上长出屁来”,调侃那些头戴钢盔巡逻的宪兵“头顶鸡X,似乎成了日天的好汉”,引得全场听众大笑不止。他不时也讲述一些新闻时事,引人观注。

这三十到三十六回章节足足说了一个星期。全书一百六十回,不知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我小学毕业那学期,功课太忙,又要准备考中学,没有时间去茶馆听他说书了。解放后,我参军在外地,再也没有见过他,更没有听到他说书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评书与鼓书
杨耀健:话说重庆评书
老行当 ▏说书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话说评书
成都老民俗之——评书:远去的童年记忆
乡音----听戤壁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